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回盲部為什麼找不到闌尾

回盲部為什麼找不到闌尾

發布時間: 2022-08-12 11:05:03

A. 有沒有可能找不到闌尾

絕大多數闌尾屬於腹膜內器官,其位置多變,一般在右下腹部,但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內,甚至越過中線到左側。手術中確實有可能找不到闌尾。因此,闌尾手術看似一個簡單的外科手術,其實也可能是一個很復雜的手術。

B. 回盲部的回盲部的組成

有回腸末段(端、回腸下端)、盲腸、闌尾及其系膜、血管、淋巴結、神經等。 也稱小腸的下段。 回腸末端行至右髂窩從盲腸的內後方進入盲腸 。
小腸分三部分,全長有7米。十二指腸為其上段,約30厘米,有十二個指並列的長度,故名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之間沒有明顯的解剖標志。中段為空腸占其2 / 5,下段為回腸占其3 / 5。④ 位於右髂窩內,長約6 ~ 8cm,是大腸的起始部,向上與升結腸相續,內側與回腸末端相連。
1 回盲口:盲腸腔內有回腸末端的開口,稱回盲口。
2 回盲瓣:回盲口處有回盲瓣,是由粘膜覆蓋增厚的環形肌而形成的上下兩片半月形的皺襞 ,可能具有括約肌的作用③,有兩個功能,一是阻止小腸內容物不過快的進入盲腸,,二是阻止大腸內容物倒流入回腸,因此點,在結腸有完全梗阻時,使腸腔兩端均閉合而加重梗阻的嚴重性③。
在回腸末端,距回盲瓣0.5 ~ 1cm處,有時保留有胚胎時期卵黃囊柄的殘余,稱MeckeI憩室,憩室呈囊狀突起,一般長約5cm,出現率為2 %,憩室易感染發炎,甚至並發穿孔②194面。
3 盲腸的形態和位置: 位於右髂窩內,個別人可出現變異,如高位者可達肝下,低位者可入盆腔,甚至位於腹下區左側。小兒盲腸位置一般均較成人為高。①第54面
4 活動性: 盲腸大多數為腹膜內位器官,稍具活動性。有的還有系膜,活動度顯著增大而成移動性盲腸者,易發生扭轉,約有5 %左右的人因盲腸後壁無腹膜包蓋直接與腹後壁相貼,所以幾乎不能活動①.有時,由於升結腸系膜與腹後壁腹膜未完全癒合盲腸可以向內移動至腹腔中部③594面。
5 結腸和盲腸在結構上的三種特徵: 結腸帶coIic bands,是由腸壁縱行肌纖維聚集形成的三條縱帶。
結腸袋haustra of coIon,由於結腸帶比腸管短,腸管形成許多由橫溝隔開的囊狀膨出,稱結腸袋。腸脂垂epipIoic appandices,沿結腸帶排列,大小不等,漿膜下脂肪局部聚集而成。
