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為什麼不是東西走向
Ⅰ 為什麼我國的山脈多為東西走向,南北走向較少
首先這個問題缺少區域范圍,如果是講全球,那麼世界上有很多山脈都是接近南北走向的,如烏拉爾山脈、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澳大利亞大分水嶺等等。如果是討論我們國家的山脈,那麼好像確實是東西走向的山脈多於南北走向的山脈。山脈的形成多是受到了板塊運動的結果,我國地處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之間的碰撞消亡邊界,由於板塊運動的結果,我國山脈走向中有兩類走向山脈最多。第一類是東西走向的山脈,分北中南三列,北列為天山、陰山;中列為昆侖山、秦嶺;南列為南嶺。第二類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可分東中西三列,東列為台灣山脈;中列為長白山、武夷山脈;西列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線。南北走向的山脈在我國主要就是橫斷山脈,還有規模較小的賀蘭山。
我國地處亞歐板塊的東南部,同時地處於另外兩大板塊的消亡邊界,受板塊之間碰撞擠壓的影響,從而決定了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我國東部地區受到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從而隆起了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我國的西南部地區受到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從而隆起了一系列東西走向的山脈。板塊運動會影響地表的宏觀地形,不僅僅會決定山脈的規模、走向、高度等結果,同時也會影響一個地區的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比如我國四川發生的汶川地震、九寨溝地震等都是和地中海——喜馬拉雅消亡邊界有關,也就是和南亞次大陸和亞歐板塊的碰撞擠壓有關。
Ⅱ 南嶺是哪些地理事物分界線
南嶺是條分界線,南北分得很清:嶺南是粵桂,嶺北是湘贛;一邊屬華南.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是山脈,但有山不連脈,被分成了五堆:大庚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所以南嶺又叫「五嶺」.
南嶺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本來東西走向的構造線受到華夏式北東向構造線的干擾,因而顯得支離破碎,形成了許多南北走向、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谷,河流浸入其中,山口低谷就成了南北交通的孔道.
Ⅲ 東西走向的山脈是什麼
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三列:自北向南依次為:①天山——陰山;②昆侖山 ——秦嶺。南嶺。其中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
天山,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陰山,內蒙古中部山脈,是中國北部東西向山脈和重要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國傳統農業和牧業的分界線。
昆侖山,位於新疆與青海、西藏交界,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秦嶺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南嶺為湖南省江西省與廣西廣東相連的群山地帶,是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
山脈是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因像脈狀,而且有某種整體性質可以一起稱呼,而稱之為山脈。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中的內營力作用,有明顯的褶皺,從而區別於山地,而山地則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皺現象不明顯。
山脈的構成包括主山,大支,小支,余脈。余脈相對而言比較小,還要與主幹或大支相距一個較長的低暖地帶。山脈與山系,若干相鄰山脈的綜合體就是山系。例如,羅霄山其實是山系,包括幾個山脈和很多群山。綿延數千里的天山是大型山系。
山脈走向
東北—西南走向,台灣山脈,長白—武夷山,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山脈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唐古拉山
Ⅳ 南方地區的「南嶺」,是國內哪兩條河流的分水嶺
南嶺位於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湖南省和江西省之間,地理位置相對偏南,從緯度來看南嶺大概位於北緯24°至26.5°之間,屬於亞熱帶地區。南嶺西起廣西桂林市,東到江西贛州市,總體呈東西走向,綿延超過1400千米,大概從東經110°至東經116°。南嶺並不是一列山脈,而是這一區域內相連的群山,其中五嶺是南嶺中代表性的山脈,此外還包括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嶺、起微山、大東山、大瑤山、青雲山、九連山和三百山等山脈。
南嶺風光
Ⅳ 東西走向的山脈
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三列
最北一列:天山—陰山
中間的一列:昆侖山—秦嶺
最南的一列:南嶺。
實際上已成為我國的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它們對我國的氣候、水文以及農業生產等各方面都有較大的影響。
親,謝謝採納!
