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庄火鍋料包裝為什麼不一樣
Ⅰ 正宗重慶火鍋底料牌子
各大火鍋底料牌子味道特點
這些火鍋底料哪個牌子更好吃,各自有什麼特點呢,下面給大家列舉幾個概括一下(以下排行不分先後,沒有排名只有味道差異區分):
海底撈火鍋底料:雖談不上很好吃,但是也絕對不算差,火鍋該有的味道都有了,湯色清晰,鍋底整體品質不錯,味道沒有明顯的個性,比較適應廣大群眾口味需求。
秦媽火鍋底料:湯底色澤紅亮,麻辣鮮香俱全,略帶回甜味,具有重慶火鍋底料本土風味醇厚的特點。
小天鵝火鍋底料:走時尚健康路線,整體清爽篇清淡,相對老火鍋而言,牛油的含量較低。
秋霞火鍋底料:在原料的選擇上較考究,選用河南新一代辣椒、大紅袍花椒等,牛油的味道偏淡,吃起來不膩,麻辣度適中,香味和回味不錯,也比較適合大多數人口味。
德庄火鍋底料:重慶的老字型大小品牌,現在面向全國味道進行了改良,去除了一定的重慶火鍋本土風味,降低了油膩感,提高了香料味。
橋頭火鍋底料:超市火鍋底料的霸主,頗有重慶老火鍋的風味,麻味適中,辣香明顯,整體醇厚耐吃。
劉一手火鍋底料:五味平衡,麻辣適度,香味也不算特別濃烈,鮮味醇厚,比較上口。
辣火老灶火鍋底料:後起之秀,專業的火鍋底料生產批發廠家,專門針對開店用戶,以口味眾多著稱,有麻辣爆棚的重慶老火鍋系列,也有平和醇厚,鮮香悠長的新派火鍋系列。
Ⅱ 德庄火鍋底料怎麼樣看它是正宗的
重慶火鍋,山城一絕;歷史悠久,名震全球;「德庄火鍋」,獨樹一幟。蠻聲海外,譽滿神州.客游重慶,不品嘗德庄火鍋,不觀賞「德庄大火鍋」,實為平生憾事。 德庄麻辣燙火鍋底料是重慶德庄集團推出的精品底料系列之一,它秉承了德庄火鍋的精湛工藝,結合了德庄人的創新思維,從色,香,味等方面對傳統火鍋底料進行了反復研製.本品色香味美,能增強食慾,具有油而不膩、辣而不燥、麻味綿長等特點,是家庭,賓館,酒樓,餐廳,食堂理想的上等調料,也是饋贈之佳品.配料:牛油、辣椒、姜、蒜、豆瓣、豆豉、味精、花椒、食鹽、香辛料。
Ⅲ 橋頭與秋霞的麻辣爭斗:你不知道的重慶火鍋底料江湖
重慶火鍋品牌的誕生與發展,讓其美名傳遍神州大地,蜚聲海外。
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也帶動了重慶火鍋產品的深加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除店內即時經營堂食外,一種火鍋的便攜形式——火鍋底料,開始出現。
從「重慶釀造廠」最早生產出第一包重慶火鍋底料,到如今作為重慶火鍋的精加工產品,品牌多樣、品類繁多的火鍋底料已成為背井離鄉的重慶人、喜愛重慶火鍋的中國人及海外人士,不能親自到重慶即景品嘗火鍋的一種補償。
重慶火鍋底料為「巴渝十二品」之首,不但成為外地人「非買不可」,重慶人「非贈不可」的一種極富地方特色的禮品,也促成了重慶火鍋產業鏈的形成。
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重慶火鍋靠底料。
它包含兩個意思:第一,眾多火鍋店內不同口味、不同特質的底料(鍋底)是重慶火鍋深受食客追捧的首要原因;其次,包裝好的袋裝火鍋底料,便於深入全國甚至全球,從而呈幾何倍數般增強了重慶火鍋的知名度。
若問本地人,重慶火鍋底料品牌有那些,他最少能列出十數個;但 對於外地人來說,知名度最高的無非「橋頭」「秋霞」兩個。
企業改制,「橋頭」突圍
「橋頭火鍋」的大名怕沒有多少人不知道,這個起源於清宣統元年,歷經百年風雨飄搖的品牌,藏有太多「麻辣故事」。眾多重慶火鍋品牌中,唯一獲得中國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及「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殊榮的,只有「橋頭火鍋」一家。
