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不動就要撕東西
① 我老愛無聊時撕紙,是怎麼回事
就是種習慣
習慣都是積累而成的。
每個人總有些習慣令人反對,但只要不超出最基本底限:不傷人、傷己!
個人都覺得還過得去。
像有的人總啃指甲,啃到會出血,個人就覺得不太好;
或動不動就粗口、暴力的,也是破壞力很大!
看過一些書,鼓勵廢物利用。例:將破銅爛鐵改造、重組為藝術品。
我想,若這習慣您沒迫切感到要改,能為此行為付予些正面意義,感覺可能會較好。
例:
喜歡藝術>>可以做撕貼畫
可以學習自製再生紙!!(附檔:台灣學童研究資料-再生紙)
就是閑閑沒事,就愛撕紙>>撕完後集中廢紙回收,貢獻社會;也能拿去賣。
② 小孩子為什麼喜歡撕紙
很多小孩子都比較喜歡撕紙,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家裡有孩子的,隨處可見都是紙巾。

撕紙是可以讓孩子撕的,但是要注意孩子撕紙的出發點是什麼,了解孩子的出發點,也要注意適當的撕紙,不能隨時隨地拿起紙就撕哦。
③ 三歲半的兒子總喜歡撕紙怎麼回事,該怎麼辦,說他後就背著我們撕
按照你的描述看,你小孩在學校受到刺激了(可能還受到體罰)導致心理陰影。如果是這個原因導致他撕紙行為,那就表示他在通過這樣去發泄他的不滿。建議你在發現他撕紙時不要批評他,而且要表現得很好奇並且拿一些漂亮的彩色紙和他一起撕(教他撕各種形狀),在玩的同時慢慢誘導他說出心裡的想法。只有解決了他心理的問題才能...改變他的行為,培養小孩子良好的性格在小時候是關鍵呀。。。
④ 七八歲小孩為什麼喜歡撕東西
孩子這樣做都是天性來的,有那個孩子不是這樣呢!你可以買些撕不爛的書,最多你就是陪孩子一起看,多和他說說書上有趣的地方,這孩子就不會隨意撕書了,孩子小都喜歡色彩很濃的動畫書,這就要你陪孩子共同度過這個階段了,過了這個階段孩子就會坐下來看書了。撕書是寶寶的天性行為,不能強加制止,要慢慢引導,我朋友的孩子和你孩子差不多大,買了迪士尼音樂故事書後,特別對書感興趣,建議你可以用這種方法先吸引他看書,然後慢慢引導.老人說小孩撕書,對協調能力有幫助,我的寶寶也愛撕,我就是給她撕報紙,對大腦發育有好處的.撕東西也是一種發育過程沒有關系的,你就給他撕報紙.將來孩子聰明.寶寶撕書是正常的行為。每個寶寶都有這個過程。家長可以買一些適合寶寶的書,比如布書等。也可以買早教機,可以發出聲音的,寶寶也會比較感興趣。 這是寶寶的天性,你不要逼他去做一些他不喜歡做的事情,就像看書,小孩子不會老老實實的聽大人的話坐在那裡看書的,這就需要大人有點耐心,注意觀察,找到合適的機會讓他看,只要發現他不喜歡了,就不要再硬要他去看,這樣做會適得其反的。還有就是這么大的小孩子都喜歡撕東西,你可以找些沒有用的書給他撕 正常,選擇不同紙質的書給他撕,前提是沒用的。呵呵 首先,父母需要明確地告訴寶寶:「書是不可以撕的!」看見寶寶撕書,父母除了搶救書外,還需要告訴寶寶您自己的感受,「真可惜啊!你把書撕了,故事就不完整了,我們只能聽一半的故事,後面發生什麼就不知道了。寶寶最愛聽長長的故事,可是書被你撕掉了,故事就變成短短的故事了。而且,你撕書,書會感到疼的,就像寶寶被桌子狠狠地撞了一下也很疼一樣。」 其次,找一些沒有用的草稿紙、報紙等給寶寶撕,滿足他們想撕紙的願望。2歲正是寶寶手的精細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需要通過反復的操作性的學習來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讓手有活動的機會,如撕紙、折紙、剪紙、串珠、拿物等。另外,寶寶很好奇撕紙的時候所發出的聲音,他們很想聽到這美妙的聲音,所以他們會反復撕紙。 最後,對於不接受父母的建議、仍然反復撕書的寶寶,父母可以暫時取消他們看書的權利。對於家裡有幾個寶寶的父母來說,最棘手的就是一個寶寶撕書,其他寶寶就會照樣學。母親可以和寶寶說:「今天,媽媽要看看誰最會照顧書寶寶,沒有把它撕疼,也沒有把它摔壞。