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為什麼不能扔東西
『壹』 八三射鵰里楊康的悲劇形象,你知道幾處
楊康無疑是個悲劇,所有與楊康相關聯的事,都構成了這其中悲劇的元素,也可獨立成章,也可混為一談,而楊康則是這所有元素的集合體和承載者。可以說,楊康是他生命中所有悲劇的「集大成者」,他無從擺脫,無從救贖,也無從放棄,他的悲劇不是舞台的悲劇,而是人生的悲劇。
楊康的悲劇始於父母的一代,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悲劇,也包括完顏洪烈與包惜弱的悲劇。完顏洪烈無疑是所有悲劇的始作俑者,他掌控了一些人的生死,卻無能於去掌控蒼天幕後的命運,於是最終自己也陷入了悲劇之中。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故事更加適合在舞台上,以戲劇的形式表演,他們的悲劇更加富有戲劇性,也具有一切優秀劇本的素質,包括故事的緊湊、戲劇的沖突和張力、大起大落的情感、大悲大喜的高潮,乍然而止的結尾,令人深思和唏噓的餘味。甚至在台詞的改編和動作的排演上,也同樣可以以舞台藝術的形式表達,因為他們所有的內心的情感幾乎都可以用獨白的方式抒發,音樂舞美都可以輕易地烘托,觀眾的情緒會被瞬間調動起來,最後他們雙雙殉情的時候,肯定會淚傾全場,這簡直就是一幕優秀的話劇題材,凄美,高潮迭起,轟轟烈烈引人淚下。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悲劇,在乎一個偶然,在乎完顏洪烈,他們完全有理由去恨,他們只恨完顏洪烈一人就夠,完顏洪烈也有理由恨,他恨他自己便夠,如果故事這樣結束,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結果,畢竟最後,楊鐵心和包惜弱都死得其所,都死而無憾。可是,他們的悲劇結束了,楊康的悲劇仍然在繼續。他們悲劇的結束,是在楊康的人生中,增添了一抹永遠不能癒合的傷口。
穆念慈的悲劇,未必適合拿到舞台上演,因為她太多的心事,都不能磊落在人前的,甚至連她自己都不忍時時去觸碰。她沒有轟轟烈烈的陳情的機會,唯有將一段心事慢慢釀成苦酒,慢慢啜飲著,淺淡的苦澀,沉痛的回味,直到她的生命最後一刻,看著那酷肖楊康的獨子,嘆息出「與你爹爹葬在一處」的時候,一切方才終於落幕。她的悲劇貫穿於楊康的悲劇中,一個女子將她一生所有的情感和祈望,所有的灰心和絕望都系在一個男子身上,至死不休,這雖然的確是悲劇,的確令人不忍,但卻也並非世間獨有。她的悲劇是沉重的,也是簡單的,楊康若遂了她的心意,她就會有一個歡愉的人生,楊康若是執意作惡,她就會有一個灰暗的人生,只是歡愉也罷,灰暗也罷,終要和他脫不了干係,終要和他葬在一處,痴心女子痴心事,見諸多少筆端。
穆念慈的悲劇與楊康的悲劇息息相關,構成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甚至在他死後,依然獨自承擔著余韻裊裊的悲音,只是這余韻,畢竟也只是他的余韻,悲劇,也只是在延續著他的悲劇了。
『貳』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楊康的人物形象從各方面分析
楊康是個不知愛情為何物的人,並非無情,而是不知情,他的心,在個人前程,在傾國權利,在榮華富貴,這或許就是他畢生的追求,這也是他的快樂。然而一個穆念慈壞了他所有的夢想,一步步讓他領略到愛情的滋味,又在他傾心以對時抽身離去,以眼淚換取了他的真心,又以殘忍地用眼淚浸泡了他帶傷口的感情。而以他的身份地位,最終也真的只為她一個人動了情,怪異,卻情理之中。
