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稀土為什麼便宜
⑴ 日本稀土的用途
1794年發現元素釔,到1945年在鈾的裂變物質中獲得鉕,前後經過151年的時間,人們才將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副族的鈧釔鑭鈰鐠釹鉕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17個性質相近的元素全部找到,把它們列為一個家族,取名稀土元素,其中從鑭到鑥15個元素又稱為鑭系元素。其實,這些元素並不那麼稀少。例如,鈰在地殼中的含量與錫近乎相等,而釔釹鑭都比鉛更豐富。其餘的稀土元素,除鉕外都不少於銀,而比金豐富得多。我國是全世界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儲量佔全世界儲量的4/5以上。此處僅簡單介紹稀土元素的若干應用,從中可看出稀土元素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鋼的脫硫 在鋼中添加混合稀土金屬的目的之一是控制硫夾雜物的含量和形狀。煉鋼時通常要添加錳,錳與硫結合形成硫化物夾雜物,這種夾雜物在軋鋼時會變形。而添加混合稀土金屬則能產生稀土的硫化物、硫氧化物,它們在軋鋼時形狀保持不變,這可使鋼的性能得到改善。
稀土球墨鑄鐵 混合稀土金屬以稀土硅鐵合金或硅鎂鈦合金的形式加入鐵不中促進石墨的球化,從而提高鑄鐵的可鍛強度。產品稱球墨鑄鐵。
打火石 混合稀土金屬還用於製造打火石,這是用75%的混合稀土金屬和25%的鐵製成的一種合金。
用於有色金屬合金中 稀土金屬有色金屬合金中也獲得廣泛應用。例如有一種稀土鎂合金(含有Mg,Zn,Zr,La,Ce)可用於製造噴氣式發動機的傳動裝置,直升飛機的變速箱,飛機的著陸輪和座艙罩。在鎂合金中添加稀土金屬的優點是可提高其高溫抗蠕變性,改善鑄造性能和室溫可焊性。有一種鋁鋯釔合金用作電線,其特點是輸出功率高、耐熱、耐振動和耐腐蝕。
永磁材料 有一種永磁材料——釹鐵永磁合金,其磁能積達300千焦/立方米,比釤鈷永磁合金(它在70年代取代昂貴的鉑鈷永磁體市場產生過重大影響)幾乎高出一倍。然而釹鐵永磁合金也有缺點,它在居里溫度達3250℃左右,(釤鈷永磁合金的是760℃左右),並且鐵容易腐蝕。研究發現,把硼添加到釹鐵永磁合金中可提高其磁能積和抗退磁的能力。這些性能優良的永磁材料用於飛機及宇宙航行器的儀表,精密儀器,微型電機等。
石油裂化催化劑等 稀土分子篩裂化催化劑是用於石油裂化工藝中性能優良(催化活性大,產品收率高)的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多數用混合稀土氯化物與相應的鈉型分子篩發生陽離子交換反應製成。
稀土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作為催化劑還用於很多其他催化反應中。如將已除去鈰的混合稀土金屬元素的環烷酸鹽溶於汽油中可用作合成戊橡膠工藝中的催化劑,這是我國首創的,又如為凈化汽車廢氣而設計的汽車催化器中,能將一氧化碳和未燃燒盡的碳氫化合物減少到極低的水平,其中所用的催化劑LACOO3,有效地地催化CO、烴類的燃燒,其活性、壽命與鉑基催化劑無甚差別,而價格則便宜得多。
鑭玻璃 一種具有優良光學性質的鑭玻璃,含氧化鑭La2O360%,氧化硼B2O340%,具有高的折射率,低的色散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這種光學玻璃是製造高級照相機的鏡頭和潛望鏡的鏡頭的不可缺少的光學材料。
玻璃脫色 採用稀土使玻璃脫色的原理涉及到鐵的氧化態。玻璃中的二價鐵雜質使玻璃顯藍色,它氧化成三價鐵後則使玻璃顯極淺黃色,顏色淡得多。二氧化鈰是很好的玻璃脫色劑,因為鈰(Ⅳ)具有強氧化性,能將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而它本身則還原成穩定的鈰(Ⅲ),CeO2 Ce2O3都無色。
