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課堂的東西為什麼聽不懂

課堂的東西為什麼聽不懂

發布時間: 2022-09-24 07:54:58

A. 為什麼高中生上課會聽不懂呢對於理科,例如數學和物理

分析學生上課聽不懂的原因,既有學生方面的原因,也有老師方面的原因。
學生方面的原因包括:
一,學習基礎差。
有些學生初中就已經顯露出在某些學科學習上的不足,比如計算能力差,截圖速度慢,舉一反三的能力差,等等,但是沒有引起老師和家長的足夠重視,沒有及時將欠缺部分補足到了高中,就顯露出來了。
二,學習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被動懶惰。
現在很多學生學習非常依賴家長和老師,缺乏應有的主動性,比如說上課走神,不認真聽講老師布置的作業,應付了事,不懂得自己進行預習復習等等。
三,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
比如在學習上受到的肯定比較少,或者注意力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游戲,網路電視等等
針對以上的原因。
四解決方法
學生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孩子的情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發現孩子進步要及時表揚,其次,要注意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的習慣,不要一味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孩子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熟視無睹。

B. 為什麼大學的課聽不懂呢

聽不懂課的話首先要找原因,為什麼自己聽不懂?是自己對課的內容不感興趣?是自己對這一門的課程沒有事先了解?結果一頭霧水。還是自己的能力,基礎有限?(比如高數等理科專業的)找到問題就對症下葯。

學習的根本意義在於學到新的知識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你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不要事事都要求完美,面面俱到,不然的話你只會一面幻想自己對知識深入了解,但現實中卻只懂皮毛。自律,努力,制定一個適合你的學習計劃,持之以恆,即使不能精通,但是聽懂還是沒問題的。

提供幾個解決方法:

1.可以問下周圍同學/學長學姐哪個老師講這門課講得好,去蹭課。



2.自己下來看課本/找講的好的教學視頻自學,一般(就我自己的經歷來看)老師講的我聽不懂,結果我自己想辦法自學,思路簡直不要太清晰,雖然多花時間,但也算懂了。



3.學懂基本概念這些後,也可以適當做題鞏固的。

C. 為什麼老師講課我聽不懂呢

老師講課是按照同學們的整體水平講,不可能按照一個人的水平講。當你確實聽不懂時,要立刻找老師補課,或者建議老師改變講課方式,千萬不要隱瞞實情。
B、 查找原因,集中精力聽講,自覺遵守課堂紀律。聽不懂老師講的課,要從兩個方面查找原因。一是自己這一方面:看自己上課是不是認真聽講了,是不是按照老師的思路走了,是不是提前預習了,是不是認真完成作業了,如果都做到了,說明老師講課方法有問題,要及時與老師交換意見。二是老師這一方面:老師是不是認真講課了,是不是認真批改作業了,是不是耐心細致地對待每個學生了,老師講課是不是有口音,同學們都聽不懂,還是只有自己聽不懂等等。問題找准後,再與老師商量怎麼辦。
C、 改變學習態度,從自己身上突破。如果只有個別同學聽不懂,說明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可以制訂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堅持預習,多練習、多向老師、同學請教,只要功夫到了,學習自然就上去了。
備忘錄:發現聽不懂老師的課,千萬不要著急,在與老師溝通的同時,可以請家長在家裡幫助自己學習,讓家長當自己的輔導老師,逐漸適應老師講課的節奏。

D. 為什麼有的老師講課聽不懂

為什麼老師講過的課,孩子們聽不懂怎麼辦?聽課的效率往往直接影響孩子的成績、和對知識的記憶,所以,父母還是得優先解決孩子聽不懂老師講課的問題。孩子上課聽不懂老師講的可能有兩種情況:

一,對上一個課程的內容沒有充分理解。 新的學習內容是建立在對已學內容理解的基礎上,如果之前學的沒有理解、鞏固,就會導致新的知識無法理解。所以要及時幫助孩子查漏補缺,當天學習的內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向老師、同學請教,理解的透徹。

