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選手戰績不好為什麼總是金牌
㈠ 職業運動員比賽中,可能存在哪些問題
一、金牌過於依賴跳水、體操、舉重、乒乓球、射擊、羽毛球六個傳統優勢項目
盡管我國在夏季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項目不斷擴大,第28屆達到了13項,第29屆達到了15項,都超過了兩位數,但是我們獲得的金牌還是主要集中於跳水、體操、舉重、乒乓球、射擊、羽毛球傳統優勢項目,這種狀況沒有改變。七屆夏季奧運會,六大傳統優勢項目共獲得金牌125枚,佔了獲得夏季奧運會金牌總數的76.7%;而柔道、游泳、田徑、跆拳道四個項目共獲得金牌24枚,占獲得夏季奧運會金牌總數的14.7%;摔跤、排球、擊劍、皮劃艇、拳擊、射箭、賽艇、帆船、網球九個項目共獲金牌14枚,占獲得夏季奧運會金牌總數的8.6%。
㈡ 燃!!體能爆表的頂級運動員竟然都是靠吃素刷新記錄、奪得金牌
奧運會對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然而有 這樣一批素食運動員,他們用超能的體力和耐力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 這個夏天,蔬美美為大家帶來運動員和素食不得不說的故事,一起來感受奧運精神和素食能量吧!
奧運會和素食的淵源非常之深, 第一屆奧運會游泳冠軍澳大利亞名將Murray Rose(茂林羅斯)就是一位素食者, 他耐力超強,速度驚人,是最負盛名的運動家之一,Murray從2歲開始吃素,從未間斷,他的出現掀起了西方運動員吃素的浪熱潮,奧運會從此也成為了素食者雲集之地。
《新京報》曾在「親歷奧運村運動員居住區」中報道:2008年北京奧運餐飲總執行杜蘭透露可能 超過20%的奧運選手是素食者 。
Edwin Moses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他共獲得兩次奧運會冠軍,兩次世界田徑錦標賽冠軍,三次世界盃田徑賽冠軍, 十年時間122場正式比賽不敗的紀錄,四次打破四百米跨欄世界紀錄,在Edwin跨欄生涯中,10次被評為世界最佳田徑運動員。 1983年獲美國最高獎勵沙利文獎。
他是「飛人」劉翔的偶像,可能是因為偶像的力量,據教練員孫海平透露, 劉翔也特別愛吃素食。
阿里十七歲出道,十八歲獲得奧運金牌,被國際奧委會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 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二十二次獲得過拳王稱號,十次蟬聯拳王稱號,時代周刊「20世紀百年百位名人」英雄與偶像類首位 ,他一生致力於反對種族歧視、反戰鬥士、聯合國「和平信使」,他還是 一名嚴格素食者 。
阿里曾直言,他平時的食物主要以不同蔬果為主,雖然他經常要接受高強度的訓練、比賽,他認為 素食非但不會影響體力,還能使他更有活力,保持精力充沛 。全素的阿里在拳壇上的成就,足以打破素食缺乏營養的質疑。
在阿里的帶動下,泰森於2010年也成為純素食者 。泰森直言,當他吃下一丁點肉時,就會有惡心嘔吐的感覺,讓他領悟到, 肉對他來說已經是毒葯 。泰森同時說,吃素讓他領悟到他必須更加謙虛,並表示是他這一生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在阿里的影響下,泰森素食後的宣傳照)
傅家俊自小就被吃素的母親影響很少吃肉,2003年因為胃酸逆流, 他開始嚴格吃素,也是這一年傅家俊在決賽中戰勝了當時排名世界第一的馬克·威廉姆斯,獲得斯諾克超級聯賽冠軍 ,更是奪得此項榮譽的首位中國人。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 吃素之後,身體比以前更 健康 ,頭腦更清醒,專注力也提高了 。」
體會到素食的益處之後,傅家俊不僅自己吃素, 還組建了一個 健康 的素食家庭 。2010年, 傅家俊和愛人舉行了全素婚禮,為到來的26桌賓客提供了素食 ,他說:「朋友都說味道很好很喜歡。吃素其實完全可以達到均衡營養,絕對有益 健康 、環保。」 他的兩個女兒更是胎里素寶寶 ,漂亮又可愛。傅家俊表示:孩子們長大之後,會由她們自己決定是否繼續素食。
