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蛇為什麼吃東西都是用吞的

蛇為什麼吃東西都是用吞的

發布時間: 2022-11-22 21:48:11

A. 蟒蛇是怎麼吃東西的

捕食時常慢慢爬行接近獵物,迅速咬住後用身體纏繞致死,並壓扁成長條形,然後分泌唾液,使食物潤滑吞食。

蟒蛇捕到獵物,無論其體型大小,都是不經咀嚼方就把獵物吞下。蟒蛇的這種吞食方式主要來源於它們下頜的特殊結構。下頜骨由彼此獨立的兩大部分組成,這兩部分可以交替運動。

為了更好的進食,蟒蛇在豎起前身同時,將嘴張大,咬住獵物,然後再閉合上下頜骨,依次讓每個上下頜輪換的運動。如果這時有其他動物來進攻,它便立即將已吞進肚的食物吐出後逃離。

(1)蛇為什麼吃東西都是用吞的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善攀援,可長期生活在水中,嗜昏睡,夜行性、雜食性,喜熱怕冷,25℃時活動狀態一般;30℃以上時很活躍;20℃時不活動或少活動;15℃時便開始呈麻木狀態;

溫度持續在5-6℃以下時,蟒蛇即死亡。當室溫上升到35℃以上時,不喜活動;在強烈陽光下曝曬過久也會死亡,取食溫度要在25℃以上。

在春、秋季節,日出後活動,夜間少活動。高溫天氣多夜間活動取食,午後常躲藏陰涼處休息。高熱過後開始變得活躍。雨天活動少,刮大風時則進入洞中隱蔽。

B. 像青蛙,蛇吃別的生物時都是生吞,這樣真的沒關系嗎

蛇的消化系統非常厲害,有些在吞的同時就開始消化,還會把骨頭吐出來。
蛇的消化還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來摩擦,毒蛇的毒液實際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較強,溶解了被咬動物的身體,所以表現出「毒性」,人的膽汁也屬這種消化液。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經過5~6天才能消化完畢,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後22~50小時。如果吃得多,消化時間還要長些。蛇的消化速度與外界溫度有關,Skoczylas(1970)觀察到游蛇在5℃氣溫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時消化仍然很慢,消化過程長達6天左右,在25℃時,消化才加快進行

C. 我暈.~請問蟒蛇為什麼什麼東西都能吞下去..

蛇為什麼能吞下比自己大幾倍的動物呢? 這是因為它們的體內有一套特殊的構造。我們人的嘴巴只能張大到30度的角度,可是蛇的嘴巴卻可以張大到130 度,甚至180 度的角度。究其原因,我們嘴巴的骨頭之間是用「榫頭」聯結成的,但是蛇卻用韌帶相互聯結。這里,我們不妨做一個實驗:人們燒飯時用的火鉗,由於用榫頭鑲嵌著,火鉗嘴就不容易張大;如果把火鉗分成兩爿,在原來鑲嵌榫頭的地方縛上橡皮筋,那它就可以開張自如了。蛇的嘴巴能張得很大,也是這個道理。何況,蛇在吞食大動物之前,已對動物作了加工:它纏繞獵物時,邊纏邊收緊,直到獵物窒息而死;然後,它把獵物擠成長條狀便於吞下。 如果蛇捕到的是一隻鳥,鳥的翅膀像兩把展開著的摺扇,那該怎麼辦呢?小個子腹蛇吞食較大的鳥時,通常總是先吞鳥的頭部。為了不讓鳥兒滑出口外,蝮蛇左右兩排牙齒交替做著一系列慢動作:左邊的牙齒一動也不動,牢牢地將鳥鉤住,右邊的牙齒慢慢向前移,把獵物朝口中拉;接著右邊的牙齒鉤住食物,左邊的牙齒向前推移……就這樣慢慢吞食,鳥兒那對打開的翅膀,也就順著一個方向收攏了。 蛇吞食大動物的時候,氣管會被堵住嗎?不會的。因為它喉頭的開口處在口腔底部前方,這里也是氣管開口的地方。蛇吞食獵物時,可以活動的喉頭伸到了口外,這樣它就不必擔心氣管被堵住了。 大動物在蛇的腸子里會通行無阻嗎?是的。要知道,蛇的胃和雞、兔的胃不一樣,它不是圓球狀的,而像一隻長得出奇的袋子。蛇的腸子也和其他動物不一樣,不是彎彎曲曲的,而是一條直通通的管道。筆直的腸子對於吞下較大的食物,是十分有利的。 當然,話又得說回來,蛇吞食大動物並不都是輕而易舉的,有時還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人們有時會看到,蛇吞食大動物時,食物卡在口中,要吐吐不出,想咽又咽不下;或者弄得滿口鮮血,牙折骨錯。有時候,蛇雖然吞下了大動物,但動物的刺、骨卻戳穿了蛇的腸子和體壁,使它萬分痛苦。 朋友們一定聽說過「貪心不足蛇吞象」這句話,這是比喻一個人貪心極大,大到就像蛇要把象吞下去的地 步。貪心大當然不可取,那麼蛇吞象是否可能呢? 其實,我國古代就有蛇吞象的傳說。公元前2100多年,夏朝有個部落酋長後羿,即傳說中彎弓射日的英雄。他最愛打獵,曾經在洞庭湖邊殺死一條名叫「巴蛇」的大蛇,這條大蛇能將象吞人腹內。晉朝郭璞著的《山海經》里,也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的記載。 蛇吞象的事,誰都沒有親眼見到過。可是,蛇吞羊、鹿、幼豬和牛犢的事,卻時有發生。在我國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裡,傣族人曾經發現,一條6 米長的蟒蛇潛伏在一棵大樹上,這時正好有一隻水鹿從樹下路過,大蟒從樹上一躍而下,用碩長的身軀把水鹿緊緊地纏繞起來,使水鹿窒息而死。大蟒張開血盆大口,把水鹿吞進肚裡。這時蛇身脹得又粗又大,它只能橫躺在林中草地上,無法動彈。人們用一輛馬車把大蟒和它腹中的水鹿一起拉回村寨,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1981年,有人在非洲剛果的原始森林中,親眼看到蟒蛇吞食獅子的情景。獅子到河中喝水,突然大吼一聲,掙扎著沉入水中。過一會兒,一條頭大如斗的蟒蛇冒出了水面,經過好一會兒,它才慢騰騰地爬上岸來。這條大蟒看上去有10多米長,腹部卻脹得很大。嗅,那肚子里裝的不正是「森林之王」獅子么! 1982年10月21日,香港新界地區有條蟒蛇闖進一個牛欄,把一頭出生剛4 天,重約12千克的牛犢吞了下去。大蟒的腹部鼓起一隻小牛的形狀,胃被牛腿撐破了,只有頭和尾巴能夠擺動。警方發現這條蟒蛇後,請來一名捉蛇專家,把冷水淋在蟒蛇身上,幫助它把小牛吐了出來。

