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小孩吃涼東西為什麼傷脾胃

小孩吃涼東西為什麼傷脾胃

發布時間: 2022-11-20 07:09:27

❶ 孩子的腸胃功能比較弱,長期吃冰的東西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民以食為天”,以前的生活條件差,對於人們來說只能夠講究溫飽,而現在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生活中不僅講究飲食,而且講究吃得好。

特別是對於一些有孩子的家長,每天都會努力准備各種美味營養的食譜,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但是很多家長自以為沒有害的食物,卻慢慢地殘害著自己深愛的孩子。


還有,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吃,而不是在飯前吃,冰溫過低,會直接影響胃的消化,也會阻礙消化系統的運行,所以如果你想吃冰,為了避免造成食慾不振,你應該選擇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吃,而不是空腹吃冰,這對胃更有害。這碗“毒粥”已害了不少孩子,家長快停止,別讓愛的砒霜毒害娃了 。

❷ 為什麼小孩子不應該吃過涼的食物

小孩子不應該吃過涼的食物是因為吃太涼可致孩子偏食,許多兒童偏食,皆因生活飲食習慣違背兒童生理特點,導致脾胃吸收功能變差。專家提醒家長們需謹記兒童飲食慎寒涼,忌過飢、忌過飽。很多家長在平時飲食中都選擇涼性的食物,如白菜、生菜、油麥菜、菠菜等,上火就給小孩子喝涼茶、吃火龍果和奇異果,這些都是對小孩子脾胃不好的寒性食物。

❸ 寒涼食物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涼性或寒性凡適用於熱性體質和病症的食物,就屬於涼性或寒性食物。這些食物吃多了非但不能改善人的體質,相反還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利的長遠影響,對身體造成危害。

一、損傷脾胃功能。

中醫有句話,「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而寒涼食物最傷脾胃,從中醫講叫脾陽不足。而中醫講脾胃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如果脾陽不足,就會影響食物的運化,導致氣血不足。脾胃功能下降長期會導致營養缺乏,會導致慢性營養不良,進而引發其他疾病,如免疫力下降、消瘦、乏力等。

從現代醫學來講,過食寒涼食物,會導致胃粘膜毛細血管收縮,進而影響胃蛋白酶、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甚至導致各種腸胃疾病,如胃寒、腹瀉等。

二、損傷腎臟功能。

都說現在腎虛的人很多,當然這里很多因素,勞累、熬夜、葯物等等。而寒涼食物是最傷陽氣的。中醫講,腎只能補,不能瀉。而何為補,就是溫食進補最宜。葯物為什麼傷腎,從中醫來講,很多葯物都是寒涼屬性,像抗生素、解熱鎮痛葯等。因此長年慢性病或免疫力差的人,經常用葯,會導致我們的腎臟功能受損。而我們平時進食的寒涼食物,對腎臟更是雪上加霜。所謂陽虛體質,即陽氣不足、熱量不足,而過食寒涼食物,罪莫大焉!

三、損傷心血管功能。

中醫有句話,「血遇寒則凝,遇溫則行」。溫食可促進血液循環,也就是中醫常講的活血化瘀。而寒涼食物,則會導致血液循環緩慢,甚至加速血液的凝集,對於一些具有心腦血管疾病隱患的人,嚴重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誘發心梗、腦梗等心血管疾病。 所以,寒涼食物是心血管疾病的禁忌食物。

四、導致免疫力下降。

現在癌症發病率很高,雖然環境因素、社會因素、飲食因素等是其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認,免疫力下降也是現代人的通病。影響免疫力的因素很多,而陽虛體質、體溫過低,也會影響人的免疫功能。本研究顯示,體溫每下降一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體溫比正常體溫每升高一度,免疫力會升高5-6倍。所以過食寒涼食物,導致體溫下降,也是是導致免疫力下降的一個因素之一。

