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地球的恆星大小不一樣

為什麼地球的恆星大小不一樣

發布時間: 2022-09-13 12:19:11

Ⅰ 恆星都是同樣大小嗎

不是的,就像地上的人有高個子的巨人和個子特別小的矮子一樣,天上的恆星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巨星的體積特別大,一般都相當亮,而矮星當然就是體積很小的侏儒了,相應地它們的亮度也要暗得多。在成年人中,個子超過2米的就相當少了,而個子不到1.5米的也不多。恆星的直徑可以相差千萬倍,恆星的質量卻相差恆星的體積有多大呢,對於太陽,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測量出它的圓面對地球張角的大小,再考慮到地-日間的距離,用三角學方法就可以計算出太陽的直徑了。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109倍。另外有少數距離相對近些的大體積恆星,天文學家已經測出它們的圓面對地球張角、即它們的「角徑」。

現在測得的除太陽外最大恆星的角徑值是0.05角秒,這相當於觀察放在82千米之外的一枚2分錢硬幣時所測得的硬幣的張角。如果再知道恆星距離,就可以用近似公,馬里蘭州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唐納德·菲格爾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對人馬座(Arches)星團中大質量的恆星進行過搜索。1990年代發現的人馬座星團總質量為11000個太陽質量,是我們星系中質量最大的星團。但菲格爾發現,其中沒有任何恆星質量大於太陽質量的130倍。考慮到觀測的准確性,恆星的上限可合理地定為150個太陽質量。英國天文學家亞瑟·埃丁頓在1910年代末認為,成長的恆星可能會到某個點時,來自其核心的輻射的壓力大於使其外層附著的重力。在這一點上,恆星不再聚集物質,從而給恆星的質量加上了上限。

Ⅱ 那為什麼宇宙中每個星球的大小形態,包括和地球的距離都不相同,而我們看到的晚上星星卻一樣大小呢

其實形態基本相同,都是橢球形或球形,是因為萬有引力的緣故,就像你用一塊球磁鐵去吸鐵砂,最後的形狀也會近似球(用很小但磁性很強的任意形狀磁鐵也能起到同樣結果)
其實星星還是有區別的,當然,超遠的距離讓我們無法分辨它們的形狀,但亮度卻不同,隨該恆星本身的亮度和離地球的距離的不同而不同
分子是物質中保持原物質的一切化學性質、能夠獨立存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為了找這句話,我把我所有化學課本都翻了一遍)舉個例子:我們每天喝的水就是由一個一個水分子組成,而一個水分子(H2O)由2個氫原子(H)和一個氧原子(O)組成,
不過你說和分子有關就不對了,應該是原子(所有的同種原子合稱元素)
正常恆星大氣的化學組成與太陽大氣差不多。按質量計算,氫最多,氦次之,其餘按含量依次大致是氧、碳、氮、氖、硅、鎂、鐵、硫等。但也有一部分恆星大氣的化學組成與太陽大氣不同,例如沃爾夫-拉葉星,就有含碳豐富和含氮豐富之分(即有碳序和氮序之分)在金屬線星和A型特殊星中,若干金屬元素和超鈾元素的譜線顯得特別強。
我發現你似乎對廣袤的星空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建議你去買個小型天文望遠鏡自己看算了

Ⅲ 恆星都是同樣大小嗎

不是的,天文學上對恆星的定義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其次是半人馬座比鄰星,它發出的光到達地球需要4.22年,晴朗無月的夜晚,在一定的地點一般人用肉眼大約可以看到
3,000多顆恆星。藉助於望遠鏡,則可以看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顆以上。估計銀河系中的恆星大約有一、二千億顆。恆星並非不動,只是因為離開我們實在太遠,不藉助於特殊工具和特殊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球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把它們叫作恆星。
但是恆星並不是等大的哦,如太陽半徑:
696295
千米.質量:
1.989×10^30
千克,而離地球第二近的比鄰星直徑大約是太陽的7分之1,或者木星的1.5倍。它的質量也大約是太陽的8分之1,或者木星的150倍哦!

