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院用的血壓計不一樣
Ⅰ 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連續幾次數值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因為飲食以及作息的不規律都會導致出現高血壓的症狀,要知道測量血壓的工具也有很多,所以測量出來的血壓值也就有差別,所以經常就會出現連續幾次數值都不一樣的現象,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所以在生活當中一定要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態,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曬太陽,多喝水,多喝牛奶,多運動等都能夠保證我們的血壓在一個正常的范圍之內,另外一定要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我們的血壓會使得我們的血壓不斷的升高,因此就會獲得高血壓病的現象,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Ⅱ 在家三個電子血壓計量血壓查不多,為什麼和醫院量的差很多
電子血壓計和水銀血壓計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准確度來說,水銀的穩定很多。醫院大多用水銀的,和高端的電子血壓計。准確度和家庭的不能比。惠心血壓計。這個穩定性挺好,你可以自己網路一下試試。
Ⅲ 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准嗎為什麼每次測的結果都不一樣
只要是合格廠家生產的電子血壓計還是比較準的,可以拿到醫院去詢問一下醫生,現在電子血壓計越來越普及,還是比較靠譜的。
每次測的結果不一樣,兩個胳膊測量的結果都不一樣,坐著和站著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因為血壓始終是在變化,所以數值是不固定的,這恰恰就說明電子血壓計非常敏感。
如果有條件的,也可以到就近的社區醫院去測量,這樣有專業的醫生和護士為你檢測數值可能更加准確一些。
Ⅳ 為什麼在家裡測量血壓和在醫院測 不一樣啊,是不是血壓計有問題啊,
電子的血壓計或許是有一定差異,如果是液柱那種最大可能就是你操作方式的問題了,注意心臟和儀器的水平,注意脈搏綁帶的位置,注意聽診器的位置。
多練就好了。
Ⅳ 為什麼在家量的血壓和在醫院里量的不一樣
人的血壓是會隨著人的身體狀況以及人的心情而出現變化的,所以在家裡量的血壓和在醫院里量的不一樣,這是非常正常的。很多時候,患者在去醫院的時候,心情都會比較緊張,也會比較勞累,所以在醫院里量的血壓會相對較高一些。只要血壓能夠控制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值,不是特別高的話,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很多的人都覺得自己在家裡面量的血壓數值和在醫院裡面量的不一樣。關於這到底是為什麼?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只要血壓能夠穩定在一個區間之內,不是特別高的話,一般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一般都會比較關注自己血壓的變化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人的血壓能夠穩定在一個比較固定的區間,不是特別高的話,一般都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那麼你覺得為什麼在家裡量的血壓和在醫院裡面量的不一樣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Ⅵ 電子血壓計和水銀血壓計差很多,正常嗎
正常。
血壓是不斷波動的,所以即便是連續測量,每次的血壓值可能都不一樣。只要血壓計硬體沒問題,按照規范的測量步驟進行,測出來的血壓值就是當時真實的血壓。
人體血壓有晝夜變化的規律,血壓有峰有谷,這是血壓在一天里的趨勢。再仔細觀察,其實人的血壓是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著的。氣候、心理、身體等很多因素會使血壓波動,小到吃飯、喝水、走路,大到情緒激動、運動等都會造成血壓的波動。