二,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 老師講課無法照顧到每一位同學,都能及時聽懂,假如稍微走神幾分鍾,再回過神來就可能跟不上了。建議孩子首先要提高上課的注意力,不要走神,再者要養成預習功課的好習慣,提前了解第二天老師要講課的內容,把疑點標注出來,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就能更快的進入狀態,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知識。

其次,如果孩子聽完課後,還是不懂,那父母要提醒孩子及時將自己不懂得問題寫下來,去問老師或同學。

如果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不懂,那父母不妨讓他先做課後練習,或者將作業里相關的題目拿出來,說說他自己怎樣理解的,父母再順著他的思路去輔導。

我希望以上建議能給你帶來幫助。

謝謝

聽不懂老師講的課可能存在兩個方面面的原因。

一是老師方面的。有的老師講課跳躍性很強,智力一般的學生是跟不上趟的,所以聽不懂;有的老師對所講的內容本是昏昏,學生就難免昭昭 ,聽不懂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是學生方面的。有的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非得老師舉一反三不可,或者是還沒有找到老師講課的方法,就難免聽不懂;最怕的是有的學生根本沒有學習興趣,課堂聽課如聽天書,聽不懂也是情理之中了。

無論是哪個方面,如果能做好師生溝通,聽不懂就能迎刃而解。

我是一名有著二十七年教齡的小學教師,教過語文也教過數學。回憶起自己的學習歷程,有的老師上課確實難懂,而有的老師上課卻特別好懂!結合我的教學經驗,一堂課學生能否聽懂,取決於以下五個因素:

一、課堂紀律是否正常。

1.喧鬧的課堂,學生靜不下心聽老師講解,固然聽不懂。

2、安靜的課堂,學生才能對老師的講解入耳進心。

因此,教師上好課的前提是維持好課堂紀律,能讓學生耳到、眼到、心到。

二、教學准備是否充分。

1.教師課前通讀教材,把握了教材的編排目的,圖文用意,才能結合教材進行有效教學。

2.教師課前對學生的認知偏差有預見性,有充分的「方向回正」准備措施。例如二年級學生在書寫「燒」字時,容易誤加一個點。我的方向回正措施是形象直觀的口訣「燒掉一點」,學生就會牢記住燒字沒有右上角一點。

三、教學過程中知識重點是否把握准確。

1.一堂課必有一個或幾個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重點:重點字、詞、句,重點公式,以及考點,這部份知識必須重點講解,重點練,讓學生吃准、吃透。

2、非重點部份略講,不能佔用重點時間。每個人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老師輕重不分的講解,會讓學生記憶雜亂膚淺,全是過眼「浮雲」。

三、講解方法是否靈活多變。

I.用某一分析途徑學生若理解不了,就要換用其它途徑,不可重復硬灌。

2.講解中要留有餘地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發現,去總結出他能理解的正確結論。

四、講解方法是否結合學生認知規律。

1.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於老師,不能用老師的思維方式去「趕學生上架」。

2.講解方法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能讓學生自主發現和感悟。

五、教師的教學是否幽默風趣、生動激情。

1,幽默風趣的講解能把學生置於輕鬆快樂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2.生動激情的講解能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整個心身完全溶於情境體驗之中。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是導演,學生是主演,如果教師能駕馭好以上五個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動耳、動眼、動手、動腦、動情,哪么學生會期盼下課鈴聲慢點響起,這堂課學生肯定很懂!反之,老師照本宣科、枯燥無味、死板生硬的講解學生則會期盼下課鈴聲快點響起,這堂課聽不懂,那是必然的!

