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音好的人低音不好
A. 老師說我中高音都還好 就是低音不太好 請教一下怎樣練好低音啊
唱低音的時候胸腔共鳴是全身感覺最明顯的,低音沒練好唱高音會有擠喉嚨的感覺,這也是我以前走過的彎路,胸腹肌要常練,你唱高音的時候大部分的力一定在脖子,理論上唱高中低音都是胸腹同時用力,唱低音用的力很小,唱功好的話嘴巴一動低音就出來了。你的氣沒有沉到下腹(丹田),只到胸部,你深吸的這口氣一定要脹滿胸腹,像欲爆的大氣球,強大的氣息沖擊聲帶才是正道,音色也更純正飽滿,你要是能領悟的話唱搖滾都不是難題,只能教你這么多了
B. 唱歌高音能唱上來低音唱不下去是上氣不足還是下氣不足
第一,沒有「上氣、下氣」之說 ——
低音唱不下去也算正常,因為每個人的音域范圍都不一樣,也許,你把調提高半度一度就行了
音域:如男高音音域- F調 低音567+中音1234567+高音123,共13個音階,都能輕松完成;
可是,有人只能唱出11個音階,他的音域就不如前一位寬,有的歌唱不了;
所以,要根據自己的音域能力選擇歌曲和定調,不能盲目地和歌友拼高音。
C. 唱歌高音唱著很輕松但是低音完全唱不下去,為什麼啊唱低音時候聲音都快沒了而且喘不過氣的感覺
唱低音時候聲音都快沒了而且喘不過氣的感覺
這個太好解釋了,最低音時候聲帶全面震動,並且用氣變少,如果聲音非常小而且非常消耗氣息說明這首歌超過了你的目前的音域。
兩種解決辦法針對兩種情況
1聲帶閉合不完全的情況,應該加強閉合練習,哼鳴,打嘟嚕等
2聲帶完全閉合,但是低音非常顫,這說明你氣息控制不好,應該加強橫膈膜的練習,比如練狗喘氣等
D. 為何「高音唱多了低音唱不出來」
在聲樂學生中,「高音唱多了而低音唱不出來」這種情況很普遍,這在高聲部和低聲部中同樣存在,男女生一樣都有這個問題。這是聲樂學習中經常看到的現象,而中高音部尤為突出,原因如下。 從現象上去分析,主要是由於過多地不適當地追求高音所致。有些學生中聲區還未打好基礎就急於唱高音,而且是任性的、長時間亂喊高音。在學唱之初,應首先建立一個悅耳動聽的中聲區,不要過早地去練最高和最低的幾個音,尤其是女高音和男高音者。中聲區還不穩定時就超過限度地去追求擴大音域,這對嗓音是有害的。因此;只有打好中聲區的基礎,才能擴展音域,使聲區連接,統一。我們知道,中聲區是歌唱者嗓音發展的基礎,必須切實訓練好。在這方面,不少學生往往缺乏清醒的認識。他們對中聲區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而且還往往過早地要求唱響、唱亮、唱高,甚至當一些明顯的「毛病」尚未改掉,中聲區還沒有打好基礎前,就過多地唱高音,唱難度較大的聲樂作品,這樣急於求成的作法,只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結果。有如上錯誤傾向的人,每次練習中聲區時,往往只是一帶而過,卻把過多的精力集中在不適當的高音練習上(喊叫的成份很大)。
E. 音域很高的人低音都唱不太好吧像張雨生張信哲他們聲音都有點女性化很好聽,可低音就很爛了吧
大多情況如此。不過要糾正一點,你的意思應該是高音很高,如果是音域,應該說是很寬,這兩個不是一個概念
確實,上天是公平的,一般人高音好低音往往質量差,而高音上不去的人很多低音又都很沉穩,雖然音域寬的大有人在,但正如二樓說的,最佳音域只是其中一部分
比如我自己的音域是e-d3,但我的最佳音域實際上只有d1-#a2,c1以下聲音雖然能出來,但聲音很小而且嗓子也難受,而b2以上的高音混聲偏重,質量不是很好,而在我的最佳音域上我才能發揮我最好的音色,最強的唱功,所有人都是如此,因此就有了高中低音之分,當然也不排除有那些全能的人才
另外一般人音域是13度,音域寬的人能到20度以上,但最佳音域基本也就10-12度左右,男女皆如此。
超過自己音域的歌曲不是不能唱,但是感情上要合適,像《死了都要愛》,你用假聲唱也可以,但不好聽,沒那感覺,對吧?而《melody》雖然也有c3,但用假聲在感覺上就沒問題,所以跟著原唱走就對了,該純假聲時候就該弱一點,該飈高音的時候就要有那個沖擊力
當然,最好是選擇在自己最佳音域之內的歌曲,那樣便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最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