以上三種特徵是結腸與小腸的主要區別點。
盲腸的三條結腸帶匯聚於闌尾起始處,是闌尾切除術時尋找闌尾的「路標」②195面。 闌尾的解剖生理概要
1 形態和位置 闌尾附於盲腸後內側壁近下端處的蚯蚓狀突起 ,長約6 ~ 8厘米,直徑0.5厘米,最長可達20 ~ 30厘米,短者僅為一痕跡。直徑可達1.0厘米。是腹膜內位器官。官腔的遠為盲端 近側與盲腸腸腔相通,二者交界處的後下方2.5厘米開口處常有一粘膜皺襞稱謂格拉克(GerIach )氏瓣③②。食物殘渣或異物進入闌尾腔後,若不能排除,阻塞官腔,是誘發急性闌尾炎的主要原因之一②。
闌尾腔 在成人闌尾腔很細約0.2 ~ 0.3厘米直徑,基地部可能稍狹小;在幼兒和嬰兒闌尾腔多呈漏斗型,基底部較寬大③。
闌尾系膜 闌尾有本身的系膜,為二層腹膜所組成,連於小腸系膜下端,系膜內含有血管、神經和淋巴管。身體肥胖是有較多的脂肪;系膜一般較闌尾短,容易使闌尾曲折或成袢狀。
闌尾的基底部 大多數在盲腸的內後方 ,回腸盲腸交界處以下 ,沿結腸帶 向回盲部追尋能達到闌尾基底部 。闌尾基底部與盲腸的位置關系是固定的,其尖端可指向任何方向,大致可分三種類型:一種在盲腸升結腸後指向上方;一種在盲腸下方指向髂窩或盆腔;一種在回盲部前後指向脾臟。有時盲腸後闌尾 可以部分或全部在腹膜以外③
闌尾根的體表投影 上面 已講闌尾根部位置固定,體表投影:從右髂前上棘至臍連線的中外 1/3之一交點處,稱為McBurney點(麥氏點)。闌尾炎時此處常有壓痛。
闌尾的位置 闌尾在腹腔的位置決定於盲腸的部位。變化較大。常有以下幾種:
1 回腸前位 位於回腸前方,其尖端指向左上方,位置淺表,闌尾炎時容易激惹壁層腹膜,所以右下腹壓痛更明顯。
2 盆位 闌尾尖斜向下內,可越過小骨盆上口 伸入盆腔,其尖端可貼近閉孔內肌,在女性 ,盆位闌尾炎常與卵巢 、輸卵管接近,需仔細鑒別闌尾炎或是輸卵管炎。
3 盲腸後位 闌尾位於盲腸或升結腸後方 ,尖伸向上,闌尾炎時,常激惹腰大肌而引起曲髖。此時作曲髖檢查時,腰大肌受到牽拉時,可引起疼痛。
4 回腸後位 位於回腸後方,其尖端指向左上方,其後方也為腰大肌。闌尾炎時也可引起要打大肌激惹的症狀。
5 盲腸下位 闌尾位於盲腸外側。
6 盲腸外位 闌尾位於盲腸外側。
7 闌尾位於肝下 闌尾炎時,可引起右上腹部疼痛,但是 ,醫生在短時間內,反復認真檢查右下腹或/和麥氏點,有壓痛抑或反跳痛 。
8 腹膜後位 等。 闌尾動脈發自回結腸動脈,經回腸末端的後方進入闌尾系膜,沿其游離緣行至闌尾尖端。闌尾靜脈與動脈伴行,經回結腸靜脈、腸系膜上靜脈而匯入肝門靜脈。
臨床要點:

