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腦子里為什麼會有消極的東西
⑴ 最近腦袋裡總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消極想法,是不是該看醫生了!
也許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偶爾會感覺自己吃不消了,所以產生消極的思想,但是如果總是有這樣的想法那就該去看看醫生,希望早日走出陰影
⑵ 腦中總有負面思維,負面情緒怎麼辦
1
認知療法有什麼用?
認知療法的功能如下:
一是將負面思維調整為正面思維,對「正面情緒」起到補充增強作用,鞏固情緒調節的成果;
二是可以及時高效扭轉負面情緒。葯物干預前,情緒完全控制住患者,認知療法調節的一點成效很快會淹沒在抑鬱惡性情緒的汪洋大海中。但是情緒平穩後,使用認知療法來調整情緒的小波動見效快,效率高;
三是可以培養積極思維。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維有密切聯系,經常使用認知療法,能塑造積極樂觀的陽光心態。
2
認知療法可分為三步進行:第一步是識別負面思維的類型;第二步是打倒負面思維,針對負面思維的錯誤進行辯駁;第三步是建立正面思維。
聽起來很簡單吧?確實不難,只要每天把負面思維記錄下來,認認真真地分析、反駁一遍,再建立正面思維,一個月後,糾正認知扭曲的方法就會牢牢刻在你的大腦中。
當然,前提是,你得努力、堅持!每天記錄下來,逐條反駁。
為什麼要寫下來呢?因為寫下來,大腦中留下的痕跡會更深刻。而且寫能會讓你思路清晰,越寫越明白為什麼負面思維是錯的,該怎麼糾正它。
下面我結合自己運用認知療法自我干預的經驗,談談如何進行具體的操作。
3
負面思維十大類型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將負面思維分為如下十種類型,你要像背誦數學公式一樣牢牢記住。必要的時候可以手抄一遍。手抄是我這個笨學生用來加深記憶的方法。十種類型如下:
1.非此即彼思維。不成功就是失敗,非黑即白的極端模式,兩極化,目標訂得太高,不切實際。
2.以偏概全。武斷地認為,某件事如果在你身上發生過一次,就會反復再次發生。
3.心理過濾。過濾掉所有正面的內容,任由負面內容進入腦海紮根。
4.否定正面思考。將別人的贊美歪解為負面的情況,糾纏於負面體驗。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5.妄下結論。不經過實際情況驗證便迅速武斷地得出負面結論,認為別人是針對自己的,總認為會有不幸、倒霉的事發生,自我折磨,誤已誤人,釀成苦果。
6.放大和縮小。在檢視自身錯誤時,誇大嚴重性,將錯誤放大,將一件普通的負面事件當成了世界末日;而將優點縮小,放大不完美,產生自卑。
7.情緒化推理。情緒低落,消極怠惰。
8.「應該」句式。壓力重重,心生怨恨。把「應該」強加於他人,只會感到沮喪,給日常生活帶來不必要的情緒波動,當達不到預期標准,就耿耿於懷、內疚、忿忿不平。
9.亂貼標簽。用錯誤來樹立一個完全負面的自我形象,極端以偏概全。自尋煩惱。使用不準確的字眼,過於感情用事。
10.罪責歸已。將某個負面事件的罪責歸為自己的錯,感到極端的內疚,責任感迫使你背負整個世界,不堪重負,無法動彈。
類型化的好處在於一出現負面思維,你可以馬上把它套到以上十種類型中去,知道它的錯誤之處,而不是被它牽著鼻子走。你知道了它的荒謬之處,你就把握了主動權。就像做數學題一樣,拿到題目,首先想到這是什麼范圍的知識,需要套用什麼公式,下面的路就能順其自然地走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想法可能會同時犯了十大思維錯誤中的幾種,你要毫不留情地把它揪出來,徹底批判!確保不給負面思維留下死角。
一開始會慢一些,但是扎扎實實的努力,一定會讓你後續的糾正變得越來越輕松、越來越快速,隨之效果也越來越好。
4
實戰訓練六例
我舉例來說明怎麼運用吧:
例一:早上起來,覺得沒睡好,今天肯定會過得很差。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以偏概全。我以前睡不好,並不會導致過得不好。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我過去睡不好精神不好,難道我今天就一定精神不好?不一定啊,我現在學習了調節方法,可以在白天慢慢調整自己讓自己好轉,不是嗎?而且,以前睡眠質量差,擾亂了我身體的節奏,在早上這段關鍵的時期把自己推到抑鬱中去。今天不同啊,不能用以前的經驗來推斷現在。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今天是新的一天。我現在起來,吃好吃的早餐,然後去上班,我會很開心啊。呵呵。
