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急性胰腺炎不讓吃東西
⑴ 胰腺炎為什麼不能吃東西
因為胰腺是消化器官,吃東西就會產生胰液,加重胰腺的自我消化加重病情
⑵ 胰腺炎不能吃什麼東西
無論是初次的急性發作,還是慢性胰腺炎的急性發作,都應該可以預防。預防的主要環節就在於注意飲食。不能酗酒,飲酒要適量。不能吃得太飽,不能吃得太油膩,特別在晚上更要注意。已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即使在平時也要少食多餐。每天吃4-6頓,每餐的量減少,戒油膩,戒煙酒。
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療出院後,即使已恢復正常飲食,也並不意味著身體已完全康復。因此,愈後的恢復、調理、隨訪非常重要。在我國,大多數急性胰腺炎由膽道疾病引起,因此待急性胰腺炎病情穩定、病人全身情況逐漸好轉後,即應積極治療膽道結石。酒精性胰腺炎病人,首要的是禁酒,如果再飲酒,無疑是慢性自殺。暴飲暴食導致胰腺炎者,應避免重蹈覆轍。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者,應長期服降脂葯,並攝入低脂、清淡的飲食。定期隨訪,防止並發症。胰腺炎恢復期,炎症只是局限消退,而炎性滲出物往往需要3-6個月才能完全被吸收。在此期間,有一些病人可能會出現胰腺囊腫、胰瘺等並發症。如果病人發現腹部腫塊不斷增大,並出現腹痛、腹脹、嘔血、嘔吐等症狀,則需及時就醫。加強營養促進恢復。如果胰腺的外分泌功能無明顯損害,可以進食以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為主的食物,減少脂肪的攝入,特別是動物脂肪。如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損,則可在胰酶制劑的輔助下適當地加強營養。對於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飲食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當胰腺炎急性發作時,要根據醫生囑咐,一般都應禁食,不要吃東西。當病情控制後,再逐步恢復飲食,通常要有兩個星期到一個月的時間禁止吃油膩的食品,蛋白質的量也要有所控制,不能太多,例如一天最多吃一個雞蛋,還要把蛋黃去掉。開始的時候要先吃些米湯、沒有油的菜湯和一些水果汁、藕粉之類。吃了以後,沒有什麼問題發生,再吃些粥、豆腐、沒有油的菜泥。然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即使恢復正常飲食,患者須忌食油膩性食物如肥肉、花生、核桃、芝麻、油酥點心等,忌食刺激性、辛辣性食物。最好終生戒煙和酒,防止再度發作。原有慢性胰腺炎和膽囊炎的人也要這樣,忌動物油、忌油炸食品。
.
⑶ 急性胰腺炎禁食的主要目的為什麼是防止嘔吐
不是。是為了防止胰酶分泌。
進食胰腺就會分泌了,而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後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症反應。進食會加重的…………。
⑷ 為什麼胰腺炎不能吃東西
胰腺炎的患者都應知道胰腺主要是分泌胰澱粉酶、胰脂肪酶、胰島素分別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糖的代謝,為了使胰腺得到充分休息,就應減少或控制這些食品的攝入,暴飲、暴食、高脂、高膽固醇、尤其是酒類,都能直接剌激胰腺引起炎症,在急性炎症階段最好禁食使胰腺得以充分休息。胰腺炎進入恢復期後在飲食上一定要清淡,不能暴飲、暴食、要禁大魚、大肉、大油、、油煎油炸食物、酒類。恢復期一定要少吃多餐,尤其在「量」上面一定不能馬虎!太急是很容易反復的!多說一句,胰腺炎恢復期要盡量長一點(最好半年以上、壞死性的最好一年以上),多發一次治療會更困難一層,危險性也增高一分!如果是膽源性胰腺炎,一定要把膽囊疾病治療徹底 ,如果是飲食原因引起的一定要調整飲食結構。祝早日恢復!
