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和山地變速為什麼不一樣
Ⅰ 公路車和山地車都是有變速的,有什麼區別
1.公路和山地的前撥基本一樣,只有細節區別.後撥山地的臂長,因為飛輪也大.
如果你說的是指撥,其實山地和公路的指撥可以通用,只不過騎行姿勢不同要的形狀也不同.公路的要求精確度更高些.
2.山地和公路都有,只是位置不同,公路的更貴些.
Ⅱ 請問同等價位的山地車和公路車導致速度差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輪胎嗎,我的山地車如果想提速最有效最直接的
輪胎阻力是最大原因。
其次是騎行姿勢,車身重量,變速系統,輪組阻力。
最有效是換1.25寸寬的光頭胎和上鎖踏。不過新手上鎖踏有風險。
Ⅲ 對比山地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二者有什麼最明顯的區別
自從國家推行綠色出行之後,有很多人都選擇騎自行車出門。這就導致了自行車行業慢慢發展了起來,出現了很多品種的自行車,其中最有名的自行車便是山地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講,他們都分不清山地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兩者之間的區別。山地自行車和變速自行車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它們外形不同,而且它們組成的零件也有所不同。
山地自行車使用與變速自行車的使用有所不同。山地自行車是一種作為競賽的自行車,本身的車身不能超過2米,最高不能超過75公分,它的設計有著嚴格的要求。變速車的檔位最好是二檔和四檔。
Ⅳ 山地和公路車的變速系統是一樣的嗎
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幾百元的車車 就都是一樣的 不專業嗎 也沒必要追求專業 但是專業的車的變速系統是不可以混用的
Ⅳ 公路車和山地車變速器調節是一樣嗎
如果不算上公路的電子變速的話,調節方法是一樣的。
就我來說
我原來有輛山地,不用怎麼調,變速都挺好用
現在騎公路,感覺經常都需要調。公路車需要比山地車更精細的處理
Ⅵ 山地車與公路車的變速器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區別。
1、前撥和後撥
主要是齒容問題,就是最大齒跟最小齒的差數
前撥只考慮牙盤,公路前撥的齒容一般是10-16T,也就是說兩片牙盤的最大齒數差只能有16T(齒),如53-39,52-37,50-34等都在這個范圍內;山地前撥的最大齒容一般是22,也就是常見的9速牙盤的齒差44-32-22。
後撥則要考慮前後齒差的和,比如一輛公路車,用52-37的牙盤,11-25的飛輪,前15+後14=29,就要求用齒容在29或者以上的後撥,短腿後撥的齒容是30,夠用了;如果是一輛山地車,用44-32-22的牙盤,11-32的飛輪,前22+後21=43,就要求用齒容在43或者以上的後撥,長腿後撥的齒容是45。
還有一種中腿後撥,高檔套件里才有,齒容數是37。用於比較特別的配置,比如山地牙盤44-32-22搭配公路飛輪11-25的時候,就可以用中腿後撥。
2、手變和指撥
就是安裝在車把上,用來操作前後撥的部分。公路車叫手變,現在都是跟剎車柄在一起的,而且大部分品牌的剎車柄也是手變的一部分。山地車叫指撥,分指撥和轉把兩種,指撥分為獨立和跟剎把合體兩種。
3、其他
公路變速套件追求的主要是輕量化,不考慮在惡劣環境下使用,比較纖細和脆弱;山地變速套件要在各種復雜情況下使用,要求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比較粗壯和兼顧。
也就是說公路車輕,山地的沉。當然是同級別論,高級的山地套件比低級的公路套件也能輕很多。
還有就是山地上下坡轉換比較快,基本都有連續變檔或快速變檔功能,公路在這一點比較差,不過這也是針對公路車的需要設計的。
祝騎行愉快!
Ⅶ 山地自行車變速系統和公路的區別
山地車檔位更多,但檔位之間的落差較大,公路車檔位相對少些,而且相鄰檔位之間的落差很小;山地車因為使用直把,所以操作變速器的可以是把變(就是旋轉握把,類似摩托車油門),也可以用手撥,就是比較傳統的那種變速,而公路車則全是手變。
Ⅷ 山地車 變速車 公路車有什麼區別
山地和公路都是變速車······
顧名思義,山地用於路況不太好的地方,公路用於路況好的地方
從競技角度來講,山地和公路裡面又要細分。
山地要分硬尾、軟尾等等
公路要分大組、TT等
用途又有區別
Ⅸ 山地車和公路車車架和變速器一樣嗎
不一樣的
車架設計的都不一樣,山地的相對粗一點,使用的輪組和前叉不同,所以預留的位置也不同
變速也不一樣的,由於公路的把手不一樣,所以指撥的安裝也不同
Ⅹ 山地車、變速車、公路車三者有神馬區別
公路車是神馬(善奔跑,不善爬坡),山地車是神驢(善爬坡,不善奔跑)。公路車和山地車都有變速功能,就像神馬神驢都能變幻速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