最後,事實證明,我早上就已經得到緩解,中午似乎差點還睡著了。下午就從抑鬱中緩解了。前後差不多是30分鍾的抑鬱而已。
例二:老公說蚊子很多,我覺得是我的錯。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歸咎自己。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蚊子多怎麼能怪我?難道蚊子是我生的?就算蚊子是我生的,它也不一定聽我啊。南方夏天到處都蚊子多啊,難道不是?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蚊子多了,想辦法就行了。蚊帳,滅蚊燈,好多辦法呢。解決就是了,不要無理由責怪自己。
要堅強地去面對每一次低落,每一次反復。增加自己的耐受力,最終一定能夠頂過去的!抑鬱症本身是不致死的,忍耐,調節自己的思維,一定可以的!
例三:老闆批評了我們部門經理,說工作沒做好,我覺得老闆可能是後悔招我了。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這個例子涉及好幾種類型的負面思維模式,一是心理過濾,下意識斷定老闆的話是對的;二是以偏概全,認為自己很無力,已經無法去改正這個錯誤;三是亂貼標簽,我在紙上寫下了「我是個沒用的人,我是白痴」;四是妄下結論,覺得所謂的錯誤足以證明自己一無是處,感到好無力,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處理不好。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針對心理過濾,認識到老闆的批評不一定是對的。我們部門經理和老闆的觀點就不同,所以,他就不認為老闆的批評是對的。我幹嘛要認為老闆的批評是對的?他也只是一個人而已,難道他就掌握了真理?
針對以偏概全:認識到今天犯錯誤,不代表以後就一定會繼續犯這個錯誤。
針對亂貼標簽:標簽沒有什麼意義,人的生命是流動的,標簽都只具有暫時性。以前做錯了事情,不代表我現在也做錯了,更不代表我以後也會做錯。
針對妄下結論:這是多可笑的事情,單位里最優秀的人,老闆最欣賞的人,都被老闆批評過,更何況我。要客觀看待批評。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我又不是多完美的人,改正就好了。
例四:我的能力實在是太差了,我感到太羞愧了。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貼標簽。誰說你差的?這是你亂給自己下結論。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你的差是有原因的,是疾病導致的。現在原因已經在逐步解決,你要相信本來的你是很優秀的。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今天,部門經理將重要的事情交給我了。說明他是信任我的!事實上,我也做到了!就算昨天在發現我的錯誤的時候,他可能對我不滿,但是今天他還是信任我了,他可能也是感受到了我的努力,我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我的態度的變化。所以我更應該相信我自己!
例五:李老師她這么好的人都受不了我,不幫我,我真是差死了。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貼標簽,以偏概全。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有什麼好想的。過去的已經無法改變,再說了,能用過去的事情來證明現在的我是多差嗎?那我可不可以用我今天的的事情來證明我將來的素質?我能用我20歲的身體素質來證明我70歲的時候仍然可以健步如飛?所以,標簽其實都是沒什麼意義的。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我在一天天變好!
例六:我反復讓小劉幫我列印了兩次,她會覺得我是個笨蛋。
第一步,確定錯誤類型:讀心術。
第二步,反駁負面思維:就算是,那又怎麼樣?那隻能說明我注意力不集中。就算她愛那麼認為,那也沒有關系,我還是我。她覺得我是笨蛋,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事情。難道她覺得是笨蛋,我就是笨蛋?