D. 為什麼蛇吞食食物的時候不會咀嚼,而是吞下一整隻不管多大的食物大神們幫幫忙

因為蛇沒有用於切割和咀嚼的牙齒 蛇類的牙齒大部分是中空的 用來咬住獵物以後注射毒液的 所以它只好利用上下顎的肌肉把獵物吞進去啦

滿意請採納

E. 蛇是怎麼捕食的蛇會「吸」嗎

蛇捕食是以「囫圇吞棗」的形式完成的。它不像其他動物咬住食物後一口一口地咬碎往下吞咽,而是一口整體吞下的形式捕食。蛇不會因吞吃巨食而難以下咽、引起窒息。因為蛇的嘴可以張至130°,喉頭一直前伸到下頜邊緣,隨時順暢地進行閉口呼吸。所以,蛇吞食大個食物,猶如潛水員通過潛水過氣管呼吸是一樣的道理(彩圖29、彩圖30)。

毒蛇天生有毒牙,它們捕食時就很容易。捕捉到動物後會在咬住獵物的第一時間,本能地把致命毒液瞬時注入動物體內,有時還會咬住略停片刻再行注入。不幸命入蛇口、身中毒液的動物不到幾分鍾便死亡。毒蛇吞食的過程快,進入胃部不過幾分鍾。

無毒蛇捕獲到較大動物難以下咽時,會用細長身體的前半部將其纏繞到窒息、直至擠壓變細後方才慢慢吞咽(彩圖31)。

F. 蟒蛇為什麼生吞

蟒蛇捕到獵物,無論其體型大小,都是不經咀嚼方就把獵物吞下。蟒蛇的這種吞食方式主要來源於它們下頜的特殊結構。它們的下骨由彼此獨立的兩大部分組成,這兩部分可以交替運動,為了更好的進食,蟒蛇在豎起前身同時,將嘴張大,咬住獵物,然後再閉合上下頜,依次讓每個上下頜交替的運動。如果這時有生物來進攻它,它便立即將已吞進肚的食物吐出後逃之夭夭

G. 為什麼蛇吃東西都是用吞的

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並未癒合,而是靠勒帶鬆弛地連在一起 ;顎骨、翼狀骨、方骨和鱗骨彼此形成能動的關節,因此,口可以開的很大,達130"角 ,能吞食比它的頭大好幾倍的食物。

H. 蛇吃東西都是整個吞下去的,那它是怎麼消化的呢

希望下面這段引用資料可以幫到你:
(最後一段為你到的答案)