⑸ 急性胰腺炎可以吃飯嗎
急性發作期
輕度患者可酌情給予少量藕粉或米湯,但不能進蛋白質、脂肪和硬質食物;中度患者可禁食1~4d;重度患者除禁食外,應進行胃腸減壓,吸出胃內容物,可使胰液分泌減少,腹痛基本消失,如不禁食,食物和酸性胃液進入十二指腸刺激消化液分泌,胰管壓力增高,不利於炎症的消除,加重病情。禁食期間,還要注意補充水、電解質,記出入量。患者往往有腹痛、口乾、飢餓、精神萎靡等反應,要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禁食的重要性,並取得家屬的配合,同時注意做好口腔護理,防止口腔並發症的發生。
疼痛減輕或消失期
如患者腹痛緩解和腹部體征消失,體溫正常,血象及澱粉酶正常無特殊情況,亦可從無脂飲食開始,逐步過渡至低脂肪的流質半流質飲食。禁食肥肉、蛋黃,且要禁酒,對不配合的患者應耐心解釋。
恢復期
雖腹痛、嘔吐停止,血、尿澱粉酶正常,但進食不當極易引起疾病的反復。避免進高蛋白、高脂肪、酸性食物,以低脂肪為最佳,禁暴飲暴食,尤其要對患者講述高脂飲食和酗酒的危害性,少食多餐,適宜為度,適當加量,直到每日恢復3餐。
總之,急性胰腺炎合理飲食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反之則導致病情反復,甚至惡化。所以,急性胰腺炎的飲食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⑹ 胰腺炎不能吃什麼東西,小菜類,水果類,零食類
胰腺也是屬於腸胃的一部分,在患病期間一定要限制一些過於油膩的食物。胰腺炎患者應該禁用肉湯、魚湯、雞湯、奶類、蛋黃等含脂肪的食物。嚴格控制脂肪和肉類及蛋白質食品。避免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使腸道的正常活動及排空發生障礙,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引起胰腺炎。所以,不可暴飲暴食。
總體來講,胰腺炎不能吃油膩的食物、高蛋白的食物,還有在胰腺炎發作的情況下,要減少這個胰酶的分泌,所以在這個治療過程當中是需要禁食的。
詳細來講,不能吃的食物有這個煎雞蛋,還有這些肥豬肉以及油膩的食物,含油的食物,再加上就是高蛋白的食物,比如說瘦肉以及雞蛋,還有一些牛肉丸、豬肉丸這些。
而在治療胰腺炎過程中,患者要禁食,要通過各種葯物來抑制這個胰酶的分泌。所以一般來說都是通過靜脈營養,不能吃東西。
⑺ 為什麼治療胰腺炎的時候不讓吃飯啊
胰腺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當出現胰腺炎的時候,為了讓胰腺減少分泌,所以在治療中:
1、第一步就是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輸液:胰腺炎時,由於胰腺組織水腫、充血,甚至壞死,其分泌功能已明顯降低,此時禁食是讓胰腺很好休息,減少負荷,以便盡快恢復。所需要的熱量、水、電解質等均由靜脈補充。
其它治療:
2、解痙止痛,減少胰液分泌;
3、抗生素的應用;
4、激素應用;
5、手術治療等。
⑻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胰腺炎是由於胰蛋白酶的自身異常導致的,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是最大的誘因,得了胰腺炎需要調整飲食,不能吃的東西堅決不吃。那麼,胰腺炎有哪些飲食禁忌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
1、急性胰腺炎應禁食
急性胰腺炎患者應暫時完全禁食,以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進入十二指腸內,引起對胰腺的刺激,使胰腺持續遭受破壞。此階段營養主要依靠胃腸外供給,待病人症狀逐漸緩解後,可進食無脂低蛋白流質食物,如果汁、米湯、西紅柿汁、稀面湯等。當病情好轉,可改低脂流質食物,如豬肝湯、豆漿、蛋清湯、豬腰湯等,以後可逐漸改為低脂半流質食物,每日5~6餐。
2、忌暴飲暴食
正常情況下,胰腺分泌的胰液只消化我們進食的食物,但如果暴飲暴食,尤其是晚上經常吃油膩的食物並飲酒,就會使得胰液分泌過度旺盛,甚至引起胰管內壓力增高,讓胰液和膽汁在胰腺內匯合,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的自身消化,這相當於胰腺“自殺”。據統計,急性胰腺炎約20%~60%發生於暴飲暴食後。所以胰腺炎患者一定不能暴飲暴食。
3、忌牛奶
牛奶是含脂食品,在消化過程中需要膽汁和胰脂酶的參與,飲用牛奶無疑將加重膽囊和胰腺的負擔,將會加重病情。尤其在胰腺炎發病初期與剛出院恢復期,不要喝牛奶,嚴格控制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使胰腺得到充分的休息。胰腺炎康復後可以喝。
4、忌酸性水果
胰腺炎不能吃酸味太重的水果,尤其在胰腺炎發病初期或剛出院恢復期,有酸味的水果會加重胰腺負擔,對康復治療起到阻礙作用。如:葡萄、山楂、桔子、橙子、菠蘿、提子、酸棗(也稱山棗、野棗)、杏等酸味水果都盡量不要吃。
5、忌辛辣食物
辣椒、姜、蒜,這些食物都是胰腺炎患者的禁忌。刺激性的食物,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延誤胰腺炎的病情,不利於治療,調味品不宜太酸,太辣,因為能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負擔。所以,為了使胰腺盡快恢復健康,在飲食上,一定要忌辛辣。
