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為什麼燒東西
A. 為什麼人死了要把生前的衣服燒掉
主要有三點方面的原因:01、傳統觀念的影響;02、防止睹物思人;03、為了防止病菌的感染。所以很多地方都會將死者的衣服燒掉,也有的地方會特意將使者的衣服穿在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增福增壽。
人去世燒掉他們生前的衣服的做法,主要還是受人們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活著的人想走出親人去世的悲痛,防止病菌的感染的方面考慮。大部分地方是會燒掉死者生前的衣服,但是也有些地方是覺得使用死者生前的東西是非常好的,可以起到增福增壽的作用。
B. 在傳統風俗中,為什麼人死後要把他的衣服都燒掉
其實在農村,人死後,也並不是把所有的衣服都燒掉,尤其是上了年紀而又壽終正寢的老人,他的生前衣物大部分會燒掉,少部分會有人留存,有的還會給家裡的小孩子做衣服時帶上,意思就是希望孩子多福多壽,沾點老人的福氣。
但是,如果是青壯年人去世,就非常地難過,有一首詩「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能夠很好地詮釋這種感覺。古人總結出來的人生悲慘事:幼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對於孩子、夫妻、父母來說,跟死人相關的東西,都會引起他們的悲傷,所謂的睹物思人就是這個意思。
只有最親的人才能感覺到,為了避免這些人過度悲哀,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最好把跟死人有關的東西都處理掉,不止是衣服,這樣讓至親的人少一些引起悲傷的原因。
中國的古人是非常智慧的,對生活有著很深的觀察力和總結能力,有些結論雖然沒有講「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背後都是有原因的,並不是簡單地要求。
對於處理死人遺物這件事情上,其實已經非常講科學了,只是單純地燒掉,是處理方式還有問題,應該進行無公害處理才對,對於可回收利用的,也應該消毒後繼續使用,不要造成資源的浪費才好。
C. 人死後為什麼要燒紙
人死後,拿迷信的說法講,就是人的靈魂去了陰間以後,也會像我們的現實世界一樣,方方面面要用錢,我們活著的子孫後代給死去的人燒紙錢,死者他們會在另一個世界收到這些錢,然後供自己享用。
其實,這只是活人的一種寄託思念與願望,藉以安慰活人的遺憾而已,彌補活人對死去者的虧欠。這其實是活人對死者在世 情感 的延續而已,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並不是有神論,所有的喪葬禮儀包括燒紙錢在內,其實就是兩大功能,第一大功能就是對死者的心靈寄託,延續 情感 ,讓活人獲得安慰,讓死者在活人美好的願望下安息,另一種功能就是教育活著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孫,希望他們將來死後子孫也要對自己那樣善待,也就是以身作則,希望自己將來去世後能得到後代子孫的香火供奉。
對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看法就是重生不重死,人死如燈滅,燒紙錢等等都不過是形式而已,其內容含義無非就是善待活人,不忘死者而已。只要人活在世上的時候,彼此善待珍惜,至於死後,該懷念的懷念,但不要太注重死後的事情,對於死者那畢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只是做給活人看而已,尤其對自己的親人,趁其尚在人事,就盡心奉養即可,千萬不要等到死後,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當中,現實中有太多的人,在自己親人在世時不盡孝,親人去世了大張旗鼓,盛辦喪事,這就是本末倒置了。
陰間,陽間都一樣,有衣,食,錢財。陰間祭台有酒肉,燒給陰間錢幣,紙。其中紙代表布匹。
燒紙是一種哀,也是一種怯。
窮人只能燒點香紙,望在到了那邊夠用,而暴發戶燒的不僅僅是香紙,還有生前所使用過的東西都燒過去,新買的衣服被子等都燒過去,有的連轎車也燒過去。
實際上都是活著子孫的心理在活動,還有朋友親戚至交的心理哀思寄託以懷念。
再有活人在 社會 中的攀比性質,以孝欺活,以繼承的浮傲表現。
從簡善葬,節哀為止,燒點香紙不為過。抱著過去不放或完全拋棄過去都是不對的,一種怨恨負擔的脫離也有,心照不宣不宜說。
人死後總之是新人送舊人,得燒點紙,自言自語的念一念,人死不能復生,全靠活人的另一種發泄和不滿以及戀舊感情的懷念[捂臉]還得思考著今後怎麼過?過世的人活著時所承擔的擔子始終有一部分要過繼給活人,活人自想自思的寄託給燒紙,保佑活著的人都健 健康 康,安安全全,平安順利,奇遇發財等的希望求望。