蛇的消化系統非常厲害,有些在吞的同時就開始消化,還會把骨頭吐出來的
還有,蛇的消化還要靠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和不平整的地面來摩擦
毒蛇的毒液實際上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較強,溶解了被咬動物的身體,所以表現出「毒性」,人的膽汁也屬這種消化液。
蛇的食慾較強,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後吞食。嘴可隨食物的大小而變化,遇到較大食物時,下頜縮短變寬,成為緊緊包住食物的薄膜。蛇常從動物的頭部開始吞食,吞食小鳥則從頭頂開始,這樣,鳥喙彎向鳥頸,不會刺傷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與食物大小有關,小白鼠5~6分鍾即可吞人,較大的鳥則需要15~18分鍾。Barton認為非洲岩蟒只有在確定捕獲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時,才開始吞食。蝮蛇亦有判斷捕獲物頭、尾的能力。
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次要經過5~6天才能消化完畢,但消化高峰多在食後22~50小時。如果吃得多,消化時間還要長些。蛇的消化速度與外界溫度有關,Skoczylas(1970)觀察到游蛇在5℃氣溫下,消化完全停止,到15℃時消化仍然很慢,消化過程長達6天左右,在25℃時,消化才加快進行。
蛇的牙齒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蛇的消化系統如咽部,以及相應的肌肉系統都有很大的擴張和收縮能力。
蛇主要是用口來獵食。無毒蛇一般是靠其上下頜著生的尖銳牙齒來咬住獵物,然後很快用身體把活的獵物纏死或壓得比較細長再吞食。毒蛇還可靠它們的毒牙來注射烈性毒液,使獵物被咬後立即中毒而死。蛇在吞食時先將口張大,把動物的頭部銜進口裡,用牙齒卡住動物身體,然後憑借下頜骨作左右交互運動慢慢地吞下去。當其一側下頜骨向後轉動時,同側的牙齒鉤著食物,便往咽部送進一步,繼之另一側下頜骨向後轉動,同側牙齒又把食物往咽部送進一步。這樣,由於下頜骨的不斷交互向後轉動,即使很大的食物,也能吞進去。
喜歡偷食蛋類的蛇,有些是先以其身體壓碎蛋殼後才進食。但也有些蛇類,能把雞蛋或其他更大的蛋整個吞下去。在吞食時先以身體後端或借其他障礙物頂住蛋體;然後盡量把口張大將整個蛋吞進去。有趣的是,非洲和印度的游蛇科中的一類食蛋蛇,具有特殊適應食蛋的肌體結構。它們頸部內的脊椎骨具有長而尖的腹突,能穿破咽部的背牆,在咽內上方形成6―8個縱排尖銳鋸齒,當把蛋吞進咽部時,隨著咽部的吞咽動作進行「鋸蛋」把硬蛋殼鋸破,並且憑借頸部肌肉的張力,使蛋殼破碎,同時把蛋黃、蛋白擠送到胃裡;剩下不能消化的蛋殼碎片和卵膜被壓成一個小圓球,從嘴裡吐出。

I. 為什麼蛇類吞食大多都是囫圇吞棗的方式

蛇類大多囫圇式進食地原因:
蛇雖然沒有四肢輔助捕食,但它們有密排倒鉤的鋸齒牙,因而一旦捕到食物後便用牙鉤掛住食物直接吞入腹中。如果捕到難以直接吞咽的大食物,便會先用自己身體的前半部分迅速將食物纏繞幾圈,並且越纏越緊,待其完全窒息死亡,將其擠壓變細後再慢慢進食,蟒蛇在吞食較大食物時便是採用此種方法。
毒蛇捕食時,大多採取突然襲擊的方法,先是猛咬上動物一口,將毒液注入所捕的動物體內,咬住稍等片刻後再行吞食。
但有時也會先把動物鬆口扔掉,待幾分鍾後動物中毒或死亡時,再從容不迫地吞進肚內。
大多數蛇在吞食食物時,會本能地找尋食餌的頭部,從頭部開始吞咽,但也有從咬獲部位開始吞食的情況,如虎斑游蛇、赤鏈蛇等。

熱點內容
眼睛為什麼這么衰 發布:2025-05-20 00:28:59 瀏覽:625
為什麼一邊眼睛視力低 發布:2025-05-20 00:15:18 瀏覽:665
女的為什麼眼睛會腫 發布:2025-05-20 00:15:17 瀏覽:242
蘋果手機恢復出廠為什麼這么久 發布:2025-05-20 00:14:03 瀏覽:946
打開的微信文件為什麼不能復制 發布:2025-05-19 23:32:03 瀏覽:860
婆婆為什麼對我媽媽不好 發布:2025-05-19 23:28:21 瀏覽:737
為什麼兔寶寶顏色少 發布:2025-05-19 23:13:55 瀏覽:519
為什麼身高太高的男生找不到對象 發布:2025-05-19 22:58:41 瀏覽:470
口罩顏色為什麼會變黃 發布:2025-05-19 22:50:06 瀏覽:371
6天時間為什麼會胖4公斤 發布:2025-05-19 22:45:34 瀏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