6、忌油葷類食物
慢性胰腺炎易脂瀉,稍吃油葷即腹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並能促進膽汁分泌,而膽汁又能激活胰腺中的消化酶,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含脂肪較多的食物,如肥肉、花生、芝麻、油酥點心、油炸食品等均應禁止食用。每天攝取脂肪量應控制在20~40克。
7、忌飲酒
長期飲酒者容易發生胰腺炎,在西方是常見的現象,佔70%。大量飲酒和暴食的情況下,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液,若大量胰液來不及流向十二指腸或通向十二指腸的管道受阻時,便會發生胰腺“自體消化”引起重症胰腺炎。酒精與高蛋白高脂肪餐同時攝入,不僅胰酶分泌增加,同時又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這時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釋出遊離脂肪酸而損害胰腺。所以胰腺炎患者是絕對不能喝酒的,絕對戒酒,包括白酒,紅酒,啤酒。
西醫治療慢性胰腺炎的 方法
1、治療
治療的基本原則是去除病因,並以控制症狀、改善胰腺功能和治療並發症為重點;強調以個體化治療為原則的治療方案;注意兼顧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進行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目前,多數治療均旨在通過減少胰腺外分泌以讓胰腺“休息”,然而其效果欠佳。治療的基本目的是減輕疼痛、糾正胰腺功能不全及並發症的處理。
1、一般治療
(1)慢性胰腺炎患者須絕對戒酒,避免暴飲暴食。
(2)慎用某些可能與發病有關的葯物:柳氮磺吡啶、雌激素、糖皮質激素、吲哚美辛、氫氯噻嗪、甲基多巴等。
(3)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因食慾減退、吸收不良及腹瀉,尤其是脂肪瀉,常有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的表現,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及低脂肪飲食。保證每天總熱量供給的前提是胰酶制劑的補充。總熱量的40%應由糖供給,每天補充的蛋白質不少於100~200g,其中一半應為動物蛋白,如魚、肉類及雞蛋等。脂肪的供給應強調補充水溶性的、易被機體吸收的中鏈脂肪酸,其吸收後進入門靜脈而不是腸淋巴系統。某些長鏈脂肪酸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不宜使用。對長期脂肪瀉患者,應注意補充足夠的脂溶性維生素,如A、D、E、K及B族維生素,適當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對少數胰腺外分泌功能嚴重喪失的晚期慢性胰腺炎患者,還可採用胃腸外營養(TPN)的治療 措施 ,即從靜脈途徑給入葡萄糖、中鏈脂肪乳制劑、氨基酸和白蛋白、電解質、脂溶性維生素等,以保證熱量的供給。TNP治療可持續數周或數月,也有維持數年的報道。
(4)在急性發作期,特別是伴有膽道感染的患者,應使用抗生素。如急性發作呈重症表現,應進行嚴密監護並選用生長抑素等葯物積極治療。
2、腹痛的治療
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狀。疼痛的程度可由偶爾的餐後不適到伴有惡心、嘔吐及體重減輕的持續上腹痛。腹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並可能導致麻醉止痛劑的成癮。
(1)腹痛的原因:
①胰腺的急性炎症:慢性胰腺炎常可多次發生急性炎症,每次發作症狀類似,但一般後續發作時的腹痛程度較第1、第2次為輕。
②神經系統受累:支配胰腺的神經系統有炎症是慢性胰腺炎疼痛的又一重要原因。有研究發現胰腺小葉間及小葉內神經束的數量增多、直徑增大,並有周圍神經髓鞘的崩解,當髓鞘發生崩解以後,炎症細胞在神經周圍聚集,釋放炎症介質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疼痛;但尚不清楚為何類似變化亦發生於無痛患者。
③胰管內壓力增高:許多研究觀察到,擴張的胰管內、假性囊腫內及有腹痛的慢性胰腺炎的胰腺實質內,在慢性胰腺炎手術時可發現胰管內壓明顯增加,手術後其壓力恢復正常。
④十二指腸或共同通道的狹窄:通常是由於胰頭纖維化引起,亦與腹痛有關,具體見“並發症及其處理”。
(2)治療:腹痛的治療應根據病人疼痛的程度、持續的時間而定。對部分病例,控制疼痛是十分困難的,而且應注意到,許多研究中發現有近30%的病例安慰劑治療有效。目前的治療是採取綜合性的措施。主要方法有:
①止痛葯物:一般是先使用少量非麻醉性止痛劑,如阿司匹林、索米痛片(去痛片)、吲哚美辛、對乙醯氨基酚等非甾體類抗炎葯以及布桂嗪(強痛定)、曲馬朵等較強的鎮痛葯。若腹痛嚴重,確實影響生活質量者,可酌情應用麻醉性止痛葯,如可卡因、鹽酸罌粟鹼、哌替啶等阿片衍生物,也可使用小劑量的嗎啡緩釋片,如美斯康定等,大劑量嗎啡可增高Oddi括約肌的張力,不宜採用。醫生在給予止痛葯物,尤其是麻醉劑時,應盡量減少成癮的可能。另外,使用止痛葯時,注意防止便秘,而且,因便秘導致腹部不適有可能被認為是腹痛而被再次加用止痛劑。
②減少胰腺實質炎症:慢性胰腺炎若因急性炎症而使病情惡化時,其治療與急性胰腺炎相同,尚無預防急性炎症發作的特異飲食方法。
