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秤桿為什麼能稱起比自身重的東西

秤桿為什麼能稱起比自身重的東西

發布時間: 2022-10-09 09:49:12

A. 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秤砣就能平衡很重的貨物

(1)根據圖示可知,阻力臂和動力一定,根據F 1 L 1 =F 2 L 2 可知,當動力臂越大時,阻力越大,因此可以用一個不重的秤砣就能平衡秤鉤上重得多的貨物;
(2)不準確,因為秤砣碰掉了一塊後,相當於使用了質量較小的秤砣,秤砣的重力小於正常秤砣的重力,為了保持平衡,秤砣應向遠離支點的方向移動,秤桿上的示數比實際值要大,所以稱得的示數將比實際值大.

B. 稱砣雖小,能壓千斤」, 請 說一說,為什麼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

設重物的作用力為阻力,則秤砣為作用力為動力,秤砣在秤桿上移動的距離顯示了稱量的結果.

C. 桿秤是一種杠桿,為什麼拿比原來小的秤砣稱東西比實際重

桿秤是一種杠桿,拿比原來小的秤砣稱東西比實際上重量數字是增加了,但實際重量是沒有變化!這也是奸商慣用的俗稱「耍小稱」的坑人辦法。

D. 桿秤的動力是什麼它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動力來源於秤砣,是省力杠桿,不然那麼小的秤砣能橇得動那麼重的菜。
另外如果是人手提的話,人實際只想當於固定作用,與你用多大力提著它沒有什麼關系。
當然掛牆上更好了。

E. 請你解釋「秤砣雖小,能壓千斤」的道理么假如秤砣的重量加大,這個桿秤的稱重范圍會增大還是減小

當然是杠桿原理啦,也就是兩邊的重力乘以長度是相等的就會平衡。假設秤砣500克,稱上提線的部分(就是支點)到秤砣的長度為0.5米,掛鉤離支點0.05米,那麼掛鉤上掛5000克,此時稱會平衡。 公式為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所以說如果秤砣重力增大,承重范圍就增大

F. 怎麼解釋秤砣雖小,能壓千斤的道理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這是杠桿類工具運用的一個典型現象,比如桿秤。

桿秤運用了杠桿的原理。提繩的位置相當於杠桿的支點,秤盤所在相當於阻力點,秤砣位置相當於用力點,所稱物體的重力相當於阻力,秤砣的重力相當於動力。

在提繩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桿秤的阻力臂也是固定不變的。這種情況下,動力臂的長短就決定了所稱物體的重力。秤砣距離提繩越遠,動力臂就越長,杠桿就越省力,桿秤稱量物體的重力就會越大。

倘若秤桿無限長,那麼桿秤就能稱量出重力無限大的物體。這就是「秤砣雖小,能壓千斤」所包含的科學道理。因此,阿基米德誇下海口說:「只要在宇宙中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把地球撬起來。」


(6)秤桿為什麼能稱起比自身重的東西擴展閱讀:

秤砣雖小壓千斤,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成語:秤砣雖小壓千斤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成語結構:復句式

產生年代:古代

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用。

典故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三十一回:「俗語雲: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

翻譯:一泡尿雖大,但也沒有幾斤幾兩;秤砣雖小卻足以壓千斤。

英文翻譯:

The sliding weight of a steelyard,though small in volume,may hold down a thousand catties.

在使用杠桿時,為了省力,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如果想要省距離,就應該用動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桿。

因此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須多移動距離;要想少移動距離,就必須多費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動距離,是不可能實現的。

杠桿的支點不一定要在中間,滿足下列三個點的系統,基本上就是杠桿:支點、施力點、受力點。

其中公式這樣寫: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這樣就是一個杠桿。

杠桿也有省力杠桿跟費力的杠桿,兩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現不同。例如有一種用腳踩的打氣機,或是用手壓的榨汁機,就是省力杠桿 (動力臂 > 阻力臂);但是我們要壓下較大的距離,受力端只有較小的動作。