楊康武功平平,然而心計真的可稱之為上上乘,他是一個壞人,但絕不是惡人(如果說他是惡人,那麼諸葛孔明又算是什麼呢?),他的計謀行雲流水,他的機智百瞬千變,他的野心超越諸侯,只可惜,他不是主角,他也不是好人,所以除了一死,他別無他路。成者王侯敗者寇,楊康不是生活中的人,所以他沒有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
他是個悲劇人物,我不是說他的結局,也不是說他數次狼狽的出場,而是在最終,一個干凈整潔的人,滿臉泥土地離開,連棺材也沒有。他的悲劇,或許是因為,從始至終,他也不是一個喪盡良心的人,他只是在猶豫的時候沒有人幫他、所有的人都指責他逼迫他,不得已,他只能壞下去,又壞得不夠徹底,如此而已。
楊康無疑是個悲劇,所有與楊康相關聯的事,都構成了這其中悲劇的元素,也可獨立成章,也可混為一談,而楊康則是這所有元素的集合體和承載者。可以說,楊康是他生命中所有悲劇的「集大成者」,他無從擺脫,無從救贖,也無從放棄,他的悲劇不是舞台的悲劇,而是人生的悲劇。
楊康的悲劇始於父母的一代,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悲劇,也包括完顏洪烈與包惜弱的悲劇。完顏洪烈無疑是所有悲劇的始作俑者,他掌控了一些人的生死,卻無能於去掌控蒼天幕後的命運,於是最終自己也陷入了悲劇之中。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故事更加適合在舞台上,以戲劇的形式表演,他們的悲劇更加富有戲劇性,也具有一切優秀劇本的素質,包括故事的緊湊、戲劇的沖突和張力、大起大落的情感、大悲大喜的高潮,乍然而止的結尾,令人深思和唏噓的餘味。甚至在台詞的改編和動作的排演上,也同樣可以以舞台藝術的形式表達,因為他們所有的內心的情感幾乎都可以用獨白的方式抒發,音樂舞美都可以輕易地烘托,觀眾的情緒會被瞬間調動起來,最後他們雙雙殉情的時候,肯定會淚傾全場,這簡直就是一幕優秀的話劇題材,凄美,高潮迭起,轟轟烈烈引人淚下。
楊鐵心和包惜弱的悲劇,在乎一個偶然,在乎完顏洪烈,他們完全有理由去恨,他們只恨完顏洪烈一人就夠,完顏洪烈也有理由恨,他恨他自己便夠,如果故事這樣結束,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結果,畢竟最後,楊鐵心和包惜弱都死得其所,都死而無憾。可是,他們的悲劇結束了,楊康的悲劇仍然在繼續。他們悲劇的結束,是在楊康的人生中,增添了一抹永遠不能癒合的傷口。
穆念慈的悲劇,未必適合拿到舞台上演,因為她太多的心事,都不能磊落在人前的,甚至連她自己都不忍時時去觸碰。她沒有轟轟烈烈的陳情的機會,唯有將一段心事慢慢釀成苦酒,慢慢啜飲著,淺淡的苦澀,沉痛的回味,直到她的生命最後一刻,看著那酷肖楊康的獨子,嘆息出「與你爹爹葬在一處」的時候,一切方才終於落幕。她的悲劇貫穿於楊康的悲劇中,一個女子將她一生所有的情感和祈望,所有的灰心和絕望都系在一個男子身上,至死不休,這雖然的確是悲劇,的確令人不忍,但卻也並非世間獨有。她的悲劇是沉重的,也是簡單的,楊康若遂了她的心意,她就會有一個歡愉的人生,楊康若是執意作惡,她就會有一個灰暗的人生,只是歡愉也罷,灰暗也罷,終要和他脫不了干係,終要和他葬在一處,痴心女子痴心事,見諸多少筆端。
穆念慈的悲劇與楊康的悲劇息息相關,構成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的部分,甚至在他死後,依然獨自承擔著余韻裊裊的悲音,只是這余韻,畢竟也只是他的余韻,悲劇,也只是在延續著他的悲劇了。