筆者認為不能全怪老師,可能老師與學生都存在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

老師講課可能存在的問題:

1、老師可能上課前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了解不夠。 老師可能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估計過高,在講課時,就忽略了基礎知識的復習,起點高。因而造成老師講課學生聽不懂。

2、老師講課速度可能有點快。 老師講課可能妙語連珠,語速過快,學生還沒反應過來,老師又講下面的知識了,從而使學生聽不懂。

3、老師沒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 在學習理科時,有很多知識,非常抽象,看不見,摸不著。老師在講課時沒有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直觀知識,微觀知識沒有宏觀化。因而使學生難以理解,導致學生上課聽不懂。

4、老師講課沒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 有的知識看起來很復雜,若按部就班去講,學生聽課雲里霧里,不易聽懂。若老師抓住了知識的主線,核心,關鍵。老師一講,學生一聽自然就弄清楚了。

學生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

1、學習新課前,沒有預習。 聽課前預習很重要。若沒有去預習,就不能帶著問題去聽課,聽課時處於被動地位。所以學習新課就聽不懂。

2、學生聽課注意力不集中。 因老師上課所講知識是一環扣一環,若聽課不專心,分神,聽著聽著就去想其它問題了,前後知識自然缺乏連貫性,因此越到後面就越聽不懂。

那麼,現在怎麼辦呢?

只有老師改進教學方法,在講課前摸清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由淺入深,講課時,要善於用打比方的教學方式,邊講邊舉學生易懂的實例,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讓學生便於接受。

學生本人應該在老師上新課前,花上幾分鍾,自學一下老師要講的內容,聽課時,全神貫注,不開小差,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邊聽邊筆記。

記上本堂知識重點,沒有聽懂的知識,也應記下,下課後及時搞懂。只要長期堅持,習慣了,以後聽課就應該能聽懂了。

老師講課聽不懂懂,如果是老師的問題,倒霉的就是學生了。

你既然說「有的老師講課聽不懂」,那麼就是說,另外的老師講課你還是能聽懂的。

下面拋開學生這方面的因素不論,單單說說為什麼有的老師講課讓人聽不懂?我想有如下原因:

1、教師語言表達能力差。

優秀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教師最起碼必備條件。沒有這個條件是不合格的教師。

【1】語言表達能力很差,表現在,說話用詞不準確,不恰當,導致詞不達意,句不達意,不能把本來想表達的意思准確的表達出來。

【2】語言表達能力差,還表現在說話不會運用語言邏輯重音,不會利用邏輯重音來強調表達的重點意思,做更也就分不清老師表達的重點,理解的重點,提示的重點,強調的重點,因此,學生很難聽懂。 2、講課主次不分,重點與非重點不分。

講授教學內容,不分主次,不分重點與非重點,鬍子眉毛一把抓,瞎子拉鍋蓋——一起抿。由於老師在一堂課中,對教學內容,不分主次,平均分配時間,平均分配精力,該重點講的一帶而過,該略講的,卻啰嗦起來,同學們能聽懂才怪呢?

3、教師講課沒有巧妙地突破教學的難點問題。

講課不但要抓住重點,還要突破難點。教學難點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解決難點問題,老師必須精心備課,設計 恰當、科學、有效的方法,化難為易,這樣學生才能把難點問題聽明白。難點問題解決不好,整堂課學生是聽不明白的。

必須強調的是:如果全班大部分學生聽不懂,可能是老師的問題,如果少部分學生聽不懂,可能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必須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來分析。

為什麼有的老師講課聽不懂?這個問題,這里挑重點的說說。

主要原因:

1、老師的原因 ①不了解學生的知識范疇。

有的老師(新教師居多)自以為是,說些學生沒學過的語言,之乎者也的,學生是聽不懂的。

像初中化學的氧化還原反應,只能解釋為得氧叫氧化和失氧叫還原。可是,你老師非要說高中的:得到電子教氧化,失去電子叫還原。學生也是很難聽得懂的。

再如,在教小學解方程時,遵循的是: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減數 = 差+減數 被除數 = 商×除數 減數=被減數-差 除數=被除數÷商

可是,教師用中學的方法講解方程,小學生怎麼能聽懂呢?

所以,老師備課,要背學生。

②老師方法水平差。

老師講的數學題:

這道題,作為老師,關鍵要做出線段圖,講明白「乙數比甲少數2/3」的意思是:①乙數比甲數少。②少多少呢?乙數比甲數少的那部分是甲數的2/3。

這樣學生才能根據數量關系,列出算式:324÷(1-2/3)=972.