大家應該聽說過,每當人情緒緊張需要緩解的時候,多數人都建議做深呼吸,這個過程從血壓的角度來看,情緒緊張時血壓升高,而幾次深呼吸之後,血壓就緩慢地降下來了。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血壓的波動性。
高血壓病患者不要過於計較某次的血壓值輕度升高或降低,更不要因為自測的幾次血壓高低而隨意調整葯量,這樣更不利於血壓穩定。
另外,測量血壓的次數不宜過於頻繁,不能想起來就測,還有些患者甚至調鬧鍾半夜起來測血壓,這樣就破壞了人夜間的生理狀態,而不是真實的夜間血壓。
(6)為什麼醫院用的血壓計不一樣擴展閱讀:
使用電子血壓計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選購看「標」
這個「標」是標准和標識的意思。建議大家購買已經通過國際標准認證的電子血壓計。認證標准有英國高血壓協會標准、歐洲高血壓協會標准或是美國醫療器械協會標准。這些內容在電子血壓計的包裝上都會有明顯的標識。
二、首選「臂式」
現在,市場上的電子血壓計有臂式、腕式、手指式等,但是,腕式和手指式測量的數值都不夠准確。研究顯示,經過認證的臂式電子血壓計與台式水銀血壓計的准確程度沒有區別。我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也推薦使用臂式電子血壓計。
三、袖帶應合適
大多數電子血壓計的袖帶長度為35cm,寬度為12至13cm。這個尺寸適合臂圍在25至35cm的人群。但是,肥胖或者臂圍較大的人群應使用更大規格的袖帶,兒童應該使用更小規格的袖帶。
四、測量時避開干擾
袖帶太緊或位置不當、身體運動等情況會導致測量誤差;避免在周圍有電場的地方使用電子血壓計,防止受電場干擾,影響測量准確度;測量血壓時不要搖晃放置電子血壓計的桌子;保證電源電量充足,因為充氣和液晶顯示均需耗電,電力不足也會影響測量的准確性。
五、不適合使用電子血壓計的人群
1、過度肥胖者;
2、心律失常患者;
3、脈搏極弱,嚴重呼吸困難或低體溫患者;
4、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和高於每分鍾240次的患者;
5、帕金森病患者。
另外,很多醫院的門診或急診使用的血壓計,大多換成臂筒式電子血壓計。這種電子血壓計無須人工綁扎袖帶,進一步減少了測量的誤差。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選用。
Ⅶ 利爾健電子血壓計為啥每次量都不一樣相差多少屬於正常
取穩定後的低值
相對來說歐姆龍電子血壓計很準的!
很多大的醫院都在用這個牌子的電子血壓計
結果波動與受測者的情緒、體位、血壓計開機時間等有關。
要得到精準的測量值應注意:
血壓計開機1分鍾左右再測、同一時間(如每天早晨8點)、同一體位、同一狀態(如飲食、運動、情緒等)、測同一隻手、間隔測量三次及以上(如每隔三天測一次,連續兩周)。同一時間測量取值以平均值為准。
可能有人要問醫用水銀柱血壓計是否比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准?
科學地說,合格的電子血壓計與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的結果是一致的。下面介紹一種簡便判別電子血壓計是否准確的方法——交替法測量。具體做法是這樣的:第一次由醫生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休息3分鍾後,用電子血壓計測量第二次,然後再休息3分鍾,最後由醫生再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第三次。取第一次和第三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醫生的測量值,與電子血壓計測量值相比,其差值一般應小於1.3kpa(10mmhg)。滿足這個要求的電子血壓計,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1) 首先要明確一個要領人體血壓並不是像體重或身高一樣是一個相對的固定值,而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在興奮、緊張、運動時血壓要升高,而飲酒、洗澡後、抽煙時血壓要降低。醫學試驗證明:一個正常人,一天當中的血壓是有起伏波動的,人在睡眠時血壓最低,上午8點至10點時血壓最高,正常人一天中收縮壓(高壓)的變化幅度在於20至40mmhg之間,舒張壓(低壓)的變化幅度在10至20mmhg之間,即使在夜間,人在睡眠時,也有5至10mmhg波動起伏。詳見附圖.有的人說醫生給我測的血壓是80至20mmhg。但在家,用電子血壓計測的數字總是不一樣。實際上電子血壓計測出的數值反映的是人體測量時刻的血壓值。從圖上可以看到,人體血壓是不斷變化的,兩次測量而得到同一血壓值是十分罕見的。因此,只有每天在同一時間、用同一姿勢測量血壓,才能得到有可比性的血壓值。