那麼楊康本身的悲劇,到底因何不可復制,因何是世上獨有,因何具有令人深省的力量,因何掩卷之後,可以長思。
也不僅是因為上述的悲劇都構成了楊康人生的部分,因而他的悲劇本身都帶著更加深重的色彩和更加復雜的因素,更因為楊康的悲劇,是人生和人性的悲劇,不是舞台上相對震撼卻失之簡單的悲劇。舞台上難以描述他那麼復雜的隱秘的心路,舞台上也難以描述那帶有人生感悟式的歷程,他更大程度上屬於真實的人生和真實的人性。你難以從一個角度去切入他,從一種因素去剖析他,然後說如果他怎樣,悲劇就不會發生,如果他不怎樣,悲劇也不會發生。其實只要他是楊康,只要他在那個時代,就難免不會如此,你終難找不到一個喜劇的結果。站在楊康的立場,你很難講他到底做錯了什麼,他哪一步是無緣由的,甚至站在局外人的觀賞位置上,你也很難講他怎麼選才算是對。
說到這個問題,難免又牽涉到該如何去鑒賞一部文學作品,一個藝術人物的問題上了。
魯迅評紅樓夢的時候說「中國人鑒賞文學作品,不習慣把自己放在鑒賞者的位置,而總是慣於把自己代入一個腳色中去,於是失去了客觀性。」太多的人看楊康,喜歡代郭靖丘處機楊鐵心而發言,義正嚴辭的也未必不是因為把自己直接代入當時的宋國人的身份,以一個國家民族的立場站出來講話。女孩則把自己想像成穆念慈,愛他的風流俊俏,卻為他的邪惡幽怨地埋怨,如果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楊康,卻又難免牢騷滿天,這大概是只站在楊康的一個面上代他出聲的原因.
楊康不能切成一片一片的,陳列在展覽櫃上,分別貼在標簽,分門別類地展覽,這是楊康的什麼,這是楊康的什麼,然後用手在整個展覽櫃上一揮,說:這便是楊康了。以局部是看不到一個人物的整體的,這在生物學解剖上是有用的,分析一個人物卻難免以偏概全了。你可以對他的一個特點描述得繪聲繪色,但不能以點代面,更不能讓這一點脫離了整體,游離於楊康之外了。楊康是一個整體,他的每一個側面都是統一於整體的,他的痴情與他的陰冷並不矛盾,他在母親面前的撒嬌與他對著屬下的狠聲惡氣並不相悖。他無論怎樣做,只是因為他是楊康。
分析悲劇的發生,無非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由於出現了極惡毒的人,比如包惜弱與楊鐵心的悲劇,無疑就是完顏洪烈造成的;第二種是由於偶然的錯誤,要歸結於命運;而第三種呢「不需要布置可怕的錯誤或聞所未聞的意外事故,也不用惡毒到可能的極限的人物,只需要在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們,把他們安排在經常發生的情況下,使他們處於相互對立的地位,他們為這種地位所迫明明知道,明明看到卻互為對方製造災禍,同時還不能說單是哪一方面的不對。」
完顏洪烈對於楊康,是否是算是極惡毒的人,要一分為二地看;而僅僅歸結於偶然的命運和差錯,似乎也不能解釋全部,如果把第三種悲劇生搬硬套在楊康的身上,一定會遭到反對,被辯駁的啞口無言,比如楊康不算是「在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而應該偏向於「道德低下」的人,比如「不能說單是哪一方面的不對」,一般人都會說明明就是楊康的不對。
楊康被安排在「金國」,對「宋國」敵對,本身就使得「道德」和「是非」不再以普通平常的眼光視之了。如果他只是西域某一小國「柔然」的王子,忽然有一天知道自己的母國是「大月氏」,而依然留在了柔然,也許相對就要公允得多,又或者,楊康的身邊不全是象沙通天侯通海這樣不入流的九流貨色江湖土匪,而多一些金國的「忠臣勇士」,那麼他的形象也不至如此尷尬,當然,並非說那時的楊康就比這時的楊康高尚幾多了。
