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互助獻血為什麼找不到血源

互助獻血為什麼找不到血源

發布時間: 2022-09-19 12:08:06

A. 在北京動手術找不到互助獻血的人怎麼辦

互助獻血是獻血相關法律、法規認定的無償獻血的形式之一。互助獻血的指向性、目的性更明確,獻血者與用血者之間通常具備直接的親戚、朋友、同事、鄰居等關系,或者間接的某些社會關系。該獻血者通常視為屬於緊急招募的獻血者。當無償獻血者嚴重匱乏時,也可以找中介,我上次動手術就是叫的他們,王先生 130 .......511****78……265...但是只限北京的獻血者一旦意識到自身的獻血行為可以用來拯救親屬、他人的生命,他們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可能會轉變為固定的志願獻血者,這將為輸血者帶來安全和充足的血液供應保障。

B. 北京醫院互助獻血怎麼辦

北京血液緊張,想要用血,必須先去獻才可以,找不到血源的,可以找我,我可以幫助你們,電話我名字,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具體流程是這樣的,先到醫院開出互助單,在去血液中心獻,在調往醫院,然後就可以用了

C. 家庭互助獻血的事件起因

有讀者致電本報,稱一些人在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以下簡稱血液中心)門前徘徊,與急需用血的患者家屬搭訕,稱可以幫助聯系血源。記者對此展開暗訪,發現這些被稱為血托的人,低價雇來獻血者,然後以高價轉賣給急需用血的患者。一些醫院及血液中心不對獻血者身份進行核實是導致血托行業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
昨日,市衛生局稱血托行為違法,今後會加強獻血、用血行為的監督。血液中心表示,將加強對獻血廳的巡視。

D. 有急需輸血而又找不到血源的病人心裡有何感想

你的情況很普遍啊、很多慢性貧血或者是慢性病需手術的、血站就是要拖著把血留給手術台上的患者、首先你可以先斬後奏、先上手術台再要血、血站不敢不給、再或者家屬獻血、拿獻血證到你所在的醫院輸血科要血、他也不敢不給你領血去、變通一點嘛、假如你是你們單位的領導、讓下屬獻血(不需要同型血)、或者是朋友獻血、總不能讓自己吃虧啊、

E. 北京協和醫院親人動手術急需用血,怎樣快速找到血源。

需要什麼血型

F. 因貧血需輸血,可醫院無法從血站拿到血,理由是:要輸血,親屬先獻血!若親屬都不能獻血要求,是否只能等

這個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義務獻血血源不足,所以採取這樣的方式,這叫做互助獻血,如果沒有符合獻血要求的話,就不能採用互助獻血的方式,也不至於等死,等血源充足時就有血輸了。貧血的話,如果不是急性失血,那麼血紅蛋白下降還是有個過程的,不用過於擔心,醫院一定會聯繫到血源的。

G. 轉載:關於獻血和互助獻血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0106712/answer/222776401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執業醫師李醫生

普外科醫生 @Hann Leu

丁香園論壇站友小小輸血醫朱展鴻

編輯於 2017-08-30

說明:方便閱讀,我把互助獻血的部分截圖置前了。

很抱歉,這也是真的。

在獻血話題里,互助獻血,「以血換血」也經常被提到。

這里,對「互助」的含義簡單理解就是,如果 A 患者手術需要額外准備 4 U 紅細胞,A 的家屬需要在手術前到指定的義務獻血處去獻等量的血(獻 200 mL 全血相當於 1 U 紅細胞),也就是 800 mL 血。

曾經的獻血證,即使近半年內獻過的也不算數,必須是為了這次手術而專門獻的。

但這並不表示家屬獻的血可以直接用於該患者,而是也要經過正常的獻血流程去采血、檢驗、分離處理。

血庫通過這種有城下之盟意味的「自願獻血」來擴大采血來源,緩解整體血庫壓力,而作為「獎勵」,可以保證獻血者家屬的優先用血。

如果家屬有成年男子,那兩個人獻血就夠了,如果沒有,就要發動更多的親戚。

但也有找不到足夠的親屬幫忙獻血情況,有的家屬去輸血科咨詢完回來告訴醫生,「親朋好友都可以。」

醫生恍然大悟,原來不只是直系親屬的血才可以!那親朋好友的范圍就很寬了,近到不怎麼親的熟人,遠到……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能會催生所謂的「職業獻血人」,這種與無償獻血初衷相悖的「用血」灰色地帶,實際上,也在某些報道里初見端倪了。

此外,也有醫生跟我說到,有時為了術前備血進行了互助獻血,但最後手術非常順利,備的血並沒有取回來用,有些病人家屬難免會埋怨他們虛張聲勢,讓他們花費不少「代價」,備來的血打了水漂。

實際上,無償獻血,體現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想狀態。

盡管在政策宣傳、用血優惠、報銷流程等多方面有很多不盡人意的情況,但目前的無償獻血政策,仍是維持現在用血相對安全並且廉價的關鍵因素。

「血荒」還在繼續。

盡管互助獻血存在「不近情理」之處,但也是緩解血荒的權宜之計。

以下為全文

謝邀,我是來講內幕的。

關於獻血好不好的問題前面幾個回答已經答得很好了,這里簡單總結下:

獻血到底好不好?

