為什麼樓層越高越便宜
A. 高層住宅的售價中,樓層差價通常是多少
對於樓層差價,一般來說,都偏中間的樓層是最貴,然後兩邊每層每平方降價約50-100元左右。
比如說,在33層樓房中,最底層和頂層的價格是最便宜的。
2至10層的房子的價格比較接近,例如均價20000元的房子,同戶型向上每層每平米增加100多元。10至20層的價格變化也不大,從下到上呈現遞增的狀態,每層每平米遞增100元左右。20到32層,則下到上呈現遞減的狀態,單數減幅相對較小,每層每平米遞增70元左右。
選樓層要注意的問題
1、採光:樓層越高採光一定會更好,大部分人都喜歡光照充足的房間,尤其對那些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
2、潮濕度:濕度要南北分開來看,北方天氣比較乾燥,而南方濕氣較重,離地面越近自然就會比高的地方要潮濕很多,所以住在南方地區的人選擇高點的樓層一定會比低層更好。
3、揚灰塵:小高層住宅8-12層的范圍是揚灰塵范圍內,也就是說這個位置如果開窗通風的情況下,灰塵會比較大。因為高層建築周圍的氣流會出現「峽谷效應」也就是灰塵會隨著風一直流動。
4、空氣質量:空氣質量並非越高越好,在距地面高度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會更差,因為那裡空氣稀薄。
5、噪音:噪音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客觀存在的,噪音如果超過了承受范圍一定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出行。所以在選擇樓層的時候要注意到這點。
B. 買樓的時候是樓層越高越貴嗎
買樓的時候是樓層越高越貴,因為高層本身的造價成本比其他建築的成本要高一些,如果購房者選購了較高樓層的房屋,那就意味著以後的生活成本會高一些。
而且一般高層住宅的設備多,技術含量高,所以費用也高。比如電梯、水塔等物業費用和維修費用都包含在平時的生活費用中。
樓盤須知:
1、高層的樓盤,4-9層消費者選擇較高,這幾層房價相對要低,價格實惠,而且安全性高些,如果發生火災、電梯故障,可以通過直通樓梯來解決。
2、高層的中層10-16層,一般是採光比較好的樓層,光線充足,遠離地面噪音。而且處於中間層,上下電梯也不會等很久。
C. 樓房為什麼樓層越高越貴
所以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他們肯定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從低到高以此加價,雖然每層每平米漲幅只有幾十塊錢,但這樣的銷售模式可以給樓盤增加幾百萬甚至更多的利潤!
是的,買高層的樓盤時,樓層越高單價越貴,這個問題在南方城市特別明顯,一般是每上升一層,單價上漲50到100元每平。住的越高,通風、採光、視野就越好,尤其是南方每年還有一個梅雨季節,低層的就潮濕的歷害,牆壁都往下滴水,而高層則明顯的好多了。樓層越高單價就越貴,這種情況在北方城市表現的不是很明顯,有時每上升三五層才開始加價,而且單價上漲的也不多。曾陪朋友在北方城市買過房,對此情況略有了解,也甚感驚奇,我的看法是同樣的單價,樓層越高的越好。這主要是採光的問題,你不知何時會在樓前起一棟更高的樓?到冬天需要陽光的時候,低層的就容易被前方高樓遮擋著陽光。此事在洛陽就發生過,也是全國首倒判決採光權的案例,後建的高樓遮擋了鄰樓的採光被訴至法院,贏得了採光權的賠償。單價高自然有它高的道理,買套房一住就是幾十年的問題,不得不考慮幾十年的感受吧!住高層和住低層的感受還是有區別的。
D. 為什麼買房子,一般都是中間樓層最貴,一二樓其次而且越往頂樓越便宜
為什麼買房子一般都是中間樓層最貴一二樓其次,而且越往頂樓越便宜,那是因為願望頂樓呢,它的呃呃,環境雖然說不錯,但是呢太高那麼安全性就嗯,上下班兒走動也不方便,還有就是說嗯。太高了,然後頂樓的房子呢,它會嗯有漏水或者說太陽暴曬也是你比較嚴重的。
E. 為什麼樓層越高,造價含量越低
如果你對房產比較熟悉一定會注意到,一般的建築層數都是比較類似的,6、11、18、30層的建築物比較常見。為什麼這些建築物的層高都有這些固定值呢?從開發商的角度而言,當然是經過測算後,造價最劃算的方案。
一般而言,建築工程的造價是隨著層數的增加而提高的。建築物的層數(高度)對造價的影響,因建築類型、形式和結構不同而不同。理論上來說,如果增加一個樓層不影響建築物的結構形式,那麼,單位建築面積的成本可能會降低。但是當建築物超過一定層數時,結構形式就要改變,單位成本通常又會增加。所以,在項目總體規劃允許的高度范圍內,項目決策人掌握降低開發成本的臨界點是非常關健的。
