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我為什麼坐地鐵不要吃東西了

我為什麼坐地鐵不要吃東西了

發布時間: 2022-11-08 13:18:41

㈠ 為什麼地鐵里禁止飲食

報道稱,近日,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隻老鼠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無錫地鐵上。視頻上傳者表示,感覺這只老鼠像是家養的,便拿了點麵包給它吃。視頻一經發布,播放量很快突破10W+。

地鐵部門相關負責人說,地鐵運行環境特殊,處於地下,環境不衛生極容易招來老鼠,這也是為什麼地鐵里禁止飲食的原因。位於地鐵站里的房間門口都有一塊幾十厘米高的金屬門檻,這就是為了防止老鼠進入的。一旦引來的老鼠亂竄進入地鐵軌道或者設備機房,將嚴重影響列車運行安全。

來源:現代快報

㈡ 為什麼地鐵上不允許吃東西

地鐵上之所以不允許吃東西,主要是因為地鐵的封閉性過於良好,而且往往比較擁擠,如果吃東西,必定給其他乘客帶來一定的麻煩,尤其是味道較大的食物,必定帶來乘客的騷擾與不滿。



而且在地鐵里吃東西產生的垃圾也不易清理,這不免會給地鐵工作人員帶來麻煩,所以,在地鐵上吃東西屬於一種嚴重的不文明行為,公民應當自覺不在地鐵上吃東西,當然,吃些簡單的干糧或者糖等不會產生太大味道又不會打擾到其他乘客的食品還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在地鐵吃東西打嗝影響地鐵空氣,在地鐵站台或是地鐵上吃東西看著很不舒服,尤其是在地鐵車廂內吃東西,更是讓人難受。

所以地鐵物業的工作人員表示,特別是在早高峰結束的時候,車上的垃圾根本就來不及清掃,而在這些清掃的垃圾中,飲料瓶數量最多,其次就是食品包裝袋,裝板栗的紙袋,甚至還有乘客們沒有吃完的油餅、包子、饅頭之類,污染特別的厲害,所以地鐵站才會出台規定,乘客不可以在車廂隨便吃東西。

㈢ 在乘坐地鐵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吃東西

人們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每一個地方都有各自的規矩,在乘坐地鐵的時候是不能夠吃東西。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地鐵處於一個密室的場所,吃東西會帶來很多異味,影響地鐵內的空氣流通。吃東西也會造成許多雜音對周圍的人產生噪音等等,這些都是為什麼在乘坐地鐵的時候不能吃東西的原因。

一、異味難聞。

在吃東西的時候會有很多的異味,尤其是在吃辣椒等等刺激性比較強的食物的時候,散發的異味是有些人不能夠忍受的。並且地鐵內部內部是非常封閉的環境,如果每個人都吃食物的話,整個地鐵站的味道難以想像,可能有些人會因為這些味道而產生嘔吐的現象,影響人們的健康。

舒適的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去維護,不能因為一個人的享受而將舒適的環境打破,大家說是不是呢?

㈣ 為什麼在地鐵里不能吃東西

素質問題唄,出門要注意影響

㈤ 為什麼在地鐵上不能吃東西,在高鐵動車上卻可以

地鐵的車廂內一般都貼有禁止飲食的告示,可以說地鐵是不允許吃東西的,高鐵是容易出東西的,因為地鐵的旅途比較短,而高鐵則是旅途時間比較長。


地鐵就幾站的距離就到了,沒有必要在地鐵上吃東西,人挨得那麼近,空氣流通也不好,如果說你吃個韭菜餅,那滿地鐵里都是你的韭菜味兒,這樣的話顯得太不禮貌了。

㈥ 為什麼地鐵上不能吃東西

「車廂內禁止飲食是各地通行的做法,有多方面的考慮。」地鐵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地鐵空間相對封閉,車上飲食,食物的味道會影響到其他乘客;此外,如果有飲料潑灑到地面,可能導致乘客滑倒受傷;而掉落在地上的食物殘渣,還可能招來蟑螂、老鼠,破壞地鐵的線路和設施等。

1、地鐵車廂內禁止飲食是車站內廣播的提示,至於是否遵守,全看自己個人自製能力。車廂裡面是沒有工作人員的,想吃啥隨便吃。

2、地鐵不能吃東西關鍵是地鐵上人多,真的很多地鐵的擁擠程度不亞於公交,擠的連手都抬不起來。

3、地鐵中客流量巨大,上車下車頻道。要命的是地鐵車廂內沒有垃圾桶,沒有收垃圾的乘務員,吃東西除了廣播提示之外的確沒人管,但是如果這么多人假設有一小部分人把垃圾扔在車廂內的話,那就可怕了。