理論上,獻血有可能對健康有益,因為失血可以促進血液再生、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但是,現實中尚沒有充分的有說服力的研究文獻來支撐這個說法。

目前,我國無償獻血一般是有 200 mL、300 mL 和 400 mL 三種規格,而且兩次獻血間隔期不少於六個月。

多數人一次僅獻 200 mL,而這個量不足體內血液的 5%。而一個正常健康女性六個月的月經量(大約 200~300 mL)都比這個多,健康人體可以輕松的進行代償,甚至都不一定會動員肝、脾中的血液。

因此,很難說獻血後人是更加健康了——當然,也不能說是更不健康了。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獻血之前的疾病篩查還是有用的,對於人們了解自身某些傳染病的感染情況很有幫助。

下面,我講講內幕。

這是真的。

題主遇到的「校醫院的醫生」說,一袋血分離出來好幾種成分賣給病人,這是真的。

被獻的血液經過嚴格的檢測後,會進行分離處理,將血漿和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分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有以下好處:

對病情需要選擇,缺什麼輸什麼,提高治療效果。在這次事件中,燒傷患者最多,他們一般需要輸血漿等。

減少輸血不良反應,提高輸血安全性。因為輸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僅是浪費,而且可引發輸血不良反應。

便於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長期的如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澱物可以保存 1 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可以在特殊技術下保存 3~5 天隨時可用。

一血多用,節省血源。血液來自健康人的無私貢獻,是寶貴的資源,將一袋血分成各種成分就可派多種用途,治療多個患者。如某市每年獻血 35 萬單位,而製成成分血即有 70~100 萬單位。

減少輸血傳染病。由於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細胞、冷沉澱和凝血因子等製品中,大多數輸血患者並不需要這些成分。

這是真的。

我不止一個醫生朋友跟我吐槽過因為沒血用被迫手術延期的事情。我在血液科實習的時候,也經常無奈地跟病人一個個解釋為什麼本來說好了今天要輸的的血不輸了。

甚至之前還有醫生被要求簽這種「保證書」:

為什麼沒血就要推遲手術?

因為對醫院和患者來說,輸血和輸血漿是保證術中安全的必要步驟:

很多成熟術式的手術在通常情況下並不需要輸血,但正如術前談話里會提到的各種潛在風險一樣,手術中很多實際情況是難以充分預料的。一旦出現意外的大出血而需要輸血時,如果事先沒有通知血庫備血,而血庫也沒有存血的情況下,是極度危險的。 因此,對於一些較大的手術,即使把握性很大也會常規在術前備適量的手術用血,有備無患,如果手術順利沒有輸血也不強制使用,病人並無損失。

有的手術本身就屬於高風險手術,可預計的出血就會很多,因此如果無法保證備血量的情況下,貿然手術是非常危險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有些術前就存在中重度貧血的患者,更要在基本糾正後再進行手術。

這也是真的。

大學生是獻血的主力,長期以來,獻血車選擇在商圈停靠,也是主要吸引周末上街購物的那些精力充沛的學生。在學校放假之後,獻血量會出現驟減。

也因此,「血荒」每年都會出現,它往往出現在兩個時段——大學生不在校的寒暑二假。

但醫院的需求並不會因此減少。

所以「血荒」問題的嚴峻突顯。一些醫院為了應對假期時的用血緊張,甚至會和血站聯系組織醫院職工集體獻血,以保證短期內本單位用血的「特需」。

講一個親身經歷的事情,我第一個輪轉的科室就是血液科,那時候剛考完期末考試就去了,也正好是學生放假的時期,帶教老師安排給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挨個通知計劃要輸血的病人,說現在學生放假了,血庫沒血了,今天不能輸了,同時動員患者家屬去「互助獻血」。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患白血病的年輕妹紙,剛嫁人就被送來醫院了,家裡人似乎很嫌棄她的樣子,入院時出現過一次就再也沒有出現了。

這樣我也沒法動員她的家屬去獻血。

當我遺憾地告訴她今天不能輸血了,她表示十分驚恐,瞪著眼睛問我:「那咋辦?你們就這樣看著我死啊??!」

當時我還太年輕,也一時語塞,竟然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怏怏地跟老師匯報。

老師安慰我說醫院很快會組織獻血的,然後轉身在我的實習冊上的「醫患溝通」一項打了不及格。

後來醫院真的組織醫生護士們獻血了,那天,門診大廳擠滿了排隊獻血的白大褂們。

然而杯水車薪,我們還是沒血用。

直到漫長的暑假結束。

然而,很快,寒假就要來了。

這也是真的。

獻血話題下面很多人都說,自己 / 家人曾經在老家獻了很多血,為什麼到醫院要用血的時候卻用不上?為什麼還要花錢才能用血?