對於楊康來講,可能是因為他已將「處在不同位置」這個元素的內涵里加入了性格,或者說,一個人處在一種特殊的位置,有他自己特殊的成長經歷和影響,必然會產生出這樣的性格。這三種悲劇對楊康都不能簡單對號入座,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套用的,那就是發生第三種悲劇的人,無可埋怨,無不平之鳴,這種悲劇中的人,是徹骨的孤獨的。
楊康的孤獨首先是因為他的選擇,他選擇的道路使得他只能獨行,他的身邊有很多人,但他行過的地方卻象是一條極寂寞的通道,在精神層次上,他沒有伴侶,也不可能有伴侶。
楊康雖然是作為郭靖的反面來描寫的,可他的故事除了與郭靖偶有交集外,還是獨立成篇的,其實不管有無郭靖,只要他的身世有被揭露的一天,那麼他的悲劇便在所難免。郭靖在楊康的悲劇里,最多是串場的作用,甚至黃蓉,也只是偶然的終結者。只是人們習慣性地去做這種比較,郭靖是怎麼做的,楊康又是怎麼做的,然後順理成章地得出某種結論,其實郭靖的選擇與楊康的選擇從基礎上和理由上都有絕然的不同,這種比較本身就是荒謬的。
『叄』 完顏洪烈那麼疼楊康,為何在楊康中了蛇毒後,就扔楊康在破廟自生自滅
楊康雖然不是完顏洪烈的親身兒子,但是也因其母是包惜弱,所以完顏洪烈也視為己出,但後來楊康中了蛇毒後,完顏洪烈任由楊康蛇毒發作而死,自己一個人離開了。其實這說白了就是楊康沒法子救了,而且完顏洪烈還是更愛自己,才會做出這個舉動。
再加上完顏洪烈看楊康著實是已經瘋了,沒法子醫治了,再加上楊康那嚇人的模樣,他也選擇放棄楊康離開。
其實人都是自私的動物,完顏洪烈雖然對待包惜弱和楊康也算是不錯,至少不曾少過他們的吃穿,但內心來說,他還是更愛自己的,畢竟說白了楊康也不是他親生的兒子,他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所以楊康中蛇毒後,他知道沒法子救治後就選擇了離開,讓楊康一個人在破廟毒發身亡。
『肆』 《射鵰英雄傳》楊康是好人還是壞人
楊康是壞人。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的定位是反派,他做過很多錯事,認賊作父,貪圖榮華富貴等。
在楊康還未出生時,就已經住到王府,完顏洪烈將他視為親子。無論對包惜弱還是他,全都關懷備至。所以盡管有國仇家恨,卻很難如郭靖那般恨得純粹。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很重要,楊康自小便在蜜糖罐里,母親包惜弱性子柔弱,除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善良,其他什麼都教不了。反觀郭靖的母親李萍,方方面面對郭靖嚴格要求,所以郭靖自小就懂事,從這一點看,郭靖先天上就壓了楊康一頭。
簡介:
楊康,又名完顏康,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人物。楊鐵心與包惜弱之子,金國六王爺完顏洪烈的養子。楊康聰明機警,外貌俊美、氣質卓絕,生母養父對其萬般寵溺,自幼在順境中成長,處處爭強好勝,不擇手段。因迷戀金朝王室的富貴,在得知身世後仍繼續追隨仇人完顏洪烈,並欲繼其王位。
與未婚妻穆念慈因比武招親結緣,後因歐陽克欺侮其妻,親手刺死歐陽克,並順義拜在其叔父歐陽鋒門下為徒。桃花島上以九陰白骨爪害死了江南七怪中的韓寶駒。在鐵槍廟中被黃蓉拆穿真相後欲殺之滅口,掌擊黃蓉軟蝟甲上,被江南七怪之南希仁遺留在刺尖上的劇毒刺破手掌,而中毒身亡。身亡後不久,其未婚妻為其產下遺腹子楊過。
『伍』 射鵰英雄傳里的楊康