當然了,有些學習好的學生,就是老師講錯了,都能聽出來。

2、學生的原因。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好,是聽不懂老師講課的主要原因。

比如:高中老師講韋達定理(一元n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可是,有的學生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

」都不了解,是很難聽懂的。

當然了,學生上課思想溜號,也是聽不懂的。

所以,要讓學生做好預習,或者給予補課,認真聽講。

不然,老師講課是無法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

這才是:

教師講課認真聽,

面相全體不放鬆。

有的學生聽不懂,

過深不細學生懵。

為什麼同樣的移動信號,不同的手機在不同的地點,信號強度會不一樣呢?不同品牌的電腦反應處理的速度為什麼不同呢?

我一直把老師的講課比喻成信號發射塔,把學生比喻成不同品牌的手機。把學生不同智力水平和大腦處理反應速度比成電腦的CPU。

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同樣的老師講課,有的學生能聽懂,有的學生聽不懂。有的學生理解的快,有的學生理解的慢。

手機信號的強弱,與發射塔的信號強度有關。也與手機的接收能力相關性。 所以,同樣的老師講課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他的反應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同樣,這個老師也有可能講課的速度和內容難度有點大。所以學生和老師之間是一種彼此磨合與適應的過程。要從兩個方面去改進,一個是老師講課的速度和難度,要適應學生的接受程度。

這也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老師講課要考慮學生的學情。

其次,與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否清楚清晰,也有相關性。語言表達准確,簡潔到位的老師讓學生容易聽懂。這也是作為一名老師要具備的表達能力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老師講課,有的老師講課容易懂,有的老師講課就是聽不懂。與老師有關系,與我們自己的接受能力也有關系。

兩個方面來回答您的問題:

老師方面:

同樣一件事,為什麼有的人一說你就懂,有的人說了半天你還是一頭霧水。原因是表達方式不一樣。將復雜的知識內容講的通俗易懂,簡明扼要,這就是每個老師的基本功了。

在講課過程中,應用各種教學工具、舉例說明等方式,會讓孩子對知識的了解更有立體感,明白的更透徹。

老師上課的節奏也很重要,畢竟每一個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不同,老師講課節奏快,很多掌握不熟練的學生就會聽不懂的。



學生方面

是否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很重要,跟得上節奏,會影響上課的學習情況。

除了聰明的孩子以外,普通孩子對知識的提前預習很重要,會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去消化知識點,不至於課堂上現理解,以至於聽不懂。

上課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專注力,都會幫助孩子學習的。三心二意,只會聽得不全面,這樣必然會聽不懂。


這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看是哪些學生聽不懂,是偶爾聽不懂,還是一直聽不懂?

如果是所有的學生都一直聽不懂,那就是老師的教法不適合學生,對知識點的講解不透徹,學生沒有理解接受。

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方法方面,好好下番功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採用更通俗易懂的講解方法。

如果是學生偶爾聽不懂,可能是知識點比較難,所授知識可能是全書的難點,需要反復講解練習來突破難點。

如果是班級少數人聽懂了,多數人沒聽懂,那就說明老師的教法比較適合尖子生,講解時知識點一帶而過,跳躍性比較大,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就會反應不過來。

如果大多數人都聽懂了,只有個別學生聽不懂,那就是這些學生的基礎差,對前面知識沒有掌握,影響了新知識的學習。這就需要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方能溫故知新。

如果發生這樣問題,一方面可能是這老師語言表達不夠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思維不夠連貫,跳躍性太大,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節拍,最終導致聽不懂。

另一方面可能是學生自身基礎較差,導致對課堂講解一知半解,無法融會貫通,建議可以先預習,梳理課本知識點不理解處,可以在課堂上或課後詢問請教同學或老師,這樣就能扎實掌握課本知識。