以後,媽媽講故事的時候就由會照顧書的寶寶來拿著書,還沒有學會照顧書的寶寶坐旁邊,讓他學學別人是怎樣照顧書的。」 父母的任務就是讓孩子對書感興趣,讓他喜歡書。同時也應該告訴孩子撕書是不好的,讓他明白撕書的後果,並且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譬如,當孩子把故事書撕壞了,父母就要告訴他,因為他把書撕壞了,所以故事講不了了,然後,再當著寶寶的面,把撕壞的書粘貼好,反復多次後,孩子就不會再撕書了。 1、此時應給寶寶選擇色彩鮮艷、圖多字少的書。布書,硬紙板書,是不易被撕壞的,比較適合這個階段的寶寶。選擇撕不爛的書。如硬紙板書或泡沫材料書。 2、多准備補書的材料,膠水,透明膠之類的,在補書的時候也請孩子一起來參觀。另外,如果孩子有愛撕紙的趣味,可以多提供一些廢棄的紙,讓孩子撕個痛快。 3、為孩子多做愛護書的表率。大人對待書的方式往往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孩子會模仿。比如拿書的時候小心注意,一邊輕聲輕語;比如對待書就像對待活物一樣,「啊,嘟嘟熊到哪兒去了」,出去玩的時候說「跟嘟嘟熊說Byebye」。類似這樣,自然一些。漸漸孩子就會潛移默化。 我自己每次買來一堆新書,只要有條件,就會讓孩子和我一起來觀賞(雖然不是她的書),我會一本一本地翻,很工整地放好,稍微落了塵土就拿干布搽一下。孩子天生是愛惜書的,只要大人多做表率。 撕書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一個階段,細心的媽媽只要抓住寶寶早期閱讀的主要特點,並加以適當的引導就可以了,相信寶寶的成長一定會帶給您很多驚喜。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會玩、揉捏、撕破紙張,甚至還會把紙放到嘴裡吃。父母如果因為孩子撕書,就以為孩子調皮,愛破壞東西,那不但冤枉了他,也讓他錯失了建立良好閱讀習慣的良機。事實上,孩子很少會刻意地撕書,書之所以撕破,大半由於下列原因: ●小肌肉尚未發育健全,沒有能力一頁頁地翻書,加上有些書紙張太薄,孩子稍一用力,書就撕破了。 ●看到吸引人的圖片,好奇興奮之下,想把它抓出來一窺究竟。 ●以為書也是玩具,當作玩具玩了起來。 ●對書籍的裝訂好奇,想拆下來看看。 ●拿書的姿勢錯誤,只提住中間幾頁,如果是精裝書,就會往下墜,書就容易脫頁了。 ●閱讀習慣不佳,看完書後亂丟、亂甩,也會造成破損。 另外,孩子撕書也可能是宣洩情緒,或是模仿大人的動作。有時候,給他的書不適合他的年齡,他覺得沒啥好看時,也會想個有趣的法子來變通———撕,如果父母這時反應太激烈,說不定還會增強他的「撕欲」,反而造成反效果。 所以,父母應該正確對待孩子的撕書行為,引導孩子愛惜書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撕紙是好事呢.證明寶寶手眼發育正常很好.至於撕書,則是一兩歲兒童常見的行為。這可能是練習手的協調活動(正是這個年齡段兒童剛學會的行為,也可能是喜歡聽響,也可能是好奇,一個東西加上一個行為(撕)就會變成兩個東西等等。) 讓孩子喜歡看書,不「破壞」書,需要教育。可以這樣做: 1、買那種厚紙板的、顏色鮮艷的書給她看,這種書不易撕破。 2、平時把書放在她拿不到的地方,不讓她隨便接觸書,以使她不容易去撕。書如果很容易拿到,則會使她容易養成撕書的習慣,好象這個「東西」就是撕的。要教她看書時,由家長和她一同看書,並給她講解。從讓孩子看書到她喜歡看書,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根據她心理發展的水平,慢慢地教她,不能要求過快、過高。 3、一開始只要求她看看圖,能學說東西的名稱。待她會了50個東西的名稱以後,就可以講圖畫書中的小故事了。講的時候聲音要大,句子要說得短而清楚,並且時常停下來提問:「這是什麼?」「他在幹嘛呢?」「誰來了?」「大灰狼被誰打走了?」