Ⅳ 所有的恆星都一樣大嗎

‍‍

當然不一樣,太陽巨大而明亮,他的直徑是地球的110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是最大的恆星嗎?顯然不是。晚上可見的最亮的恆星是天狼星,他的直徑比太陽大兩倍。牧夫星座的大角阿拉法星的直徑是太陽的24倍;金牛星座的畢宿五阿拉法星更大,他的直徑是太陽的46倍,獵戶星座的參宿七貝塔星的直徑也有太陽的77倍多。天蠍星座的心宿二阿拉法星可謂是巨星,他的直徑是太陽的650多倍;獵戶星座參宿四阿拉法星比心宿二阿拉法星還要大1.5倍。仙王星座VV星,直徑比太陽打大1600倍。太陽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恆星的體積有多大呢?對於太陽,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測量出它的圓面對地球張角的大小,再考慮到地-日間的距離,用三角學方法就可以計算出太陽的直徑了。

‍‍

Ⅳ 為什麼恆星都特別巨大比如 天狼星 太陽 北河星 大角星為啥恆星體積都那麼大

恆星內部開起了熱核聚變,因而產生了輻射壓可以和引力抗衡,因此把天體的外殼給頂了出去。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熱氣球做一個對比,一點燃火焰加熱氣體就會把整個外殼給頂出去。此外,樓主所列舉的恆星都是主序星,內部發生的是氫核聚變。如果內部開啟了氦核聚變,那就會發射多層的熱核聚變,再次導致恆星的大幅膨脹。例如太陽,現在的直徑大約130萬千米,等到50億年後開啟氦的熱核聚變,娜將繼續膨脹100倍接近吞噬地球(1.5億千米)。原因所在,還是由恆星聚變產生的輻射壓。
按照目前人類對生命的認知,恆星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因為恆星表面的高溫足以將原子的外層電子電離,形成等離子體。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物質在微觀上結合起來得更遠是化學鍵——也就是原子之間外層電子的相互作用。在恆星表面,既然都可以將外層電子給熱電離,自然不用談什麼以化學鍵為基礎的生命了。當然,有人提出了全新的生命模式,例如電磁生命,這點可以不收化學鍵的拘束,不過到目前來說,怎麼看都是一個有趣的猜想(距離理論都差得多)而已。

Ⅵ 為什麼從地球上看天空中星星的大小都差不多(比如沒有山那麼大的、房子那麼大的、和米粒一樣大的.....)

人看物質大小,主要是靠物質在視覺中產生角度大小來反應的。而星星由於距離太遙遠,即產生的角度幾乎是接近於零,在接近零的時侯,星星大小產生的角度變化更是接近於零。接近於零就可以說沒有變化,自然我們的生理能力也就無法分辯大小。如果超過這個變化,比如把月球弄到星星之遙的地方去,月球的角度就會超過這個幾乎的范圍,或者說超過這個接近范圍,而使我們就看不見月球。幾億倍的星星,它的距離之遙也會使角度在幾乎的范圍內。所以我們能看見星星,都是極限角度產生的一種現像,而超出這個極限的就是我們看不見的體積太小的衛星或其它星星了。

Ⅶ 為什麼從地球上看天空中星星的大小都差不

從地球上看星星,除了月球和太陽外,所有的星星都是離地球非常遠的。
一個物體,離得越遠,它的視角越小。當遠到一定程度時,再大的星星,看上去也只是一個點,星星自身發光或反射恆星的光,就成為一個光點。發光強,看上去就亮一些,發光弱,看上去就暗一些。但不管是亮還是暗,因為距離太遠,它們就都是一個光點了。點是沒有大小的,所以看上去都差不多大,區別只是亮度不同。

Ⅷ 恆星有大有小,有遠有近,為什麼夜空中看到的星星都一樣大

那是因為它們距離我們都太過遙遠了。就像是你在遠處看兩個身高、體形不等的陌生人,看到的也只是兩個模糊的點,很難分辨出孰高孰矮、孰胖孰瘦。在地球上看來,太陽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它跟我們的距離遠小於其他恆星,就算是太陽系外恆星中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都與地球相距40萬億公里之遙,從比鄰星發出的光約4.3年才能到達地球,更不用說其他恆星了。

熱點內容
微信紅包為什麼要上傳身份證照 發布:2025-07-26 14:29:00 瀏覽:309
為什麼蘋果相冊不自動生成回憶了 發布:2025-07-26 14:27:23 瀏覽:215
為什麼丟掉前任送的東西會難過 發布:2025-07-26 14:27:14 瀏覽:871
為什麼男人喜歡讓女人買煙 發布:2025-07-26 14:14:25 瀏覽:208
為什麼長的高冷的女人越來越胖 發布:2025-07-26 14:04:39 瀏覽:177
在淘寶的差評為什麼沒有 發布:2025-07-26 14:02:59 瀏覽:563
為什麼微信傳送的照片會閃退 發布:2025-07-26 14:02:00 瀏覽:371
為什麼大便前端顏色發深 發布:2025-07-26 13:50:24 瀏覽:303
為什麼我扣扣查找不到好友 發布:2025-07-26 13:48:06 瀏覽:675
為什麼移動的信號總不好 發布:2025-07-26 13:43:59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