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為什麼古風是小眾的東西

為什麼古風是小眾的東西

發布時間: 2022-12-10 01:08:54

❶ 為什麼二次元和古風圈都被主流大眾排斥

二次元被排斥主要還是因為近年來的一些不好新聞以及假二次元弄壞風氣,古風圈還是因為日本和服的原因吧,很多人以為穿漢服的人就是喜歡日本,在穿和服。

❷ 你對古風圈的音樂填詞有什麼看法

雖然感覺這個問題問出來,想看的是對古風填詞的批判。但我還是想弱弱地說一句,好多首不都填得挺好嘛。真的,我聽歌特挑歌詞,那些詞作得不太好的,我一般都不喜歡聽,覺得尬。而我收藏的,大部分都是詞曲具佳的。
我列不好觀點來論證,那我就拿幾個例子說一下好了。貳哲、乘物游心、擇荇等都是我比較喜歡的作詞人。
我很喜歡貳哲,因外他作的詞可霸氣可清新。「戍邊北望 鴻雁不肯捎我這滿紙離文 問幾句是真 紙上寥寥如箴 說生死不分」,很悲壯,一首歌詞看下來,腦海中便能勾勒出黃沙落日、邊關將軍、一紙離書、以及家中期期等待的閨房人。因為肩上「義」字太沉,所以只能筆鋒偷藏七分不忍,而將三分決絕烙深。還有他的《烏篷謠》,「台下斟半盞花茶蓮香 奈何煙雨兀自滿巷 驚了畫舫弄堂」,漁鄉軟調,不過如此。
乘物游心,我對她的印象,就是瀟灑而大氣。《江湖為家》中,我真的是每一句都喜歡。「我本是風流門中人,提酒半生白頭一瞬,醉觀風月醒觀雪覆門。」萬里策馬折花,點檢詩與傲骨,皆是白玉無暇。還有《白馬入蘆花》,這一首我挑不出來單句來,就覺得它是該一氣呵成的,透著渾厚的力量,震人心魄。「縱馬一日,歌詩百篇,君曾生逢太平年。崖畔聽潮,亭里賞石,史書翻遍未消閑。而後杯中黃土,當頭晦月,人在枯草邊有碑石立峁原,坐覺蒼茫萬古意,長空鋪白練。」這寫的應是李白,卻又像盛唐氣象中千萬萬的恃才傲物風流人。
擇荇的話,我最喜歡她作的《松煙入墨》。「聽說一行絕句,殘艷似故人手筆,或於牌樓村驛、藤黃扇底,恍然道:原來是你。」真的,越看越驚艷,彷彿飄渺的往事,看不真切,但總有揮之不去的遺憾或喜悅擺在那裡。
然後還有很多,比如冉語優的《青衫薄》,「等夜薄寒山一聲鍾後,擺下筆墨寫幾句唱酬,不成想故地重遊,明日又到瓜州。」這一首,當時一聽就喜歡得不得了。當年從此地北去京華,曾與君同舟,少年人皆自負為明心綉口,卻不知能有幾人安穩到白頭。金榜題名襟邊戴花,歌樓聽雨相顧忘憂,風塵僕僕數年後,一人貶至江東一人赴任隴右,途中偶然相逢,卻也只是在馬上折柳一拂便算握手。經歷了風雨消磨悲歡離合,摯友遠隔千里,只在信中輕輕問道:昨夜樓檐下又落了雨,君知否。這首詞讓我想起了元稹和白居易,詞里太多內容,都讓我想起了他們相贈的詩句。
還有Finale,她作的《永定四十年》,是我的心頭愛。具體就不說了,有興趣可以去感受一下。