③禁酒:禁酒是必須的,尤其對於酒精性胰腺炎,絕對禁酒後可使75%的患者疼痛症狀得以緩解。酒精性胰腺炎患者若繼續飲酒,其病死率大大提高。
④降低胰管內壓力:
A.抑制分泌:
a.質子泵抑制劑(PPI)和H2受體阻滯葯:若胰液分泌過多導致胰管內壓力過高而引發疼痛,則使用PPI或H2受體阻滯葯可通過減少胰液分泌,將十二指腸內pH提高至4.5以上而預防胰源性疼痛。
b.胰酶替代治療:胰酶制劑常用於減輕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疼痛。該方法可試用於大多數嚴重腹痛患者的最初治療。治療機制:口服胰酶制劑在十二指腸內通過抑制反饋迴路,調節CCK的釋放,而CCK是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的激素。胰蛋白酶可以使CCK失活,但其在慢性胰腺炎中常有分泌下降,補充胰蛋白酶可以糾正這種缺陷,從而減少CCK介導的胰腺分泌。療效評價:胰酶治療腹痛的效果不一,部分患者對安慰劑有應答率。其療效差的一個原因是抑制反饋迴路需要很高的胰蛋白酶活性,事實上蛋白酶在十二指腸內停留時間極短,這也可以解釋一些胰酶緩釋劑失效的原因。
c.奧曲肽治療:這類葯物亦可減輕疼痛。其機制是可以減少胰腺的分泌,使胰腺處於暫時的“休息”狀態,從而使胰管內壓力降低而緩解疼痛。在一個前瞻性的隨機雙盲研究中,每餐前給予200μg的奧曲肽,連續4周,疼痛緩解率為65%,安慰劑為35%。至此,尚不推薦常規使用。
B.內鏡下支架置入術和胰管括約肌切開術:
使用本方法的依據是慢性胰腺炎患者其腹痛的產生可能是由於Oddi括約肌功能紊亂及主胰管的狹窄。
內鏡下胰管括約肌切開術的目的是使胰管通暢,降低胰管內壓力,減輕胰管的擴張,從而緩解患者疼痛。切開的方法是在Vater壺腹乳頭口1~2點處切3~10mm長,與膽管括約肌切開術不同,後者是在11~12點之間切開。括約肌切開後,可繼續進行取石術或放置引流管等。放置支架可顯著緩解胰管梗阻,緩解患者的腹痛症狀。主胰管直徑、狹窄程度及其最遠端位置是決定支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通常應使支架通過狹窄最遠端,並盡量放置較大直徑的支架。
療效評價:內鏡下胰管括約肌切開術對於大多數病例來說,效果並不好,但也有例外。而內鏡下支架置入術對一部分病例則行之有效。有一組報道,對於胰管狹窄或主胰管有結石的患者,支架置入術加上碎石可使50%的患者疼痛緩解。
內鏡下支架置入術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支架置入後可能使80%的正常外觀的胰腺出現慢性胰腺炎的形態學變化,而且,其遠期後果尚不清楚。到目前為止,內鏡下介入治療慢性胰腺炎的疼痛尚不成熟,有待進一步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的觀察研究。
C.手術治療:
對於內科治療失敗的疼痛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最常用的是胰管減壓術和胰腺次全切除術。胰管減壓術常採用胰空腸吻合術,即Puestow術式。胰腺次全切除術是切除胰腺的一部分,通常是胰尾或胰頭。
胰管減壓術對於80%的疼痛患者有效,但有較多病例其症狀在1年內復發,可能是由於次級胰管的阻塞或手術疏通不徹底。對於胰空腸吻合術無效的患者,再次行胰腺次全切除術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症狀。
有 報告 認為,早期通過減壓手術疏通胰管,可以預防隨後的胰腺擴張術引發的功能受損。但也有研究觀察到,即使行胰空腸吻合術,胰腺的內、外分泌功能也是進行性地受損。因此仍然主張,手術只是適用於內科治療無效的具有腹痛和胰管擴張(>6cm)的慢性胰腺炎患者。
⑤阻斷腹腔神經:將乙醇或類固醇激素經皮穿刺或在內鏡下注入腹腔神經叢,當腹腔神經叢被阻斷後,能使疼痛緩解或減輕數小時或數月,但總體效果並不理想。而且,注射乙醇可引發直立性低血壓和輕度偏癱。因此,該方法應用上受到限制;建議用於合並胰腺癌而其他治療效果較差時。
使用類固醇激素阻斷神經比乙醇效果好,但也最多隻有50%的患者疼痛得到部分緩解。在這些產生應答的患者中,其症狀常在2~6個月內復發,但再次治療有效。
⑥抗氧化治療:有資料表明,慢性胰腺炎患者存在抗氧化劑的不足。有些報告提示抗氧化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疼痛,但仍須進一步觀察研究。
總結 :對於大多數慢性胰腺炎腹痛患者來說,內科治療並不滿意;內鏡治療前景樂觀,但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手術治療可明顯改善症狀,但也須與其他治療手段進行前瞻性隨機試驗,比較分析其效果;通過改善神經傳導一般無效,但可對其方法進行改進。
多數慢性胰腺炎患者並不需要強有力的治療。若患者每3~6個月才有1~2次的腹痛,且其生存質量未受到影響,則可採用傳統的止痛葯物治療。早期手術或內鏡治療可能可以保護胰腺功能,但不能因此認為其適應證可以放寬。
3、消化吸收不良
(1)在嚴重慢性胰腺炎病例,常有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的消化吸收不良。未被吸收的脂肪和蛋白質經過結腸出現於大便中,分別稱為脂肪瀉和肉質瀉,而未被吸收的澱粉則在結腸被細菌分解代謝。只有當胰腺的分泌功能下降到胰腺最大輸出量的5%~10%時,才會出現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的消化不良。一般來講,脂肪的消化不良發生較蛋白質和糖類要早。主要原因是:
①小腸內脂肪的消化主要依賴於胰腺脂肪酶,而慢性胰腺炎時脂肪酶的分泌不足較其他酶發生早。
②胰腺功能不足時,碳酸氫鹽分泌不足致十二指腸內pH下降,這樣對於脂肪酶的影響大於對其他酶的影響;而且,pH的下降易致膽鹽沉積,不利於混合性膠粒的形成,而膠粒對脂肪的吸收非常重要。
③脂肪酶在小腸腔內較其他酶更容易被降解。因此,在嚴重慢性胰腺炎,治療脂肪瀉比治療蛋白質和糖類的丟失更為重要。
(2)影響脂肪瀉治療的因素:據估計,每次進餐時在十二指腸內需有3萬U脂肪酶才可避免脂肪瀉。然而,口服濃縮的胰腺提取物,到達Treitz韌帶時,只有22%的胰蛋白酶和8%的脂肪酶保留活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口服胰酶制劑只能減少而不能消除脂肪瀉。影響脂肪瀉治療的因素有:
①口服脂肪酶易為胃酸破壞,而蛋白酶受胃酸影響小,故採用腸衣型胰酶制劑。
②胰酶制劑中,脂肪酶易為蛋白酶所失活。
③在胃內,胰酶制劑與食物並不是同步排空。
④腸衣型胰酶制劑中,脂肪酶的釋放可能不是在十二指腸或近端空腸,而是在更下端處。
(3)脂肪瀉的治療:
①治療脂肪瀉的第一步是限制脂肪的攝入,限制的程度依脂肪吸收不良的嚴重程度而定,一般每天少於20g即可,若限制脂肪攝入無效,則須開始葯物等內科治療。
②內科治療首要原則是每餐至少供應3萬U的脂肪酶。服用腸衣型胰酶制劑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症狀,而不是使脂肪吸收不良恢復至正常。
③治療策略:美國胃腸道臨床委員會推薦以下方案用於治療胰源性脂肪瀉(表1)。
另有幾點建議:胰酶制劑易被胃酸失活,加服H2-受體拮抗葯和奧美拉唑可增加療效;腸溶性微粒制劑有較高的脂肪酶濃度(如Creon),可能會更有效;緩釋片不利於脂肪酶在十二指腸內釋放,此時可通過增加劑量而解決該問題。
④國外已用於臨床的胰酶制劑有胰酶(Viokase)、胰脂肪酶(Cotazym)、胰脂肪酶(Ilozyme)及胰酶(Creon)等。這些葯物一般為3~4次/d,餐前服用,30天為一療程,有條件者30天後可繼續服用。
⑤對於有體重下降且對飲食、胰酶治療無效的嚴重脂肪瀉患者,可給予中鏈三醯甘油(MCTs),MCTs可為機體供給能量,它不像長鏈三醯甘油,需要膽鹽和胰酶。MCTs易為胃及胰脂肪酶降解,不需要膽汁。另外,MCTs可被小腸黏膜直接吸收,對胰腺分泌刺激小。國外已有腸衣制劑Peptamen,每天服用3~4罐,連續10周。
⑥胰酶制劑的副作用:胰酶制劑的副作用包括口中感覺疼痛、肛周刺激、腹部不適、高尿酸血症及對豬蛋白過敏;使用大劑量的胰酶制劑,在 兒童 可引起回腸末端和升結腸纖維化,導致腸梗阻等,需行腸的部分切除。大劑量的微粒型胰酶制劑在小腸釋放可致局部損害。因此,臨床上不主張使用大劑量的胰酶制劑。
⑦展望:目前關於脂肪瀉治療的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減少胰酶制劑中蛋白酶的含量,因為蛋白酶可以破壞脂肪酶;二是使用微生物產生的脂肪酶,其在胃酸環境中更加穩定,在治療脂肪瀉中分解脂肪的作用超過豬胰酶制劑。
4、糖尿病的治療
(1)慢性胰腺炎合並糖尿病的特徵:
①糖尿病常發生於嚴重的晚期慢性胰腺炎患者,只有當80%以上的胰腺組織遭到破壞才可能出現。
②嚴重慢性胰腺炎患者,不斷有胰島細胞的破壞,胰島素釋放減少,而且有α細胞的破壞和高血糖素釋放減少。因此,慢性胰腺炎合並的糖尿病常表現為脆性糖尿病,給予外源性胰島素可能導致血糖的突然下降,並持續數小時,因為沒有足夠的高血糖素對抗胰島素引發的低血糖。
③慢性胰腺炎合並的糖尿病較少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④原來認為慢性胰腺炎合並的糖尿病引發的血管變化要比糖尿病Ⅰ型少。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和糖尿病Ⅰ型一樣,也可以引發視網膜病變和腎病等微血管並發症。
(2)治療:
①控制飲食,配合胰酶制劑加強脂肪和蛋白質的吸收。
②由於對胰島素敏感,應給予低劑量胰島素,以每天20~40U為宜,血糖不必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適當控制即可。治療時應告知患者辨認有關低血糖的症狀,進行密切監測,注意個體化原則,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③手術治療問題:whipple術式常合並有血糖穩態的破壞,而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則很少發生這種情況。部分胰腺自體移植術和胰島細胞移植術,則由於技術問題和相應的並發症,其應用受到限制。
5、內鏡治療
隨著內鏡診斷和治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慢性胰腺炎在臨床上越來越多地採用內鏡治療。對於輕中度慢性胰腺炎,內鏡治療可以避免手術,緩解疼痛,改善胰腺功能,擴展了治療的手段。內鏡治療的並發症有出血、穿孔、胰管損傷及術後急性胰腺炎和胰腺膿腫等。
具體方法有:
(1)胰管狹窄的內鏡治療:
①內鏡下支架置入術和胰管括約肌切開術,已如前述。
②內鏡下胰管擴張術傳統使用導管或氣囊導管擴張,手術比較困難。有人提出當胰管過於狹窄,無法通過常規擴張導管時,可採用7-Fr Soehendra取回器擴張嚴重狹窄的胰管,利用其頂端螺紋進行胰管擴張。本方法有可能同時獲得組織標本。
