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家樂福生意為什麼不好

家樂福生意為什麼不好

發布時間: 2022-11-16 11:41:09

Ⅰ 家樂福關閉鄭州金水店,在河南僅剩一家,家樂福紛紛關店的原因是什麼

家樂福關閉鄭州金水店,在河南僅剩一家,家樂福紛紛關店的原因如下。

一、家樂福紛紛關店。

在疫情持續的大環境下,蘇寧集團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急需外來企業“輸血”,這使得中國家樂福在中國的轉型道路上更加艱難。有業內人士表示,單從河南的情況來看,家樂福的經營實力只能用“煎熬”來形容。

與它同樣命運的,還有沃爾瑪鄭州中原路店,這是昔日全球零售雙雄留在中原唯一戰略資源。

Ⅱ 家樂福沃爾瑪各大商場紛紛倒閉,現又一巨頭撤離中國,究竟怎麼了

中國越來越繁榮,在國內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各類市場都爭先湧入中國市場,現在中國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消費市場,人們的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所以國內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綜合來看,國外的牌子接二連三的離開中國市場不僅僅是因為電子商務的崛起,也是因為中國本土品牌勢頭的不斷壯大,不知道下一個退出的外國企業又會是誰呢?

Ⅲ 家樂福敗走香港的案例分析

繼1997年底八佰伴及1998年中大丸百貨公司在香港相繼停業後,2000年9月18日,世界第二大超市集團「家樂福」位於香港杏花村、荃灣、屯門及元朗的4所大型超市全部停業,撤離香港。

法資家樂福集團,在全球共有5 200多間分店,遍布26個國家及地區,全球的年銷售額達363億美元,盈利達7.6億美元,員工逾24萬人。家樂福在我國的台灣、深圳、北京、上海的大型連鎖超市,生意均蒸蒸日上,為何獨獨兵敗香港?

家樂福聲明其停業原因,是由於香港市場競爭激烈,又難以在香港覓得合適的地方開辦大型超級市場,短期內難以在市場爭取到足夠佔有率。

Ⅳ 家樂福一年收入300億,為什麼48億就賣給了蘇寧

放到10年前,家樂福都是優質資產,賣個100億不成問題;現在跌價跌了一半,那是因為家樂福本身就不值錢。


根據蘇寧方面披露的數據,家樂福雖然2018年創造了高達300億元的營收,但實際虧損了4.12億元,2017年虧損額更高,達到了10億元。由於連年虧損,家樂福直接虧成了「資不抵債」——其凈資產為-22.5億元。所以,僅僅是從賬面來看,給48億元已經是高價了。


下表,即為家樂福中國的財務狀況:


家樂福一直想要甩賣中國資產,之前它和騰訊、永輝的財團,一直眉來眼去。最初的說法,是永輝去收購家樂福,畢竟永輝的賣場形態和家樂福最為相似,但後面永輝並沒有出價,估計也就是嫌棄家樂福的賣價太高。既然騰訊、永輝都不願接手,那家樂福就更賣不起價錢了。


最近10年時間,大型商場關門的消息,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家樂福同樣無法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整體經營效率在不斷下滑。2018年,家樂福的可比銷售額同比下降5.9%,第四季度的可比銷售額同比下降了6.2%。


對蘇寧來說,花了48億收購家樂福,是「劃算」的。因為按照營業收入/股權價值這個指標,家樂福只有0.2倍,是所有同行當中最低的。(如下表所示)


當然,蘇寧收購「資不抵債」的家樂福,看重的是家樂福遍布全國的210家大賣場,還有家樂福遍布全國的物流網路,尤其是生鮮等冷鏈,是蘇寧比較垂涎的。在收購家樂福之後,蘇寧可以迅速從「家電賣場」進一步轉型為綜合型的商家。


家樂福,曾經在大陸混得如魚得水,分店開得到處都是。截止2013年12月,在大陸一共開了236家家樂福超市,僱傭的員工超過了 38 萬!但是,在這次外資撤離的大潮流中,家樂福也終究是坐不住了,在巨大的賬面虧損迫使下,逼不得已「賣身」出局。