因此應少吃寒涼食物。

❹ 脾胃虛寒吃涼性食物的危害

脾胃虛寒吃涼性食物的危害

脾胃虛寒吃涼性食物的危害,食物分為涼性食物和熱性食物,過於寒性的食物吃多了對身體不但沒有好處,還會對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在飲食時要多加註意,那麼脾胃虛寒吃涼性食物的危害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脾胃虛寒吃涼性食物的危害1

1、傷脾胃的因素很多,而寒涼食物是主要危害之一,長期脾胃虛寒,不僅會導致腹瀉、腹痛,還會影響食物的吸收。

2、如果經常吃寒涼食物,會導致腸胃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液、胃蛋白酶等消化物質的分泌,自然會影響營養的吸收,特別蛋白質、鐵等營養素的吸收和胃液分泌關系非常密切。

現在很多人,包括青少年,食物並不缺乏,但很多孩子包括一些年輕人,還是免疫力差,體質瘦弱,干吃不胖,就是和經常吃寒涼食物有密切關系,而這在孩子的飲食中,非常普遍,越小,對孩子脾胃影響越大。

對身體有危害的寒涼食物有:

水果大多是屬於涼性的,諸如西瓜、梨、臍橙等,很多減肥的女孩子,常常不吃主食,而以水果、蔬菜為主要食品,日久同樣會出現陽虛寒盛的諸多症狀,如痛經、月經量少、月經後期甚至閉經的情況,就是因為不食穀物、肉食等主食,而大量食入水果、蔬菜的緣故。

沒有五穀、肉類補充陽氣,人體的陽氣得不到補充,且大量的水果、蔬菜又會不斷損傷人體的陽氣,最後發生陽虛寒盛,這種寒邪留滯於子宮內,形成「宮寒」,出現一系列的月經失調的病症。因此,水果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健康,水果的食用也要有節制,空腹時不要食用,最好在飯後吃。

脾胃虛寒吃涼性食物的.危害2

涼性或寒性凡適用於熱性體質和病症的食物,就屬於涼性或寒性食物。這些食物吃多了非但不能改善人的體質,相反還會對人的健康產生不利的長遠影響,對身體造成危害。

一、損傷脾胃功能。

中醫有句話,「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而寒涼食物最傷脾胃,從中醫講叫脾陽不足。而中醫講脾胃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如果脾陽不足,就會影響食物的運化,導致氣血不足。脾胃功能下降長期會導致營養缺乏,會導致慢性營養不良,進而引發其他疾病,如免疫力下降、消瘦、乏力等。

從現代醫學來講,過食寒涼食物,會導致胃粘膜毛細血管收縮,進而影響胃蛋白酶、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甚至導致各種腸胃疾病,如胃寒、腹瀉等。

二、損傷腎臟功能。

都說現在腎虛的人很多,當然這里很多因素,勞累、熬夜、葯物等等。而寒涼食物是最傷陽氣的。中醫講,腎只能補,不能瀉。而何為補,就是溫食進補最宜。葯物為什麼傷腎,從中醫來講,很多葯物都是寒涼屬性,像抗生素、解熱鎮痛葯等。

因此長年慢性病或免疫力差的人,經常用葯,會導致我們的腎臟功能受損。而我們平時進食的寒涼食物,對腎臟更是雪上加霜。所謂陽虛體質,即陽氣不足、熱量不足,而過食寒涼食物,罪莫大焉!

三、損傷心血管功能。

中醫有句話,「血遇寒則凝,遇溫則行」。溫食可促進血液循環,也就是中醫常講的活血化瘀。而寒涼食物,則會導致血液循環緩慢,甚至加速血液的凝集,對於一些具有心腦血管疾病隱患的人,嚴重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誘發心梗、腦梗等心血管疾病。 所以,寒涼食物是心血管疾病的禁忌食物。

四、導致免疫力下降。

現在癌症發病率很高,雖然環境因素、社會因素、飲食因素等是其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認,免疫力下降也是現代人的通病。影響免疫力的因素很多,而陽虛體質、體溫過低,也會影響人的免疫功能。

本研究顯示,體溫每下降一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體溫比正常體溫每升高一度,免疫力會升高5-6倍。所以過食寒涼食物,導致體溫下降,也是是導致免疫力下降的一個因素之一。

