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興趣的東西容易記住
① 為什麼有的東西看一次就能記住,有的東西努力記過N次也會忘
因為有些東西比較醒目,獨特,或者更加的讓你感興趣,所以刺激你的大腦,因而容易記住;而有些東西太過平常,或者無趣,無法讓你注意,那就容易忘記
② 什麼是記憶選擇性定律
有一群大學生騎自行車去公園玩,沒想到半路上自行車出了毛病。於是他們只好等修完了自行車再上路。但是,在公園里劃船時,老天爺好像故意作對似的,下起雨來了。大家都沒有帶傘,淋成了落湯雞,凍得夠嗆。有的人心情急躁,還互相吵了起來。總的來說,這不是個愉快的旅行。
但是沒想到,畢業若干年後,同學們聚會,回憶起這個經歷,卻感到十分暢快,充滿了歡聲笑語。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會,感興趣的東西容易記牢,激動人心的事往往終身不能忘懷。這體現了生物的適應性遺忘規律,是記憶選擇性的一種表現。就是說壞事情、不愉快事情比好事情、愉快事情更容易遺忘。
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痛苦,但是大多數人仍然會堅強樂觀地活下來。如果仔細比較,或許痛苦要比歡樂多,就像佛教所說的。可是我們看生活中的大多數人,無論經歷多少痛苦,或者即使明白將來的痛苦比歡樂多,人們也會永遠樂觀地、堅毅地活下去。
人們總是對幸福和快樂永遠充滿了嚮往,而且在回憶自己的過去時,人們也會傾向於忘掉不愉快,而只記憶那些愉快的人和事。這似乎是一種無意識的選擇,其實可能根植於人們的人生觀。
就像電影《活著》裡面所表現的,主人公經歷了動盪的時代,經歷了赤貧的煎熬、喪失親人的痛苦,以及未來的渺茫,但是只要生活中有一丁點快樂,也能讓這一家人變得樂觀起來。因為人性就是這樣執著地追求著生活中的歡樂,不管它的數量是多麼少。
可以說,總的來看,人類是天生的樂觀主義者。而這並不取決於現實中痛苦與歡樂的多少,而是取決於人們記憶中歡樂與痛苦的多少。人們執拗地把痛苦從自己的記憶中抹去,讓自己以為生活是值得過的。正是這種精神,使人類前赴後繼地與生活中的一切痛苦、艱難與恐懼作斗爭,才能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得以存續。
此外,人們對感興趣的事情也會記得更牢。這似乎很好理解,人們在做感興趣的事時,心情更好,情緒激昂,使腦力得到最好的發揮,當然記得更牢。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發現這樣的人:他在一個領域顯得很聰明、很睿智,而在另一個領域卻顯得知之甚少,甚至比較低能。譬如一個專家、學者,在人際交往方面要比推銷員差得遠,盡管他的學識要遠遠超過後者。
而一個社交能力很強的人,他能記住很多人,包括這個人的喜好、特徵、頭銜、家庭情況等等都記得很清楚,但他或許沒有任何領域里的專門知識。前者的記憶重視深度,後者的記憶重視廣度,前者往往是內向型人。後者往往是外向型人。
實際上如果我們能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真正的全才是沒有的。這也是記憶選擇性的一種體現。就是說,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行。
一個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記住這個,就記不住那個。而他只能對知識和信息做出記憶的選擇。當然人們往往對感興趣的、有用東西花的心思更多,當然記得更牢。
我們要明白的是,任何人的記憶力都是有限的。當我們看到一個記憶力特別好的人,也不用感到自卑,其實他在別的方面可能還不如自己。問題在於,我們應該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去記憶其中對我們有用的東西。
③ 為什麼有些東西我們很容易記住,有些卻很難記住
因為人的記憶庫大小是有限的,隨著成長我們的記憶會越來越豐富,記憶庫也會隨著擴大,但卻不能與記憶同步,所以記憶會自動篩選最重要的事情記住,其他的會丟在記憶垃圾箱,等到提起的時候才會模糊的想起來。有些事情很難記住說明這些事情對你的影響不大,你的感覺不深刻。然而,記憶也有他的時效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淡化。如果你真的很想記住一些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寫日記,記錄下自己的點點滴滴,等你再回頭翻看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以前還有過這樣一段精彩的經歷,我那個時候的想法原來是這樣的,你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一直都很精彩,這些也會讓你進一步成長。
④ 為什麼有興趣的東西特別容易記住
嘿,伙計,當一個人對外界事物感興趣時會激發大腦皮層的興奮,大腦皮層就會刺激高級神經中樞,進而刺激下丘腦產生新突觸,從而形成記憶,如果不感興趣則神經傳輸效率大大降低,形成突觸的概率大大減小,則不容易記住
⑤ 為什麼感興趣的東西一下子就記住了
其實我個人是沒有什麼東西很容易記住的
我曾經深深銘刻在心裡的愛或是痛 真的都不記得了
這個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你很深情 那麼你就會記住
如果你很豁達 那麼你就會遺忘
⑥ 為什麼有的東西看了幾千遍都沒記住,有的看了一遍就記住了
心之所喜必然印象深刻。這是主動式記憶。
還有一種是受周圍環境影響,譬如,廣告、宣傳、流行趨勢等,這是被動式記憶。比方說,一首歌曲的流行,無論你走到哪裡都能聽到,身邊的人也隨時在哼哼,那即便不去刻意地學,過不了多久自己也就會了。
⑦ 為什麼有些事情特意去記卻記不住,有些事情看了一下就記住了
記憶跟興趣有關,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肯定會記憶快並且深刻。所以,你特意去記的事情不是你所關心和感興趣的,你就記不住,有些事情,是你關心和感興趣的,你看了一下就記住了。
⑧ 情緒與記憶內容的關系,人為什麼容易記住感興趣的東西。
對自己感興趣的特別容易記住,因為情緒是興奮的,相當於加強了記憶的過程…
⑨ 人們一般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記憶起來很快,但是對不感興趣的東西記憶起來很費力,這體現了情緒的什麼功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有些時候想不起來興趣的東西都是處於一種消極狀態,對不感興趣的事物都很難想起來,反之處於積極狀態的人來說,對於感興趣的東西接受起來就非常得心應手。所以人在興奮的狀態中大腦的神經中樞高度集中,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記憶相當的扎實。人只有處於興奮高興狀態,情緒才能受自己大腦支配,所以我們每一個情緒都會影響對事物的反應程度,要想對自己所感知的事物有興趣,我們每天的心情決定我們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