家樂福度過了景氣周期,在迅速的擴張之後,潛在的問題還是越發嚴重和突出。蘇寧的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在6月23日這一天擬以 48 億的金額收購家樂福中國高達 80% 的股份。在這一次的交易順利完成後,蘇寧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最終的控股股東。




2018 年家樂福在中國大陸的營收額達到了 300 億人民幣,這個數額甚至遠遠超過了很多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在如此可觀的營收情況下,為什麼家樂福僅僅出價 48 億賣身呢?按照常理來說不是一個穩賠不賺的買賣嗎?


要是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 !——營業收入並不能完全代表、概括一個公司的經營盈利情況,凈利潤走勢情況才更加至關重要。


2017年家樂福的凈利潤為負的10.99億,到了2018年其凈利潤雖有改觀,但仍舊是負數!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這都是一個非常難堪的財務數據。 證明其盈利能力日迫西山,甚至在各大連鎖超市諸如大潤發、永輝、華潤萬家、屈臣氏等圍剿之下,已經沒有了還手的餘地。



更令人瞠目的是:截止2018年12月,歸屬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用大白話說就是: 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了! 本就是負資產的公司,願意出 10 個億已經非常不錯了,還有人願意出 48 億,那還不趕緊出手?


1、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場已經不再具備優勢 。線下有大潤發、華潤萬家、全家等等之類的超市、便利店,搶占客戶資源;線上有淘寶、京東、拼多多在逐鹿天下。面對日益殘酷的競爭、傳統的零售公司和經營模式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了。


2、成本因素的急劇攀升 。這個年代不論是人力、物價、租金、油費都在以超出常理的速度在增長,超市經營的成本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中顯著提升。為什麼很多外資公司都逐步從蘇州、無錫、天津等地撤離了?成本的提升是很大的因素。


3、凈資產為負,資不抵債,迫於無奈賣身走人 。都已經資不抵債了,還能怎麼辦?繼續經營下去很可能負債會像滾雪球一樣越堆越大,最後演變成無法挽回的地步也是存在可能性的。倒不如在這一天來臨之前早點脫身走人,還能賣個好價錢。




蘇寧此次收購家樂福中國,究竟最終的結果是好是壞,還需要時間去驗證,不過就浮雲君個人而言,這筆買賣似乎還是值得的,可以有所期待的。

評論員門寧:

蘇寧花了48億現金購買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實際給家樂福的估值是60億。300億收入的家樂福中國,為什麼48億就可以賣80%給蘇寧,家樂福是不是傻?家樂福當然不傻,家樂福每年的收入雖然有300億,但是並不賺錢,而且虧損嚴重。家樂福中國去年虧了5.7億,前年虧了11億,現在不賣身,只會越虧越多。

家樂福中國主要做商超零售,在全國有200多家門店,平均每家店的年營收應為1.4億元人民幣,每月收入約為1200萬。零售業本身的毛利率很低,多數產品的毛利大約為20%,1200萬的營業額大約有240萬元毛利,看似不少,但超市面積大、員工多,支付完房租、工資、水電費後基本就沒了。在經營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商品損耗,這也要計入經營成本里,想要盈利太困難。

並且最近10年電商發展迅猛,對線下實體店造成了極大沖擊,壓縮了線下商超的成長空間,套現離場實際是明智的做法。

而蘇寧的主戰場本身就在線下,收購家樂福中國能夠進一步完善線下布局,可以增強蘇寧的線下優勢,因此家樂福中國賣身蘇寧,是一件共贏的事。

最近,有媒體報道,蘇寧花了48個億現金購買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實際給家樂福的估值是60個億。於是家樂福「賣身」蘇寧已塵埃落定。實際上,被收購的不僅僅是家樂福中國,英國樂購就被華潤萬家收購了全部業務,易買得、樂天瑪特兩大韓國零售巨頭也出售門店退出中國市場。