因此應少吃寒涼食物。

脾胃虛寒吃涼性食物的危害3

第一:脾胃虛寒吃寒性食物會尿頻。

大棗黑木耳飲。材料:大棗、黑木耳、陳皮,紅糖適量。做法:將黑木耳用水浸泡、發開、洗凈。大棗洗凈後去核。將黑木耳、陳皮、大棗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改小火煨煮30 分鍾,放入紅糖,稍煮片刻,待糖全部溶化後即成。早晚分服。

第二:人參大棗粥。

材料:人參粉、大棗、粳米,冰糖適量。做法:將大棗、粳米洗凈,放入鍋內,加入人參粉和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後,再用小火煮至爛熟成粥,加入適量冰糖,攪勻備用。早晚分服。

第三:山葯又稱山芋、山薯,是薯蕷科植物薯蕷的根莖。

其味甘、性溫,入肺、脾、腎經。有健脾補虛,滋精固腎,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記載:「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注意事項

總而言之,脾胃虛寒不宜吃的食物有獼猴桃、甘蔗、蒓菜、西瓜、苦瓜、番茄、荸薺、菱肉、百合、藕、竹筍、慈姑、魔芋、空心菜、蒲公英、敗醬草、魚腥草、馬齒莧、蕨菜、苦菜、薺菜、香椿、蒓菜、黑魚、鯉魚、河蟹、泥螺、文蛤、蟶子、海蜇、海帶、紫菜、田螺、河蚌、蛤蜊、牛奶、豆豉、桑葚、甘蔗、梨、柿子、香蕉等。

❺ 小孩子喜歡吃涼的,會對胃部造成什麼危害

小孩子喜歡吃涼的食物對胃會造成損傷的,會容易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身體的抵抗力變差,也會影響消化的能力,容易出現積食或者會容易引起腹瀉,惡心嘔吐,這些胃腸道的消化症狀。

❻ 孩子吃了冷的東西容易拉肚子,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孩子吃了冷的東西容易拉肚子,是哪裡出現了問題?脾胃虛寒主要是脾胃虛,陽氣不足,容易受涼。脾虛可造成消化不良,食慾下降,吃東伯西容易腹瀉,稍微吃一點刺激性的東西就容易拉肚子。胃寒就是吃東西特別怕冷,比如有些人不能吃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東西,吃完以後就胃不舒服,胃疼,然後拿熱水袋敷一敷就會舒度服點。

總得來說,我覺得一吃涼的東西都拉肚子,有可能是許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我們自己的腸道本就孱弱,因此涼東西會損傷我們自己的腸道,導致很多人拉肚子,可能是涼東西本來就帶上病菌,例如生吃刺身很容易造成人體拉肚子,此外,也有可能是因為自身就太涼了。對我的身體而言,更偏愛溫熱的食物。

❼ 小兒脾胃不好的原因

小兒脾胃不好的原因

小兒脾胃不好的原因,父母是非常關心寶寶健康的,特別是在飲食上面。有時候寶寶不愛吃飯,這是由於小兒脾胃出現了問題,這讓許多家長很是煩惱。下面介紹小兒脾胃不好的原因!

小兒脾胃不好的原因1

1、兒童先天消化功能不好;

2、兒童添加輔食過早或過多;

3、用葯不當所致;

4、過度給兒童吃高熱量食物、疾病初愈大補食物所致。

如兒童出現感冒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多半是風寒感冒,但是很多家長給兒童吃清熱解毒的葯物,往往是雪上加霜,更容易傷害寶寶的脾胃。

孩子脾胃不好的表現有哪些?

1、食慾不振:

就像上文我提到的那樣,吃飯就像吃葯一樣的痛苦,還會出現挑食甚至是厭食的可能!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就算寶寶吃了很多東西,但是寶寶還是相對於同齡人來說偏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這就說明寶寶沒有辦法吸收食物裡面的營養,這也就說明寶寶的脾胃出現一些問題了!