第三步,建立正面思維:我以後改就是了,我又不是完美的人,對自己要求那麼高幹什麼。
5
讓積極思維成為你的內在習慣
學會認知療法,就相當於在大腦中安裝另一部監控器,出現負面思維的時候,及時識別、分析錯誤類型、糾正,並用積極思維替代。這在防止抑鬱症復發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我強調認知療法是在干預後期?因為情緒的調節是第一位的,認知療法一定要配合情緒的調節,並且調節的時候也要牢牢記得「情緒決定思維」的原理,不被負面思維牽著走的同時,更不要被情緒牽著走。
對抑鬱症患者來說,情緒有很大的欺騙性,給我們構造出一個虛假的世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思維,就更是漏洞百出,不堪一擊。我們要擊敗他們,就要首先學會識別他們的把戲,知道他們的手段,才不會被欺騙。
經過反復的練習識別、反駁,建立新的思維模式,你對這套流程會越來越熟悉,直到積極思維成為你內在的習慣,在你的大腦中取得優勢。
你就是一個樂觀積極的人!樂觀積極會成為你工作生活中一項極具競爭力的優勢。
⑶ 腦子里裝的全是不幸的,糟糕的東西。為什麼會讓人精神失常
這是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了,太多負面的東西會影響情緒,影響心情,長期得不到釋放,就會讓人心理壓力大,進而產生心理問題,導致精神失常的。
⑷ 為什麼會有消極心理人的消極心理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每個人的情緒都會受到外部環境或多或少的影響,所以會有消極心理。 消極心理的形成很多是因為經歷了失敗,例如付出許多,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或者一點回報都沒有的時候,心裡不舒服,不想再堅持下去的時候,就會給自己各種借口來逃避,久而久之,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想付出,不想做的就是,就是造成消極心理了。
⑸ 為什麼人會有消極情緒
消極情緒
是指在某種具體行為中,由外因或內因影響而產生的不利於你繼續完成工作或者正常的思考的情感。消極情緒包括:憂愁、悲傷、憤怒、緊張、焦慮、痛苦、恐懼、憎恨等。消極情緒的產生是因人因時因事而異的,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對「應激源」產生的反應;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遭受了挫折;受到了他人的挖苦或諷刺;莫名其妙的情緒低落等。(網路)
⑹ 我是怎麼了腦子里總會浮現不好的事情!比如我接觸電器的時候,腦子就會浮現電器爆炸的畫面!
那是你的潛意識總是消極,而且存的負面信息比較多。以後少看那種負面信息的東西,多看一些快樂的,好的東西,自己控制自己,一出現負面的東西馬上把它槍斃了哦,換一些美好的食物,慢慢就會調整過來。
⑺ 人為什麼會消極
一、你是否患了"消極症"人大致有54種消極情緒和表現,這里"消極樹"上僅列舉出常見的8種。
一個消極的苦果,便足以毀壞我們生活的某一個方面,甚至對整個人生歷程產生巨大的不良影響。消極的苦果,皆由日久天長養成的八種人類習性所生發:
1.缺乏目標。就是缺乏人生的目的和方向,缺乏自己生活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不知道自己想獲得什麼,不知道為什麼而活著,不知道命運在自己掌握之中;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會怎樣,生活會怎樣,家庭會怎樣,財富會怎樣;沒有動力,沒有激情,沒有信心;看不到機會,無法把握自己的心態、生活、工作和學習,一如水上浮萍,東漂西盪,不知何去何從。沒有懶惰的人,只有沒有目標的人。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就是沒有目標的人。因為連"夢想"都沒有,還會擁有什麼?