《商界》記者了解到,解放後,橋頭火鍋公私合營,後來成為南岸區飲食公司的國有企業;1997年,橋頭火鍋改制,私人股東120餘人,佔82%的股份,國有股份僅保留18%。
由於改制不徹底,橋頭火鍋曾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兩難境地: 退休員工的保障造成企業負重增加;而年齡跨度從30歲到70歲的上百名私人股東,使得企業做出統一決定十分困難。
當時,重慶乃至四川很多火鍋品牌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橋頭火鍋的裹足不前導致了人才流失,隨後更是進入惡性循環。
關鍵時刻,夏紅亮當選為重慶橋頭火鍋飲食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面對「橋頭」所處的窘境,不可能從體制上改變企業,夏紅亮就從思路上調整營銷模式—— 擴大加盟,加快連鎖門店在全國的布局。
並非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專業對口:喬布斯就讀於文科大學,最終創辦了蘋果電腦公司;阿什頓·庫徹演員出身,後成為好萊塢的投資高手;喬治·阿瑪尼畢業於醫學院,卻成為設計的拓荒者……夏紅亮也是如此。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攝影專業畢業的人,帶領百年金字招牌企業,打了一場漂亮的「突圍戰」。
實際操作過程中,除了完善前期加盟體系,夏紅亮還帶領團隊,加強對加盟商品牌、商標、選址等的規劃,以及培訓服務、廚師選派、底料全國配送等支持體系。
上世紀80年代末,橋頭火鍋便創辦了自己的火鍋底料廠,生產加工袋裝火鍋底料。而夏紅亮這一系列舉措,在全國范圍內同時大大提高了橋頭火鍋和橋頭火鍋底料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如今,橋頭火鍋底料的炒制技藝傳承到第四代傳人李波手中。 2004年,「重慶橋頭火鍋調料有限公司」成立,專門生產火鍋底料及系列調料。2006年,為了確保生產底料的原料供應與口味的正宗,橋頭火鍋建成了自己的辣椒、花椒等原料基地。
「秋霞」打出文化牌
相比於「橋頭」的背景深厚,「秋霞」明顯低調許多。《商界》記者撥打其火鍋底料上的聯系電話後,工作人員委婉地拒絕了采訪。而互聯網的時代,通過搜索也很難找到關於「秋霞」品牌的相關發展故事。
不過,機緣巧合下,《商界》記者聯繫到了一位曾與「秋霞」品牌創始人相識的人物,通過他的介紹,得以了解「秋霞」品牌的發展脈絡。
與「橋頭火鍋」改制同年,重慶一商圈內開了一家名叫「秋霞」的火鍋店,店名源於兩位女老闆蔣秋與楊晴霞名字中各取一字。火鍋店在方圓幾里名聲響亮,有人用「門前車馬喧,食客爆門檻」來形容當時的盛況,生意很是紅火。
但正當生意興隆時,老闆們出於商人的精明和對市場前景的預判,決定停止經營實體火鍋店,開始專做火鍋底料生意。 這種見好就收,急流勇退,自覺「打烊」,轉向火鍋細分市場,需要勇氣,也需要魄力與眼光。
秋霞火鍋底料在推出初期,在包裝上花費了很大心思。其時,創始人對於經營在行,但對產品包裝營銷卻知之甚少,於是尋找到重慶文化名人出謀劃策。
於是其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進:
首先,對品牌名稱進行了重新梳理,女性愛紅妝,且有秋天的氣息,謂之秋霞火鍋;
其次,根據品牌闡釋,選取秋天的景色與楓葉作為包裝袋的底色和背景;
第三,「秋霞」二字放大並傾斜印刷,以突出品牌名,並和其他品牌包裝做區別;