❸ 何謂古風

所謂古風,也就是古代風格,古人的詩詞歌賦。 比如說現在的歌曲,分為搖滾啊,藍調啊,R&B等,那麼古風也算一種歌曲風格,此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詞多用一些詩詞啊,或者仿古的風格。(如:別亦難怎奈良宵短,徒留孤燈一盞。------《回到起點》)曲嘛,多用古典樂器如笛子,琵琶,古箏等。古風歌曲多為女性演唱,傳承了中國的古典韻味。當然也有古典純音樂,(如:《高山流水》)也頗為人們喜愛。 比如說畫風。一些圖片用蕭瑟(例如斷崖殘月)或唯美的(例如荷花蓮花)背景,身著古裝的手繪男子或女子,營造一種接近古代的場景。這些人大多不是藝術家,而是普通人,他們比較喜歡這類古風的場景,所以用筆或PS做出自己想要的古風畫面。 ①古代的風俗習慣,多指質朴的生活作風:古風猶存。②一種文學載體,不是古體詩。古風只有三類:「歌」、「行」、「吟」例如:《長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詩經》中有十五國風,後人引申把詩歌也稱為『風』。 唐代以後詩人們作古體詩,與格律詩相對,往往稱之為「古風」或在題目上標明「古風」。 例如李白作有《古風》五十九首。古風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 古代詩歌按聲律要求標准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寫詩不講究平仄、對仗,用韻自由,句式句數不拘,每句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古體詩、七言者較多),唐人因而將這類詩歌稱為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 除了五言、七言之處,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什麼理論根據的。 而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兩類,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古風 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盪無垠。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蟾蜍薄太清,蝕此瑤台月。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 螮蝀入紫微,大明夷朝暉。浮雲隔兩曜,萬象昏陰霏。 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實,天霜下嚴威。 沈嘆終永夕,感我涕沾衣。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葯,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鳳飛九千仞,五章備彩珍。銜書且虛歸,空入周與秦。 橫絕歷四海,所居未得鄰。吾營紫河車,千載落風塵。 葯物秘海岳,采鉛青溪濱。時登大樓山,舉手望仙真。 羽駕滅去影,飆車絕回輪。尚恐丹液遲,志願不及申。 徒霜鏡中發,羞彼鶴上人。桃李何處開,此花非我春。 唯應清都境,長與韓眾親。 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爾與世絕。 中有綠發翁,披雲卧松雪。不笑亦不語,冥棲在岩穴。 我來逢真人,長跪問寶訣。粲然啟玉齒,授以煉葯說。 銘骨傳其語,竦身已電滅。仰望不可及,蒼然五情熱。 吾將營丹砂,永與世人別。 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 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 蟣虱生虎鶡,心魂逐旌旃。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 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 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仙人綠雲上,自道安期名。 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去影忽不見,回風送天聲。 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 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馳。意氣人所仰,冶遊方及時。 子雲不曉事,晚獻長楊辭。賦達身已老,草玄鬢若絲。 投閣良可嘆,但為此輩嗤。 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 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富貴故如此,營營何所求。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發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 吾當乘雲螭,吸景駐光彩。 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昭昭嚴子陵,垂釣滄波間。 身將客星隱,心與浮雲閑。長揖萬乘君,還歸富春山。 清風灑六合,邈然不可攀。使我長嘆息,冥棲岩石間。 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觀變窮太易,探元化群生。 寂寞綴道論,空簾閉幽情。騶虞不虛來,鸑鷟有時鳴。 安知天漢上,白日懸高名。海客去已久,誰人測沉冥。 胡關饒風沙,蕭索竟終古。木落秋草黃,登高望戎虜。 荒城空大漠,邊邑無遺堵。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 借問誰凌虐,天驕毒威武。赫怒我聖皇,勞師事鼙鼓。 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雨。 且悲就行役,安得營農圃。不見征戍兒,豈知關山苦。 李牧今不在,邊人飼豺虎。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鶴舉,千里獨徘徊。</B> 【賞析】 這是一首以古諷今、寄慨抒懷的五言古詩。詩的主題是感慨懷才不遇。 前四句用戰國時燕昭王求賢的故事。燕昭王決心洗雪被齊國襲破的恥辱,欲以重禮招納天下賢才。他請郭隗推薦,郭隗說:王如果要招賢,那就先從尊重我開始。天下賢才見到王對我很尊重,那麼比我更好的賢才也會不遠千里而來了。於是燕昭王立即修築高台,置以黃金,大張旗鼓地恭敬郭隗。這樣一來,果然奏效,當時著名游士如劇辛、鄒衍等人紛紛從各國涌來燕國。在這里,李白的用意是藉以表明他理想的明主和賢臣對待天下賢才的態度。李白認為,燕昭王的英明在於禮賢求賢,郭隗的可貴在於為君招賢。 然而,那畢竟是歷史故事。次四句,詩人便化用前人成語,感諷現實。「青雲士」是指那些飛黃騰達的達官貴人。《史記。伯夷列傳》說:「閭巷之人慾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者!」意思是說,下層寒微的士人只有依靠達官貴人,才有可能揚名垂世,否則便被埋沒。李白便發揮這個意思,感慨說,無奈那些飛黃騰達的顯貴們,早已把我們這些下層士人象塵埃一樣棄置不顧。顯貴之臣如此,那麼當今君主怎樣呢?李白化用阮籍《詠懷》第三十一首諷刺魏王語「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尖銳指出當今君主也是只管揮霍珠玉珍寶,追求聲色淫靡,而聽任天下賢才過著貧賤的生活。這四句恰和前四句形成鮮明對比。詩人在深深的感慨中,寄寓著尖銳的揭露和諷刺。 現實不合理想,懷才不獲起用,那就只有遠走高飛,別謀出路,但是前途又會怎樣呢?李白用了春秋時代田饒的故事,含蓄地抒寫了他在這種處境中的不盡惆悵。田饒在魯國長久未得到重用,決心離去,對魯哀公說:「臣將去君,黃鵠舉矣!」魯哀公問他「黃鵠舉」是什麼意思。他解釋說,雞忠心為君主效勞,但君主卻天天把它煮了吃掉,這是因為雞就在君主近邊,隨時可得;而黃鵠一舉千里,來到君主這里,吃君主的食物,也不象雞那樣忠心效勞,卻受到珍貴,這是因為黃鵠來自遠方,難得之故。所以我要離開君主,學黃鵠高飛遠去了。魯哀公聽了,請田饒留下,表示要把這番話寫下來。田饒說:「有臣不用,何書其言!」就離開魯國,前往燕國。燕王立他為相,治燕三年,國家太平。魯哀公為此後悔莫及。(見《韓詩外傳》)李白在長安,跟田饒在魯國的處境、心情很相似,所以這里說「方知」,也就是說,他終於體驗到田饒作「黃鵠舉」的真意,也要離開不察賢才的庸主,去尋求實現壯志的前途。但是,田饒處於春秋時代,王室衰微,諸侯逞霸,士子可以周遊列國,以求遂志。而李白卻是生活在統一強盛的大唐帝國,他不可能象田饒那樣選擇君主。因此,他雖有田饒「黃鵠舉」之意,卻只能「千里獨徘徊」,彷徨於茫茫的前途。這末二句,歸結到懷才不遇的主題,也結出了時代的悲劇,形象鮮明,含意無盡。 《古風》五十九首都是擬古之作。其一般特點是注重比興,立意諷托,崇尚風骨,氣勢充沛,而語言朴實。這首顯然擬阮籍《詠懷》體,對具體諷刺對象,故意閃爍其詞,但傾向分明,感情激越,手法確似阮詩。這表明李白有很高的詩歌藝術素養和造詣。但從詩的構思和詩人形象所體現的全篇風格來看,這詩又確實保持著李白的獨特風格。如上所述,首四句是詠歷史以寄理想,但手法是似乎直陳史事,不點破用意。次四句是借成語以慨現實,但都屬泛指,讀者難以猜測。末二句是借故事以寫出路,但只以引事交織描敘,用形象點到即止。總起來看,手法是故擬阮籍的隱晦,而構思則從理想高度來揭露現實的黑暗,表現出李白那種熱情追求理想的思想性格,和他的詩歌藝術的一個主要的風格特徵。