Ⅵ 南嶺在我國有什麼重要的地理意義
中國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於中國湖南省(湘)江西省(贛)廣東省(粵),廣西壯族自治區4省(區)邊境。約當北緯24°00′~26°30′,東經110°~116°。橫亘在湘桂、湘粵、贛粵之間,向東延伸至閩南。
東西長約600公里,南北寬約 200公里。因南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5條主要山嶺所組成,故又稱五嶺。 廣義的南嶺還包括苗兒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嶺、瑤山、九連山等。
南嶺是條分界線,南北分得很清:嶺南是粵桂,嶺北是湘贛;一邊屬華南,一邊屬江南。南嶺是條紐帶,南北連得很緊,嶺南嶺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分不清。 這紐帶就是南嶺的相似性。
南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5個山嶺,故又稱五嶺。廣義的南嶺還包括苗兒山、海洋山、九嶷山、香花嶺、瑤山、九連山等。地質與地貌
南嶺是中國著名的緯向構造帶之一,基底由加里東運動形成。燕山運動成為穹窿構造和背斜構造,形成南嶺。核心為花崗岩體,上覆岩層多為泥盆紀硬砂岩和石炭紀灰岩,其中硬砂岩多形成尖削的峰嶺,如帽子峰、象牙仙等。
但硬砂岩被侵蝕後,花崗岩體完全出露,常形成渾圓的山巒、如騎田嶺、香花嶺等。山體走向或呈東北-西南,如萌渚嶺、都龐嶺、越城嶺;或呈正東西,如大庾嶺;騎田嶺則為塊狀山,山紋已不清晰,但就宏觀而言,南嶺仍不失為東西走向的山地。
南嶺地勢不高,海拔僅千餘米(最高峰是越城嶺的貓兒山,海拔2142米),地形較破碎。萌渚嶺長約130公里,寬約50公里,最高峰山馬塘頂海拔1787米。都龐嶺海拔800~1800米,最高峰韭菜嶺海拔2009米。騎田嶺最高峰海拔1570米。山嶺間夾有低谷盆地。
西段的盆地多由石灰岩組成,形成喀斯特地貌;東段的盆地多由紅色砂礫岩組成,經風化侵蝕後形成丹霞地貌。低谷隘口構成南北交通孔道,主要有三:一為桂嶺路,在越城嶺與海洋山之間。古代靈渠與現代湘桂鐵路由此通過。二為折嶺路,京廣鐵路經此。三為梅花路,為溝通廣東與江西的主要通道。
Ⅶ 中國山脈走向及地理分界意義是什麼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佔全國總面積的1/3。從最西的帕米爾高原到東部的沿海地帶,從最北的黑龍江畔到南海之濱,大大小小的山脈,縱橫交錯,構成了我國地貌的骨架,控制著地貌形態類型空間分布的格局。如果把分割的高原、盆地中崎嶇不平的山地性高原、丘陵性高原、方山丘陵性盆地包括在內,連同起伏和緩的丘陵合計來算,廣義的山地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65%。
我國山脈雖然縱橫交錯,分布范圍廣泛,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不僅是構成宏觀地貌分布格局的骨架,而且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根據走向,我國山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①南北走向的山脈位於我國的中部地區,自北而南主要有賀蘭山、六盤山以及著名的橫斷山脈等。川西、滇北的橫斷山脈由一系列平行的嶺谷相間的高山和深谷所組成,主要有邛崍山、大雪山、沙魯里山、寧靜山、怒山、高黎貢山等,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山脈之間夾峙著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的大河,河谷深切,形成高差顯著的平行嶺谷地貌。這一南北縱列的山脈,把全國分成東、西兩大部分。西部多為海拔超過3500米的高山和高逾5000米的極高山,如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昆侖山、祁連山、天山等,山脈主要為北西、北西西走向;東部多為海拔低於3500米以下的中山和低山,以北北東走向為主,如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等,僅台灣玉山主峰和秦嶺太白山海拔超過3500米。
②東西走向的山脈 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陰山,大致展布於北緯40°-43°之間。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長1500千米,南北寬約250—300千米。中間的一列大致位於北緯33°-35°之間,西部為昆侖山,中部為秦嶺,東延到淮陽山。最南的一列是南嶺,大致位於北緯25°-26°之間。