第四,顏色上,大紅底色配黃色文字,凸顯「紅配黃,喜洋洋」的感覺。策劃者還設計了一句「藏頭」廣告語:味濃似深秋,色美如朝霞,再次呼應品牌名。
而品牌簡介則以古裝書的形式進行豎排列,印在紅線條的格子中。
秋霞火鍋底料最原始的第一款包裝袋就此誕生,在當時市場上眾多火鍋底料中,十分搶眼,頓時得到了消費者青睞。
突出產品文化特點,是秋霞火鍋底料占據市場的思路。
某年,在參加全國糖果煙酒博覽會時,秋霞火鍋底料的展覽台再一次吸引了眾人目光:由於展位在轉角處,因此設計成牌坊式的拱門造型,其餘兩處用幕牆包裹起來。幕牆上以火鍋底料圖案為背景,並印有新廠房、新生產線的圖片及產品介紹。展台最上方布置了一個燈箱,打出廣告語:回家「袋」秋霞(含有把「秋霞」帶回家的含義)。後來這句話變更為「把秋霞廚師帶回家!」並印在了包裝袋上。
當時還流傳有兩首詩:
伯虎別山城,獨酌揚子江;舉箸思秋霞,夜夢無秋香。
秋日江水泛碧波,霞光映照滿城歌;火紅歲月常聚首,鍋中精料味多多。
產品同質化,難分伯仲
《商界》記者在走訪中看到,目前,兩個品牌除了線上電商平台外,「橋頭火鍋」在重慶網紅地解放碑與磁器口均有實體店;秋霞火鍋底料的線下渠道主要為傳統商超。
除去傳統重慶牛油火鍋底料,兩個品牌在產品上均研發有諸如「魚調料」「重慶小面調料」,專門烹制如小龍蝦、燒雞公、酸蘿卜老鴨湯、回鍋肉等特製「廚房烹飪調料」。區別在於「橋頭火鍋」推出適宜餐飲門店使用的5KG桶裝調料,並涵蓋蘸料、香油等產品;「秋霞」則單獨推出了適宜佐餐下飯的辣醬系列,以及涵蓋多個品類的產品集合禮包。
綜合來看,兩個品牌在產品品類上差別不大,並且相似品類在產品規格上也相差無幾,袋裝火鍋底料與調料均以150g包裝為主,價格均在9元至20元之間。
在永輝超市、沃爾瑪、新世紀等商超中,火鍋底料多單獨懸掛在一整個貨架上。或以類別進行統一陳列,或以品牌進行統一陳列。
重慶市江北區一家永輝超市對應貨品區導售員告訴記者,消費者選擇的多以「重慶牛油火鍋底料」為主,「酸蘿卜老鴨湯」調料次之。這兩種產品平均每天都需要補貨。
「購買者在品牌的選擇上多有自己的想法,吃慣了哪個,就挑哪個」,導售員說。
除了「橋頭」「秋霞」外,「德庄」「秦媽」等品牌也在貨架上占據了「半壁江山」。
「現在,產品包裝、價格等,幾個品牌差別不大。『重慶火鍋底料』這一類別的包裝基本都以紅色為主。有時,甚至『德庄』等品牌的銷售情況,比之『橋頭』還好。」
「德庄火鍋」曾為重慶火鍋協會會長單位,憑借一口「天下第一大火鍋」,在國內各類火鍋節上賺翻了眼球,也因此獲得了不錯的品牌知名度。
《商界》記者在重慶以外的其他地區超市中了解到,除了重慶火鍋底料品牌外,還有如「蜀九香」「海底撈」「麻辣空間」「六婆串串」等成都火鍋底料品牌。但當地商超反饋,「橋頭」「秋霞」的銷量依然最高。
線上電商平台中,記者在「淘寶」中分別進入兩個品牌查看。「橋頭旗艦店」俘獲粉絲9萬多人,銷量最優的「280g重慶老火鍋底料」月銷3000多件;「秋霞旗艦店」俘獲粉絲4萬多人,銷量最優的「200g*3麻辣火鍋底料」月銷3600多件。
可以看出,因為產品趨於同質化,「橋頭」「秋霞」在線上線下渠道難分伯仲,更有其他老牌火鍋底料伺機瓜分市場。
後起之秀
親手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你希望將火鍋底料郵寄到的地方,然後投入火鍋館前的郵筒中。運氣好被抽中,火鍋店會特別免費為你進行底料郵寄。「無論多遠,我們都會想辦法寄到」。
這是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佩姐老火鍋繼「再晚回家,佩姐等你」營銷活動後針對堂食客人提供的另一項福利活動。據說,一包火鍋底料,最遠曾郵寄到了法國巴黎。
印有重慶特色山水畫卷或知名建築,精美的包裝盒,底料與牛油分別單獨封存,加料包內有干辣椒段、花椒粒與火鍋專用雞精。更有甚者,還附加火鍋專用長筷、火鍋專用香油、鴛鴦鍋等。如佩姐火鍋在內的一些新興火鍋品牌,也逐漸把目光投向了火鍋底料。