客觀地說,楊康的心腸不壞,但他卻總是做壞事,其實楊康一直沒變過。樓上的人基本都說楊康時好時壞,甚至有人說他是壞人,這我一定要更正大家的想法,這一部里的楊康雖不是絕對的好人,但絕不是壞人。
我的結論可以用楊康的一切所作所為來證實。
1)楊康自小生活在王府,一直的夢想都是爹娘和好,是個孝子,當然是好人。
2)後來知道了身世,突然間一直尊敬的父親竟然是自己的仇人,換成我們我們會怎沒反應呢。大家如若設身處地一點想像,我覺得楊康作何選擇都是無可厚非的,是不是呀。後來還是選擇了放棄榮華富貴和養育自己18年的「父親」,寧願跟著一無是處 沒有絲毫感情的的親生父親,楊康當然是好人。
3)再後來楊康父母因完顏洪列而死,加上楊康在社會上屢受壓迫,心裡產生波動。大家在換位想想,楊康如果在這樣下去會怎樣,不但父母之仇報不了,餘下的一生也將在官府追殺之下過著貧困潦倒苟且偷生的生活。但是如果楊康回去呢,很顯然,首先以後榮華富貴衣食無憂(這點大家別鄙視,難道好人就一定要過窮日子嗎?不能選擇過好日子嗎?是不是),而且接近了完顏洪烈何愁報仇無期。這里可以說他做的不太對,但絕不能因此說他是個壞人。我覺得他回去當小王爺太對了,你們不覺得回去可以干很多事,不回去只有等老等死嗎?我覺得楊康如此,不單是好人,更是聰明人。
4)回去之後,他一心想找適當機會報仇,但他卻猛然發現郭靖太幸運了,處處都超過自己(這是楊康的也是唯一的一點缺點,妒忌心強,不許別人比自己強,對於自小呼風喚雨 無所不能的小王爺,有這樣的心態並不為過,對不對呀),但他已經接受郭靖這個大哥了,雖然內心極度妒忌,但他還是安下心來想要跟著郭靖學絕世武功,希望有一日可以超越郭靖(有進取心這一點是積極的,大家該支持他的)。但是郭靖卻一次次的拒絕楊康,開始是降龍十八掌,郭靖說是發過誓不能教人,楊康雖然很生氣但卻沒有是么過分的想法,只是想從其他地方學武功超過郭靖。直到後來郭靖學了九陰真經,卻以不是好武功為由又一次拒絕了楊康,這點我認為絕對是郭靖的不對,九陰真經是武林人士夢寐以求的絕頂武功,怎麼會是不好的呢,就算郭靖認為這武功不好,但他後來為什麼又以真經中的療傷之法治好了一燈 洪七 自己,既然是邪門武功,他怎敢用來治病。郭靖的行為讓楊康把超越郭靖視為頭等大事,甚至超過了父母之仇。這些都是楊康的嫉妒心引起的,郭靖也是一大因素,大家不能因為喜歡郭靖而肯定他做的一切,在楊康問題上郭靖的所做的多數都是錯的。大家想想,親兄弟之間都會因一些小事而爭執甚至大打出手,更何況一個一直以大哥自居,卻練武功都不肯教授的人。楊康恨郭靖想超越郭靖的行為,自己的嫉妒心是內因,但郭靖是絕對的外因處於主導地位。所以楊康不是壞人,既然不是壞人,當然是好人了(即使不像是十足的好人)。
5)後來想盡辦法拜了西毒為師,殺掉五怪,一直到的和郭靖最後決斗,他都只是完成成自己的最大的理想——打敗郭靖,雖然做了很多錯事,但當一個人被嫉妒心蒙蔽了雙眼,做些錯事也是沒辦法的。大家想想楊康對別人是不是一直很好,舉個例子吧,在鐵槍廟中西毒要殺傻姑,楊康出言阻止,這是為什麼呢,傻姑不但傻而且和楊康絕無關,原因就是楊康是個好人,即使是無關的人他也可以伸出援助之手,但他要打倒郭靖就要跟著西毒,就不能得罪西毒,對於傻姑的問題自然不能太過強硬,這也就解釋了他為何只是出口阻止,卻未出手阻止了。楊康絕對是個好人,只是嫉妒心使他分不清好壞了。
6)大家記得他殺完顏洪烈是說的話嗎,其實他從未忘記自己是楊家後人,自己的父母之仇。大家一定記住了楊康的結局,這是他終於真正接受了郭靖這個大哥之後,被嫉妒心蒙蔽的雙眼總算睜開了,終於向西毒求死。果然是個好人。
其實綜觀全集,開始的楊康是真正的自己,後來被嫉妒心蒙蔽雙眼,但他對郭靖以外的人還是很好的(其實他也想過要對郭靖好,只是。。。),直到最後求死的楊康才又變回成了那個原來的真正的楊康。其實楊康的確是個好人。