中國人在祭祀方面有很多禮儀及講究,為死去的親人燒紙已成為最普通的祭祀儀式。在人們的認識里,燒紙就是給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送錢花。
於是,每到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的祭祀日時,每家每戶都要去上墳祭祖。並燒一些紙錢冥幣。這已成為一個習俗,世代相傳。那問題來了,人死後燒紙到底是為什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1、對死的理解
在古人看來,人死後,會變成鬼,到另一個世界,吃喝等和在陽間一樣,那裡稱為陰間,在那裡生活,鬼如果要想再回到陽間,喝孟婆湯忘掉以前的事才可以投胎到人間。
但人們的內心裡還是不想讓逝去的人喝孟婆湯而忘記家人,不喝變成鬼的親人就不能投胎,只能生活在陰間,為了讓他們在陰間生活的好一些,就要在祭祀日燒些紙,這些紙就代表著金錢,當它們化作青煙時,就代表這些紙錢就由逝者收到了。
2、對鬼的恐懼
古人認為人死後要麼上天堂,要麼下地獄,上天堂還好說,下地獄,十八層地獄,有的還要下油鍋,這讓人十分恐懼。
有這樣的恐懼心,普百姓就做什麼都很小心,怕將來墮入地獄,而那些干盡壞事,已入地獄的人,就會變成惡鬼,厲鬼,每到夜裡就出來嚇人。你想想,從古至今,人們都害怕夜裡出來,都是說怕遇上鬼,碰上夜遊的善鬼還好些,厲鬼惡鬼就慘了。
好在古人知道,不論什麼鬼都怕光明,都怕火,所以,在給亡人送行時,盼望著他成為陰間善鬼,不要出來嚇人。燒紙也是一種古人願望,把亡人身上一切惡的東西燒掉,同時,也是讓他知道,不要隨便出來嚇人,這里有火。後來,燒紙代表燒紙錢,也是一種安慰,多給點錢,讓他在下面好好獃著吧。
3、一種哀思和懷念
古人生死的觀點就是生與死要一樣,秦始皇大規模建造陵墓,裡面的設施就是按他生前的模樣建的,日月星辰,大江大山,舞榭歌台一樣不缺。
普通的人也一樣的,活著時需要衣食住行,死了在陰間也一樣,同樣需要錢。因此,家人定期燒紙也是為死去的人送些錢,好讓他們生活無憂。而且,也要拿些給錢去往陰間的路上擋道的惡鬼,好讓他們不要搗亂,讓死者順利通過。
今天我們上墳燒紙的意義有所改變,除了遵守習俗,也是給親人送錢送衣外。更多的是寄託一種哀思,一種思念。通過燒紙,讓紅紅的火焰和縷縷青煙,把我們的思念帶給逝去的親人。
4、燒紙習俗傳說
傳說,古時有一位叫辛孝堂的秀才。家裡條件不好,很窮。窮到母親去世時,自己都買不起棺材為母親送葬。沒辦法,他就將母親的屍首放在家裡。
有人見了就問他:「為什麼不趕緊將母親入土為安呢?」他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沒錢葬母,就說:「我和母親相依為命這么久,母親突然去世,自己承受不了,把母親放在家,只是想多和母親呆會,盡一下孝心」。
這事很快傳開了,大家都誇他是個大孝子。而且人們也都照他的做法去做,親人去世了,就放在家裡。
一天,縣令母親逝世了,正值熱天屍體沒法在家中放,縣令於是就把母親的屍體放到當地的廟里,還叫和尚看守著,但和尚又讓小和尚守著。
小和尚守著死人屍體,心裡怕的要死,特別是屍體發出來的惡臭,更讓他難以忍受。他想了想就拿了些稻草,點著燒開了,想用煙味沖淡一下屍臭。很快稻草燒沒了,他又找了些黃紙來燒。
突然,縣長來了,陪同的師傅見到小和尚在燒紙,趕緊對縣令解釋說小和尚正給陰間的老太太燒紙送錢呢。從這以後,燒紙送錢的習俗就傳了下來。
閣片來自網路
起源不清楚
事死如事生
千百年的孝道文化傳承,後人的精神寄託。
因為燒錢怪心疼的
燒紙是緬懷去世的人的一種方式,而且這個習俗沿襲已久。是悲傷 情感 的一種寄託。試想,紙很廉價,不燒紙又能燒什麼呢?莫非燒真金白銀?人的 情感 總要有一種載體,想起去世的人的感情是悲傷的,而紙承載了這種悲傷。而且還有某種象徵的含義,燒紙變成了灰燼,意味著去世的人像燒過的紙一樣變成灰燼,什麼也沒有了。
通過一張張燃燒的紙錢,將親人的思念送到逝者的身邊
希望逝者在另一個我們不知道的世界,過的幸福安康
一種是對死的人的思念,希望他在一個世界過的好。還有一種就希望他今後不缺錢,生活過得幸福。
D. 為什麼很多農村老人去世以後,要把他生前的東西都燒掉
農村有很多的習俗,關於婚喪嫁娶,關於殯葬習慣等等,中國地大物博,有很多不一樣的文化和民宿。但是有一個風俗是絕大多數農村老人都會接受的,而且在葬禮上或者葬禮過後的儀式上都會做的,那就是生前的衣物都要燒掉。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3、各地風俗習慣。
各地風俗習慣中,有把農村老人的衣服一起燒掉,有著不同的寓意。有的地方是把逝者的東西都要「還給他」,有的地方是因為這象徵著逝者對親人對逝者的祝福和傳達。有的地方覺得這個是聯系逝者和親人之間關系的紐帶等等。
我覺得農村老人過世後,把逝者的衣服一起燒掉,無論是從風俗角度看也好,從衛生環境角度看也好,都是可取的,沒有違反政策法規和公序良俗,逝者和他的遺物,都應當得到尊重,用一種寄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