實際上,家樂福一直想要甩賣中國資產,之前它和騰訊、永輝等財團,都有過密切磋商。最初的說法是永輝去收購家樂福,畢竟永輝的賣場形態與家樂福最大相似,但是後來永輝沒有出價,估計是嫌家樂福的賣價太高。既然騰訊、永輝都不願意接手家樂福,那家樂福就更加難找接盤俠了。

從表面上看,家樂福中國2018年的營業額近300億元人民幣,位居連鎖超市排名前十。但實際上,家樂福中國2017年凈虧損10.99億,218年虧損5.78億元。如果家樂福中國還是繼續自己運營下去,未來大概率還是會持續虧損,然後不斷關店,最終價值接近於零。到那個時候,不要說48億,4.8億都沒有人要接盤.

家樂福中國為什麼會出現虧損呢?家樂福中國主要做商超零售,在全國有200多家門店,平均每家店的年營收應為1.4億元人民幣,每月收入約1200萬,但零售業本身的毛利潤很薄,多數商品的毛利潤只有20%。看似不錯,但是超市面積大、員工多,支付完高房租、職工薪酬、水電費後就所剩無幾了,而且在經營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商品損耗,這些也要分攤入經營成本中,要想贏利並不容易。

與此同時,電商的迅速崛起,對線下實體店造成了巨大沖擊,很多人都選擇在網上購物,壓縮了線下商超的成長空間,像家樂福中國這樣連年虧損,資不抵債(其凈資產是-22.5億元),若能早日套現離場,實際也是明智之舉。最近10年時間,大型商場關門消息不斷傳來,家樂福又無法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能夠賣身給蘇寧,至少也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既然家樂福連年虧損,扭虧無望,那麼蘇寧為啥還要收購這「資不抵債」的家樂福呢?一方面,蘇寧看中了家樂福中國的資源。家樂福中國開設有210家大型綜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蓋22個省份及51個大中型城市,同時擁有約3000萬會員,這是蘇寧最為看重的資源。

此外,家樂福遍布全國的物流網路,尤其是生鮮冷鏈,這都是蘇寧比較垂涎的資源。而在收購家樂福後,蘇寧從原來的「家電買場」一躍轉型為綜合型商業集團。

另一方面,收購家樂福的股權後,蘇寧就擁有龐大的銷售網路,蘇寧完全可以讓家樂福的資源與6000家蘇寧小店進行融合,以更低的采購成本,更完善的配送體系,更強大的議價能力,更廣泛的市場覆蓋,有望將來在收購之後,扭虧為盈。如果是這樣的話,蘇寧僅以48億就打造了自己超強的商業王國,還是很值得的。

家樂福之所以要「賣身」蘇寧,主要是因為其連年虧損,資不抵債,靠自己扭虧已無希望。但是對於蘇寧來說,他看中的是家樂福的全國銷售網路,以及擁有遍布全國的物流網路,這樣對於蘇寧將來的業績拓展極為有利,同時,蘇寧在收購了家樂福後,因其龐大的商業王國,可以進一步的降低采購、配送等各方面的成本,這樣家樂福如果到了蘇寧手中,有可能慢慢扭虧為盈,實現正增長。

房價如果短時間下跌80%,那麼一定會有非常多的人選擇棄房斷供,因為這時的房子已經成為負資產,未還清的貸款都已經能再買兩三套同樣大小的房子了。


家樂福中國2018年的營業額近300億元人民幣,位居連鎖超市排行前十。那麼,48億元出售80%的股權真的就是虧了嗎?不是的。


家樂福中國2017年凈虧損10.99億,2018年虧損5.78億元,其實與房價短時間大幅下跌一樣,已經成為負資產。家樂福中國如果繼續自己運營,未來大概率會持續虧損,然後不斷關店,最終價值無限趨近於零。一旦到了那個時候,不要說48億了,4.8億有沒有人要都成為問題。