(2) 測量時的姿勢對測量結果也有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測量位置比心臟的高度每升高10cm,血壓值就降低8mmhg左右,高度每降低10cm血壓值就升高8mmhg左右。
(3) 電子血壓計與醫用水銀柱式血壓計的關系問題。水銀柱血壓計採用的是科氏音法,電子血壓計採用的是示波法,科氏音法是通過醫生用聽診器來聽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示波法是通過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雖然測量原理不同,但測試結果從理論上講是一樣的。而實際上,科氏音法由於每個醫生的聽力反映速度不一樣,有時因血壓讀數沒有在測量時立即記下而較大的誤差。因此每個醫生的測量也會產生誤差,而電子血壓計排隊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另外,醫生常略去一些誤差而取整數。比如:128mmhg、131mmhg,醫生都讀成130mmhg。而電子血壓計則是測出什麼值就顯示什麼值,還有用戶反映,在家測量時總是偏低,一去醫院量血壓就高,這被稱之為白衣性高血壓症。就是說在醫院的大夫面前,會不知不覺產生某種程度的不安、緊張及精神壓力,以致血壓升高,而在家比較放鬆花江,量的血壓就較低,這正是人體血壓的真實反映。
以上現象綜合起來,就給人一種電子血壓計與醫生測量的血壓值不符,而覺得電子血壓計不準的印象。其實,按照溉規,在取得生產許可證以前,電子血壓計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ormon電子血壓計在中日友好醫院、友誼醫院、阜外醫院做的臨床試驗。結果均表明,電子血壓計與醫生用聽診器測量的血壓值無明顯差異。
(4) 關於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與腕式電子血壓計測量誤差大的總是從人體構造來講,上臂處的動脈血管與手腕處的動脈血管的粗細,也就是直徑幾乎是一樣的,一般上臂處動脈血管直徑為4.2至6mm,手腕處動脈血管直徑為4.2至5mm。而且電子血壓計從設計精度到製造精度都是一樣的,出廠時每台的檢驗規格也都是一樣。因此從原理上講沒有明顯誤差。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反映臂式與腕式有誤差呢?據我們了解其中多數人反映臂式偏低,而腕式偏高。這還是一個測量姿勢問題。(比如臂式袖帶卷綁的位置是否過高?過松?或過緊?)
(a) 上臂皮下脂肪多,導致袖帶卷綁過松或過緊。不論過松、過緊都有會使血壓測量值偏低(過緊會使血流不暢,血壓血壓過松會使血液振動不能徹底傳遞到袖帶,血壓值也變低)合適的程度為袖帶卷綁後,袖帶與手臂之間應能自由伸進一個手指頭。
(b) 腕式血壓計由於手腕皮下脂肪少,所以袖帶的卷綁比較容易,不易導致過松或過緊,但測量時的姿勢會影響測量值。實驗表明,當手腕向外旋轉時,容易緊張而使血壓值升高。使用說明書中要求測量時手腕自然伸出,但一般的顧客在按使用說明書中要求做時總是不自覺的將手腕向外轉,造成測量誤差。所以測量時應按使用說明書中的要求,讓手腕自然伸出約呈45度。上述幾點注意到以後,上臂式與腕式電子血壓計不會有明顯差異。
(c) 末梢徨系統障礙者(一般可由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引起)其手腕與上臂的血壓測量值可能有較大誤差,建議使用臂式電子血壓計。
(d) 站立時,有些人測量誤差較大,建議不要站立測試。
綜上所述,電子血壓計是高科技的產物,用電子血壓計測量人體血壓是准確的。因此,大家完全可以放心、方便地支使用電子血壓計。這是現代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成果,我們理應支享受這個成果,來科學地管理我們的健康。
用電子血壓計自我測量血壓是否准確是高血壓患者尤其是許多中老年人關心的問題。常常聽到人們議論電子血壓計不準,每次測量的數值都不一樣。那麼,應該如何去選擇電子血壓計呢?
