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總記著一些不好的事情
『壹』 在心理學上怎麼解釋,人們總是對不好的事情記憶深刻
人靠眼耳鼻舌身意(六覺)捕獲信息,同時跟自己內心的願望進行對比,符合願望的表現為開心,不符合願望的則表現為氣怒、憂愁、驚怕、恐懼及悲傷。
記憶的形成跟捕獲信息經跟願望對比後產生的情緒有關系。比如驚怕,當看到一個信息時,跟願望對比的結果是「意外」,此時體內的能量急劇升起,然後消弱式回落,在行為上表現為受驚。又比如悲傷,參加葬禮時,捕獲的氣息都是悲,而且不利的既成事實,無法改變,跟內心求生的願望對比的結果是「不好」,此時體內的能量表現為回轉模式。在行為上就會表現為絕望而,悲到極點時必然受傷,故稱悲傷。
上述這樣的情況一般會留下深刻的記憶。好比刻錄機接通了電源,在光碟上刻下了這些信息。而其他信息可能跟願望不太相干,沒來電,也因此沒有留下記憶。
『貳』 為什麼有些人老喜歡記住一些不好的事情
這是客觀現象,與人的潛意識有關,與性格有關,這叫選擇性記憶。
『叄』 為什麼人們總是容易記住那些負面的傷心事,而不是快樂的事情
這是一種選擇性遺忘。
選擇性遺忘-selective amnesia,是對心理誘因相關事件的記憶喪失。包括:解離性遺忘症。失憶在醫學領域通常被稱為遺忘。遺忘可存在於多種病態或正常人中。遺忘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順行性遺忘,另一種是逆行性遺忘。順行性遺忘主要是大腦對今後發生的事情很難形成或者不能形成新的記憶,但是對過去發生的事情記得很清楚,包括兒時的記憶等。而逆行性遺忘是對過去的事情遺忘了,新的記憶還是能夠形成。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人們對傷心的事情會比較難忘,這樣會在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高興快樂的事情,會給人們愉悅的心情,大部分快樂的事情還是可以記得的。
『肆』 為什麼人總會回憶一些曾經不好的事情。難以抹去的痛苦的記憶
因為缺失的遺憾,因為覺得本可以,因為覺得可以避免,因為覺得可以做得更好!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抓住現在,把握將來!做自己想做的事,過於沉浸於過去,會讓一個人的性格變得優柔寡斷,拖拖拉拉,不幹脆!
『伍』 為什麼總是只能記住不好的事情
因為好的事情人們總是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除非是那一種讓自己特別開心的事情。 就像一個問題好人做了一件壞事 大家會對這個人的評價很低了,即使她做了那麼多好事情 一個壞人做了一件好事 大家就是記住這件好事 說這個人真不錯。
『陸』 總是回憶過去的不好的事怎麼回事
回憶開始的剎那間,你要馬上想像過去那些快樂的事情,或者停止回憶,或者告訴自己過去改變不存在,只是在拍戲,過去都是假的。
你能總是回憶,那說明你過得很無聊。有很多時間你才會去想去回憶。想辦法讓自己充實起來,隨時都有事情做。這樣,你忙碌起來,才沒有時間去想那些不開心的事,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就淡了,就覺得沒啥了。時間可以沖淡一切
其實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是嗎,我們都知道無法忘記,留下的痕跡無法抹滅但我們可以淡忘,現在什麼是你最重要的,什麼是你最在乎的,去追尋它,不要停下腳步,你會發現等你得到你想要的,就會覺得其實回憶只是回憶。馬雲說過:只要還活著,其它都是小事。不管發生什麼,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還是要繼續行走,你只有懂得放下,才可以收貨更美的風景。祝福你。。
『柒』 為什麼老回憶不好的事
很多時候不好的事情因為當時經過身體有了不同的情緒,所以記憶深刻也很正常。那些身體的記憶,不要放在心上就好。突然想起來了,那就繼續想,只要不影響現在的心情,想完就繼續作業。時間久了也許你會發現回想的頻率反而沒那麼高了。
『捌』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把不好的事往自己身上聯想,這是什麼心理
心理強迫症
每個人的人格特質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情緒穩定度要弱一些,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和焦慮。而這些人格特質的形成有一定基因成分,也有許多來源於兒童時期的成長環境。通過一些練習可以使自己心更容易靜下來,專注於自己當下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去後,是可以有相當的改善的,你可以試試禪修。
『玖』 為什麼我們都喜歡關注不好的事情
最近的新聞很多,韓國藝人燒炭自殺、袁莉聘請律師團隊怒懟演員的誕生節目組、江歌案庭審三方各執一詞、何潔離婚案件到底因為出軌還是不愛?