近年來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的聲音不絕於耳,大型連鎖超市以及大型商場關閉的新聞屢見不鮮,財智成功認為有如下原因:


1、國內房價持續上漲二十年,場地租金成本一路飛漲,侵蝕了過多的利潤空間;

2、員工為了能租得起房買得起房也在不斷提出更高的薪資要求,進一步推高人力成本;

3、國內消費者為了降低生活成本,紛紛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網購,線下客戶被大量分流;

4、產能過剩在諸多行業發生,商鋪在不停地推出市場,新的商場和超市也在不斷涌現,大型超市的生存環境已經惡化;

5、消費升級確實在發生,高收入人群紛紛到海外 旅遊 購物,或者選擇海淘,低收入人群則努力用更少的錢買更多的東西,大型超市已經不再是購物首選;


房價上漲不僅降低了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對於零售業同樣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被收購的不僅僅是家樂福中國,英國樂購就被華潤萬家收購了全部中國業務,易買得、樂天瑪特兩大韓國零售巨頭也出售門店退出中國市場。


至於蘇寧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是否劃算,則需要時間來檢驗。


收購家樂福中國控股權,有助於完善蘇寧銷售網路,充分結合蘇寧「智慧零售」體系,加強與6000家蘇寧小店的合作,以更低的采購成本,更完善的配送體系,更強的議價能力,更廣泛的市場覆蓋,有望實現利潤增長,最終扭虧為盈。

營業收入和公司市值並不能劃等號。有的企業營業收入大於公司市值,比如京東的2018年營業收入4620億元(約合672億美元),但最新市值只有440億美元。也有企業市值大於營業收入的,比如騰訊控股最新市值3.36萬億港幣,而2018年全年的營業收入只有3120億元人民幣,約相當於市值的1/10。

據家樂福2018年在華營業財報,全年收入約為300億元人民幣。但是雖然營業收入這么高,但卻不是很賺錢,2017年凈利潤,只有僅僅3200萬元。2018年的數據沒有找到,但也不可能太高。

更要命的是,家樂福在華賬面凈資產竟然為負數,也就是俗稱的資不抵債。根據蘇寧的公告,家樂福2018年歸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9.27億元。作為一家負資產的企業,能賣48億已經相當不錯了。

一家深耕中國市場24年的跨國企業,竟然一夜之間就被迫賣身,改姓蘇,也是不得不讓人嘆息。家樂福成立於1959年,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進入中國早期,家樂福沒有競爭對手的沖擊,因此很大程度的享受了市場的紅利。

22006年家樂福在中國的門店就突破了100家,成為外資零售超市門店數量最多的一家,是中國市場上名副其實的大賣場巨頭。隨著國內零售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華潤、蘇寧、國美等國內零售企業快速成長,家樂福的業績開始出現衰退。

2009年家樂福在我國市場的銷售額被大潤發超過,2010年家樂福在華門店數量被沃爾瑪反超。2012~2017年家樂福在我國市場的銷售額從55.83億歐元下降到46.19億歐元,降幅達到17.27%。

2018年,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據,國美、蘇寧、大潤發、華潤萬家、沃爾瑪,位居全國前5。家樂福則被擠出全國前10,位居第12位。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也降至3%。

收入300億元,是指家樂福一年的銷售額是300億元,而不是指家樂福的資產或者利潤達到300億元。家樂福48億元賣給蘇寧,對家樂福來說,是解除不良資產的好手段。

根據家樂福官網發布的財務報表數據顯示,2012到2017年6年間,家樂福在中國大陸地區的銷售份額從55.83億歐元下降到46.19億歐元,下降9.6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5.44億元),降幅超過17%。其中,2016年最為慘淡,家樂福在亞洲地區虧損達58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54億元)。