熒光粉 在彩電的顯像管中採用的性能優良的紅基色熒光粉,以釔的化合物Y2O2S或Y2O3作基質,以銪Eu3+作激活劑。這種產生出紅色基色的熒光粉的使用效果,遠遠比過去(1964年以前)使用的非稀土硫化物紅色熒光粉為好。
各種稀土熒光粉的用途頗廣,如用於黑白電視顯像管、X射線增感屏、雷達顯像管、熒光燈、高壓水銀燈等。
激光器 稀土在激光器中也應用較多。目前使用最廣的激光工作物質是摻釹釔鋁石榴石Y3Al5O12:Nd3+和摻釹玻璃。前蘇聯曾研製出一種新型激光器——摻Cr3+,Nd3+的釓鈧鎵石榴石,其效率比釹激光器高3.5倍。
儲氫 在合適的溫度和壓力下,五鎳鑭LaNi5合金能吸收氫分子:LaNi5+3H2=LaNi5H6冷卻該合金時氫就被吸收,加熱時就解吸,這提供了一種安全的儲氫方法。
在室溫及2.5大氣壓下,1公斤的LaNi5合金能吸收14克氫,而稍加熱即可把儲藏的氫完全放出。LaNi5和LaNi5H6的密度分別約為6.4和6.43克/厘米。由此可算得每立方米LaNi5約可吸收儲存氫90克之多,而1米3液氫卻不過重71克,可見LaNi5的儲氫效率之高(而且還有比液氫安全的優點)。已發現的類似的儲氫材料還有CeNi5,LaMg17,La2Ni5Mg13等。這樣的儲氫材料在利用氫作燃料方面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⑵ 稀土緊缺,我們怎樣才能打贏第2次稀土戰爭
都說物以稀為貴,稀土稀土,看名字就知道這個土很稀有,但事實上也的確是稀有,它在工業中有各種名稱,如“工業維生素”、“工業黃金”,別看名稱不一樣,但是這些名稱都突出了稀土的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之重要。稀土可以應用的領域也相當之廣泛,它可以被廣泛的應用在冶金、軍事、農業、航空、新材料的開發應用等領域。稀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用很小的量,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中國稀土資源豐富:
中國可以說是稀土資源大國,不僅是稀土資源大國,還是稀土生產大國,不僅是稀土生產大國,還是稀土出口大國,當然了中國還是最大的稀土消費國。為什麼中國可以成為稀土出口大國呢,那是因為我國的稀土賣的很便宜。
中國一年的稀土開采量可以達到12萬噸,12萬噸的稀土開采量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這個開采量可以佔到全球74%的開采量,而除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開采量總和才僅僅只有40000多噸,佔26%。這還只是2018年數據。別看外國稀土開采量少,但是它增長的快啊,別看中國稀土開採的多,但是中國稀土開采量沒有外國增長的快啊。
五、總結:
稀土對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來說,可以說是至關重要,我們只有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稀土加工水平,才能在這一領域取得長足的進步。
⑶ 為什麼美國,日本等國有稀土資源而不開采,還硬逼中國
當然是因為中國便宜啊!中國地方政府為了錢可以不顧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毀滅性破壞,採用最便宜的稀釋硫酸直接傾倒到有稀土的土地上的方法,來獲取廉價的稀土資源。其他發達國家根本不會採取這種殺雞取卵的行為。
⑷ 稀土本就是很重要的戰略資源,為什麼日本已經囤積了中國非長多的廉價稀土,中國還要像他出口政府顧慮什
日本企業有許多工廠在華投資,而稀土出口到日本以後,將稀土原料加工成各種零件,最精密技術上保密的部分是在日本本國生產,而將組裝,調試等生產線搬到中國來,禁止對日本出口稀土,對中國的日資企業的生產不可避免造成影響.