「火鍋底料擴大了重慶火鍋的知名度,反過來,知名度的提高,又必將提高銷售量,再進一步刺激火鍋底料的生產,加快了重慶火鍋行業的現代化、規模化、標准化和產業化的步伐。」一位重慶火鍋 歷史 專家告訴《商界》記者。
走訪中記者發現,後起之秀們的火鍋底料價格均在50-100元間,規格多為500g(底料)+500g(牛油),相比「橋頭」「秋霞」等價格翻倍,卻尤其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這或許是年輕消費者消費升級的具體體現。
「其實現在大多數火鍋底料都是在集約化的廠房生產車間中生產,並由現代化的自動流水線上進行封袋包裝。火鍋的炒制工序主要有7道,在保證辣椒、花椒、牛油及各種香料質量的基礎上,味道都不會差。」一位資深火鍋從業者告訴《商界》記者。
「橋頭」「秋霞」兩大品牌多年占據重慶火鍋底料市場中較大份額,在長期經營中取得了良好的消費者口碑,但在 其他老牌重慶火鍋底料及新興品牌的異軍突起中,還需要從產品差異化、符合現代消費者的營銷手段上思考突圍之路。
除了重慶火鍋底料,自前年開始,又一款火鍋的便攜形式——方便自煮火鍋也已經出現在市場上。這一火鍋深加工產業最終將形成何種品牌格局,「橋頭」「秋霞」兩大品牌是否會抓住新興產業的紅利期有所作為,牢牢把握重慶火鍋在全國市場上的霸主地位,拭目以待。
Ⅳ 德庄火鍋底料怎麼用
一、德庄火鍋底料的使用方法:
1、煮火鍋之前先把油鍋燒熱,然後加入蔥姜蒜爆香,對於特別能吃辣的寶寶們可以另外再加點干辣椒段和花椒炒香,然後加入適量的火鍋底料炒化,四個人的量煮一滿鍋差不多用半塊底料就足夠了,最後加水燒開。
2、剛開始味道可能比較淡,最好開鍋煮10分鍾後再吃,越煮越入味,辣椒花椒,蔥姜蒜的味道,香氣四溢,滿足你各種挑剔的味蕾,我是特別能吃辣的人,這個麻辣程度對於我來說剛剛好,食材也比較容易入味,吃的時候建議做個干碟蘸著吃。
二、德庄火鍋底料的優缺點
優點:產品綠色的包裝袋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真空包裝干凈衛生易儲存,產品用料很足,鮮香麻辣,色香味俱全,底料不會特別硬,用刀切或者用手一掰,用多少掰多少很方便。
缺點:缺點談不上,但是對於超級超級愛吃辣的人來說,再辣一點再麻一點就更好了。
Ⅳ 什麼牌子的火鍋調料最好吃
如果要說哪一種牌子的火鍋底料最好吃,我可能心中沒有答案!市面上的火鍋底料大同小異,大多為麻辣味型,說實話:火鍋底料的配方不是什麼秘密,造成口味與口感的區別主要在原材料上面!選用優質材料與劣質材料炒出的底料,口味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在家裡做火鍋的話,熬上一鍋高湯,加上薑片大蔥,下入火鍋底料,調好味道,這樣一鍋家庭版本的火鍋基本上就做好了。配上各人喜歡吃的葷素菜,調好醮碟,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邊吃邊喝邊聊,實在是家庭餐飲的首選!方便快捷,哪怕人多也沒事!
PS:不建議大家去火鍋店吃火鍋!具體原因我就不說了哈!
在這里,我給大家推薦幾種我們常用的火鍋底料,性價比較高。如果想要更好的可以去超市買手工火鍋底料,其實做出來的味道都是差不多的!
第一種:橋頭火鍋底料。
第二種:秋霞火鍋底料,好像只有重慶這邊較多。而且他們主要面向餐館燒炒菜使用,用來做家庭火鍋的話,味道有點不足。
第三種:德庄火鍋底料,在重慶這邊德庄火鍋以前很火!不過現在已經降溫了,不過底料的味道還沒有變。
第四種:小牌子【陽家私坊】火鍋底料,也是我們酒店現在用的牌子,經常缺貨!不過質量很不錯!大家可以去網上搜搜看能不能買到。
最後問一下:你們一般喜歡哪個牌子的火鍋底料?
