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為什麼不好看
㈠ 中國水墨畫在國際上不被欣賞,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著名畫家畢加索欣賞了中國水墨畫作品之後,這樣稱贊:「真正的藝術在東方,在中國」。雖然畢加索對國畫藝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事實上中國水墨畫並沒有真正的走出國門,更不要說在全世界各地普及。於是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油畫可以風靡世界,中國水墨畫卻走不出去呢?
朋友們,對此您怎麼看?
㈡ 為什麼古時候的畫要把人畫成眯眯眼,人物也都畫得很難看,不美型,感覺很醜
是很醜啊,不僅人物畫的丑,景色畫的也不立體,甚至各個朝代畫的東西,還有很大的不同。
說白了,古代的國畫,更像是畢加索抽象畫的鼻祖。
就說清明上河圖,那上面的畫,給你感覺它就是純純的二維,根本沒有三維的既視感,整個清明上河圖,全是一張臉的模子,比起西方畫,連人家13世紀的畫風都比不上。(憤青看到肯定要噴,呵呵)
人家的畫,好歹還能記錄一些真實的歷史,我們的畫,完全扭曲到了一種程度,扭曲到考古學家很難根據畫,來復原畫主人原先的長相。
實際就是一幫畫技爛成狗,卻死活不願意承認的人而已。
現在保留它,實際是為了文化保留,而且很多畫,雖然畫的人物奇醜無比,扭曲了歷史事實,但具有歷史意義,文化風格。
所以,有些丑的東西,應該摒棄的東西,就被留了下來,冠上了「文化」的頭銜。
現在的國畫,既視感很舒適,是因為現在的國畫,實際已經不算是以前的國畫了,融合了西方元素在裡面,增強了視覺效果。
當然,這群畫師打死都不會承認他們融合了西方元素在裡面,如果你質疑,他們會噴死你。
國畫,真要是算得上美的,就要算潑墨畫了,不過潑墨畫多用於景物,而非人物。
其次,對於花紋的構造以及設計,這點畫師們歷朝歷代都很用心。
人物,就算了,你還不如去看考古學家根據頭顱復原容貌,那才是真正的美。
其次,有些逗比,為了維護古代畫,還故意說,西方那是寫實畫....
所以...
咱們聽他們的狡辯吧,無所謂。
再看看你下面的這些回答,我真的很無語。
對了,清代的畫師,也畫的奇醜無比,但是故宮中還保存著一副由西方畫師畫的畫,那真是畫的很美。
至少說明一件事,古代人的審美,和現代的差距,是緩慢變化的,並沒有樓下說的那麼誇張。
其次,呂氏的復原圖也很漂亮,更加說明,古代人的審美,與現代人的審美最大區別在於畫師的技術問題,裝束妝容問題,而非審美問題。
說白了,就是一個字!
爛!
爛到還不承認的地步!
爛到,要用千百語言去美化他們。
所以與其跟他們費口舌,倒不如去看看科考復原的畫面,就知道古人的畫技,有多爛。
㈢ 請問 我在畫國畫時,顏色未乾時顏色很好看,可幹了之後就特別的灰,請問那位知道為什麼,怎麼辦
可能是因為你的毛筆的墨汁沒有洗干凈,導致顏料與墨汁混合起來,使顏色變得有點暗吧……
我和你的情況不同,我畫國畫時覺得很難看,但等墨水幹了之後別人都說好看,雖然我認為一般……
㈣ 中國畫好看嗎
好看不好看不是一個人能說了算的,是靠大家「支持」出來的,舉兩個例子吧: 1、查一查就能發現,中國的書畫名家大多都是大官僚,你要是去查一下,基本上沒做過官的沒幾個,即使是隱士也是曾經做過官的,而且書畫成就越大的人,官就越大。既然是大官,誰敢說他的畫不好,而且是越老的人畫越好,越有錢的人畫越好,這是受了千百年儒家等級思想的影響。 2、胡CQ當省長的時候,一張畫要30000塊,各個大企業都有他的字畫,可當他被「送」進去以後,他的字畫第二天就被他們燒了,匾額全部砸掉,這說明什麼? 當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書畫去西方藝術最大的區別是:中國提倡「天人合一」,它的特點是不崇尚「人性」但崇尚「自然」,因此國畫中大多是山水畫,就算有人物出現,也是與自然向結合個,可見中國人崇拜自然,征服自然的慾望不強烈,受儒家和道家影響。他們相信「師法自然」,畫出來的往往不是自己(人性)看到的,而是對自然的感覺 而西方畫則是崇尚「人性」,他們認為人性比自然重要。因此在西畫中人物常常要麼是像在「誇張的表演」,要麼是感覺要擺POSE,他們認為自然是可以被人征服的,這是受了文藝復興的影響。他們只相信自己(人性)的眼睛,畫出來很多像照片。 因此我們一般說中國畫的格調比西方畫高。但是大多人卻喜歡西方畫,我想也是因為大多數人不理解中國文人的格調,只喜歡西方畫那樣的注重POSE和「畫出來像照片」吧。 不知道我的解釋你好滿意嗎?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