2.害怕失敗。害怕失敗的原因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遭受過無數的挫折,於是,失敗的恐懼感時常伴隨著我們。這種恐懼感來自於對過去"傷害"(遭挫折、被恥笑)的記憶,造成內心的膽怯和懦弱,從而產生消極的想像力和預期的失敗感。當人們在作出一個新的決定時,心態消極的人往往想到曾經遭受過的失敗景象,於是憂慮退縮,裹足不前。
3.害怕被拒絕。我們在生活中遭到過太多的拒絕,父母拒絕我們、老師拒絕我們、朋友拒絕我們。我們聽到過太多的"不"--不行、不能、不好、不可以……於是在內心深處留下了障礙。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被拒絕的種種可能就立刻出現。害怕遭到恥笑和打擊,害怕失去自我信心的恐懼,妨礙我們開口求助,阻礙我們前進。
4.埋怨與責怪。人們一旦遇到問題和障礙時,總是找借口,找理由,其目的就是推卸責任,把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不利"都推給外界和別人。其根源是內心的渴求與現實不一致。在他們不能正視困難、面對自我,不能達到心理平衡時,就自然而然選擇了一種逃避行為,即把責任歸咎給別人。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把握不夠,總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是可憐者。
5.否定現實。在現實生活中,無法面對不如意、不利的事物,於是誇大障礙,找借口來逃避,從不找自己的原因。這是一種懦弱、膽怯和無能的表現。
6.做事半途而廢。不明白人生歷程實質就是克服困難的過程這一道理,對事業沒有堅強的信念和決心,不能堅持到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挫折可能帶來的種種傷害。於是認為不可能實現,不可能達到,不可能成功,迅速放棄自己原有的努力。做事半途而廢,主要還是由於"害怕"。"害怕"是因為對自己沒有把握,自認能力不夠,自信不足,同時,總看到事物消極失敗的一面,因而顯得膽小、脆弱、憂慮、猶豫、找借口(推卸責任)。隨著事態的發展,害怕的程度與日俱增。害怕承擔責任,使心態輕易就超過承受的極限,於是開始推卸責任。推卸責任的最常見方式就是埋怨與責怪,以進為退,為自己開脫,似乎總是他人不好,他人不對,極端的情況便是否定現實,擴大障礙,以期用別人的同情來掩蓋自我的空虛;一旦找到借口,便主動打退堂鼓,最終半途而廢。半途而廢一旦經常發生,成為習性,必然惡性循環,加重"憂慮、猶豫"的態度,從而更加膽小脆弱。一如《詩經》所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樣,人生必然舉步維艱,一事無成。
7.對未來悲觀。就像下坡比上坡容易一樣,人類似乎天生有"悲觀"的傾向。要積極很困難,要消極很容易;要樂觀很困難,要悲觀很容易。悲觀的情緒像瘟疫,會迅速傳染開去。悲觀與前面幾大習性有關,可稱做一種消極的"並發症"。因缺乏人生的意義與目標,必然心胸狹隘,目光短淺,看不到美好未來;因"害怕"半途而廢而無成就感,必定自慚形穢,因而得過且過,表現得十分自私;為了保持做人的最後一點點"尊嚴",必然要以憤世嫉俗、牢騷滿腹、猜疑忌妒、易怒等方式來發泄,以緩釋內心深處的悲哀。
8.好高騖遠。表現為不切實際的空想,把成功寄託於一些不可能發生的荒唐想法上。比如,想像與某大明星結婚啦,自己的父親是大人物啦,突然有一天,某人或某個失蹤多年的遠房親戚叫自己繼承巨額遺產啦……經常在這種"幼稚"的心態下生活,必然加重"僥幸"的心理,而不願腳踏實地,拾級而上,奮鬥成功。殊不知,要實現以上離奇的想法,也是要奮斗的。好高騖遠者為了彌補"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掩飾內心的空虛、脆弱和恐慌,必然做人做事虛偽,處心積慮貪圖虛榮,以暫時麻醉自己
⑻ 為什麼腦子里總有一些不好的想法
從心理學上來講,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面共同組成,也就是不同的人格,能夠正常生活的人一般都是由一個或一組固定相似的人格來管理自身行為,但這並不代表其他人格是不存在或是在休眠,就像世上有千萬種事物一樣,你不可能同時看到所有事物在現實中的存在,但它確實存在。這些所謂不好的想法也是一樣。