③內鏡下肉毒桿菌毒素括約肌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可使Oddi括約肌失去收縮能力,近年來被用於慢性胰腺炎的治療。
(2)胰管結石的內鏡治療:傳統上常用取石籃、氣囊導管取石,但胰管結石常緊密地嵌頓在二級胰管中,內鏡下無法移動,器械也無法通過。故內鏡下取出胰石難度極大。子母鏡下液電碎石可用於治療胰管結石。
(3)胰腺假性囊腫的內鏡治療:假性囊腫按是否與胰管相通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假性囊腫,可分別採用經十二指腸乳頭的間接引流術及內鏡下經胃或十二指腸壁引流術。
(4)其他:
①內鏡下治療胰腺外瘺:置入適當長度的胰管支架,使胰液不流瘺管外口,降低胰內壓力。可作為保守治療無效的首選治療。
②另有超聲內鏡引導下行腹腔神經叢阻滯治療胰源性腹痛和超聲內鏡引導下行胰腺囊腫引流。
6、外科治療
對慢性胰腺炎反復發作且症狀劇烈者,傾向外科手術治療。
(1)手術治療的目的為:
①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保守治療無效)。
②處理並發症。
③明確診斷。
④去除病因。
(2)手術時機分為急診手術和擇期手術。
①急診手術適應證為:假性囊腫出現並發症時,如假性囊腫化膿性感染、破裂造成的消化道或腹腔內大出血。
②擇期手術適應證為:
A.頑固性疼痛經內科治療無效者。
B.胰腺有假性囊腫並發症或胰腺有結石者。
C.伴有可手術治療的膽道疾病,如結石、膽管狹窄。
D.慢性胰腺炎引起難以消退的阻塞性黃疸。
E.不能排除胰腺癌者。
(3)手術方法有胰管內引流、胰腺遠端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全胰切除術、胰腺支配神經切斷術及針對病因的有關手術等。手術方法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到胰腺殘留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儲備,以維護胰腺部分功能,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4)國內有人提出手術處理慢性胰腺炎時應把握如下原則:
①明確由胰管遠端梗阻所致可行括約肌切開或支架引流。
②體尾部有局限狹窄合並近側梗阻的慢性梗阻性胰腺炎,可行近側胰腺切除術。
③胰管擴張並結石的病人可行改良的Puestow術。
④胰頭炎性包塊病人應行保留或不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亦可行Frey或Beger手術,單純膽道引流效果不佳。
⑤積極處理膽道結石等疾患。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復雜,臨床表現多樣,尚無一種手術能適合於所有病人,外科治療應強調個體化原則。
(5)手術並發症有出血、膽總管損傷、胰瘺、膽總管梗阻及假性囊腫等。
中醫治療慢性胰腺炎的方法
1、腸胃積熱
外邪入里化熱,或過食辛辣厚味,濕熱食滯交阻,結聚於里,氣機不和,腑氣不通。臨床症見腹部脹痛而拒按,胃脘部痞塞不通,惡心嘔吐,口乾,大便秘 結。舌質紅,苔黃燥,脈滑數。治宜清熱化濕,通里攻下。方用清胰湯合大承氣湯加減:柴胡10g,枳殼10g,黃芩12g,黃連6g,白芍12g,木香 6g,銀花30g,玄胡12g,生大黃(後下)10g,芒硝(沖服)10g,厚朴12g。
2、肝膽濕熱
外邪內侵或飲食不調,以致濕熱蘊結於肝膽,使其失於疏泄條達。臨床症見胃脘、兩脅疼痛,厭食油膩,發熱,惡心,身重倦怠或黃疸。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宜疏肝泄膽、清熱利濕。方用清胰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5g,茵陳30g,生山梔15g,柴胡15g,黃芩12g,胡黃連10g,白芍12g,木 香6g,生大黃(後下)10g,金錢草30g,苡仁30g,蒼術10g,焦三仙各10g。
3、脾虛食滯
素體脾胃虛弱,復因暴飲暴食,脾運不及,腸胃受傷,食積停滯,氣機失暢。臨床症見脘悶納呆,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泄瀉,大便酸臭或有不消化食物,面 黃肌瘦,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脈弱。治宜健脾化積,調暢氣機。方用清胰湯合枳實化滯丸加減:焦白術20g,焦三仙各15g,茯苓20g,枳實 10g,銀花30g,黃芩10g,柴胡10g,澤瀉20g,陳皮10g,苡仁30g,木香6g。
4、瘀血內結
久病入絡,導致瘀血內結,氣機不通。臨床症見脘腹疼痛加劇,部位固定不移,脘腹或左脅下痞塊,x線片或b超發現胰腺有鈣化或囊腫形成。舌質紫暗或有 瘀斑、瘀點,脈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湯加減:香附10g,元胡15g,沒葯10g,當歸10g,川芎10g,赤芍10g,蒲黃 15g,五靈脂10g,柴胡10g,苡仁30g,黃芩10g,丹參30g。
看過胰腺炎的飲食禁忌有哪些的人還會看:
1. 晚上吃什麼最健康
2. 哪些人早餐不宜喝牛奶
3. 過年養生注意什麼
4. 夏季減肥方法有哪些
5. 低蛋白血症病因
⑼ 為什麼胰腺炎不能吃東西