Serena Williams在女子網球單打中世界排名第一 ,她是《福布斯》榜上有名的運動員,也是 擁有23個大滿貫的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Serena的姐姐Venus也曾經獲得過33次單打世界冠軍頭銜和9次雙打冠軍頭銜。
Venus是一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每天會食用大量的蔬菜和水果,不喜歡加工過的食物。 受姐姐Venus的影響,Serena也很喜歡這種吃未加工素食的生活方式 ,只是偶爾還會很想念雞肉和墨西哥玉米卷餅。
真正的改變是她19歲那年,因食用豬肉導致食物中毒輸了賽事,與冠軍失之交臂,從此她成為嚴格的素食主義者 ,食素22年,她連連奪冠,直到現在仍是網壇的傳奇和神話。
Jurek連續七次(1999年至2006年)贏得美國135英里(比五個馬拉松還長)超長跑比賽冠軍,並且是該比賽紀錄保持者。 兩次被《超長跑雜志》評為:本年度最佳超長跑運動員。
2015年,Jurek成功挑戰阿帕拉契亞小徑( AppalachianTrail)賽道,最終成績為46天8小時7分,創造了新的助跑速度紀錄。(阿帕拉契亞小徑全長3500公里,起於喬治亞州的斯普林格山脈,向北延伸至緬因州的卡塔丁山,是世界最著名的的長距離山間步道。) 《國家地理》報道:Jurek全程只吃素食,期間還要與傷痛做斗爭,先是膝關節損傷,之後四頭肌肌肉嚴重拉傷,但最終他刷新了記錄 。
Jurek表示「 我開始是為了 健康 原因而吃素,之後逐漸增加了環保因素。吃素後我感覺到我賽後體力恢復時間縮短了,我的精力更加充沛,而且也比較不會生病了 。」
在美國,人們開玩笑說,NBA快要改名叫NVA了,意思是國家素食聯盟 。NBA有很多球員都是在吃素,90後球員歐文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場上的表現無可挑剔,之所以如此神勇,除了跟他的刻苦訓練有關,還要歸功於他的素食菜譜。
在接受美國著名媒體Bleacher Report記者的采訪時,歐文說:「我現在用的是一份素食菜譜, 我得遠離肉類,我必須得這么做。正因如此,現在我的能量得以增加,我的身體狀態也變得不可思議。 我想我可以把素食菜譜歸到取勝之匙那一欄里。」
大部份人都有這么一個觀念,認為要從事重體力的運動,必需要吃魚肉來補充體力。但是事實上,運動選手的例子卻帶給我們很好的反思。除了以上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運動員,其實有非常多的運動員已經或是正在加入素食行列...
「美國比較有名的選手都是這樣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50多歲獲得世界散打輕量級冠軍,曾擔任過成龍和史泰龍的武術指導的權英哲說道。 「因為多吃蔬菜和水果才能獲勝,如果吃肉的話就很有可能輸掉比賽。 其實那些非常喜歡吃肉的人在大型比賽的前10天,也必須先把肉戒掉,不然的話在比賽中輸得很狼狽 。」
權英哲有一家自己經營的武術館,他的兒子也是散打選手。他根據自己在拳擊場上的20多年實戰經驗,以及對徒弟們的飲食和競技比賽戰績進行了長期觀測,得出了上述結論 : 肉食能產生爆發力而素食能產生持久力。在比賽的時候,肉食能在控制對方的進攻時候提供力量,而素食則能讓選手從容地觀察對方。 即便身體再不好,只要是有持久力就能在最後贏得比賽。所以在比賽的時候,依靠爆發力的選手(吃肉的選手)也就是徒勞地多揮舞一下自己的拳頭而已,到最後一般都會被擊敗。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奧地利科學界研究發現古羅馬角鬥士是素食者」,古羅馬角鬥士長期以大麥和豆類為食。這也解開了學術界一個長久的困惑,即為什麼古羅馬人稱角鬥士為「嚼大麥者」。
角鬥士要在生死決斗中沖出一線生機,當然知道吃什麼對體力和毅力更有幫助。羅馬軍營中的食物很簡單:麵包或麥片粥,一點青菜,很少有肉。據說,在愷撒的軍隊中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有一次,因缺乏穀物糧食,士兵們不得不以肉類作為主食,沒想到竟然引起了士兵們的抱怨!