從生理角度來講,人的大腦是在不斷犯著錯誤的,雖然降低了效率,但這種運算方式相對增加了創造性,相信你上學時也會有在做數學題時突然想出與標准答案不太一樣的運算方式,其實這些「不好的想法」是這種功能的副產物,就像偶爾走神一樣。
⑼ 為什麼會有消極情緒
很多來找到我們的來訪者,基本上都有一個統一的問題----負面情緒,甚至說,他們之中問題的根本就是負面情緒,恐懼、憤怒、傷心、沮喪、失落、埋怨、怨恨等等。
解決了負面情緒,很多問題的根本就解決了。而親密關系,往往是最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一個地方。
至於說,為什麼要控制負面情緒呢?強烈的情緒會把人帶入一個無意識狀態,尤其是負面情緒,往往會把人引入一個錯誤的,兩敗俱傷的行為模式上。
所以我們才會常說,不要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做任何決定,因為這個時候人是無意識的。而且,情緒本身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是情緒,會引導行為。
我們知道負面情緒不好,卻又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就是為什麼要知道負面情緒如何產生了,就好像,要修好壞掉的電冰箱,那就要知道電冰箱的運作原理一樣。
要控制負面情緒,那就要知道為什麼會產生負面情緒。
所有產生負面情緒的原因都是覺得自己被傷害了、被否定了、被剝奪了。自己的身體被傷害,自己的價值被否定,自己的利益被剝奪等等。
比如,親密關系中對方出軌了跟你說分手,你覺得自己被傷害了,從而產生負面情緒;比如老闆讓你加班沒有給加班費,你覺得自己被剝奪了而產生負面情緒注意,我這里說的,只是覺得,並非真相。
或許是有段時間很流行的一句話:傷害你的,只是你對事情的看法,或許能夠很好的詮釋。
由於覺得自己被傷害了的觀念而產生負面情緒,那源頭就是那個被傷害了的觀念,這種被傷害了的觀念從何而來?
一、對於有些人事物賦予了太多的意義。
之所以你才會太在乎一件事情的發生與否,是因為你對之賦予了太多的意義。這個世界上本沒有有意義的人事物,所有的意義,都是你賦予的意義而已。
就好比世上本無善惡、凈垢、對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都是人賦予的意義,人做的任何事情的目的都是趨利避害,可你為什麼會認為某件事對自己有害才是重點。
對自己有利便是善,否則就是惡,其本身就無善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跟自己想法一致便是對,跟自己想法相悖便是錯,事情本身並無對錯。善惡對錯都是自己賦予的。
或許有那麼一段對話可以很好理解:
王陽明:「天下任何事物本來就沒有善惡,它之所以有善惡,全是你強加給它的。我問你,黃金是善是惡?」
「黃金肯定是大大的好東西,當然是善的。」
「這要看黃金在什麼地方,它在你的手上肯定是善,可是如果他在你的胃裡呢?」
或者說,你很愛你的前女友,她給你送了一個手錶,每次看見她送你的手錶你就會很傷心,想起了你們過往的種種開心,萬千愁緒湧上心頭,覺得那是承載了你與她的很多美好回憶。
覺得那個手錶就是你們愛情的見證,手錶不見了,你會發了瘋似的找,手錶壞了,你會想盡一切辦法修好。你把手錶看作了你人生中很重要的東西。
為什麼?手錶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物件,你之所以那麼重視,是因為你賦予了手錶很重要的意義。
可是往深里想想,手錶本身有意義嗎,手錶跟你之前那段戀情有必然的聯系嗎?你很清楚,並沒有。它的意義,是你賦予的。
在乎是因為賦予了人事物對自己的意義。便成了執念。
二、對人事物的解讀錯誤。
事情的真相永遠有三個,事情本來的真相,別人告訴你的真相和你認為的真相。只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件事情發生了,從而你產生情緒了,一般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認為是那件人、事、物導致你產生這樣的情緒的,可是,就算是同樣一件人、事、物對於其他人來說,未必會產生反應和情緒。所以,事實應該是下面這種情況的:
(A-Awareness,B-Beliefs,C-Choices)
人、事、物的發生,要經過你的思想藍圖,才會產生相應的反應、壓力和情緒。就好比,一份密碼要通過密鑰才能解讀出答案,不然都是一份無意義的字元。
一份音樂數據要通過解碼器才能播放出音樂,不然都是0和1。你的思想藍圖就是那個編譯器。可是,有時候,這個編譯器本身就是錯誤的,就會解讀出錯誤的觀念。
或許可以通俗理解為: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就好比這個例子,一對情侶在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女方的前男友打來電話,女方看到了,想到此刻男友在身邊,猶豫了一會就把電話掛了。
剛好掛電話的時候女方,男方的眼神往手機里瞄了一眼,然後問女方「怎麼不接電話」,女方緊張地撒了個謊「是賣保險的,不用接。」
然後接下來,女方發現男方好像顯得心不在焉的樣子,看電視的時候一臉愁眉,然後晚上他們出去約會吃飯的時候,男方也是很沉默,一言不發,愁眉苦臉的樣子,
然後女方就因為那個電話著急起來,也開始不開心甚至有點生氣了,回家的時候女方終於忍不住了跟男方說「有什麼不能直接說出來嗎,不就是今天前男友打了個電話過來嗎,我這不是掛了嗎。
你不愛我了嗎?看到你今天這樣子冷淡對我,我真的好難過,我想起了我們以前有什麼事不都開誠布公說的嗎?我很珍惜我們這段感情,所以親愛的,有什麼事我們好好談談好嗎,我愛你。」
可是男方失落的真實原因是;「MD今天義大利又輸球了。」
看到女方巴拉巴拉說了那麼一大段,簡直一臉懵逼啊,「wocao我又幹嘛了。」
這就是很典型的對人事物的解讀錯誤。女方心中有個思想藍圖,從而她是對男友愁眉不展通過她的思想藍圖解讀成男友誤會她跟前男友了,從而產生負面情緒了。
三、給自己編故事而產生負面情緒。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佛學中有說人的一天有四萬八千念,人的一天會產生無數的想法,大部分想法都會隨時間流逝,有很小很小一部分想法會形成行動。
通常一件事情的發生就像一顆種子,可是因為這個種子產生的想法就像參天大樹。人很多時候無來由的負面情緒都是因為一件事情發生後,給自己編的各種故事。
就好比,在一段普通的情侶關系中,女方給男方打了好幾個電話沒有接,然後女方就開始編故事了,各種出軌故事,他不愛我了的故事,對方出意外了的故事,腦子中開始各種故事的場景,
比如說,出軌的故事,已經在腦子里演練了千萬遍捉姦在床的場景,對方狠心拋棄自己的場景,感覺自己被傷害瞭然後默默留下了悲傷的眼淚。其實對方就是在洗澡沒聽到電話,什麼事都沒有。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壓力的來源都是由於自己給自己編的故事。
比如說,在工作中,因為工作不出色被老闆批評了,然後就因為這件事開始給自己編故事了:「老闆要炒掉我了,然後我就失業了,我可能交不起房租吃不起飯我會過得很慘,我當初辛辛苦苦進入這個大公司,希望能夠一展拳腳有個大好前途,這份工作的前途那麼好,我失去了怎麼辦。
同學聚會的時候,我肯定會被大家看不起的,他們經商的經商,從政的從政,職場上混的風生水起的也有,我要是連工作都沒有,他們肯定會說我很難聽的話,當初我還是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如今混的那麼不好。
我女朋友知道了我失業了肯定要跟我說分手的,她以後會跟別人一起結婚,我不能跟最愛的女人白頭偕老我好痛苦啊。」然後不斷地焦慮和痛苦起來。
人類的內心戲實在太豐富了,都源自於自己給自己編故事,實際上,除了被老闆批評這件事,後面想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過,可是卻因為給自己編了一堆故事,讓自己的負面情緒不斷增大。
有時候人真的要分清楚哪些事是真的發生了,哪些事只是自己的臆想。可是人一般分不清,被自己的臆想帶到了無窮無盡的負面情緒里多不劃算啊。
就好像知道了電冰箱運作的原理是為了修好冰箱,而知道了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就是為了處理好負面情緒。
如果你看到這里還不知道怎麼處理負面情緒,或許這里可以給你個方法和步驟。
三個問自己,解決你的負面情緒:
一、問自己:讓我產生這種情緒的事情是什麼?