最後覺得我說的對的朋友請留下你的贊! 如果覺得對你身邊的朋友有可能帶來幫助,歡迎收藏轉發! 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大家評論區留言再見! 更多內容/請點關注 ~
1、火鍋底料按照地理位置分為重慶料和成都料兩個風格。
重慶料的代表牌子有:橋頭、秋霞、紅九九、磁器口、肖老五、齊齊等。
成都料的代表牌子有:大紅袍、名揚、品之味,等,這兩個地方的火鍋底料的口味和風格有所不同,重慶料直辣,成都料要柔和一點。
2、按照口味分有牛油板料、清油、菌湯、蒙料等。
重慶和四川的牛油板料為主,但是也有菌湯料的海底撈。
清油的牌子主要有麻辣空間等。
菌湯料的代表牌子是海底撈,鍋圈。
蒙料的代表牌子是,小肥羊,草原紅太陽,旺順,草原阿媽等。
什麼牌子的火鍋底料最好吃、這問題誰也說不清、都是根據自己口味決定、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要根據自己的愛好來決定、有人喜愛吃麻辣的、有人喜歡吃香辣的、也有人喜歡吃白湯的、因各色火鍋品牌繁多、口感不一、各具特色、有牛油的、有清油的(也就是素油)有白湯的、所以這個問題要根據你自己的口感來決定。
中國的火鍋底料有很多種,不同的人喜歡的火鍋底料牌子也不同。
於我而言,最喜歡的火鍋底料牌子是好人家。
知道好人家火鍋底料之前也買過幾次其他牌子火鍋底料,涮煮結果都讓人大失所望,甚至有一個打出重慶老火鍋底料的牌子涮煮後不但導致鍋里一層油,而且還豪無辣味可言。
直到我從朋友那裡買來好人家火鍋底料,說起來也挺逗,朋友的火鍋底料是幫男友買的,結果那天男友鬧分手,朋友的火鍋底料遂壓在了手裡,正巧我去串門,也是個吃貨,就說那你轉手賣我吧!於是,我就這樣買了一兜子的好人家火鍋底料。
回到家迫不及待的取了一塊開始涮煮,當底料化開時麻辣味直接從家裡的廚房飄到了卧室,連本來不太吃辣的另一口子都流起了口水,動了鼻子聞了聞說 『真香』!
那天涮了香菜,蟹味菇,肥牛上腦,家裡只有這三樣涮品,全吃光後一個人又吃了兩碗米飯。
好人家的火鍋底料不僅麻辣味重,鹹味也絕對夠,所以,即使你不蘸調料直接將涮品撈出來吃,味道也是很贊的。
火鍋底料,建議還是自己買些小包裝試一試。
我呢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吃貨,平時尤為喜歡自己嘗試做 美食 ,所以麻辣火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經過我多年來的實驗總結推薦購買 麻辣空間 ,他家的火鍋底料不僅味道醇香濃辣並且無油渣,紅油清亮從視覺上來看就是享受生活。包裝用的也是可以多次利用的包裝,這樣即時一個人吃也不會浪費。並且呢他家火鍋蘸料也是有賣的這樣一來就更加的簡便。
同時我介紹幾種簡易的蘸料做法以供參考
香油料:切好的蒜泥,倒入香油加適量的鹽與糖就可以享用了。
進階版香油料:如香油料製作方法相同,不過要加入之前推薦的蘸料他家的蘸料就是辣油料,適合口味偏重的讀者。
海鮮汁:簡易版的呢就是海鮮醬油,水,蚝油與糖了,比例為4:2:1:1,食用時加入蒜片與香菜也可加入適當的湯汁。
進階版呢就是要自己熬制了,鍋中加入醬油蚝油糖與蔥姜,小火慢熬,食用時可以加入沙茶醬香菜與蒜片。
我是專注於尋找 美食 本味的旅食者,有任何 美食 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私信我的,謝謝大家。
一般家裡吃火鍋都是自己做底料,外面的底料很少買。底料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區別在於有的喜歡吃重口味,有的喜歡清淡一些的。總而言之,根據個人口味和喜好不同來搭配的
在寒冷的冬季,吃一頓火鍋絕對是最暖和的了,如果一頓不夠,那就兩頓。去外面吃一頓火鍋,動不動幾百塊,於是就有很多人喜歡在家裡吃火鍋,買包火鍋底料,買點菜,丸子,幾十元一家人就能吃飽。