待續
參考文獻:
① 《臨床解剖學》主編 李幼瓊 華夏出版社 北京 2006年1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農村基層衛生人員中等專業學歷教育系列教材 53~ 54面
② 《解剖學》第二版 主編 余哲 人民衛生出版社 衛生部規劃教材 高等醫葯院校教材 194 ~197面
③ 《外科學》黃家駟 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2年12月第二版第三次印刷 594面
④ 《外科學》全國中等衛生學校使用教材

C. 右下腹回盲部積氣,闌尾根部顯示欠清。超聲麥氏征陰性,右髂窩未見明顯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臨床上闌尾的位置變化較多,可能有多達6-9種的位置變化,所以在行闌尾切除時可能會找不到闌尾,特別是盲腸內闌尾及腹膜後闌尾,甚至是肝下闌尾,這些都較難為尋找。但闌尾有個較固定的特點,就是闌尾位於三條結腸帶的匯集處,所以手術中不管闌尾位於何處,抓住這個特點就行。 鑒於以上情況,建議手術中在尋找闌尾時首先要找到結腸帶,然後順著一條結腸帶尋找,當看到三條結腸帶匯集的地方,就是闌尾存在的地方,不管是位於何處,都能找到的。

D. 闌尾炎的症狀和位置

通常會轉移性右下腹痛。如果急性疾病,首先會出現臍周不適,包括胃腸道症狀,比如惡心、嘔吐、發熱,疼痛逐漸轉移到右下腹,屬於急性闌尾炎。有些闌尾炎症狀比較嚴重,如果處理不及時,病程時間較長,容易引起奮發性腹膜炎,包括闌尾滲出比較多,形成腸道刺激症狀,腹瀉等。相對比較晚,早期的一般不伴有腸道刺激症狀,通常會有局限性的腹膜炎,包括右下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等。一般慢性闌尾炎發病是從右下腹闌尾區直接開始疼痛。如果是闌尾炎,建議及早手術治療,一般3天內是手術最佳時機。如果超過3天,容易形成闌尾周圍膿腫,手術效果不佳,並發症比較多。可通過超聲引導下行穿刺引流,擇期再行闌尾切除術。如果是慢性闌尾炎反復發作,建議手術治療。現在闌尾炎的手術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微創手術,就是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一種是傳統的開刀,現在一般都主張行微創手術治療。

E. 切口依次要經過哪些層次簡述闌尾的位置,手術中

正中切口要經過皮膚、皮下脂肪、腹直肌前鞘、腹直肌、腹直肌後鞘、腹膜外脂肪、腹膜。麥氏點切口要經過皮膚、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腱膜、腹外斜肌和腹內斜肌、腹膜外脂肪、腹膜。手術中要順利找到闌尾,首先要找到回盲部,先向左上推動下移的大網膜,暴露右髂窩和回盲部,再從回盲部向下或向上探查尋找闌尾。

F. 先天性闌尾缺如,請教教

闌尾先天性缺如的情況有人報道過。但如下的情況也會出現找不到闌尾的。闌尾長期反復的炎症發作,使闌尾包裹於盲腸壁內,仔細捫查可發現在盲腸壁內有條索狀隆起,順著隆起小心打開漿膜層,有時可找到闌尾。其次,闌尾根部的壞疽,而形成了闌尾膿腫,可出現所謂「闌尾自截」的現象。極少數闌尾埋在闌尾系膜里,我曾經碰到個一例。

G. 闌尾位於何處其根部的體表投影位於哪裡行闌尾切除術打開腹腔後,如何區別大腸和小腸如何%B

你是新手吧。。。
多做幾次闌尾手術你就有經驗了。
闌尾位於回腸與升結腸交界的地方,就是回盲部啦,所以找闌尾只有沿著結腸帶找到三條結腸帶交匯的地方就是的啦
闌尾的體表投影書上有,就是麥氏點啦。位於臍與右側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三分之一處
如何確定?目測有誤差,尺量叫人笑話,完全依靠壓痛部位切口不規范,簡單方法為左手拇指置於髂前上棘,食指位於臍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內三分之一,皮鑷置於中外三分之一,一目瞭然,誤差極小。
如何區分大小腸?比較大的就是大腸咯。。呵呵,開個玩笑。區分大腸有三個解剖標志:結腸帶,腸脂垂,結腸袋
闌尾手術不難,關鍵是診斷問題,要是打開了是右半結腸癌,你就爽歪歪了。還是,闌尾變異比較多,自己多累積點經驗就是了

熱點內容
為什麼女人離婚了寧願單身 發布:2024-05-19 22:36:54 瀏覽:429
孩子為什麼不愛上班 發布:2024-05-19 22:36:46 瀏覽:949
為什麼球球大作戰找不到星際商人 發布:2024-05-19 22:36:44 瀏覽:465
蘋果充值點券為什麼有折扣 發布:2024-05-19 22:14:56 瀏覽:630
鋼筆用藍墨水為什麼不同顏色 發布:2024-05-19 22:09:54 瀏覽:287
為什麼飛機比預定時間快 發布:2024-05-19 22:09:52 瀏覽:598
為什麼手機mt4很難連上 發布:2024-05-19 22:09:10 瀏覽:915
有些wifi機蘋果為什麼不能插卡 發布:2024-05-19 22:07:19 瀏覽:742
為什麼微信換綁不了號碼 發布:2024-05-19 21:47:00 瀏覽:988
深圳麗資加油站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4-05-19 21:31:22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