2、舌苔厚膩:

孩子一生病,醫生最先看的就是孩子的舌苔。都說「舌苔是健康的晴雨表」,的確如此。健康的舌苔呈淡紅色,潤澤、均勻,表面有一層白白的薄苔。

而如果孩子的舌苔厚膩,就是典型的積食、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差的症狀了。孩子的脾胃功能差,抵抗力就會下降,換季時節更容易被病菌入侵,受涼生病。

3、臉色焦黃:

孩子的脾胃好不好,一看臉色便知七分。因為孩子的臉色焦黃、暗淡、無光澤,是典型脾胃虛弱的體現。就算孩子的皮膚黑黃,但緊致、明亮、潤澤才是脾胃健康的表現。

很多小孩不僅臉色焦黃,還會很乾,換季時風一吹就起皮,臉上花花的,顏色很不正。有這些表現的孩子不僅脾胃不好,還可能缺少維生素,或者長蟲了,父母要及時給孩子調理。

4、嘴唇無光澤:

如果孩子的嘴唇無光澤且淡白,那就是脾虛的外在表現。因為脾虛會導致五臟六腑血液不流暢,嘴唇無血色淡白,發干、起皮兒。相反,如果孩子的脾氣健運,那麼口唇就會紅潤有光澤。

生活中會見到很多寶寶嘴唇成淡白色,但大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子是脾虛。

小兒脾胃虛弱該怎麼辦呢?

1、小兒脾胃虛弱的護理首先是喂養得當。脾胃虛弱的孩子不要喂太多,孩子不吃時不要追著喂,能吃多少算多少,避免傷食,同時要重視給孩子多喂水。

3、加輔食時,脾胃虛弱的孩子要比一般孩子晚加半個月左右,要先加米湯、米粥,再加米粉,然後再加蛋黃及其它。

水果方面不要早加,對於便秘的周歲以內的孩子,尤其注意不要加香蕉和蜂蜜水,以免加重病情。腹瀉的孩子更要少加果泥及果汁等。

3、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孩子的活動量,以促進脾胃功能。

小兒脾胃不好的原因2

1、高營養飲食增加脾胃負擔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有吃得好才能獲得更多的營養,身體才會發育的更好。

事實上有些高營養的食物可能會給孩子稚嫩的脾胃帶來傷害。特別是一些高蛋白食物不易消化,吃得越多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加重孩子胃腸負擔。

雖然說蛋白質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營養成份,但是不宜過度補充,以免消化不良。

2、不良飲食習慣

孩子從小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學習自己進食,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總擔心孩子吃不飽,追著孩子喂飯,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孩子不想吃飯可能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做為家長要讓孩子自己學習進食感受飢飽,引導其選擇食物種類,強迫進食會導致吸收困難,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脾胃失和的情況。

3、進食過涼食物

過涼的'食物會傷及脾胃,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進而導致消化功能降低。平時要注意讓孩子少吃涼的東西,特別是冷飲,盡量不要吃,防止胃部受寒導致脾胃失和。

4、其他因素

除了飲食因素以外,情緒也可能會導致脾胃不調,平時要注意對孩子進行下面引導,不宜大聲呵斥或過度懲罰,特別是在吃飯時更不能如此,以免造成孩子情緒緊張,不思飲食。

脾胃失和不是小事,它關繫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要了解這方面的常識,防止由於這些原因而影響到孩子的正常飲食。

小兒脾胃不和怎麼推拿

小兒採取平卧位,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兒腹部,以臍為中心,作圓周運動。 順大腸方向為瀉,適宜大便偏干者。 逆大腸方向為補,適宜大便偏稀者。

一般多選擇順、逆各半,約按摩50~100次。 操作者的手不宜過涼,應溫暖。 不宜過重,速度宜快,頻率大約每分鍾120—160次。 具有調脾和胃的作用。

怎樣預防小兒脾胃不和

脾虛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包括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

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

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這是需要根據具體的辨證情況選擇用葯的,臨床上常用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術散、實脾飲、歸脾湯等方劑治療。

所有的寶媽們一定要把寶寶的身體健康情況注意起來,尤其是寶寶的胃部情況,因為胃不好,對寶寶的以後,也會造成極大地影響。

媽媽們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十分健康又茁壯的成長,所以寶寶們的身體健康情況要從小抓起。

有哪些辦法可以調理孩子的脾胃呢?