家樂福中國雖然2018年創造了高達300億元的營收,但實際虧損了4.12億元;2017年虧損額更高,達到了10億元。

據家樂福集團提供的未經審計的管理會計報表,家樂福中國2018年營業收入約為299.58億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人民幣5.16億元。但根據蘇寧的公告,家樂福的賬面凈資產為負,其2018年末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9.27億元。所以,僅僅是從賬面來看,給48億元已經是有極大溢價。

家樂福於1995年進入中國後,採用國際先進的超市管理模式,致力於為 社會 各界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肯定,其"開心購物家樂福"、"一站式購物"等理念已經深入人心。2004年,家樂福(中國)被國內媒體評為"在華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但伴隨中國市場的發展,包括本土連鎖賣場的日漸壯大,以及網路購物的沖擊,家樂福江河日下。對於家樂福來說,能夠將這樣的資產賣出48億元,是一筆非常劃算的交易。

因為減少了虧損,甩掉了包袱。如果繼續經營下去,不知道家樂福還要虧損多久、還要虧損多少錢。

這么高溢價,對於蘇寧來說,主要是看中家樂福終端布局,給蘇寧帶來的擴張便利。

家樂福中國這個價格被賣其實也不虧,而且與其任由家樂福繼續虧損、勉強支撐,還不如賣身電商,這或許還是變相拯救家樂福中國的一個辦法。

縱觀這將近十年的發展歷程,家樂福的頹勢已經無可挽回。一是增速停滯。2012年開始,家樂福中國業績增長停滯,當年被沃爾瑪超越,此後數年,開店速度也急剎車,2014年-2015年甚至出現業績大衰退,2018年家樂福關掉不盈利的門店19家。

二是持續虧損。根據家樂福財報集團提供的財報數據,2017年家樂福中國虧損了10.99億元,2018年家樂福中國虧損了5.78億元。盡管虧損正在大幅度收窄,但還是在虧損。

三是,家樂福的市場地位下滑。目前,家樂福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已一路下滑至第五名。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家樂福以2.8%市場份額排在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華潤萬家、沃爾瑪、永輝之後。

家樂福的衰落不止是因為電商,更關鍵的病症實際上在內部,集團內部思維理念、市場認知、策略轉變的落後,讓家樂福轉型的步伐總是慢於競爭對手。

比如,當2014年大潤發上線飛牛網,心情沉痛地希望可以趕上最後一班車之時,家樂福還在不緊不慢地開始著手線上措施,一年後才上線了「家樂福網上商城」;2014年沃爾瑪已經擁有了國內20個物流配送中心,而家樂福在2015年才開始有所動作,數量也僅有寥寥幾個。

所以說,蘇寧收購家樂福,是商業規律使然,即使不是蘇寧也會有其他公司。

收300億,但是支出也可能是300億。而且純收入還在下降,稍有不慎就會虧損。所以蘇寧接手之後,應該還會有調整,最大的可能是收縮,把一些效率不高的店淘汰掉,再接合自身的優點,把線上與線下,以及最後一公里解決好。


從目前的財報來看,花48億的蘇寧可能會遇上麻煩,之前還可以通過出售阿里的股票,把最近的投資補回來。現在阿里的投票已經全部出售,留給蘇寧的空間已經很小了。另外,很快國美的黃光裕就出來了,到時肯定還會有一番比拼。不知道蘇寧是否准備好了彈葯。


家樂福,以及外資企業最近都敗走中國,首要的是他們不了解國民的真實需求,比如亞馬遜最後的打折,才發現原來提高銷售還是這么簡單。所以近年,阿里的雙11與京東的618都變成了電商的正餐。


收入不等於利潤。

我們選擇一個參照物,永輝現在滬深市值接近980億,滬市市盈率21.78倍,深市市盈率66.14倍,家樂福本次出售80%股份作價48億,總體估值60億,永輝市值約為其16.33倍。

家樂福這些年營業收入是呈現下降趨勢的,而可見的成本如人工、房租等卻處於上升階段連續兩年呈現出虧損狀態,已經無法用行業市盈率比較其價值,這次收購的價格更多是對於其現有凈值以及品牌、現有團隊價值體現。