在這些紛紛擾擾的鬧劇中,莫名的有沒有一種感覺,我們開始越來越愛關注那些「不好的事情」。
就像芳華里的劉峰,一個「雷鋒」一樣的人。在他做好事時大家都覺得理所應當,而當這個大家眼裡的「好人」做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或者不好的事情時,大家就會對這個人大失所望。即使這個人曾經做過千千萬好事,也不低一件不好的事情在別人心理的印象。
是啊,我們開始對不好的事情越來越記!憶!深!刻!
夜深人靜碾轉難眠的時候,我們總愛不自覺的回憶。回憶今天白天上樓梯,不小心踩到同事鞋後跟時,對方那一個百轉千回的眼神;回憶開會期間上司的一聲沒來由的斥責;回憶年少時被苛求,因為顧慮太多反而所有的事情都做不好;回憶小時候趁著大人打麻將,和小夥伴偷偷跑到田地里偷吃西瓜,結果不小心掉到溝里的尷尬。
這些事情就像是緊箍咒,越想摘下勒的越緊,越想不去想,反而像過電影一樣一圈一圈在眼前閃現。就彷彿事情剛剛發生,那種尷尬的感覺更是在此刻,靜謐的由著毛孔深入到肌膚的每寸肌理,讓人有一種錯亂的戰栗感。
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總愛想一些不好的事?而那種體會那麼深刻、真切。
曾在一篇英文文獻里看到過這樣一項研究結果,人在物質匱乏或者遭遇挫折的時候,更容易創作出具有樂觀精神的作品。相反,處於社會發展穩定、物質比較充裕的時候,往往是悲傷失意和有絕望意味的作品大量涌現的時期。
凡有沉迷,必有收益。在別人看似負面的事情,也許對於本人而言卻是甘之如飴不能自拔的「受益」。當然這種情形也許和我們發展時期童年或青少年的經歷有關,在這里我們不多加贅述。
但不可否定的是,回憶不好的事情的時候,往往是我們自身存在感最強的時候,那些尷尬是真實存在的,那些應激反應也是真實存在的,那些悲傷、恐懼、戰栗,真真切切的感官反應,讓我們更真實的感到自己的存在。
日子過的平淡,就不自覺想要回想那些痛苦悲傷的事情和過去,甚至喜歡在網路或現實生活中去尋找那些「不好的事情」。藉以和現在擁有的美好生活做對比,獲得愉悅感,當然也更有理由珍惜身邊的事情和人。
但與其控制自己不去關注那些不好的事情,不如不強求自己去關注好的事情,也不強求自己不去深究不好的事情。情緒來來去去由他。唯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真真正正了解自己,並讓自己內心的小惡魔與小天使和平相處。
追求快樂、避免痛苦。讓自己:感情粗糙一點,態度積極一點。學會理解緊張的情緒,也學會享受身體放鬆的安逸。心安理得的去快樂、去痛苦、去悲傷、去感動,去過好每一天。不被過去或現在的情緒支配,讓一切慢慢慢下來,一切都會變得沒有那麼不好。一切也都是最好的安排。
『拾』 為什麼老是回憶以前發生的不好的事
俗話說,開心一刻;又說,痛不欲生。可見人們「開心」和「痛苦」的區別是多麼大!人們對開心的事往往只記一會,熱鬧一陣就過去了;而對痛苦的事特別關注,印象深刻,甚至永遠不會忘記。覺得這可能是我們祖先遺傳下來的本能,讓我們保護好自己,避免同樣痛苦的事再次發生!現在我們社會環境和諧安定,機會也多,我們沒必要一直記著不好的事,讓自己生活得更輕鬆些。認為主要在於自己的想法,事情既然發生了就該勇於面對,越想逃避就會越不安越不能忘記;事情既然過去了就應該放下,要多想想未來,一切向前看!一切向錢看可能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