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為什麼寫不好
1. 學生寫大字能寫好但是寫小字寫不好怎麼辦
我也跟你有過同樣的經歷,首先先換根0.35筆尖的水筆,千萬不要用粗的或者油筆。先用作文紙練習,您是高中學生,考慮到時間緊張,所以請您求精不求量。別寫太小,寫小字最重要的是要有格式,大小要一樣,作文紙一行在大約三分之二的地方畫一條鉛筆線,就像那麼大去寫。千萬 不要 寫的扁粗扁粗的。寫規整點。平常寫字時也要像這樣,記筆記最好字寫的又小又又看得清楚!莘莘學子,祝您能用最積極的心態面對高考,同時祝您用最飽滿的精神去考上北大清華。字很重要謝謝。望採納!!!! 純手打·········
2. 為什麼有些人硬筆不錯,但是長篇小字行書就很難看
因為硬筆是一筆一劃慢慢寫出來的,所以就能寫得很不錯,但是行書不行,行書寫起來要快,如行雲流水,很難把握力度和運筆,所以大部分人寫得就不好看。
3. 小字怎麼寫
小楷,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於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致。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將小楷書法更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標准。
一般說來,寫小字與寫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則上是: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有餘。也就是說: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寫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謂「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蘇東坡論書有「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的精語。以上這些話怎麼講呢?因為我們通常寫大字時,以為地位(面積)寬闊,可以任意揮灑,結果字體變成了鬆散空闊。寫小字則正好相反,因為地空間太小,擔心寫不下就越難免要盡力局縮,往往局縮過當,反而變成蜷促。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現象,極易觸犯的毛病。所以蘇公「大小難能」這句話,正是針對這種神情而發,更是經驗老到之談。
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收筆時用回鋒; 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譬如寫一橫,起筆處或尖而收筆處則圓; 寫一豎,起筆或略頓,收筆則尖;撇筆則起筆或肥而收筆瘦:捺筆則起筆或瘦而收筆肥,同時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筆畫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一行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鏈,神采飛揚。
小字為古代日用必需的書法,以前科舉應試時,閱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後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響。朝考狀元、翰林,尤注重書法。是故凡狀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讀書,也都善寫小字。如今硬筆盛行,用毛筆寫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筆臨寫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顯進效,因此想寫好硬筆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練習。定能打下堅實基礎,裨益終身,受用不盡。
4. 為什麼字寫得小的時候就不好看感覺使不上力,特別是寫作文那麼小的格子的時候。
怎麼看你的字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炫一下」也無可厚非,不要賣乖就行,否則怪怪的,其實起筆行筆都是有的,收筆處略顯隨意,如果用專業書法來衡量,還有很大的距離,但在平時應該有人誇了。如果想達到專業高度楷書功底還需加強。
5. 為什麼很多書法家都寫不好小楷,原因在於
因為小楷運筆空間小,筆法丶字法都不易掌控,需要真正扎實的基礎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