『陸』 為何完顏洪烈會把中了蛇毒的楊康扔在廟里自生自滅
因為對於完顏洪烈來說,楊康已經完全失去了利用的價值。雖說楊康是自己的孩子,也是自己從小養大的,但是在完顏洪烈的心中,利益是至上的,所以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利用價值的話,那麼就只能拋棄了。完顏洪烈在劇中的形象一直都是給人一種不擇手段,為了達到目的,任何人都是可以利用的這樣的一種形象。
因此,當楊康中了蛇毒無比痛苦的時候,甚至想要咬死完顏洪烈,而完顏洪烈對楊康也是沒有任何父子之情的。而且完顏洪烈作為金的王爺,有身份和地位,並不需要楊康的情感,所以說,當完顏洪烈走出破廟之後,對包惜弱的感情也就放下了。
『柒』 楊康性格特點是怎樣的,我們要怎樣評價楊康呢
楊康:幹了不少壞事,心地很壞,讓很多人痛恨。他生長在一個尖銳對立,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的環境中,無論怎麼做,他都是背叛,一方是生父,一方是視如已出,撫育多年的養父。如果他沒有理想和抱負,他可能會和父母一起走,但如果這樣,他的生父又很難逃脫金兵的追殺,生父死了,母親也失去幸福,還很可能會失去生命。當他了解到母親的真實意願後,做出了選擇:母親和生父走,享受幸福;自己在養父身邊,實現理想。這樣可以保全雙方,但他自己失去了名節。
父母:楊鐵心固然俠肝義膽,包惜弱誠然溫婉善良。但可以說,楊包之間的夫妻之情遠大過於對楊康親子之愛。楊鐵心從刀口下逃生,化名穆易,一心只為找到妻子。與兒子失散十幾年後,在和兒子相遇後不久,夫妻二人雙雙命喪黃泉,令人悲嘆。是完顏洪烈給了楊康父親的愛;是完顏洪烈撫育楊康長大成人。他於楊康,是真正的親人。大金國小王爺的身份自然令楊康養成了平常百姓難以忍受的不良習慣,但人的性格本身就是由環境與個人相作用而成的。從小殷實的生活環境與一心只知自己是完顏康的楊康,你讓他如何在一夕之間接受愛了他十多年的父親是他的殺父仇人?讓他如何在一時接受原來他不是腰纏萬貫的小王子?換做任何一個人,怕都是無法承受!更可悲的是,親生父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在父親的戲份上早已缺席已久,你讓楊康如何接受一個素未給予自己愛的人為父親?你讓他怎麼能說服自己去報“殺父之仇”?
這般一想,楊康的一些行為卻也在情理之中。人們常說,為什麼他不能像郭靖一般拋棄榮華富貴,這根本沒有可比性,命題本身就有漏洞,一個從小過王爺生活的人,他生活了十多年,一切秉性早已天成,你讓他如何一時放棄?況,在他的記憶中,是完顏洪烈給了他所有屬於長輩的疼愛,對他來說,親人除了母親便是完顏洪烈。哪怕真相大白後,人人都言完顏洪烈得以誅之,楊康首先想到的是養育之情。“親生不如養大”。楊康對完顏洪烈的孝敬,可見一斑。也許有人說,楊康是為了自己日後的榮華富貴才救完顏洪烈,但那又怎樣,畢竟,他救了養父,他的腦中承載的是“父親”從小給予自己的愛。其次,從小富裕生活的人,你怎可以說讓本可以繼續瀟灑的他,馬上放下手中的一切,去面臨“破產”後的痛楚?這樣,換誰,都會崩潰。
『捌』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到底錯在哪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的錯還是比較嚴重的,主要就是他錯在貪圖榮華富貴,認賊作父,而且其感情的事情也沒有處理好,存在欺騙感情的情況,並且很多方面也很無情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