我這里是河南洛陽,這里不像重慶到處都是火鍋,但是火鍋店也不是少數,各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去超市買火鍋底料是自己在家裡吃火鍋最好的選擇,可是超市裡的袋裝火鍋底料也有很多種,到底那種更好吃,誰也說不清,畢竟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太一樣。
以前家裡吃火鍋買的最多就是紅九九,大紅袍了,辣辣的。這兩年看到超市裡又新進了幾種火鍋底料,也買過幾種嘗嘗。我不是經常吃火鍋,嘗不出來具體的好壞,只是感覺有的味道比較濃郁,可能是香料比較好。
吃火鍋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口味適量添加,在煮之前先用一點油把底料炒一下再添水熬,能把它的香味激發出來。
吃過很多的火鍋,當年在沿海的時候也買了不少的火鍋底料回家煮,吃過這么多,我覺得好吃的也就那幾個牌子。
1.德庄,確實是一個很老的品牌,記得很小的時候就在超市裡面見到過了,我們自己家裡懶了也會購買他們家的火鍋底料。
2.橋頭 和德庄一樣也是比較老的一個牌子,價格一般,味道算中等偏上。
3.蜀大俠和蜀九香,其實相對而言我比較喜歡蜀大俠,因為在他們的店鋪裡面吃過好幾次,個人覺得味道是真的好不錯,所以買過他們的火鍋底料還不錯。
在網上能買到的牌子差不多也就只是這些。
但是如果你到四川的話,可以去一些超市看看,裡面賣的一些小品牌的火鍋底料味道是真的也還不錯,特別注意可以買一些牛油火鍋底料,會更加好吃。
我以前就經常從四川帶這些不知名的品牌過去,千萬別說什麼不 健康 ,其實都差不多。
最 健康 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少吃火鍋,你不還是想著要吃~
我推薦你買海底撈的火鍋底料,無論你吃辣還是不吃辣,吃麻或者什麼口味,人多人少,都可以選擇海底撈的火鍋底料。
現在可以買到的火鍋底料有
① 牛油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1.9元
② 清油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2.9元
③ 濃香牛油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3.9元
④ 青椒牛油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3.9元
⑤ 紅咖喱風味牛油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5.9元
⑥ 清湯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6.5元
⑦ 菌湯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6.5元(這個我也經常買)
⑧ 三鮮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6.5元
⑨ 番茄火鍋底料150g (適合2-3人)16.5元(這是我個人最喜歡吃的)
海底撈牌子還可以買到小龍蝦啊酸菜魚的調味料,我覺得選擇多樣,也很方便,味道真的很不錯的,可以試試!
不喜歡海底撈呢,我平時也有買小龍坎的火鍋底料,種類也很多樣。
Ⅵ 你在家裡用過的最好的火鍋底料是什麼
首先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超市購買的火鍋底料哪種更好吃。其實超市的火鍋底料基本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我們來綜合分析和對比一下。
一、紅99
這是接觸最早的重慶火鍋底料,各大超市都有銷售,味道比較正宗,麻辣味也夠足,但是屬於油多湯底淡的類型,久煮也不會變得更濃。
二、小肥羊
把店鋪擴張到國外的知名火鍋連鎖企業,底料也很容易買到。平時想吃清湯牛肉為主的火鍋時會第一時間想到它。湯底比較濃郁,適合涮羊肉、蘸芝麻醬的方法吃火鍋。
三、麻辣空間