電子血壓計從測量方式上有兩種,一是臂式,二是腕式。這兩種電子血壓計對於健康人來講都適用。但要特別說明一點,腕式的電子血壓計不適用於患有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會加速動脈硬化,從而引起患者末稍循環障礙,這些患者的手腕血壓與上臂的血壓測量值相差很大。建議這些患者和老年人選擇臂式電子血壓計。另外,在購買前應該實地測量一下,以便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電子血壓計。
應該講,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子血壓計基本上是合格的,能夠較准確地測量血壓,但是,不同類型、不同品牌的電子血壓計在血壓測量范圍及對患病人群的適用性上是有差異的。比如,有些電子血壓計收縮壓(高壓)的測量上限為26.7kpa(200mmhg),舒張壓(低壓)的測量上限為20kpa(150mmhg),而有些電子血壓計則大於上述測量的上限; 又如,智能化的電子血壓計要比非智能化的電子血壓計在適用患病人群上要寬些。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是否准確是相對的。在電子血壓計允許的血壓測量范圍和適用患者人群范圍內測量血壓是准確的。超出電子血壓計的適用范圍,則血壓測量就不準了或有可能測量不出來。比如,有的電子血壓計袖帶使用范圍為22~32cm,使用者的臂周長大於或小於袖帶適用的范圍,其血壓測量值就可能測量不準確。可見袖帶尺寸對准確測量血壓有較大影響。由於電子血壓計測量原理所限,總有一些人不能用它來測量血壓,比如脈很弱的人、血壓過高或過低的人等等。也就是說,電子血壓計不是所有的人都適用,所以購買時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電子血壓計。
常常聽到人們議論電子血壓計不準,每次測量的數值都不一樣。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是人的血壓在一天之內的變化相對很大。嚴格來說,人每一時刻的血壓都是不一樣的,它是隨著人的心理狀態、時間、季節、氣溫的變化以及測量的部位(臂或腕)、體位(坐或卧)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因此,每次測量的血壓不同屬正常現象。如由於緊張和焦慮的原因,人們在醫院里測量的收縮壓(高壓)一般都會比在家裡高3.3kpa~4kpa(25mmhg~30mmhg),有的甚至會差6.7kpa(50mmhg),這種現象被稱為白大衣高血壓。就是說人們在大夫面前會不知不覺產生某種程度的不安、緊張及精神壓力,以致血壓升高,在家裡則比較放鬆,量出的血壓就較低,而這正是人體血壓的真實反映。二是測量方法不正確。測量時應注意以下3點: 首先是袖帶的高度要與心臟位置處於同一高度,且袖帶的膠管應放在肱動脈搏動點,袖帶的底部應高於肘部1~2cm,同時袖帶卷扎的松緊以能夠剛好插入一指為宜; 其次是測量前一定要保持安靜狀態約10分鍾,另外還要做到兩次測量時間間隔不得少於3分鍾,且測量的部位、體位要一致。做到這3點,應該說測量出來的血壓就是准確的、客觀的。
Ⅷ 為什麼用魚躍血壓計在家測得的血壓值和醫院的測量結果不一樣
將手腕帶下面部分拉緊系好,並注意不要留有縫隙,如手腕帶捆綁不正確,將無法精確測量。B、測量中姿勢是否正確:血壓實質上是一種液體壓力。將手舉起測得的血壓值會低,將手垂下測得的血壓值會高。因此,測量時請務必坐正,盡量保證每次測量時,頭頂至心臟的垂線距離概略相等,並使手腕帶與心臟位置同高。C、測量中是否有說話或移動?活動、說話、飲酒、飢餓、飽餐、疲勞、緊張、心情不暢等,都會引血壓的變化。因此,請選擇好測量時機,並在整個測量過程中,務必自然放鬆,盡量不要活動和說話。D、手掌不要用力,自然張開,不要握拳。
Ⅸ 電子血壓計到底准不準為什麼常常測量血壓結果不一樣
王醫生不得不告訴大家,幾乎所有的水銀血壓計都將退出 歷史 舞台,隨著無汞醫療的到來,以後我們就只能更多的依靠電子血壓計了。
這是客觀存在的,更何況醫院現在大部分都在使用電子血壓計,那麼大家懷疑電子血壓計准不準到底,以後沒有意義了,因為以後只有電子血壓計。
首先,這種懷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朋友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常常兩次測量血壓的結果差別非常大,這難免讓人懷疑電子血壓計的准確性。
但是,客觀實情就是以後都是電子血壓計,再一個實情就是醫生護士不可能陪著您,跟著您給您用水銀血壓計測量。而監測血壓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只能依靠自己。
還有就是,水銀血壓計,如果使用不正確的測量方法,也會導致誤差,這就是為什麼好多朋友相信醫生,不信護士;其實護士比我們測量經驗豐富,護士每天都給很多住院患者測量血壓,而我們醫生只有沒有護士的時候,才會自己測量。
電子血壓計到底怎麼樣
1、原理:電子血壓計採用的是示波法,示波法是通過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來得出血壓值的。
2、數值:電子血壓計則是測出什麼值就顯示什麼值,精確到個位,不像水銀血壓計只會讀出偶數,沒有奇數。
3、優點:新型血壓計,測量方便,任何人均可操作,本人操作也方便,無水銀泄露風險。
4、缺點:確實有質量不過關的血壓計,確實給大家帶來困擾,導致大家不信任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測量方法:
1、先休息5-10分鍾。測量血壓時,安靜、舒適地坐好,兩腿自然分開,全身自然放鬆。
2、脫去上臂衣袖,氣囊袋緊縛於上臂,其△標記應對准肱動脈處;袋的下緣應在肘窩上2~75px,袖帶不宜過緊,不宜過松,以可插入一根手指的松緊度為宜。
3、上臂應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冬日注意保暖防止顫抖。
4、上臂周經>800px,應換用400px×1625px的大號氣囊袋。
5、自動測壓過程,患者不能有動作,否則因肌肉運動出現的假波,使測壓失敗。
6、兩次測量中間間隔3分鍾以上,並且部位、體位要一致。
最後,要說一句話:即便是市面上銷售的血壓計都是正規產品,但王醫生始終相信一分錢一分貨!