胰臟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脂肪酶和胰高血糖素,主要是調節血糖水平和致脂肪代謝的,所以,胰腺炎的患者不可以吃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多吃清淡蔬菜。雞蛋、大肉等少食用為好。
⑽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胰腺炎是常見的疾病,急性胰腺炎發病是非常快非常急的,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急症,飲食方面要注意,我為大家整理好了胰腺炎的飲食禁忌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1
一 不能喝酒,不能吃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
對於胰腺炎患者來說,在日常飲食中,經常吃大魚大肉,會導致病情的加重,不利於胰腺炎的治療。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胰腺炎患者,是不能喝酒,不能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的。
二 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是指在一日三餐中,要注意每頓飲食的量,不要暴飲暴食,要注意飲食搭配合理,不要吃撐,這樣對健康才會有好處。
三 營養搭配
胰腺炎患者,尤其是慢性胰腺炎患者,經常會發生腹瀉,這對身體健康是很不利的。所以,胰腺炎患者,應該多注意營養的補充,經常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例如豆腐、魚等等,這樣有利於病情的治療。
四 烹調技巧
現在人,都喜歡油炸的食物,認為這樣的食物好吃,但是,經常吃油炸食品,對於胰腺炎的治療,是沒有好處的。在飲食中,胰腺炎患者,應該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以蒸燉為主,這樣就不會增加胰腺的負擔了。
五 忌辛辣
辣椒、姜、蒜,這些食物都是胰腺炎患者的禁忌。刺激性的食物,會加重胰腺的負擔,延誤胰腺炎的病情,不利於治療,所以, 為了使胰腺盡快恢復健康,在飲食上,一定要忌辛辣。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
1、急性期禁食。急性胰腺炎患者應暫時完全禁食,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進入十二指腸,對胰腺造成刺激和破壞。這一階段的營養主要依靠胃腸外供應,患者症狀逐漸緩解後,可食用低脂蛋白流質食物,如果汁、米湯、番茄汁、稀面湯等,病情好轉後可改為低脂流質食物,如豬肝湯、豆漿、蛋清湯等。
2、不能暴飲暴食。正常情況下,胰液只消化我們吃的食物,但暴飲暴食,特別是在晚上,經常吃油膩的食物和喝酒,會導致胰液分泌過多,甚至引起胰管壓力增高,阻礙膽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激活胰液中的消化酶,使胰液自身消化。據統計,約20%至60%的急性胰腺炎發生在暴飲暴食之後。
3、不能喝牛奶。胰腺炎患者最好不要喝牛奶,牛奶含有脂肪,需要膽汁和胰脂酶參與才能消化。喝牛奶會加重膽囊和胰腺的負擔,使得病情更加嚴重。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蛋白質、脂肪的攝入,減少胰腺的負擔。
上文介紹了胰腺炎的飲食禁忌。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多發生在不良飲食之後,以急性發作為主,患者會感覺到劇烈疼痛,必須及時處理。胰腺炎患者要保持飲食清淡,急性期不可以進食。等到病情穩定後,再選擇吃一些低脂低蛋白的流質食物。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2
急性胰腺炎的飲食禁忌
急性胰腺炎飲食禁忌之清淡飲食
對於胰腺炎患者來說,首要的就是要清淡飲食,尤其要戒酒,然後不要吃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如果經常大魚大肉,飲食無節制的話,容易使病情加重,不利於病的治療和恢復。
急性胰腺炎飲食禁忌之少吃多餐
胰腺炎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每頓飯的量可以少一些,避免暴飲暴食,每頓飯千萬不要吃得太撐。
急性胰腺炎飲食禁忌之注意烹調技巧
現代人很多都喜歡油炸,紅燒等重口味烹飪出的食物,當然,口感是非常好。但是,這類食物對於胰腺炎的治療和恢復並沒有什麼好處。胰腺炎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該避免此類不健康的吃法,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能以蒸煮燉為主,以避免增加胰腺的負擔。
急性胰腺炎飲食禁忌之少吃辛辣
如今很多人都是「無辣不歡」的,但是對於胰腺炎患者來說,辛辣食物卻是大忌,比如辣椒,姜蒜等都是要忌口的。這些東西都會加重胰腺的負擔,不利於胰腺炎的治療。