麻辣空間最近在各大超市都可以看到,買過一次嘗試了一下,味道還可以,適合不太能吃辣的朋友。喜歡重口味的朋友可能會覺得稍微淡了一點。但是,要強烈推薦一下它的麻辣香鍋底料,很好吃,而且也很方便。
四、小龍坎
小龍坎是所有川鍋中本人最喜歡的一款,算是家裡常備調料。平時吃火鍋、煮菜、炒菜甚至做冷盤都可以使用。麻辣十足,煮得越久味道越弄,正宗的四川火鍋底料風格。
五、大龍燚
與小龍坎並駕齊驅的火鍋連鎖店,也是以麻辣為主,非常適合朋友聚會、家人聚餐人多時享用,跟熱辣的氣氛非常搭。但是這兩款目前我在超市沒有看到過,建議可以從網上買。
六、海底撈
海底撈真的是很多人喜歡的品牌,如果你覺得在海底撈吃交個稍高的話,那麼完全可以買底料自己在家做火鍋。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孩子的一點要試試海底撈最火的番茄鍋底,味道香濃,做為西紅柿醬在炒菜燉菜中出現也非常好吃,絕對是居家必備,所以如果說在超市購買的底料中哪個最好吃的話我選擇這款。
家裡一般用的火鍋底料有這幾種:
成都派: 海底撈清油/牛油、小龍坎、蜀九香
重慶派: 橋頭火鍋、德庄火鍋
這幾種火鍋料可以說是各具風味了,究竟哪種最好吃,還真是見仁見智了。
海底撈清油/牛油 海底撈的底料因為是根據大眾的口味改良過的,所以受到多數人的青睞。就麻辣來說,味道並不太重,是不太能吃辣的盆友也能接受的辣度。牛油火鍋的味道會更濃重些,但也沒有很辣。沒有傳統牛油火鍋那麼香,但是也還不錯。
小龍坎可是成都的名牌了,實體店火的不要不要的,哪怕開在別的城市的分店也是生意火爆。小龍坎的火鍋底料夠辣夠香,也很鮮,非常推薦了。
蜀九香 蜀九香的底料應該是這幾款中最貴的了,將近五十塊大洋了~但一分價錢一分貨,蜀九香的味道還是非常nice的。拆開包裝,配置非常豪華,芝麻包、辣椒包、花椒包、火鍋輔料、牛油包、高湯包,分的很仔細,辣度和麻度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節,強烈推薦了。
高性價比,老少皆宜,麻辣適中,味道噴香無比啊。價格真的比較實惠,非常適合家庭聚餐。
德庄的特色就是炒雞炒雞麻啊~~ 其他味道都還可以但不是很出色。
關注好奇心食堂,發現更多 美食 的秘密!~
名揚火鍋底料是一個成都朋友推薦的,他說如果他不出去吃火鍋,在家就用這款,它是用正宗的牛油,辣椒等熬成的,味道非常正宗,並且也真是特別好吃。
另外我最喜歡它的一點是,它有微辣,特辣等選擇,有一次作死買了特辣的,那真是完全扛不了,如果你是很能吃辣的話,還喜歡成都那種牛油火鍋,就這款沒跑。
橋頭火鍋底料也很不錯,跟名揚一樣,都是四川的。作為重慶老火鍋的代表,橋頭的麻度和辣度較為適中,且味道鮮香,伴著涮菜,真是絕了。
從我個人的感覺來說,橋頭的牛油要比名揚少一點,另外一定要買它家塊的,別買別的包裝,另外用它做麻辣香鍋也是好吃到爆。再另外把它切一小塊一小塊,做各種菜都放一點,相信我,絕對能打開你 美食 新世界得大門
飯巢火鍋底料,也是來自重慶,號稱是重慶當地人都會推薦的老火鍋底料,香味濃郁,麻辣鮮香,在家用它煮火鍋,沒食慾都能瞬間讓它勾引出來,宇宙無敵超好吃。
另外還有個朋友把它炒了,嘗了一口,感覺這底料單獨吃都特么的好吃,但我是沒試過。
因為喜歡海底撈,所以對海底撈火鍋底料也情有獨鍾,但是這都是在我沒遇上上面那仨之前,說實話,海底撈的火鍋底料也行,但是跟上面那仨比起來,稍微有些寡淡,但也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比如你想煮個餛飩,面條啥的,用它就很棒。
秋霞火鍋底料,雖然也來自重慶,但是它這個塊的組成一看就跟上面的不太一樣,我感覺它很適合不是那麼重口的人,辣味和麻味都很容易接受,但就是超香。
另外它的包裝也很人性化,一小塊一個人,再也不用糾結在家吃一頓火鍋,幾個人要放多少料了。
我來說一下這些年我吃過的底料吧。
吃火鍋最主要底料要好,自從有了淘寶網,吃遍大江南北的願望越來越接近現實了。
1、大紅袍
這個市場佔有率最高,吃起來味道也不錯,是個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的不會錯的選擇。