還要期盼我們的監管部門能夠給力,把好關!
實話實說,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電子血壓計並不如水銀血壓計精準!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們需要知道:「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場長期斗爭」,眾多患者朋友在平時需要時刻監控自己的血壓變化,很少有人會每天前往醫院進行測量,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而言,自測血壓的重要性,我們無法保證身邊永遠有家人陪伴,水銀血壓計雖然較為精準,但其整體操作比較復雜,如果患者身邊無人協助,很難進行檢測,而且除了檢測不方便以外,水銀本身就是一種富含劇毒的化學物質,一旦操作不當將血壓計打破,導致內部水銀流出,更可能發生危險。
而電子血壓計則不同,它是一種現代化產物,有著方便的操作模式,患者主要將袖帶綁好,隨後按動按鈕,就可以自動進行血壓測量,不僅方便,還更為快捷。
為什麼測量血壓「不準」?
1,波動
人體血壓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天24小時當中測量多次血壓,得出的血壓數值很可能各不相同,這不能說明血壓計測量不準,日常生活中可以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很多,飲食、活動、情緒都是主要因素。
2,干擾
電子和水銀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人,機器和人類相比不會變通,所以患者在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時需要保證周圍安靜,因為電子血壓計會受到說話、肌肉震顫等多個自主因素的影響,而水銀血壓計主要在於醫生的經驗和判斷,所以會考慮這些其他的因素條件,綜合自身經驗給出精確數值。
3,老化
任何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太長,都會涉及老化生銹等問題,這自然會導致血壓計的精準性下降,所以患者在購買電子血壓計後,應該注意保護和保養,避免測量數值出現誤差。
而且我想對患者說一句:「沒有什麼血壓計是絕對精準的」,哪怕是水銀血壓計也會出錯,因為其是由醫生用聽診器來測量的,而醫生和醫生之間的聽力、習慣、標准都不一樣,這也可能導致同一個患者,不同醫生給出不同的測量結果,從這方面來看,電子血壓計排除了人類主觀誤差,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反而更加客觀和精準。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如果注意觀察一下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醫院已經用電子血壓計取代了傳統的水銀血壓計,越是高級別的醫院越是走在了更新換代的前沿,這表明電子血計已經運用到了臨床診斷與對血壓的監測中,可見電子血壓計的准確性是有保障的,如果自己在家測血壓,建議還是電子血壓計更方便使用。
但實際生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更相信水銀血壓計測量的結果,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水銀血壓計是由醫生等專業人員測量的,實際上也正因如此它更容易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與測量技能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它需要聽動脈搏動的聲音,不同的人聽覺上會有差異,測出的結果也就會有不小的差異。
而電子血壓計卻避免了這種人為的因素,是通過動脈發出的脈沖波轉化為血壓讀數的,只要是按照電子血壓計生產標准生產並有產品合格標識的都可以放心使用。之所以在測量中會發生每次測量結果都不同甚至差別很大的情況,是因為電子血壓計敏感性更強,在測量過程中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多次測量的不一致,比如:
因此,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時不應刻意要求每次測量的結果都一樣,通常採用的方法是連續測量三次,去掉第一次測量的結果,取後兩次結果的平均值做好記錄即可,每次測量的結果間允許有5mmHg差異,甚至有不超過10mmHg的差值也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對電子血壓計還是有懷疑,可找有經驗的醫生用水銀血壓計幫助評判一下測量結果的准確性,方法是用自己的電子血壓計測一次血壓,休息兩分鍾後用水銀血壓計測量第二次,再休息兩分鍾用電子血壓計測量第三次,將第一次和第三次結果加在一起取平均值,如果與第二次測量的結果差值不超過5mmHg,大可打消顧慮放心地使用自己的電子血壓計監測血壓了。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 健康 知識】
對於血壓計的選擇,許多國家的高血壓指南已經對此有了明確的推薦。
2018年《加拿大高血壓指南》推薦:測量血壓首選電子血壓計。
2018《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血壓計的選擇:診室血壓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推薦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作為家庭自測血壓用。因為水銀柱血壓計將逐步被淘汰。
因此,如果您購買的是正規電子血壓計,是否准確就無需再爭論了。
是什麼原因導致測量的血壓結果不一樣呢?通常有下面幾方面的問題:
問題一,電子血壓計的選擇:
1.選擇上臂式電子血壓計 ,無論是用水銀汞柱式的血壓計,還是電子的血壓計,測量的部位基本上都在上臂的部位,而不是在腕部。腕式血壓計雖然更方便,但干擾因數太大,精確度遠沒有臂式血壓計來的高。
2.選擇標准: 市面上電子血壓計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一款測量精準的電子血壓計應該是通過三大國際機構:ESH(歐洲高血壓學會)、BHS(英國高血壓協會)、AAMI(美國國家標准機構)認證過的。我國目前還沒有電子血壓計相關標准,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中國高血壓聯盟和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使用通過三大國際機構之一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購買時一定要注意。
問題二,電子血壓計的測量方法:
絕大多數血壓監護儀和電子血壓計採用了示波法間接測量血壓。示波法測血壓通過袖帶和感測器取得的壓力和脈搏信號來自動完成血壓的測量。測量的准確相對較為敏感,身體運動、呼吸頻率、說話、甚至上臂肌肉鬆弛度變化都會影響測量數值。因此,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說明來測量血壓,比如在測量前要靜坐休息足夠的時間,測量時不要講話,保持安靜,不要活動上肢,袖帶的松緊,測量時的體位、坐姿等等都是要注意的地方。
電子血壓計測量時干擾因素較大,可能會出現只間隔數分鍾,測得的血壓數值相差就很大,因此,建議測量時一定要排除干擾,必要的時候多測量幾次,取其平均值。
問題三,測量血壓的時機:
一天當中的血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正常情況下,在24小時內,血壓波動會呈現 「兩峰一谷」的現象,即早上6-10點血壓達到高峰,之後開始下降,到下午 16:00-18:00時,又回升至 另一個高峰,18:00點後逐漸回落,入睡後血壓持續下降, 凌晨2-3點血壓達最低點。因此,不同的時間,血壓可能就不一樣。你早晨剛一起床在家測的血壓,跟你上午10點見到醫生後測量的血壓可能就不一樣。每天同一時間段的血壓,才有比較性。
問題四,電子血壓計本身的問題:
無論電子血壓計還是台式水銀汞柱式血壓計,都應該要定時校對,否則長時間使用後就會產生誤差而影響准確度。
電子血壓計老化,電源不足也會影響測量的結果。
總結:一個標準的電子血壓計肯定是准確的,而測量的結果准不準,則受到測量的方法,時機,操作是否規范,測量者的狀態,機器本身的問題等等很多因素的影響。
電子血壓計,到底准不準?