斯巴達人訓練永遠都是光頭赤腿,無論冬夏只穿一件衣服,終年睡在粗糙的蘆葦席上,吃的很少只吃素食,他們認為肉是有毒的。
大英網路全書記載著劃時代經典實驗,1904年比利時大學的舒特登教授對人的手臂進行了研究,他比較素食者和肉食者的耐力、力量和疲勞消除的速度,結果顯示,素食者在三方面都較強。
耶魯大學的科學家Irving Fisher也曾進行耐力試驗,他比較食用動物蛋白飲食的運動員和食用素食蛋白的運動員,結果證實,素食者的耐力遠超過食肉者。
素食運動員們一次次用超能的爆發力刷新記錄,2021年東京運動會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更激動人心的表現,日本政府此次大力推廣素食,也讓運動員們和2021年即將到來的旅客們擁有了更多選擇。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有非常長的時期全國都不吃肉。從奈良時期到十九世紀明治維新間的整整1200年,日本成為了一個素食盛行的國家,以穀物、豆類和新鮮的蔬菜為主要膳食。期待2021年冬京奧運會的素食指南推出之後,能給我們更多驚喜。
㈢ 為什麼有的職業選手Rank分不高,但是打比賽很厲害
lol是團隊游戲,有了隊友有了配合,想不社會都難。其次,打比賽的選手對裝備符文天賦理解比其他人高。然後遇到稍微次的選手配合就不那麼好,像adc就很難有輸出位置。不是「保ad」而是「對面ad」!
這個話題,一直都在LPL的觀眾們之間探討著有的玩家認為職業選手必須要排位分數夠高,如果排位都打不好,如何Ning也算是撿到一個機會了。 鍵盤上是TheShy的名字之前Ning的電子競技菜是原罪,菜是原罪沒錯,ning剛上場,打dwg的時候拉胯了兩波。
除此之外,對於Rank而言,選手更多的是去體驗對線和英雄的熟練度,因此在Rank中很有可能會出現孤兒打野,因為是職業選手就遭到針對。再比如ADC選手在Rank中很難享受到在戰隊里的保護。
小虎2016年MSI連續擊殺Faker的時候,他剛進入韓服前十。職業選手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Rank的狀態會在一兩個月後反應在比賽上。再比如RNG戰隊如果選手沒有上王者會扣一定的工資。因此,不得不說其實Rank分高不是完全能夠影響到比賽水平,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㈣ 打王者為什麼隊友金牌,我銀牌,但我是mvp
評分標准不一樣,mvp是本局的貢獻,包括了傷害佔比、戰損比、參團率、擊殺貢獻率(助攻率)等等綜合。
金銀牌是你在這個位置上的水平,比如在輔助位置上,需要刷的是助攻數,假如你沒有死過,團隊抗傷也最高,推塔也很多,傷害佔比也很多但是沒有助攻(打出傷害但對面脫戰了),助攻數少,肯定不會是金牌輔助的。
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隊友這些數據都不是很好時,你雖然不是這個位置上的佼佼者,卻對這局比賽的勝利給予了非常大的貢獻,銀牌mvp不是沒可能。但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少見,比如蔡文姬出戰士裝,傷害佔比多、也扛了很多傷害,但這不是輔助該做的,你就算拿蔡文姬凱瑞了全場,你依舊是個銀牌輔助。
㈤ 為什麼有的職業選手Rank分不高,但是打比賽很厲害
首先,這個說法對不同的 游戲 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於Dota這種自由度相對比較高的 游戲 而言,他們在BP上的套路就有幾十種。選手打職業要會更多的英雄,更多的套路。但是在路人局,你不能要求你的隊友都會這些套路來克制對手。因此對於Dota這種 游戲 而言,Rank只能練習英雄,但是很難和比賽一致。
對於英雄聯盟而言,英雄聯盟和Dota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在Rank上而言,許多職業選手的套路和比賽的套路很接近,在比賽上很多選手的套路,在高分段Rank里也是非常常見。比如之前走A怪的老鼠和香爐,等等。但是職業賽場上的東西不完全會出現在Rank上,比如S系列賽滑板鞋機會是百分百被搬掉了。而在高分段路人局中,滑板鞋雖然也常上搬榜,但是卻不是百分之百。
除此之外,對於Rank而言,選手更多的是去體驗對線和英雄的熟練度,因此在Rank中很有可能會出現孤兒打野,因為是職業選手就遭到針對。再比如ADC選手在Rank中很難享受到在戰隊里的保護。
舉例而言,Smlz一言不合就出女神淚。
因此,可以看出來,比賽和Rank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但是Rank分高真的沒用嗎?
並不是這樣,小虎2016年MSI連續擊殺Faker的時候,他剛進入韓服前十。職業選手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Rank的狀態會在一兩個月後反應在比賽上。再比如RNG戰隊如果選手沒有上王者會扣一定的工資。
因此,不得不說其實Rank分高不是完全能夠影響到比賽水平,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一句話就能說明問題。那就是lol是團隊 游戲 。有了隊友有了配合,想不 社會 都難。其次,打比賽的選手對裝備符文天賦理解比其他人高。然後遇到稍微次的選手配合就不那麼好,像adc就很難有輸出位置。不是「保ad」而是「對面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