另外有一種費力的杠桿。例如路邊的吊車,釣東西的鉤子在整個桿的尖端,尾端是支點、中間是油壓機 (力矩 > 力臂),這就是費力的杠桿,但費力換來的就是中間的施力點只要動小距離,尖端的掛勾就會移動相當大的距離。

兩種杠桿都有用處,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評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動作范圍。另外有種東西叫做輪軸,也可以當作是一種杠桿的應用,不過表現尚可能有時要加上轉動的計算。

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有這樣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假如給我一個支點,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不僅是催人奮進的警句,更是有著嚴格的科學根據的。

G. 桿秤的原理能理解

原理就是眾所周知的杠桿原理
.
具體來說,就說力矩平衡.桿秤從手體的各個連接處分為兩段,可以把提點看做是杠桿的支撐點.這樣當桿秤兩端平衡的時候,砣作用於桿和物作用於盤的力矩相等.力矩=作用力*作用距離.而桿撐的砣重量是知道的,桿秤平衡是兩端的受力距離(砣到提點和物到提點的垂直距離)是可以直觀看出的.所以一個平衡式,已知3個參數求其中一個(就是物重)就很好算了。桿秤上的刻度就是這個物重的參數表,一看就曉得了.
很好理解的.

H. 桿秤能稱多重是由什麼決定的

1.秤砣的質量
2.桿秤上面支點的位置
3.人的力氣(如果物體太重,人用桿秤抬不起物體,所以人的力氣大小限制了被稱量物體的重量)
4.掛物體的節點的韌度(如果韌度不夠,節點脫落,無法繼續稱量,所以稱大物體用 大桿稱,稱小物體用 小桿稱)

I. 桿秤的工作原理

桿秤的工作原理是稱重時根據被稱物的輕重,使砣與砣繩在秤桿上移動以保持平衡。根據平衡時砣繩所對應的秤桿上的星點,即可讀出被稱物的質量示值。

精確的桿秤必須滿足秤砣的質量×每增加1千克的刻度間的距離=提紐與秤盤懸掛點的距離。

桿秤的結構和製作工單,輕小,攜帶使用方便,造價低廉,但准確度較低。按照中國國家標準的規定,允許誤差最大為滿量程的10%。

(9)秤桿為什麼能稱起比自身重的東西擴展閱讀

在中國湖南長沙東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精製的砝碼、秤桿、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中國漢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規格的桿秤砣。

1989年,在中國陝西眉縣常興鎮堯上村的一座漢代單窯磚墓中,發現完整的木質桿秤遺物,其製作時間約在公元前1~公元1世紀。

古代桿秤的發展,長期停留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直到20世紀,桿秤才由傳統的繩紐結構,逐漸改變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1949年後,中國為了加強計量法制管理,先後制訂了桿秤檢定規程和國家標准。

1985~1987年,中國對桿秤結構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將原來的木質桿改為金屬桿,從而解決了木質桿的計量准確度受地區及天氣影響的弊病,並適應了半機械化、標准化、通用化的需要。但桿秤因其計量准確度低,已漸趨淘汰。

熱點內容
為什麼平板上突然有幾個軟體沒有了 發布:2025-05-17 00:18:09 瀏覽:887
為什麼一晚上不能喝茶 發布:2025-05-17 00:18:00 瀏覽:433
小米直接煮為什麼不熟 發布:2025-05-17 00:08:06 瀏覽:298
為什麼手機上很多網進不去 發布:2025-05-17 00:02:39 瀏覽:49
pubg賬號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5-16 23:52:27 瀏覽:608
為什麼手機越摔越好使 發布:2025-05-16 23:45:35 瀏覽:972
屈臣氏的東西為什麼比別處的貴 發布:2025-05-16 23:28:35 瀏覽:904
為什麼晚上名牌衣服便宜 發布:2025-05-16 23:23:53 瀏覽:274
為什麼微信發圖片不顯示空白 發布:2025-05-16 23:22:10 瀏覽:456
黑牙帶魚眼睛為什麼是紅色 發布:2025-05-16 23:20:18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