E. 有時候數學課聽不懂是怎麼回事,我有時候認真聽了,但是還是聽不懂,你們說我該怎麼辦

數學課聽不懂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這節課的知識點確實有難度,你的課前預習和心理准備又不夠,就不會那麼容易接受。另一種可能是,數學是從易到難環環相扣的,只要之前的知識脫節了,後面的知識就接不上,就算你聽了也聽不懂。從你的問題來看,「有時候」聽不懂,說明是後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比較大。

至於解決,你課下直接問老師,或者關系比較好的同學,把聽不懂的環節串起來就可以。

F. 上課聽課為什麼明明認真聽課就是聽不懂

1.沒用心聽。2.之前的知識點沒記住,所以後面的就算努力聽也不明白。因為很多課程,比如數學,是連貫的。如果前面不會,後面怎麼都聽不懂。3.死記硬背。知識點沒理解透徹,當時背可能記得,過一段時間有可能就不記得了。或者是看書記得,關書就不會了

G. 聽不懂老師講課,別的同學也有這種感覺,這到底是誰的原因呢

學校老師講的東西學生聽不懂有很多外在和內在因素導致,針對樓主所提問題,根據我自身的經驗,我想原因有可能有以下幾種:

老師課前備課可能不夠充分,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把握不同學生的理解力,將課堂所講的知識講解的太深奧,對於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很好把握,但有的同學需要一個過程去消化吸收可能就沒有那麼快的去理解了,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內容可以把課堂內容分為兩節課或者幾個學時去講解,我一直認為只有當稍微中等以下同學聽明白了,那麼理解能力強的同學更不用擔心了。

教師上課的精神狀態也會影響到學生,如果像讓學生一節課注意力集中,教師就要讓自己充滿激情和戰鬥力,許多老師講課過程中語調可能會很平穩很緩慢,導致有的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開始游離了,因此教室上課的狀態也很重要,要利用教育機智和幽默智慧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

H. 上課聽不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知識層次連接不上;
2、老師上課無趣/吹水,影響知識的吸收;
3、你壓根心不在焉,左耳進右耳出;

I. 上課很認真聽但有些內容還是聽不懂,我該怎麼辦呢

當我下去做筆記,查找老師說過的每一個例子的時候,每個觀點的來源,怎麼說的,怎麼論證。忽然發現,有的問題我懂了,老師講的課雖然平淡,真正聽的也沒有幾個,但是細細做下來,還是學到了很多。我忽然明白了,是自己的知識儲備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所以會聽不懂,老師的每一堂課就像一篇嚴謹的學術論文。需要自己很用力才能跟上老師的步伐。