(6)我為什麼坐地鐵不要吃東西了擴展閱讀:

各地對地鐵進食的有關舉措:

北京:

地鐵禁食令遭遇「水土不服」 暫不全面推廣。

2009年7月10日,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新聞。

地鐵飲食:

發言人賈鵬透露,暫不考慮在運營的8條地鐵線上推廣「禁食」。如果9月底開始運營的4號線「禁食」措施效果好,今後可能在其他8條地鐵線上推廣。

而就在2009年7月8日,上海市政府法制辦就《上海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辦法(草案)》舉行了立法聽證會。

來自市人大、市政協、市消保委、市道路運輸協會、市律協、申通集團、市公安局軌交分局等15位聽證會代表參加討論,20位市民參加旁聽,對包括地鐵禁食等問題進行了聽證。一時間,地鐵禁食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有意思的是,在一家網站進行的關於是否支持地鐵禁食的投票中,反對者竟然略高於支持者。有38.48%的人認為「不應該禁食。

上班族在地鐵上吃早飯可節省時間」,37.87%的人認為「應該禁食。在車廂內吃東西影響乘車環境」,另有23.63%的人則認為「很難說,不應明令禁止,但要加強宣傳,靠道德約束」。

2014年據網易等媒體報道,5月22日舉行的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十一次會議,首次審議了《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草案)》。雖然草案中並沒有出現「地鐵禁食」條款,但北京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建議,應在草案中增加三項條款:地鐵禁止飲食、乞討賣藝、派發廣告。

但經過人大城建環保委的專題視察調研,這些內容被再次列入《條例(草案)》的審議意見報告,並於今天接受人大常委會委員審議。

北京地鐵"禁食條例"再被刪

2014年9月25日,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德林所作的相關報告中並沒有提及「禁止飲食」,也沒有在條例草案修改稿中出現。北京市人大法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鐵禁食」可在乘客守則里作出規定,而不作為硬性規定。

地鐵禁食」條款在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中經歷條款刪除、又恢復後,如今再次被刪。

北京地鐵禁食規定正式實施。

2019年5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地鐵「禁食」規定即日起正式實施。對不文明乘車行為勸阻制止不聽的,地鐵運營單位有權拒絕提供乘車服務,並報告公安和交通執法部門,北京市交通執法部門將其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公安機關依法進行處理 。

上海:

未入《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最終寫入《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2008年11月28日,南京地鐵向乘客下「禁食令」後,一時間引起了滬上地鐵族關注。上海地鐵提倡不在車廂內吃刺激味濃的食品,還不會強制執行「禁食令」,運營方表示,文明乘車需要靠廣大乘客自覺遵守。

地鐵運營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要做到完全「禁食」,根本不具備可操作性。在車廂里哪些食品可吃,哪些食品屬於不能吃?

如何認定其行為「污染」了地鐵環境;如果買了食品飲料不吃行嗎等等,這些都很難來界定的。此外,地鐵運營方並沒有執法權,所以只能以倡導為主,不能強制執行。「創造良好的乘車環境,還是需要廣大乘客用道德來約束。」

2013年9月,上海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中首次出現了禁止在車廂飲食的規定。

這也意味著上海有望首次通過立法明確地鐵車廂「禁食令」。按照修訂草案修改稿,「車廂內飲食」與吸煙、隨地吐痰、便溺等行為一同被列入禁止行為。違反者將「由軌交企業責令改正,處警告或者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上海地鐵「禁食令」最終未被寫入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卻出現在2013年12月16起公開徵求意見的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中。

南京:

取消地鐵「禁食令」條款:

2008年11月26日 南京規定2009年起在地鐵內飲食將被罰款。

2008年11月27日 南京地鐵就「禁食」征詢網民意見 稱將慎重考慮。

2008年12月03日 南京地鐵禁食新規遭網友質疑 稱運營方無執法權。

2008年12月30日 南京取消地鐵「禁食令」條款。

南京地鐵運營分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地鐵是不準帶飲料進入的,但礦泉水除外。工作人員表示,地鐵客流量大時,乘客手中的飲料經常會撒到其他人身上和站台的地面上,這些痕跡都很難清洗,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容易發生糾紛。

西安:

乘地鐵嚴禁車廂內飲食。

2011年2月22日,西安乘地鐵嚴禁車廂內飲食及攜帶自行車穿滑輪鞋。

2011年2月21日,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由市法制辦會同市地鐵辦起草的《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草案)》,報送市人大常委會進入相關立法程序。

此前,在徵求市民意見時,人們曾圍繞地鐵內是否可以吃東西展開爭論。有市民說,不同的食物散發出不同的氣味,可能會影響狹小空間內的空氣質量。也有市民提出,為什麼不能設置一個吃東西區?