❹ 為什麼現在聽古風歌曲的人越來越少

我覺得現在聽古風歌曲的人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現在生活的節奏非常的快,很多的時候人們沒有時間去享受這樣的輕音樂和慢音樂。
而且像我這樣比較喜歡古風的人,對於古風還是比較了解的,因為很多時候大眾是不喜歡這樣的風格的歌曲的,只有一些比較有喜靜的人才會喜歡這樣的歌曲,所以說古風歌曲的受眾還是比較小的,也就導致了喜歡古風歌曲的人越來越少。

熱點內容
為什麼吃燒夜睡覺睡眠不好 發布:2025-06-28 23:22:17 瀏覽:321
為什麼好多男人都找不到女人 發布:2025-06-28 23:21:25 瀏覽:42
步步高x9為什麼找不到機器人 發布:2025-06-28 23:09:20 瀏覽:636
小孩子的手為什麼散著 發布:2025-06-28 23:07:13 瀏覽:275
小狗狗為什麼總是喜歡舔東西 發布:2025-06-28 23:02:00 瀏覽:497
為什麼奶水充足不給孩子吃 發布:2025-06-28 23:01:54 瀏覽:280
為什麼高鐵要在徐州東停很長時間 發布:2025-06-28 22:57:30 瀏覽:522
為什麼科學家時間和空間不出錯 發布:2025-06-28 22:48:14 瀏覽:13
萬噸遠洋貨船為什麼塗成兩種顏色 發布:2025-06-28 22:48:05 瀏覽:561
為什麼要給孩子營造家庭藝術氛圍 發布:2025-06-28 22:47:13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