中醫認為,兒童脾胃稚嫩,一般都會因為夏天的暑濕或過食生冷食物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出現食慾減退、面黃肌瘦、腹瀉、便溏等症狀。對於這種兒童,在秋冬季節應進行脾胃調養。

1、多吃點清淡食物

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冬天氣候寒冷,應該補一補,於是在寶寶的菜單上增加一些肥膩、辛辣的食物。

其實不必這樣,清淡易消化的當季食物是最適合寶寶的。例如冬天出產的胡蘿卜就很好,裡面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能保護孩子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增強對病毒的抵抗力。

有的孩子不愛吃素炒胡蘿卜絲,可以做成胡蘿卜丸子、包子等,孩子就愛吃了。烹調方法也要注意,少用煎、油炸等方法,多做湯和羹,以利於脾胃的吸收。

2、帶孩子推拿按摩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以外,爸爸媽媽還可以帶孩子去看專門的中醫兒科。中醫兒科擅長推拿按摩、穴位敷貼、灸法及捏脊,這些屬於外治法,能增強孩子胃腸蠕動的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消除胃腸消化功能紊亂。

外治法的好處是孩子不必吃葯,很順利地就能完成治療。再配上清淡營養的食物,孩子的身體一定會變得很棒。

❽ 夏季少給寶寶吃寒涼食物,這幾種食物要慎吃

寒涼食物吃太多容易傷脾胃,因此在給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西瓜:一天別超過1杯西瓜汁

西瓜含水量高,所含的瓜氨酸、精氨酸成分有利尿的作用,而排尿能夠帶走體內的一部分熱量,是最受歡迎的消暑聖品之一

但是西瓜含糖量高,不建議給8個月以下的寶寶食用,以免形成口味依賴。此外,給寶寶喝吃西瓜時要注意別吃太多,以西瓜汁每天不超過1杯為宜,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綠豆湯:要煮到爛透

中醫認為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功效。寶寶在添加了輔食之後,也可以適當吃點綠豆。但是在給寶寶吃綠豆時一定要注意兩點:一是要適量食用,一次小半碗為宜,不要吃太多,也可以將綠豆跟大米混在一起煮;二是煮綠豆湯時應煮至綠豆爛熟,才不至於太過寒涼。

苦瓜:別給3歲以下寶寶吃

涼茶:最好別給寶寶喝

廣東人喜歡喝涼茶,不少家長在發現寶寶「上火」時也會給寶寶喝點涼茶,但我們建議最好別給寶寶喝涼茶。因為嬰幼兒的五臟六腑還沒完全發育成熟,氣弱血少、形氣未充,長期喝涼茶容易損傷脾胃,干擾營養的吸收利用,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脾肺氣虛的症狀。

❾ 小孩子夏天喜歡吃寒涼的危害

冰棍、冰淇淋等太冰的食物對腸胃的刺激比較大,容易傷脾胃,這個大家可能都知道。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夏天那些解暑的湯水、涼茶,也有可能傷及孩子的脾胃。很多人喜歡在夏天喝一些綠豆湯、涼茶解暑,這本身是沒問題的。假如孩子白天在外面玩得比較久、曬了太陽,又出了大汗,回到家喝碗綠豆糖水或綠豆粥都是很好的。但是,沒有必要天天都喝綠豆粥,因為孩子脾胃本身不夠強健,這種清熱的飲食不要吃得過於頻繁,或者每次吃太多。
此外,還有一些性寒的食物,比如海帶、菠菜、苦瓜、綠豆,吃多了都會傷脾胃。而在葷腥類別的食物中,也有傷脾的食物,如海鮮中的田螺、螃蟹,肉類中的鴨肉、鴨血等。它們都是性寒的食物,很容易傷脾。總起來說,只要是生冷的食物都會對脾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只不過有輕有重而已。