持續兩個財務年度的虧損不僅預示家樂福等傳統以一站式消費體驗的大賣場在面對電商行業對於傳統零售業的沖擊,無法根據新環境調整自身運營模式,仍遵循老的經營理念,以及背後可能存在的隱形的組織結構的老化導致執行力下降,更多的非必要內耗成本降低了原有股東以及新入場接盤買家對其的估值。

其實個人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問,為什麼蘇寧願意以這個價格接手,原先家樂福更傾向於騰訊系資本的入場接手,最終隨著經營態勢持續虧損,終於放棄和騰訊系接觸而選擇了估計估值報價更高的蘇寧。蘇寧張總對於蘇寧目前市場份額一直是不滿足的,但是這幾年蘇寧的業績也差強人意,自身組織已經缺乏有效擴張的張力,只有通過這樣整天的接盤來實現市場份額的迅速增長,並試圖通過整合實體賣場前置店形式,來擺脫過去蘇寧過去強於電器類的形象,並形成線上線下的有效結合降低整體周轉率提升服務配送時效等目的。

Ⅳ 為何疫情好轉後,家樂福還要退出中國

家樂福並非因為疫情影響才選擇退出中國的,而是被其它超市、行業擠壓最後別無選擇,只能退出!

一、新零售:我在東北,東北的家樂福早已破爛不堪,價格貴,商品質量也不是很好,所以我選擇本土的大潤發、網紅超市比優特,大潤發的價格比較便宜,平時會出一些特價商品,比優特購物環境好,還可以在超市用餐,新鮮的龍蝦只要花點手工費就可以在店裡加工,一家三口花不多少錢,晚飯解決了,還能逛逛超市,我們現在更在意商品質量,購物體驗,所以放棄了已經老舊的家樂福。

永輝也不錯,每年店慶的時候我都會特意去一趟,讓你有種得到實惠的感覺,恨不得把家裡一年用的都買回來,沃爾瑪幾年前已經退出中國,主攻網上商城,想一想如果賺錢誰會放棄中國超市這一塊肥肉。

作為一個普通人,家門口的超市可以滿足我一部分需求,大潤發、比優特、永輝環境好,價格也不錯,購物體驗最好的就是山姆了,超市的選擇性越來越多,家樂福被淘汰也是應該的,要麼咬住肥肉不放口,順應市場,改變思路,要麼就跟曾經的諾基亞一樣,放棄也是最好的選擇。

Ⅵ 家樂福在亞洲規模最大的旗艦店停業,大賣場是否在離我們越來越遠

大賣場已經逐漸離我們遠去,隨著今年家樂福北京中關村最大旗艦店停業,以及曾經沃爾瑪、麥德龍等大賣場關店,都給實體經濟帶來很大沖擊。回顧曾經中關村家樂福,這是亞洲最大家樂福賣場,已經開了18年,曾經繁華時,成為很多遊客打卡超市,而現在家樂福,可以看到被搶購一空的貨物、空空盪盪的貨架以及各種清倉甩賣字眼,這一切映入眼簾,都在告訴我們大賣場離我們遠去已成為一種趨勢。

通過近些年觀察,大賣場離我們越來越遠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尤其年輕人居多,使用智能手機輕松就可以完成購物,即使不想網購,樓下生鮮超市走一圈就可以完成購物,這樣的方便致使大賣場銷售形式越來越不行,也讓他們很難承受高昂租金,最終離我們越來越遠。

Ⅶ 濟南家樂福解放橋店明日正式閉店!已營業17年,是什麼原因導致關店的

家樂福解放橋店於2004年開業,是家樂福在濟南第一家,同時也是山東第3家門店,營業面積為2.4萬平方米,截止2021年,已經經營了17年。曾經是濟南人購物消費的主要場所。以前也是風格無限,如今卻已閉店走人,留下一片凄涼。在我看來,家樂福閉店只是如今社會實體經濟萎縮的一個縮影。有著諸多的原因。