這三列東西走向的山脈,距離大致相等,相距各約8個緯度,具有明顯的等距性。西部的昆侖山、天山,海拔高度多在4000—5000米以上,成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之間的天然分界。東部的陰山、秦嶺海拔1000-2000米左右,南嶺僅1000米上下,也反映了西高東低的總趨勢。由於我國東部總的地勢較低,這些山脈仍顯得高峻挺拔,都是我國地理上的重要界線。如陰山構成了內蒙古高原的邊緣,秦嶺是黃河與長江、淮河之間的分水嶺,更是區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自然地理界線。南嶺雖然山體比較破碎零亂,海拔高度也不大,但它不僅是長江與珠江的分水嶺,而且也是華中與華南區的分界,同樣具有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
③北西走向的山脈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半壁,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喀喇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青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在西段也為北西走向,向東逐漸轉為東西向,表現為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脈。這些山脈大都山勢高峻,氣候嚴寒,普遍有現代冰川發育。
④北東走向的山脈 主要分布在東部,自西向東分為西列、東列與外列。西列包括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東列北起長白山,經千山、魯中低山丘陵到武夷山,外列分布在大陸外側的台灣島上,山地佔全島面積的2/3,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不僅是台灣第一高峰,而且也是我國東部最高的山峰。
上述眾多的山脈,縱橫交織,把中國大地分隔成許多網格,鑲嵌於這些網格中的分別是高原、盆地、平原和海盆,從而構成我國地貌網格狀分布的格局。
Ⅷ 南嶺是我國什麼的分界線
南嶺是條分界線,南北分得很清:嶺南是粵桂,嶺北是湘贛;一邊屬華南。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是山脈,但有山不連脈,被分成了五堆:大庚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所以南嶺又叫「五嶺」。原來南嶺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本來東西走向的構造線受到華夏式北東向構造線的干擾,因而顯得支離破碎,形成了許多南北走向、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谷,河流浸入其中,山口低谷就成了南北交通的孔道。
希望能夠幫到你。
Ⅸ 南嶺走向
南嶺各山體主要是東北西南走向,但就南嶺總體而言,南嶺山脈屬於東西走向的山地。
Ⅹ 南嶺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是中國南部最大山脈和重要自然地理界線。
南嶺是條分界線,南北分得很清:嶺南是粵桂,嶺北是湘贛;一邊屬華南,一邊屬江南。南嶺是條紐帶,南北連得很緊,嶺南嶺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分不清。 這紐帶就是南嶺的相似性。
東西長約600公里,南北寬約 200公里。因南嶺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5條主要山嶺所組成,故又稱五嶺。
南嶺的代表:
五嶺與南嶺的關系:南嶺和嶺南都是地域片區概念,五嶺只是南嶺的代表性山脈。南嶺是秦漢早期開始的朝廷及其相關人員對楚國之南(後來的湘桂贛粵相連區)的群山區域的總稱。
其中與秦漢早期重大的南下行軍路線相關的五個戰略要地(山嶺或台嶺)被突出而稱為五嶺(都有秦漢時期的軍事遺址),後來指其所在地方的大山乃至山脈。
南嶺里的其它山脈:桂林海洋山、永州九嶷山、郴州香花嶺、清遠市北部的起微山和大東山、韶關北部的大瑤山和蔚嶺(古代曾被一些人稱為小庾嶺,因此,蔚嶺關曾被一些人稱為小庾嶺隘)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五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