❿ 寒涼食物對身體的危害

寒涼食物對身體的危害

寒涼食物對身體的危害,我們的身體因為有著脆弱的缺點,所以我們需要時刻對身體進行保護,因為很多人愛吃寒涼食物,但是會對身體有很大的損害,下面是寒涼食物對身體的危害。

寒涼食物對身體的危害1

一、脾胃

寒涼食物最傷脾胃,從中醫講叫脾陽不足。而中醫講脾胃是運化水谷精微的,如果脾陽不足,就會影響食物的轉化,導致氣血不足。從現代醫學來講,過食寒涼食物,會導致胃粘膜毛細血管收縮,進而影響胃蛋白酶、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甚至導致各種腸胃疾病!

二、腎臟功能

現在 腎虛的人太多了!寒涼食物是最傷陽氣的。中醫講腎只能補,不能泄。那什麼是補呢?就是溫食進補最宜。大多人都是通過葯物來進補,很多葯物都是涼性屬性,平常再進食一些寒涼食物,更容易導致腎臟功能受損害,導致陽虛體質。

三、心血管功能

中醫常說:血遇寒則凝,遇溫則行。這句話已經告訴我們了,寒涼食物會導致血液循環緩慢,甚至加速血液的凝集,對於一些具有心腦血管疾病隱患的人,嚴重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誘發心梗、腦梗等心血管疾病。

四、免疫力

現在癌症發病率很高,雖然環境因素、社會因素、飲食因素等是其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認,免疫力下降也是現代人的.通病。影響免疫力的因素很多,而陽虛體質、體溫過低,也會影響人的免疫功能。而過食寒涼食物,導致體溫下降,也是導致免疫力下降的一個因素之一。

五、女性

其實女性和男性相比,性屬陰。因此女性更需要體溫來維持身體的生理代謝。研究也表明,溫度高的女性更長壽。 而女性過食寒涼,會導致女性痛經、月經不調,甚至宮冷不孕。而女性體溫過低,還會影響美容。因為體溫過低,必然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淤滯,從而導致皮膚黯淡,甚至各種斑痘等皮膚症狀。所以,美麗凍人不可取。

六、肥胖

其實越是肥胖人群,越容易生內熱。因為胖人吃的食物多,導致熱量過剩。另外胖人由於體內脂肪細胞較多,也會影響熱量散發。正因如此,胖人更喜吃涼食。但要知道,從減肥角度,需要增加基礎代謝率才可促進脂肪分解。而涼食降低體溫,會降低基礎代謝率,因此涼食對減肥不利。像很多胖人都屬陽虛體質,就是寒氣重,這樣會導致身體基礎代謝率

寒涼食物對身體的危害2

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群一次少量吃冰的東西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危害。但長期過量吃則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如刺激口腔、胃腸道、引發肥胖、引發痛經等。且中醫認為常吃冰的東西會導致濕氣淤積、傷害脾胃等。因此,通常不建議長期吃冰的東西。

一、西醫:

1、刺激口腔:冰東西進入口腔後可能會刺激口腔黏膜,牙齒敏感人群還可能導致牙神經受刺激而引起牙痛。如果冰的東西含糖量較高,還可能為牙縫中的細菌提供繁殖條件,增加患口腔炎症的風險;

2、刺激胃腸道:冰東西進入胃腸道後,由於溫差過大,會刺激胃腸道產生強烈痛感,還可能導致胃腸道蠕動加劇,容易引發胃痙攣、腸痙攣等疾病;

3、影響食慾:冰東西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減慢,胃部消化減慢,可能影響正常餐食的攝入,易導致營養不良;

4、損傷血管:冰東西會刺激人體血管的收縮,可導致血壓升高,對於本身患高血壓、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等患者而言,更為危險,易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威脅生命;

5、引發肥胖:如冰淇淋、雪糕等冰的東西本身熱量較高,在低溫刺激下,胃腸道消化減慢,導致能量無法被消耗,就容易轉化成脂肪,並導致肥胖;