……這些都會了以後,才讓她復述故事。從開始學名稱到會復述小故事,大約需要一年到一年半,這時她已經兩歲多到三歲了,應該說,可以有點興趣,能在大人旁邊坐下來看看圖畫書了。 4、有的兒童更喜歡搭積木、插拼圖、玩娃娃家,也不一定現在就教他看圖畫書,以後再教也是可以的,由於有了多一點的生活經驗,學起來也許更容易。 5、給孩子一些彩色的紙張,教她撕成條,撕成各種形狀,滿足孩子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於孩子創造力的發展,一舉兩得。 不要試圖阻止寶寶的這種行為,你越是不允許他越好奇,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你就找些不要的書或者廢報紙讓他撕個夠,等他膩了就不會再想撕書了。 為什麼寶寶愛撕紙 一些家長發現,寶寶非常喜歡撕紙,剛買的新書,寶寶看幾眼就開始撕,一直到撕爛為止,許多家長因此提出疑問,寶寶不愛看書怎麼辦?其實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如果學說話、學走路一個,撕紙也是寶寶的學習過程。
⑤ 人在生氣和難過時,為什麼想要摔東西或撕東西
破壞某些東西,是一種心理代償行為。把自己的情緒投射在物品上,比自己實際去解決那個引發自己壞情緒的人或事物傷害要小,後果沒那麼嚴重。發泄情緒的效果也達到了。類似人們為什麼愛看拳擊賽,橄欖球比賽……我是通過練綜合格鬥來發泄情緒,所以我破壞了身上的脂肪,情緒也得以發泄,生完氣還減了肥,一舉兩得。^_^
⑥ 最近很暴躁,總想撕東西,摔東西,怎麼辦
這是內心壓力太大的表現.以前我也老有這樣的想法和舉動,不過最近只要自己壓力太大,就會找上一些朋友去KTV或者到大排檔去唱唱歌,喝喝酒,聚一聚什麼的,這樣把自己的心情轉換一下就可以緩解一下了.
⑦ 為什麼寶寶很喜歡撕紙玩你知道寶寶撕紙的原因嗎
有寶寶的家庭,如果仔細觀察寶寶,你會發現小孩子非常喜歡撕紙。那麼寶寶為什麼喜歡撕紙呢?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寶寶比較好動,以撕紙來引起別人的注意,是寶寶的一種交流方式。當寶寶撕紙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眼睛是亮亮的,而且非常的開心,眯著眼睛笑,而且嘴裡會發出咿呀咿呀的聲音,彷彿在跟你進行溝通。所以撕紙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彷彿在說跟我玩呀,跟我玩呀。
如果你平時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喜歡哭鬧的孩子動不動就會大哭,大鬧,他們沒有這種安靜下來撕紙的這種行為。這種撕紙的行為彷彿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朋友家有一個小孩我就研究過,有一次家人都在忙,然後呢,我們就看他一直在那邊撕衛生紙。可能在孩子的意識當中的家長都在忙,而此時大哭大鬧顯得非常的不好,所以他用撕紙這個行為來自己哄自己。無疑自己哄自己的這種方式是成功的。因為發現孩子一旦開始撕紙,他就會非常的安靜或者找到一種樂趣,小聲地輕聲的笑,或者咿咿呀呀的,所以如果有的家庭小孩子哄不住的時候,你也可以嘗試一下給他一點點衛生紙,當然要防止孩子,不要放進嘴裡。此時你就會發現,他可能會認認真真地開始撕手裡的衛生紙,變得非常的乖巧。
⑧ 為什麼特別喜歡撕手裡的東西
這是一種發泄情緒的不錯的方法。你能控制不撕重要的東西,說明你很理智;你撕東西無非是心裡壓力的 一種釋放,沒有什麼不好的。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不傷害別人和自己,不妨礙生活,就無所謂。把壓力減輕了,輕裝上陣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