二、問自己:這件事真的是這樣子的嗎?
三、問自己:我可不可以從其他角度去看這件事情?
所有的情緒產生都有一個源頭,事件的發生,然後通過你的思想藍圖,也就是你腦子中的解碼器,然後解讀成你的對事情的想法。
我們無法改變事情的發生,它本來就在那裡,不生不滅,你需要做的,只是把解碼器改變一下,然後整個世界就會豁然開朗了。
⑽ 為什麼有的人每天都有那麼多負面情緒
人是一種很敏感的動物,所以在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有可能會影響到不同情緒的產生。而情緒就是人們感情色彩的體現,情緒也分為積極地和消極的,積極的情緒能引導我們更好的生活,而消極的情緒則會給生活帶來很多煩惱?
不良情緒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對期待的人和事賦予太多的期望
在意一件事情,是因為對這件事情,賦予太多的期望,而事實上所有的事物本身都不具有意義,這些意義是你自己賦有的,所以當這些事情發生以後沒有達到你預期希望的那樣,你就會失望,就會產生負面情緒。
盲目下結論
這種方式非常典型,比如說走在路上別人多看了你幾眼,甚至別人看的都不是你,只是這個方向,你就會覺得別人是不是對你有意見,或者是在討論你,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負面情緒,嚴重時還有可能會出現社交恐懼症。
經絡淤堵
其實負面情緒的出現除了和主觀意識有關以外,還和身體經絡有關,尤其是身體的十二經絡(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每一個臟器經絡都控制一種能量,當外界打破了身體內對正面能量的控制,當經絡淤堵時,負面情緒也會隨著產生,直到經絡疏通然後負面情緒消失。
當負面情緒出現要怎麼擺脫呢?
我們知道,整日的低情緒不僅對生活和工作產生影響,對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出現負面情緒以後應該盡快擺脫,下面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趕緊擺脫負面情緒。
哼歌
根據英國倫敦一所音樂治療中心的數據顯示,唱歌能夠很快地改變人的情緒,當情緒低落時不妨唱唱歌,最好是能讓人心情愉快的歌,因為唱歌能夠調整人的呼吸節奏,負面情緒也會被擺脫。
攝入碳水
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吃一點碳水食物,像是薯條、碳酸飲料、甜點等等,因為這些食物能夠促使身體中胰島素分泌增加,在身體的作用下最終會變成血清素,血清素在進入腦中以後會產生愉悅感,這就是為什麼吃甜食能心情變好的原因,但是甜食不宜吃太多,因為過多甜食的攝入會造成肥胖,肥胖則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穿衣顏色要有選擇
那種顏色鮮艷的衣服,就很容易引起情緒的變化,所以當自己感知到自己的情緒低落時,在選擇穿衣服可以盡可能地穿藍色的,或者是白色的,這樣也會讓自己的情緒放鬆,少穿黑色的,這樣只能讓自己情緒更加低沉。
保證充足睡眠
想要保證負面情緒的消失,最好保證充足睡眠,因為睡眠的不充足也會造成情緒上的不穩定。正常情況下,我的睡眠時間應該是在7-8小時左右,休息時間足夠的同時還要保證作息規律,就是每天能夠在同一時間入睡和起床,這樣在第二天的時候精力才能更加充沛,也不會有負面情緒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