2、橋頭
據說四川人自己吃都用橋頭的底料,我們這邊買不到,只能到淘寶上買,拿到試吃之後覺得果然不錯,牛油味十足,不怕辣的可以嘗一下,吃之前用油和蒜爆炒一下會更香。
3、麻辣空間
特點就是清油的,雖然沒有牛油,但是味道依然是十分贊,辣度也夠,因為沒有渣渣,炒菜什麼的也可以炒。
4、德庄清一色
德庄其他的底料都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唯獨這個青椒的,那個麻那個辣,真的很過癮,也很香,味道是越煮越出味,喜歡這個味的可以嘗一下。
名揚火鍋底料是一個成都朋友推薦的,他說如果他不出去吃火鍋,在家就用這款,它是用正宗的牛油,辣椒等熬成的,味道非常正宗,並且也真是特別好吃。
另外我最喜歡它的一點是,它有微辣,特辣等選擇,有一次買了特辣的,那真是完全扛不了,如果你是很能吃辣的話,還喜歡成都那種牛油火鍋,就這款沒跑。
橋頭火鍋底料也很不錯,跟名揚一樣,都是四川的。作為重慶老火鍋的代表,橋頭的麻度和辣度較為適中,且味道鮮香,伴著涮菜,真是絕了。
從我個人的感覺來說,橋頭的牛油要比名揚少一點,另外一定要買它家塊的,別買別的包裝,另外用它做麻辣香鍋也是好吃到爆。再另外把它切一小塊一小塊,做各種菜都放一點,相信我,絕對能打開你 美食 新世界的大門
飯巢火鍋底料,也是來自重慶,號稱是重慶當地人都會推薦的老火鍋底料,香味濃郁,麻辣鮮香,在家用它煮火鍋,沒食慾都能瞬間讓它勾引出來,宇宙無敵超好吃。
另外還有個朋友把它炒了,嘗了一口,感覺這底料單獨吃都特好吃,但我是沒試過。
因為喜歡海底撈,所以對海底撈火鍋底料也情有獨鍾,但是這都是在我沒遇上上面那仨之前,說實話,海底撈的火鍋底料也行,但是跟上面那仨比起來,稍微有些寡淡,但也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比如你想煮個餛飩,面條啥的,用它就很棒。
秋霞火鍋底料,雖然也來自重慶,但是它這個塊的組成一看就跟上面的不太一樣,我感覺它很適合不是那麼重口的人,辣味和麻味都很容易接受,但就是炒香。
另外它的包裝也很人性化,一小塊一個人,再也不用糾結在家吃一頓火鍋,幾個人要放多少料了。
麻辣紅油
橋頭,四塊裝的那種
之前有一個測評,測試了54種火鍋底料,來看看結果吧。
有稱霸江湖的 橋頭、秋霞 等,還有家中常備的 海底撈、紅九九 等,更有老品牌 蜀九香、穆堂香 等。廢話不多說,先來亮個相!
征服所有評委的是——蜀九香!這是因為 麻辣鮮香全都有且非常均衡, 入口的辣、後味的麻和回味的鮮香 結合的非常好,我就很喜歡麻辣的,要不然火鍋吃起來有什麼意思呢?而且,這款火底料涮什麼菜都特別合適,比如羊肉?小白菜?葷素都行!久煮之後,辣椒花椒里的香氣會被進一步激發,是一款 適合持久場的火鍋底料 !
本次蜀九香的清油款和牛油款 均表現突出且勢均力敵 ,不同的是:牛油款使用的是紅花椒,搭配純正牛油,口感更為 濃郁厚重 。清油款使用的是青花椒,搭配菜籽油,口感更為 麻香清冽 ;有點流口水了,不知道大家都喜歡啥口味兒的。
當然是冬陰功湯.....不好意思,這個沒辦法直接在超市買,但是容易做。
我一般是淘寶了冬陰功湯料(南姜、檸檬草、青檸檬、香茅),南姜、檸檬草、香茅加水煮,
水開了1分鍾後,加上番茄、草菇、頂上香椒膏(或:蔡合盛牌辣椒膏)、魚露、糖,
煮熟後加蝦煮,擠檸檬,加椰漿、牛奶。
冬陰功湯好了以後,可以用來打火鍋了。我覺得這都不用蘸料都好吃,給我蘸料我都不要的。
鑒於廚神也是藝術家,轉載需要授權噢。。。。。老師是冰大廚可自行網路,我就不詳細說了有廣告嫌疑,但是覺得既然是他教的,還是應該註明出處。
紅九九,我的最愛,感覺比所有火鍋底料都好吃
Ⅶ 重慶德庄火鍋底料和橋頭火鍋底料哪個更正宗
兩家我都吃過,我選德庄。橋頭的越煮越咸還發苦,而且不香沒啥滋味。德庄的又香又辣,但是吃了拉肚子。兩者做個形容,德庄的好比吃的方便麵,橋頭的好比白水重鹽煮麵條。說實話,看過網上很多人說橋頭的好吃,我是很不明白,紅九九,紅燈籠之類也可以。但是那個什麼草原紅太陽千萬別買,簡直是垃圾中的戰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