這個問題中,有兩大關鍵點——用血成本和異地用血。

我國當前的無償獻血相關人用血條件如下:

用血成本比較好理解,這主要指采血、用血過程中,人力耗材的基本成本,稍做解釋,一般都能讓患者或家屬理解。

但血液本身也需要支付,這通常就是因為異地用血的關系了。

大多數情況下,無償獻血相關人,也就是無償獻血者自己,以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都可以在獻血地和省內異地用血享有一定的優先權。

當然,但這並不表示絕對的優先用血,只是說在同等情況(病情輕重以及醫學上對血的需求基本一樣)下,有獻血證的可以優先用血。

對跨省異地用血的人來說,即使有家人,甚至本人,在過去獻了很多血,通常也沒有辦法在用血上有差別的對待。

很抱歉,這也是真的。

在獻血話題里,互助獻血,「以血換血」也經常被提到。

這里,對「互助」的含義簡單理解就是,如果 A 患者手術需要額外准備 4 U 紅細胞,A 的家屬需要在手術前到指定的義務獻血處去獻等量的血(獻 200 mL 全血相當於 1 U 紅細胞),也就是 800 mL 血。

曾經的獻血證,即使近半年內獻過的也不算數,必須是為了這次手術而專門獻的。

但這並不表示家屬獻的血可以直接用於該患者,而是也要經過正常的獻血流程去采血、檢驗、分離處理。

血庫通過這種有城下之盟意味的「自願獻血」來擴大采血來源,緩解整體血庫壓力,而作為「獎勵」,可以保證獻血者家屬的優先用血。

如果家屬有成年男子,那兩個人獻血就夠了,如果沒有,就要發動更多的親戚。

但也有找不到足夠的親屬幫忙獻血情況,有的家屬去輸血科咨詢完回來告訴醫生,「親朋好友都可以。」

醫生恍然大悟,原來不只是直系親屬的血才可以!那親朋好友的范圍就很寬了,近到不怎麼親的熟人,遠到……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能會催生所謂的「職業獻血人」,這種與無償獻血初衷相悖的「用血」灰色地帶,實際上,也在某些報道里初見端倪了。

此外,也有醫生跟我說到,有時為了術前備血進行了互助獻血,但最後手術非常順利,備的血並沒有取回來用,有些病人家屬難免會埋怨他們虛張聲勢,讓他們花費不少「代價」,備來的血打了水漂。

實際上,無償獻血,體現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想狀態。

盡管在政策宣傳、用血優惠、報銷流程等多方面有很多不盡人意的情況,但目前的無償獻血政策,仍是維持現在用血相對安全並且廉價的關鍵因素。

「血荒」還在繼續。

盡管互助獻血存在「不近情理」之處,但也是緩解血荒的權宜之計。

H. 公司叫去醫院獻血漿,據說是什麼一個客戶需要用血,醫院規定必須找人獻血漿才能買血 誰知道這是什麼情況

「醫院規定必須找人獻血漿才能買血。」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在血液庫存緊缺的情況下,短時期內找不到適合患者的血源,希望患者家屬能夠參加互助獻血,有利於及時提供充足、合格的血液,及早為患者治療。獻血者或其直系親屬,輸血後可憑相關證件到獻血點報銷血費。
獻血者獻完血後由采血點的工作人員為獻血者登記、發放獻血證,說不給獻血證是不可能的。

I. 請問如何找到血源

也就是M3,已經是不幸中的大辛了,M3可以有望通過砷劑治癒。
應該是血小板減少嚴重,所以急需輸血小板。我搞不懂難道北京那麼大的地方竟然缺AB型血小板,還是因為輸血費用太高而叫親人獻血?如果是後者的話,就算人家同意了,也免不了多少錢,因為主要是提取血小板費用高。所以你還直接從醫院(醫院從血庫弄的)買吧,不必要。

熱點內容
為什麼打哈欠眼睛會看得更清楚 發布:2025-05-23 00:05:48 瀏覽:831
晚上睡覺前為什麼頭腦有叫聲 發布:2025-05-22 23:58:20 瀏覽:509
為什麼看東西有幾條橫線 發布:2025-05-22 23:53:11 瀏覽:99
windows音頻文件保存為什麼格式 發布:2025-05-22 23:33:52 瀏覽:242
為什麼晚上睡覺一直想喘氣 發布:2025-05-22 23:27:21 瀏覽:187
手機玩久了為什麼會臟 發布:2025-05-22 23:24:50 瀏覽:343
萬年歷為什麼都不一樣呀 發布:2025-05-22 23:23:25 瀏覽:913
為什麼電腦pin總是錯誤開不了 發布:2025-05-22 23:15:23 瀏覽:642
眼睛腫的像被蚊子咬為什麼 發布:2025-05-22 23:13:48 瀏覽:954
為什麼微信打開文件默認qq瀏覽器 發布:2025-05-22 22:40:04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