一、建築物的層高與造價的關系
在相同建築面積的條件下,受到層高變化影響的主要項目是外牆、內牆、牆體飾面等,由於層高的增加還要由此引起相關項目的變化。
根據資料分析,住宅層高從3米降到2.8米,平均每套住宅綜合造價可下降4%左右。平均每降低0.1米,能降低造價2%左右。這是因為層高和凈高的降低可以使基礎、牆體、柱、內外裝修、管線、採暖等工程量減少,從而降低工程造價。一般住宅層高可控制在2.7米~2.8米。
二、住宅層數與造價的關系
1-30層的住宅,根據建築結構、設備綜合、規范要求等大體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樓層段:
1-6層:將一層住宅造價定為100,則二層為84.72,三層為78.51,四層為74.98,五層為73.65,六層為72.37。因此,可得出結論,六層以內住宅的層數越多,造價越低,且相鄰層次間造價差值也越小,多層住宅以採用5~6層為好。
7-12層:7層及以上住宅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米以上的住宅必須設置電梯。11層及11層以下單元式住宅可不設封閉樓梯間,但開向樓梯間的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且電梯間應靠外牆,並應直接天然採光和自然通風。
13-18層:12層及以上的高層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於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納擔架的電梯。
19-30層:19層及19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因為19層及19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又加設防煙樓梯間。建築高度達到或超過100米的高層民用建築要到省里去報批,手續繁雜得多,不過事實不止這些,關鍵問題是建築成本將大幅度提升:100米高樓的消防等級必須提高一個檔次。消防成本提高不止一點,《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修訂後,高層住宅已突破100米的限制,上限不再是30層。即使如此,該防火規范中以100米為分界點,對高樓消防提出了很多不同等級的強制性要求結論:在確定的范圍段內層數越高則越經濟、單方造價成本越低、獲利越大(例如確定的層數段為12-18F,如果規范都滿足的情況下,採取18F比較合適)。綜合以上因素一般經濟(即臨界)層數為6層、11層、18層、30層
F. 為什麼樓層不同價格不一樣
第一,景觀不同,價格不同。
如果是望江景、湖景、山景、城市景觀等,則基本上是樓層越高越貴。頂樓除外。
如果外面沒啥景觀可望,主要看小區園林,則基本上3-8層左右價格是最貴的。向上向下價格都會低一些。
第二,朝向不同,價格不同。
南向和東南向的價格是最貴的,東向和北向其次,西向最便宜。
當然,朝向和景觀要結合起來看。如果南向看城中村,西向看海。那麼西向的房子貴過南向的房子,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普遍而言,天地樓價格偏低。
天地樓也就是指頂樓和一樓。頂樓主要是擔心漏水,另外就是夏天隔熱效果差一些。一樓主要是潮、蚊蟲多,擔心高空扔物等。
當然,如果一樓有花園,頂樓做成復式,那價格又不一樣了。
G. 為什麼樓房越高越便宜
很簡單的道理 1樓和最高樓(一般4-6樓)房價較低 這與位置有關,1L一般比較吵 而且離樓底太近,衛生容易差,,,4-6L樓層高的話很累 尤其有東西需要弄上去之類的 也比較麻煩,就是這樣。
H. 為什麼買電梯房,和普通樓房價格不同,電梯房就是中間樓層最貴而且越往頂樓和一二樓就越便宜
電梯房的一二樓光線不好,又鬧所以便宜,中間樓層光線好又方便所以貴。高樓層不太方便而且風大所以也便宜。
I. 商品房是不是買樓層越高的房子越便宜啊
不是,直接舉例說明:
如果是多層無電梯的,一般二三樓最貴,其次是一樓跟四樓,最便宜的是5樓或是其他頂層;如果是高層17樓,1樓與17樓頂層是最便宜的,16樓是最貴的,自一樓開始往上逐漸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