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企業票據貼現不好
A. 匯票貼現為什麼選擇貼現公司,直接去銀行不行嗎
可以到銀行貼現的,但是銀行的貼現要求比較高、流程也略微復雜。現在的貼現公司都很正規了,比如同城票據網,歷經10年發展已經成熟合規了,有票據融資需求的可以了解下。
B. 貼現政策的優缺點
貼現業務的主要優點是:它有利於中央銀行發揮最後貸款者的作用,並且既能調節貨幣供給的總量,又調節貨幣供給的結構。
貼現業務的主要缺點:是再貼現業務的主動權在商業銀行,而不在中央銀行,這就限制中央銀行的主動性;再貼現率的調節作用有限。
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收款人將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受讓人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商業匯票到期,受讓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遠期匯票經開具後,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扣除貼現息後將票款付給出讓人的行為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的業務。
我國的票據市場通過票據的簽發承兌、貼現、轉貼現和再貼現等業務把企業、商業銀行、中央銀行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從而有效地傳導貨幣政策。對於需要融資的企業而言,雖然直接面對的是貼現業務,但作為再貼現這項貨幣政策重要組成部分的轉貼現及再貼現必然影響到貼現業務的發展。
(2)為什麼企業票據貼現不好擴展閱讀:
貼現人予以部分貼現的法律後果是:
1、票據到期時,貼現人有權行使票據權利,並將所得票款在扣除已支付的貼現金額及相應利息後,返還給貼現申請人。
2、當票據到期,貼現人請求承兌人付款被拒絕時,貼現人可向包括貼現申請人在內的票據債務人行使追索權,當法院最終確認貼現人享有票據權利時,票據債務人應承擔相應的票據責任。貼現人向其他票據債務人行使追索權獲得的票據金額及相關利息,在扣除已支付的貼現金額和貼現利息後,應返還給貼現申請人。
3、當票據到期被拒付且法院確認貼現人不享有票據權利時,若貼現申請人為合法權利人,只是因為貼現人不具備貼現資格,而不享有票據權利,貼現人有權要求貼現申請人償還已支付的貼現金額及相應利息,同時貼現人應當將票據返還給貼現申請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貼現
C. 什麼是票據貼現恆大的供應商為什麼不選擇貼現
對於企業來說,票據使用得好可以極大地緩解現金流。如果沒有控制地使用,最後只能是自食其果。
對於恆大來說,就是因為商業匯票無法兌現,從而引發了企業的發展危機。當然,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問,恆大的供應商為什麼不進行票據貼現?
下面虎虎就來講一下,什麼是票據貼現,以及恆大的供應商不選擇貼現的原因。
而且根據《票據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可知,只要商票的取得有真實的業務做支撐,在匯票被拒絕承兌時,持票人可以向任意一前手進行索賠。而且商票的任意一個背書人,都有責任100%的承擔商票的賠償責任。
雖然大家可以共同賺錢,但是當出現問題時,商業夥伴就會變成仇人。而且,商票一旦不能兌付,參與商票的每一個公司都可以面臨被起訴的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想想就頭大呀!
D. 為什麼很多企業選擇票據貼現,不選擇票據質押貸款
票據抵押放款和票據貼現雖都是銀行的票據業務,但它們也是有區別的:一、票據抵押放款不發生票據所有權的轉移,而票據貼現是發生了票據所有權的轉移的;二、票據抵押放款通常是借款人到期贖回,如發生違期,銀行才有權對票據進行處理,而票據貼現就不需要贖回;三、銀行進行票據抵押放款在額度上是有控制的,一般為 60%~80%。
E. 企業的票據貼現
通過短期借款核算時,是未終止確認應收票據,一般是「附追索權」的情況。
借:銀行存款
短期借款-利息調整[貼現息金額]
貸:短期借款-本金
不附追索權時,要終止確認應收票據,這個時候就不通過短期借款核算。
借:銀行存款
財務費用[貼現息金額]
貸:應收票據
已到期的票據,就可以承兌了,此時已不存在貼現的問題。
F. 為什麼現在匯票貼現率這么低
因為市場競爭太大了,現在做匯票的人越來越多了,跟其他的行業是一樣的,競爭大就出現了壓價格的情況。銀行之間也在競爭,少賺一點占市場。曠愛金融。
G. 票據貼現
這個主要是由於上半年銀行投放壓力所致。一般情況下,辦理票據貼現是為了早日回籠資金,並損失部分收益(手續費或者承兌費)。但是,今年上半年由於銀行面臨投放壓力,為了將存款早日投放,部分金融機構降低了承兌費用,從而導致如果企業匯票承兌後,現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比票據持有到期的收益還高。所以,這個時候票據貼現出現了無風險套利行為。
不過,隨著上半年投放的釋放,現在這個狀況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央行也加大了對票據業務的管理。
H. 票據貼現最大風險是什麼
從專業的票據理財角度來說,投資票據貼現理財產品的風險是較低的。不過從過去投資理財者的投資分析來看,較低的風險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輕松獲得收益。在眾多的理財投資產品裡面,票據貼現理財也是出現過無法收回票據款的情況。一些票據產品由於在設計的過程中就存在嚴重的瑕疵問題,尤其是小型的票據貼現理財產品更是存在這種情況。這些票據理財在到期後往往會因為承兌人的拒絕支付而無法拿到票據款。其次就是目前出現得比較多的情況,一些承兌人在票據貼現理財產品到期前出現破產的情況,這會導致他們無法再有還款的能力,從而導致票據款無法順利的得到承兌。在當前的理財中,票據貼現理財出現最多的原因也是破產引起的無法承兌,不過這種發生的概率在總體的理財產品裡面也並不算太高。
因此,如果要防範票據貼現理財方面的最大風險,避免選擇存在破產情況的企業所推出的票據理財產品,這也是很好的做法。
I. 商票是不是不好貼現
商票不像銀票一樣,貼現確實要差點,但是也不是所以的都不好貼,商票也是分等級的,我一般習慣劃分五個等級
第一類:巨無霸企業的商票,比如南方電網、中石油、華潤。其核心成員企業(一般都有內部名單)兌付優秀,流通性強,核心企業的商譽良好,貼現和流通都不難,貼現利率大多在供應商的接受范圍內。
第二類:97家央企局級單位的商票。比如:中建、中鐵、中交、航空航天、兵器等已經有一部分局級單位、全資控股的一級單位,因為長期使用商票並且保持良好的兌付記錄、積極溝通銀行授信增加可共享的商票額度,這部分商票還保持較高的流通性,也有貼現的機會。
第三類:省屬國企、上市公司、地方龍頭型重資產企業,這一類商票也不少但不再常見了,票據的管控主要就是從這類開始,一直到下面的四五類,所以貼現難度就開始越來越高
第四類:其他企業,不含房地產開發類企業。第四類企業一般是地方知名企業,把上面的全部問題都犯了,還要加上自身抵抗風險能力小、自身經營不善、行業老化等等問題。這類企業現在極少量在銀行授信中加入了商票額度,所以貼現極難。
第五類,房地產開發類企業。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商票群體,曾經的國家支柱產業,現在對房地產真的是寒冬凜冽外加沒有棉衣棉褲,所以也是最容易暴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