電子血壓計的出現,確實方便了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監測,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病情變化。但是,很多人用過後又有疑問,電子血壓計究竟准不準?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人體血壓並不是像體重或身高一樣是一個相對的固定值,而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在興奮、緊張、運動時血壓會升高,而飲酒、洗澡後、抽炯時血壓會降低。醫學試驗證明:人在睡眠時血壓最低,上午8~10點時血壓最高,正常人一天中收縮壓(高壓)的變化幅度在20~40mmHg之間,舒張壓(低壓)的變化幅度在10~20mmHg之間。因此, 只有每天在同一時間、用同一姿勢測量血壓,才能得到有可比性的血壓值。
還有使用者反映,用電子血壓計在家測量時血壓總是偏低,一去醫院量血壓就高,因此懷疑電子血壓計不準。其實, 這種現象叫做「白大衣高血壓」 。就是說在醫院的大夫面前,會不知不覺產生某種程度的不安、緊張及精神壓力,以致血壓升高,而在家比較放鬆,量的血壓就較低,這正是人體血壓的真實反映。
以上現象綜合起來,就給人一種電子血壓計與醫生測量的血壓值不符,而覺得電子血壓計不準的印象。
其實,從原理上講,水銀柱血壓計是通過醫生用聽診器來聽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來記錄下血壓的值;電子血壓計是基於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得出血壓的數值。 兩者雖然測量思路不同,但測試結果從理論上講是一樣的。
而且按照國家規定,在取得生產許可證以前,電子血壓計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現有統計結果表明,電子血壓計與醫生用聽診器測量的血壓值無明顯差異。實際上,由於每個醫生的聽力反映速度、測量習慣不一樣,或者測量時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可能錯過聽診器中細微的聲音,導致讀數不準。而電子血壓計則不受人為因素影響,測出什麼值就顯示什麼值.從穩定性上講,電子血壓計還優於傳統的水銀柱血壓計。
怎樣對血壓計進行校準
在買回電子血壓計後,您可能對它的准確度心裡沒底,此時可以先進行血壓計的校準:第一次由醫生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休息3分鍾後,用電子血壓計測量第2次,然後再休息3分鍾,最後由醫生再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第3次。取第1次和第3次的平均值作為醫生的測量值,與電子血壓計測量值相比,其差值一般應小於10毫米汞柱(133千帕)。滿足這個條件的電子血壓計,您就可以放心地使用了。
我是王葯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 健康 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電子血壓計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1.手指式血壓計:這類一般我們不推薦,雖然最輕巧,但是它的測量數值與實際的血壓可能會有較大的差別。
2.腕式血壓計:腕式血壓計相對好一些,但是我們同樣不推薦,它的測量數值是「腕部脈搏壓力值」,在很多情況下會出現誤差,一般僅僅對於寒冷脫衣不方便或者是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等特殊情況考慮替代使用。
3.上臂式電子血壓計:家庭自測血壓推薦使用:建議選用通過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電子血壓計認證的國際方案主要有(ESH、BSH、AAMI),我國推薦使用的是ESH標准,最好每年送到售後校準一次,當然,如果使用時間比較久了,電子元件老化,可以考慮換新的血壓計。
正確方式:
1.我們建議患者要在安靜的情況下休息至少5分鍾,然後開始測量坐位上臂血壓,上臂應放在和心臟水平的位置。
2.建議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最好採用大廠家的質量比較有保障,今後水銀柱血壓計將會逐步被淘汰。
3.要選擇合適的袖帶,一般用標准規格(氣囊長22~26cm、寬12 cm),對於肥胖的朋友或者臂圍較大的患者(>32cm),應該選用大規格氣囊袖帶。
4.建議剛開始測量血壓的時候要測量左右兩邊的血壓,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作為測量的上臂。
5.測血壓的時候,建議至少測2次,中間應該間隔1~2 min,如果兩側的收縮壓或者舒張壓差別≤5 mmHg,那麼可以取2次測量的平均值;如果差別>5 mmHg,那麼這時候應該再次測量,取3次測量的平均值。如果第一次測量值和後面的相差太大,那麼就取後面兩次的平均值。
6.對於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例如心房纖顫,部分電子血壓計的讀數可能會有誤差,這時候水銀血壓計同樣可能出現誤讀,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多測量幾次,或者請醫生進行判斷。
7.對於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有體位性低血壓的患者,建議量一下站立位的血壓。站立位血壓測量方法是:卧位改為站立位後1 min和3 min時測量血壓。
希望可以幫到你[耶][耶][耶]
多少錢一個血壓器
電子血壓計是通過感測器進行測量,採用數字模擬技術和模型,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才能保證測量准確,穩定性不如水銀血壓計,但測量快速且結果直觀。
/
Ⅹ 為什麼醫院還在用傳統血壓計,不用電子血壓計
因為醫院用的傳統水銀血壓計相對電子血壓計更加准確,所以醫院偏向用傳統的水銀血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