6、引發痛經:部分女性經期吃冰的東西,容易刺激全身血管,其中也包括子宮內膜血管,當血管劇烈收縮時,就容易引發痛經或月經不調等。

二、中醫:

1、濕氣淤積:冰的東西易產生濕氣和寒氣,容易堆積在體內無法被排出,會導致人體體質下降,變得虛弱,更易患病;

2、傷害脾胃:中醫認為「脾喜燥不喜濕」「胃喜溫不喜涼」,寒涼食物的刺激會脾胃,更易出現腹痛、腹瀉、腹脹等症狀。

但部分特殊情況下,如夏季燥熱、中暑、外傷等,少量吃冰東西,或外敷冰東西也有一定益處,如可用於外傷鎮痛止血,冷靜精神,可起到一定鎮靜作用。另外,部分特殊體質人群,如胃腸功能較弱、老年人及兒童,以及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需在吃冰前咨詢主治醫生。

寒涼食物對身體的危害3

過量食用寒性食物有什麼危害

1、拉肚子

寒性食物吃多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容易拉肚子,這就是因為寒涼的食物影響了胃蛋白酶、胃酸的分泌,從而影響了正常的脾胃功能,不僅容易拉肚子,還可能出現畏寒的情況,如果我們的腸胃長期處於這樣的狀態,是不利於身體吸收營養的,長期下去就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因此寒性食物的危害是很大的。

2、傷腎

另外寒性食物吃多了是容易傷腎的,腎是我們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如果腎受到了損傷,就會出現精神不足、容易疲憊甚至水腫等多種情況,因此要多吃一些溫食來進補,少吃寒性食物。

3、宮寒

女性的體質本來就屬於陰性,因此相對於男性,多吃寒性的食物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很多女性有宮寒的現象,就是因為平時吃了太多寒性的食物,宮寒不僅會引起痛經、月經不調,嚴重的還可能引發不孕不育

另外,吃過多的寒性食物會讓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通,一來會讓女性出現特別怕冷的現象,二來還會加速衰老的速度,所以女人想要永葆青春,就要少吃寒性的食物。而對於孕婦來說,經常吃一些寒性食物,對於寶寶以及自己的身體都會有非常大的傷害。

最後,經常吃寒性食物,還很容易導致肥胖,相信你身邊一定有不少胖人喜歡吃寒涼的食物,這就是因為胖人的內脂肪細胞比較多,會影響熱量散發,因此胖人常常覺得口乾舌燥,也很怕熱,所以要依靠吃大量寒性食物來降火,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惡性循環。

因為寒涼的食物吃的越多,人的基礎代謝率就會越低,而想要讓脂肪分解得更快,就要增加基礎代謝率,所以胖人自然就會越來越胖,因此想要減肥的人群,要少吃寒性的食物。當然寒性食物不能不吃,因為想要身體健康,就要講究飲食的均衡,而寒性食物對人體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只是吃的時候一是要控制寒性食物的量,不要吃太多。

熱點內容
測眼睛驗光後為什麼玩不了手機 發布:2025-05-17 23:57:29 瀏覽:945
為什麼小米10s拍月亮是個光斑 發布:2025-05-17 23:50:53 瀏覽:104
蘋果手機網路很爛為什麼還有人用 發布:2025-05-17 23:50:48 瀏覽:306
淘寶為什麼有人喊某寶 發布:2025-05-17 23:45:34 瀏覽:50
為什麼生孩子變胖 發布:2025-05-17 23:39:36 瀏覽:452
時間支配者為什麼說的是日文 發布:2025-05-17 23:38:37 瀏覽:951
華為微信語音鎖屏了為什麼會顯示 發布:2025-05-17 23:36:54 瀏覽:906
為什麼在軟體里搜索不了 發布:2025-05-17 23:30:56 瀏覽:677
天空因為什麼變化不同顏色 發布:2025-05-17 23:17:07 瀏覽:250
電腦壁紙很糊為什麼 發布:2025-05-17 23:15:28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