中國能做的是要嚴格控制稀土配額,並且掌握稀土的定價權,不能像以前一樣浪費便宜的賤賣,這樣才能獲得最大利益,而不是完全禁止稀土出口而兩敗俱傷.
⑸ 中國稀土為什麼要賤賣給日本
中國稀土企業也要生產,要有利潤,也要養活一大群人。中國不賣其他國也會賣。甚至國人也可能走私賣出去。國空不是鐵桶一個
⑹ 為什麼我們的蔬菜價格這么貴稀土這么便宜
稀土這么便宜,其實又是中國中小企業長期無序競爭、在國際市場上低價出口的結果。例如長江流域某省的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把氯化釹(釹,稀土元素的一種)由90年代初的五十多萬一噸,一下降到幾萬元一噸。有些稀土製品,4個9純度的價格,過去幾年連以前兩個9 純度的價格都賣不到。搞稀土的人都知道,純度差一個9,價格就相差十倍。難怪日本暗暗竊喜、大量儲備!尤有甚者,中小企業技術很低,造成了大量污染。我們的中小企業如此消耗資源及破壞環境,如此不爭氣要竟爭低價出口,奈何!我們的稀土過快地消耗完,我們子孫後代怎麼辦呢?
參考資料:中國調整稀土出口政策 日美出台本國稀土開發政策_稀土 沈驥如 出口_滾動新聞_溫州網 -- http://news.66wz.com/system/2010/10/03/102100125_01.shtml
中國的稀土儲量,一直穩居全球第一。但7月底美國能源政策分析家漢弗萊斯公布的一組數據卻令人震驚:近年來,中國稀土儲量已從世界儲量的90%下降到36%,產量則仍佔全球產量的97%。而同為儲量前三甲的美國和俄羅斯,稀土產量卻為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說,這主要是中國中小企業長期無序競爭、低價出口的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世界上有稀土的國家基本上都不生產,這個現象是不正常的。就是因為中國的稀土太便宜了,又便宜又多。他的稀土就可以不開采,買中國的就行了。封存了他的稀土礦,可以未來來使用。假定世界上只讓沙烏地阿拉伯挖油,別人的石油都不挖,沙烏地阿拉伯把油賣完了,等到沙烏地阿拉伯要用油了,那油價就高得不得了。我們更應該關心中國可持續的增長,不以環境為代價。資源的消耗要有一定的控制,過快地消耗完,子孫後代怎麼辦呢?
⑺ 中國稀土遭「賤賣」,歐美日離「稀土強國」有多遠
中國稀土遭「賤賣」,歐美日離「稀土強國」有多遠
稀土之於中國,猶如石油之於中東、鐵礦石之於澳大利亞。作為稀土界的實力擔當,中國以不到四成的儲量,卻長年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而日本在海底發現巨量稀土的消息無疑震驚了所有人。貧瘠的日本稀土儲量超中國10倍,這對中國來說,不僅僅是稀土格局的變化,更是折射了中國能源供應鏈的話語權危機。中國稀土被誰賤賣? 歐美日的「稀土強國」夢能否實現?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時說的一句話。那時候中國曾經對稀土報以眾望,稀土的貴重性不亞於黃金石油,如果把稀土開發好,那麼我們僅憑資源就能過上沙特式的生活。想像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20多年過去了,稀土給我們帶來了大把鈔票了么?顯然只有失望。
這么重要的資源在歐美日這些國家裡面,都是當成寶貝來對待的,甚至都不捨得開采自己的資源。中國現在是稀土儲備最多的國家,大約佔四成,不過其他國家也有不少稀土資源。美國稀土探明儲量達到1300萬噸,俄羅斯1900萬噸,澳大利亞探明儲量500萬噸。
但是各個國家的做法截然不同,1990年後,美國逐漸封存礦山資源,開始進口並囤積中國稀土,目前九成以上稀土由中國進口。
日本稀土八成都來自中國。在獲得大量稀土後,日本並不急於用,而是將這些足夠使用20年的資源貯存在海底。