對於這個問題,草案第四十四條規定,禁止下列行為:在車站或者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內吸煙、吐口香糖、亂扔廢棄物;在車廂內飲食;……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草案)》送交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報請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才能頒布實施。西安地鐵二號線將於2011年9月通車,西安市力爭在首條地鐵通車前,完成立法,為西安地鐵安全運營提供法律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鐵禁食令

㈦ 為什麼地鐵上不允許吃東西

1. 地鐵車廂是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包子、煎餅果子、油條、榴槤等各種食物氣味混合在一起,容易引起部分乘客不適。

2. 列車運行過程中,如果出現緊急停車等突發情況,此時正在飲食,可能會導致嗆到自己、咬到舌頭或者食物碰到其他乘客身上。

3. 上下班高峰時期,車廂內乘客較多,飲食過後剩餘的食物殘渣、果皮等掉在車廂地板上,不但影響環境衛生,也容易造成乘客滑倒摔傷。

4. 車廂飲食留下的食物碎屑,容易引來老鼠、蟑螂、螞蟻等小動物,不僅影響乘客健康,還會破壞列車、隧道、車站內部的線路和設備設施。

所以,地鐵車廂內禁止飲食,也不設置垃圾桶,不僅是為了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更是為了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此外,為不影響乘客出行體驗,保潔人員只有在終點站才方便上車清理,運營結束以後進行列車的全面清潔

㈧ 地鐵為什麼禁止在車內進食

乘客不得在地鐵內進食這一條尤其很引人關注。近些年,有關地鐵內到底能不能吃東西的話題時常引發討論,甚至還出現了諸如「鳳爪女」這類備受關注和爭議的公共性事件。在地方層面,「地鐵禁食令」已有所執行。一些將之納入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一些則寫入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盡管執行力度不盡相同,但整體上,「地鐵禁食」已具備一定的共識,《辦法》可以說是對地方實踐的一種確認。值得注意的是,在「禁食令」外,《辦法》還特別標注嬰兒、病人除外,這不啻為一種接地氣的人性化對待。

另外一個關注度較高的條款,是要求不得在地鐵上推銷產品或從事營銷活動,乞討、賣藝及歌舞表演,大聲喧嘩、吵鬧,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時下,一些城市地鐵上的營銷、乞討,以及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的現象時有出現,除了加劇地鐵內的擁擠、影響正常乘車秩序,甚至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糾紛,對之「說不」,是一種必要的規范。

當然,安全、高效的軌道交通運營秩序,不只需要乘客的配合,也有賴於軌道交通服務管理本身的規范化、人性化。這方面,《辦法》也對客運服務提出了具體要求。

城市軌道交通具有空間封閉、人流量大的特徵,任何細節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後果,這決定了保障規范、安全運行,必須在乘客行為和服務管理上有更高的要求。這是《辦法》制定的邏輯起點。當然,《辦法》仍只是原則性要求,要真正發揮作用,也還需要地方的軌道交通管理法規予以精準對接,具體在執行上,如一些行為是不是要納入個人徵信,以及執法主體的問題,也都需要因地制宜地在實踐中探索。總之,服務管理水平和乘車文明同步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才能越來越安全、方便。

熱點內容
為什麼倉庫里找不到毀滅音效卡 發布:2025-05-11 12:16:45 瀏覽:893
為什麼微信視頻會冷 發布:2025-05-11 12:04:04 瀏覽:405
蘋果手機騰訊文檔為什麼打不開 發布:2025-05-11 11:47:56 瀏覽:324
微信轉賬為什麼不能循環 發布:2025-05-11 11:45:17 瀏覽:309
被抹掉的手機有網路為什麼不執行 發布:2025-05-11 11:43:34 瀏覽:554
為什麼冷水機工作時間長了就停機 發布:2025-05-11 11:31:55 瀏覽:341
男人為什麼會突然出鼻血 發布:2025-05-11 11:20:52 瀏覽:896
為什麼蘋果手機打不開uc主頁 發布:2025-05-11 11:00:35 瀏覽:320
為什麼很短的時間特別喜歡一個人 發布:2025-05-11 10:53:16 瀏覽:509
筆記本電腦為什麼登錄不了騰訊課堂 發布:2025-05-11 10:53:15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