以上幾點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急性胰腺炎的飲食禁忌了。胰腺炎患者在接受醫院的治療同時,在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上也可以多多注意一些,雙管齊下,這樣對於胰腺炎的治癒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胰腺炎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堅持治療和調養,一定能夠收到好的治療效果。
胰腺炎的'飲食禁忌3
胰腺炎吃什麼蔬菜好
胰腺炎吃胡蘿卜好:胡蘿卜主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胰腺的主要功能是脂肪與蛋白的消化,維生素的攝入不會對胰腺炎的治療產生不利影響。中醫認為胡蘿卜可以補中氣、健胃消食、壯元陽、安五臟、治療消化不良、久痢、咳嗽、夜盲症等有較好療效,故被譽為東方小人參,用油炒熟後吃在人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提高機體免疫力間接消滅癌細胞。胰腺炎患者吃胡蘿卜是很好的。
胰腺炎吃西蘭花好:西蘭花的平均營養價值及防病作用名列第一,西蘭花還含有豐富的抗壞血酸,能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胰腺炎患者多吃西蘭花非常好。
胰腺炎吃花菜好:菜花的營養比一般蔬菜豐富。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纖維、維生素A、B、C、E、P、U和鈣、磷、鐵等礦物質。胰腺炎患者才花菜很好。
胰腺炎吃豆腐好:豆腐營養極高,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穀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並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所以胰腺炎患者是可以吃豆腐的。
胰腺炎吃菠菜好:菠菜有「營養模範生」之稱,它富含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鈣質、鐵質等)、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胰腺炎吃菠菜也是可以的。
胰腺炎吃什麼水果好
胰腺炎吃桃子好:桃子素有「壽桃」和「仙桃」的美稱,因其肉質鮮美,又被稱為「天下第一果」。桃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以及有機酸(主要是蘋果酸和檸檬酸)、糖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揮發油。適宜肺病、肝病、水腫患者食用;適宜胃納欠香、消化力弱者食用。故胰腺炎患者吃桃子好。
胰腺炎吃西瓜好: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蘋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物質,是一種富有很高的營養、純凈、食用安全食品。所以西瓜也是很適合胰腺炎患者的一種水果。
胰腺炎吃香蕉好: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味甘性寒,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但脾虛泄瀉者卻不宜。香蕉果肉香甜軟滑,香蕉富含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鎂則具有消除疲勞的效果。所以胰腺炎患者很適合吃香蕉。
胰腺炎吃雪梨好: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雪梨胰腺炎患者可以蒸著吃。對胰腺炎患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之:胰腺炎患者適合吃一些甜味的水果,太酸、太涼的水果胰腺炎患者不適合吃,胰腺炎患者吃水果一定要放常溫了才可以吃哦。
胰腺炎吃什麼肉好
胰腺炎吃牛肉好: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等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 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 方面特別適宜。所以胰腺炎患者也是可以適當吃牛肉的,但是牛肉不宜經常吃,一星期吃一次即可。
胰腺炎吃雞肉好: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另外含有對人體生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中醫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胰腺炎恢復期是可以吃雞肉的。
胰腺炎吃魚肉好: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魚類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所以很適合恢復期的胰腺炎患者食用。
胰腺炎吃瘦豬肉好:吃豬肉的話胰腺炎患者適合吃點瘦的,一次不宜過多。
胰腺炎治療網溫馨提醒:胰腺炎患者吃肉類食物一次不宜過多。肥膩的肉類食物盡量不要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