而中國則是戰略上完全相反,或者說壓根在這方面就沒有戰略。中國以不到四成的儲量,卻長年以來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不是說其他國家無法開采稀土,或者其他國家的稀土品質不佳,而是中國活生生將大量「比石油更昂貴」的稀土賣成了豬肉價,將美、俄等國的稀土擠出了市場。
是誰在賤賣中國的稀土?是中國自己么?在中國眾多的稀土生產企業中,80%的為私營企業。既沒有彼此股權等合作協同,又沒有行業組織促成抱團。各個稀土企業都獨立對外出口,這使得外資企業能分兵突破,誰開的價位底就給買誰的。
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的中國使用的是一種資源消耗戰略,它已經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太多。中國經歷了油價的一次又一次創歷史新高,中國還遇到了鐵礦石瘋漲的尷尬。需要進口的東西受制於人,自己多的資源一定要利用起來,不要為了一點利益就賤賣。
西方能搞禁運,中國何不設立禁運標准。迄今為止,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仍然對中國實施武器禁售,對一些高科技產品實施禁運制度。
西方發達國家建立的禁運制度,從根本上而言,依靠的是技術的壟斷,這種壟斷的性質與資源礦產的壟斷和獨有的性質是一樣的。
當年歐佩克就曾利用石油作為武器,反擊西方對以色列的支持,美國也曾經對蘇聯搞過糧食禁運。
所以,無論從法律上還是道義上來說,中國完全可以憑借自身獨有的礦產資源,設立自己的禁運標准。這與西方國家利用技術優勢對中國搞技術禁運的道理是一樣的。既然西方做得,那麼中國又何嘗做不得?石油和稀土一樣,屬於重要資源,牽扯著經濟的各個方面,為各個國家所重視。近期行情也十分不錯,昨晚EIA更是一路跳漲至50關口一線,多頭軍大獲全勝,你操作的如何?
⑻ 國際稀土定價權為什麼被日本掌控
90年代初,中國的稀土開發量很小,從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大量出售廉價稀土,國內幾個供貨商的壓價導致國際上其它稀土產出國的稀土礦相繼關閉。
價格並不是掌握在日本人手裡,是在我們的手裡,是我們自己賣低價。
資本都是逐利得的,誰便宜就買誰,商家A報價100,商家B就報90,結果他們都是中國供貨商,價格越來越低,這怪日本人,美國人么?
⑼ 這些年來,稀土為何只賣出「土」的價格
工信部發布了《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 。
一、發布《條例》的原因:
根據稀土戰略和市場需求,對稀土在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規范。目的就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政府也要起到維護好市場秩序的作用,對相關政策該放的放,該管的管。
二、我國稀土資源情況:
稀土主要以獨居石、氟碳鈰礦等礦物形式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國。我國是稀土資源大國,不僅儲量豐富,且稀土種類齊全,具有稀土資源優質,分布合理的優點。
⑽ 中國政府明知稀土的重要性,為什麼還要大量的低價的賣給其他國家
自己沒有開發的技術,這是最主要的。中國最早只是把稀土當做廢渣扔給日本,現在稍微好點有限。中國對稀土的開采提純技術太低了,自己忙活一頓,發現居然還不如直接出口給外國劃算。不然的話,露天堆放稀土還會污染環境……,為它建倉庫也不合適,只好忍痛低價出手了……另外就是(我是和諧)從國家的稀土交易中謀到了利潤唄,300%的利潤就敢讓資本家鋌而走險,這個稀土貿易的利潤那更是……嘖嘖,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