4、直播帶貨也沖擊著實體超市。

最近兩年直播帶貨沖擊著實體超市。很多明星,縣長書記以及企業家,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大量銷售貨物。人們對物質的需求大體上是比較穩定的,大家通過直播買過東西就不需要再去超市買東西了。在直播帶貨的沖擊下超市經營也越來越慘淡。

Ⅷ 家樂福要正式退出中國了嗎

家樂福正式退出中國?回應:這個消息太離奇了。

從7月31日開始,「家樂福正式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在網路上流傳開來,許多自媒體紛紛轉載,今日頭條等也有刊登。消息的主要內容是「近日,家樂福正式宣布:法國總部裁員2000人,並且和騰訊、永輝簽訂了中國潛在投資意向條款,此後,家樂福將會把中心轉向電子商務。這份聲明雖然委婉,但其實已經說明,家樂福最終賣身騰訊,退出中國市場。」

對於「正式退出中國」的網路傳言,家樂福相關負責人今天中午回應稱,未接到相關通知,大成都地區,除資陽外的17家門店均正常營業,未受到任何影響。家樂福正與美團展開閃購活動,近期沒有與騰訊、永輝進一步合作的消息。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家樂福中國已經注意到近日網上的傳言,剛開始覺得沒有必要辟謠,「這個消息太離奇了」,不過隨著消息不斷發酵,後期官方可能會給出統一的明確說法。

該負責人介紹,法國總部裁員,和騰訊、永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心轉向電子商務這三大論據,都是今年1月的舊聞。早在1月24日,「再見,家樂福!」的標題就被銷售與管理、商業智囊團等自媒體廣泛用於家樂福和騰訊、永輝戰略合作的相關新聞上,「如今再翻出來,裡面沒有任何新的內容。」

來源:網易新聞

Ⅸ 中國的沃爾瑪為什麼沒有家樂福生意好

家樂福「先入為主」有其作用在裡面,但這不是造成現在局面的真正原因。 不是家樂福比沃爾瑪好,是沃爾瑪比家樂福差!對,就是這樣的邏輯順序。簡言之,就是沃爾瑪沒有做好,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正實力,才造成落後的局面。 為什麼會這樣呢?沃爾瑪在全世界的零售界里,幾乎都是大哥大地位啊,為啥偏偏在中國就不行了。因為,他許多在其他地區的優勢在中國都沒辦法發揮作用了,也就沒有優勢了。比如,沃爾瑪最最牛逼的物流體系,這也是他天天平價的保障性條件。可是,在中國一、由於國家安全的考慮,禁止沃爾瑪在中國使用它的商業衛星,這就使它失去了「千里眼」。二、由於交通設施、價格因素、、等限制了沃爾瑪在中國配送中心的建立,也就失去了「萬里腿」。它的物流系統基本上就沒啥特色了,沒了優勢,加上是一個後來者,你說他咋能有家樂福做得好?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馬自達阿特茲的尾標為什麼不一樣 發布:2025-07-08 04:14:14 瀏覽:343
電腦為什麼會停止不動 發布:2025-07-08 04:12:51 瀏覽:117
為什麼軟體管家公眾號 發布:2025-07-08 04:06:58 瀏覽:203
學校安裝軟體為什麼會自動關機 發布:2025-07-08 04:04:50 瀏覽:130
為什麼拔完智齒後恢復時間長 發布:2025-07-08 04:01:40 瀏覽:139
為什麼銷售價比指導價便宜 發布:2025-07-08 03:56:38 瀏覽:485
一歲孩子找姥姥不找媽媽為什麼 發布:2025-07-08 03:47:22 瀏覽:896
紋身為什麼不能紋睜眼睛的關公 發布:2025-07-08 03:39:39 瀏覽:52
手機為什麼怕水 發布:2025-07-08 03:21:14 瀏覽:829
夏朝為什麼找不到了 發布:2025-07-08 03:05:41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