要看你是什麼情況,是上新課還是上習題講解課。如果是新課這種不懂的情況不會太嚴重,因為老師會把知識點從源頭講起幫你理順思路,幫助你更好了解知識點。

J. 學生為什麼上課聽不懂

學生為什麼會聽不懂呢?我想首先是老師的原因。有些老師把一個很簡單的東西講得很復雜,如果學生的基礎差一些就很難聽懂,在學生還沒有弄清楚基本原理的時候,他就開始變化,一變兩變就把學生變糊塗了;有些老師講課語速太快,不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以至於學生的思維跟不上老師講課的節奏;有些則可能是學生對老師的口音、授課方式不適應。 我很佩服當年革命先驅在做革命宣傳時的本領和對革命道理理解的透徹。如果當時面對沒有文化的工人、農民,你去講《資本論》中的剩餘價值理論,恐怕不會有人聽的。但是你對他們講,種地的為什麼沒有糧食吃?蓋房子的為什麼沒有房子住?挖煤的為什麼沒有煤燒?他們就很容易懂。 老師講課也是如此。如果一位老師把一門很深奧的課程能用非常通俗的語言講給學生聽,而且能用這些深奧的理論來解釋我們日常身邊發生的事情,那麼學生就很容易聽得懂,理解深刻,並難以忘記。 在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學生直接選擇老師的機會很少。有時選擇了一門課程的老師,其他課程的老師就無法選擇,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適應老師。由於每個老師都有自己授課表述的方式,而且他上課時總是要照顧大多數同學,加上每節課都要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因此當他照顧不到你,或你適應不了他的時候,你就要想辦法自己解決。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學。如果平時注意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關鍵時刻就不會受到諸多條件的制約和限制。有時候,教科書閱讀起來非常容易,其學習效果甚至比聽講還要好。因為閱讀本身就是聽老師在講課,只是授課的老師與你不是面對面罷了。而且如果所選的教材適合你的程度,閱讀起來會很容易懂,效率會特別高。有一次,一位高三的學生來對我說課堂上聽不懂老師講的英語語法。我建議他把過去學過的英語教材從初中英語第一冊開始,從頭閱讀一遍,尤其是語法部分,以及每課課後的復習要點(CHECK POINTY)要重點閱讀。後來他告訴我,原來課堂上老師反復講但總也弄不明白的問題,這次全都明白了。 如果有的老師講課語速特別快,不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尤其是在復習時,內容多,時間緊,老師講課經常是採用跳躍性的思維,學生就會普遍感到跟不上老師的思維。這時應對的方法是預習,對老師上課要講的內容,課前先看一遍教科書,了解基本內容,對於不懂的難點,先記下來,這樣在聽課時就不至於雲里霧里不知道老師講些什麼。而且育稀植後再聽講究具有針對性,老師講解難點的部分時,就會格外注意。課後再加以消化,效果就會比較好。 除了老師的原因之外,也有學生本身的原因。有些學生上課聽不懂,不是老師沒講明白,而是他根本沒聽。上課注意力集中,不開小差是衡量學生學習能力高低的一個很重要的標志,也是測驗學生智力的一個指標。有些學生上課時,注意力集中持續的時間很短,一開始還好,很容易聽懂,覺得一點都不難,於是一放鬆,思想開始拋錨,不知道想到九霄雲外什麼地方去了。結果老師在講關鍵問題的時候,他沒有聽到,所以沒有學會。時間長了,問題越積越多,就慢慢變得學不會了。我在教學時,發現許多很聰明的孩子,一開始聽講時反應很快,一點就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漸漸就跟不上了,其原因之一就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越往後越聽不懂。如果老師在給大多數學生講完之後,再給這些學生單獨講一遍,或在講課的時候時常提醒這些學生,效果就會好一些,但是老師每次上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不可能總會有時間提醒學生,或重復第二遍。針對這種情況學生本身要特別注意「注意力集中」的問題,一旦發現自己開了小差,就要趕快把心收回來。如果上課時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聽懂,課後則要通過各種方式設法彌補,以免影響到以後課程的學習。而注意從小培養學生學習時應該集中注意力,則是家長和老師都應特別關注的問題。 現在學生上課聽講聽不懂,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基礎不夠好。由於面對的台階太高,老師所講的內容與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連接不上,很難理解現在所學的內容,因此聽課時就特別困難,學習顯得非常吃力。對於這部分學生,如何降低學習的難度和解決台階太高的問題,則是學習的關鍵。

熱點內容
為什麼蘋果既能止瀉又能通便 發布:2025-05-21 11:46:02 瀏覽:547
為什麼吃的東西咸了嗓子癢痰多 發布:2025-05-21 11:45:57 瀏覽:807
為什麼我手機抖音上沒有視頻聊天 發布:2025-05-21 11:44:36 瀏覽:922
為什麼淘寶嘉實多貴 發布:2025-05-21 11:38:29 瀏覽:540
為什麼男生睡覺被窩暖和 發布:2025-05-21 11:33:33 瀏覽:889
冬天的東湖水為什麼東西不一樣高 發布:2025-05-21 11:28:38 瀏覽:587
為什麼日出時間長 發布:2025-05-21 11:28:30 瀏覽:737
更換淘寶個人頭像為什麼不能 發布:2025-05-21 11:23:41 瀏覽:450
為什麼手機西瓜視頻打不開 發布:2025-05-21 11:23:40 瀏覽:497
為什麼別人加自己的微信加不進去 發布:2025-05-21 11:23:40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