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錢數為什麼不一樣
㈠ 上個月低保的余額62加上這個月的低保252為什麼錢少40多
上個月低保的余額62加上這個月的低保252少40多是因為
1、算錯了,如果算錯了就會導致低保錢少了40多。
2、被民政局降低標准,這個月的低保沒有發夠252,所以少40多。
㈡ 低保少是什麼原因
領取農村低保金的農民,他們有時也有意見。
他們會把同村子、同寨子里領取農村低保金的戶拿來作比較,發現每戶所領取的農村低保金額不同,每個農村低保人員所領取的農村低保金額也不相同。時不時有農村低保人員找村幹部問「究竟」,想弄清楚是咋回事?為什麼每戶每人的農村低保金額不一樣?
當然,當你拿到一個村或一個組的農村低保戶名單,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沒有一戶的農村低保金額是一樣的,也沒有不同戶人員的農村低保金額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不怪我們農村低保人員搞不清楚是什麼原因,有時連我們幹部也弄不明白。
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一個村的農村低保戶的低保金額不一樣是正常的,如果相同了,才是奇怪的事。因為農村低保金額由家庭基本情況,收入,支出等方面構成,在農村,每戶都有自家的情況,也沒有完全情況相同的戶,所以領取農村低保金額不同是正常的。
農村低保金核算先看收入構成。在入戶核算申請農村低保戶過程中,首先是核查由生產資料帶來的收入,該戶有幾畝地,是自已耕種,還是租給別人耕種,每年收入糧食多少斤。在這個環節上,每戶的土地有多有少,自己耕種的收入要多一點,租給別人耕種的收入要少點。其次,要看該戶家中有沒有60歲以上老人,如果有老人,該戶領取有基本養老金。再次,還有看該戶有沒有勞動力,平時是不是在附近干點零工,如是多少有點收入。如果該戶沒有勞動力,沒有60歲以上老人,那該戶只有靠那一畝三分地帶來的一點收入,該戶的收入是很少的。
農村低保金核算再看支出構成。申請農村低保家庭的收入核算清楚後,那就得核算其支出部分了。在核算支出時,首先看其生產成本支出,該戶耕種土地需要購買的種子、化肥、耕地費用,農葯費用,收獲費用等支出,當然了,種地不怎麼賺錢,但核算時也不能出現虧損,只有災害年才能出現虧損。如果該戶養有家畜、家禽的,也要作相應的成本核算。其次,要看該戶的剛性支出,看家庭成員是否因病支付了大額費用,要有醫院票據為依據,還要看家庭成員是否有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為義務教育學生免除了學費,書本費,有住校生補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讀書基本不需要花錢。那中職、高職、大學就不同,每年得有必要費用,這算剛性支出。所以,在農村低保評議時,因有一個或幾個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家庭容易評得上農村低保就是這個原因。
在核算申請農村低保金的支出時,不能把家庭的日常開支核算為支出,那是他們日常必要的生活開支,是在低保保障范疇內,也不能將家庭的禮尚往來的禮金,核算成支出。
農村低保金核算最後看家庭人均收入。申請農村低保金家庭的收入核算清楚,支出也核算清楚了,那麼就要計算該戶的總收入了。其實該戶的總收入不重要,因為總收入反映不出問題,只有人均收入才反映出一個家庭的真實收入水平。在得到家庭人均收入的基礎上,對比當地的農村低保保障標准,當地農村低保保障標准金額減去人均年收入的差額就是每人領取的農村低保金額,一般農村低保以戶來保障,有多少人保障多少人。
所以,在農村低保金額核算過程中,每戶所得到農村低保金額不同是這樣來的,只要大家弄清楚了核算的的內容及方法,那麼心中的疑惑也解開了。
㈢ 低保卡為什麼每個月打錢金額不一樣
低保金額是固定的,只會有時候多,因為低保家庭有類似於烤火費、清涼飲料費的救助金額。不一定幾號打是因為民政局和銀行之間的交接專款問題,一般不會超過15號。
㈣ 低保為什麼每個月都不一樣多我每個月都27號打款咋還沒給我打進來呢
低保錢本來每個月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一個月會比一個月多一點點,這個是很正常的。
至於27號沒有給你打款,我認為可能是有其他的什麼特殊的原因,所以延遲了打款時間。但絕對不會拖欠不給的,這點大可放心,絕對是有保障的。
㈤ 低保卡為什麼每個月打錢金額不一樣
每個月有不同的低保救助金額
拓展資料
低保重點方向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就開始探索建立城市低保制度。至1999年9月底,中國668個城市1638個縣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已經全部建立了低保制度。特別是2001年下半年以後,由於中央財政和地方各級財政持續空前的投入,城市低保制度的覆蓋面迅速擴展,保障標准也隨之較大幅度提高。
截至2006年9月底,中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2227餘萬人,人均月保障標准為162元,1至9月份的人均補助差額為76元。應當說,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城市低保制度基本覆蓋了全體城鎮居民,符合條件的城鎮困難群眾基本得到了應有的保障。
農村低保制度
低保
中國對農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實際上還早於城市。只不過受傳統農村集體福利思維定式的束縛和農村稅費改革的影響,此項制度建設一直進展緩慢。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後,民政部開始重新部署農村低保制度的建設工作。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在全面摸清農村特困戶底數的基礎上,決定在未開展農村低保制度的地區建立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由此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形成了農村低保制度和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雙軌並行」的局面。也正是因為這一創新性的制度安排,為順利實現「全民低保」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黨的十六大以來,尤其是確立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兩大戰略目標後,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普遍被調動起來,農村低保制度的建設步伐明顯加快。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僅有北京、天津、上海3個直轄市和浙江、廣東2省,且維持了較長時間。
2004年以後,發展態勢有了明顯變化。當年,福建、遼寧、江蘇3省出台了相關文件,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達到了1206個;2005年,新增了吉林、四川、河北、陝西、海南5省,建立此項制度的縣(市、區)總數增加至1534個;2006年前11個月,又有內蒙古、黑龍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肅、湖南、山東、重慶9省(自治區、直轄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的縣(市、區)數則達到了1791個。目前,中國已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人數達1262餘萬人,月人均保障標准70餘元,1至9月份人均補助差額41元,1至10月份農村低保支出達到28.5億元。
㈥ 為啥11月份低保才發30元呢
為啥11月份低保才發30元?
因為低保有三個標准,一級,二級和三級,每個標準的每月發放的錢數也是不一樣的,其中一級的最高,三級的最少,你可以到民政局詢問查詢
㈦ 低保戶每個月多少錢
農村低保 我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將城鄉低保最低標準的設立劃分為四類地區,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53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31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農村低保最低標准為230元。
城市居民低保 第一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分別為600元,第二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500元,第三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400元,第四類地區每人每月城鎮低保最低標准為370元。
低保戶每月發放錢數由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並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
每個地區的低保是不一樣的,具體要看當地規定的標准。城市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6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農村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7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准由每人每年10440元提高到11640元,分散供養標准由每人每年5220元提高到5820元。
一般低保每個月多少錢根據當地最低生活水平決定,一般城市的低保價格在600元至700元左右。但是農村相較於城市低保的價格更低,通常會在400元至500元之間。具體低保金額需要以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公布的為准。城市低保戶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費用標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並發放。
【法律依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第六條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當地維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費用,並適當考慮水電燃煤(燃氣)費用以及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費用確定。直轄市、設區的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執行;縣(縣級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縣級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財政、統計、物價等部門制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需要提高時,依照前兩款的規定重新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