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歲半的孩子搶東西
① 如何正確解讀寶寶爭搶東西的原因
有不少父母親會發現,孩子在兩三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變的很自私,總喜歡去搶別的小朋友的東西。有的時候搶不過,還要去打一下對方。這個時候雙方家長可能會變得很尷尬,甚至會引發沖突。
孩子之間喜歡搶東西,父母親不要因此就認為孩子很自私。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這往往很普遍,也很正常,符合孩子成長的心理特點,並不代表孩子的品格有問題。
此時的孩子,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覺得任何東西都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想玩,就會動手去拿、去搶。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時,不要對孩子發脾氣,更不要打罵孩子。
父母親要積極應對孩子搶東西的這種行為,在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這段時期裡面,進行恰當的引導,以此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哪些是正確的、值得鼓勵的行為;哪些又是錯誤的、不提倡做的行為。光是靠言語上的教導還不夠,關鍵還是要引導孩子積極的行為意識,比如讓孩子學會跟別人分享等等。
② 愛搶東西的孩子心理是什麼
愛搶東西的孩子心理:
1、自我意識
孩子在兩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表現在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的東西、別人的東西都是自己的,所以看到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拿走或霸佔,這種由自我意識產生的搶別人東西的行為,並沒有惡意,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正常行為。
2、好奇心
孩子出生後,就開始對這個陌生世界的一切事物表現出好奇,別人手中的玩具,孩子從來沒見過,這就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想拿過來仔細觀察,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孩子的社交能力尚未發展完全,並不懂得如何與小夥伴溝通,所以他就直接用「搶」的方式達到目的。
3、佔有欲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出現,孩子認為一切東西都是自己的,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的」和「別人的」區別是什麼,界限在哪裡,他們只是簡單認為只要是自己的東西,就可以想拿直接拿,不需要和別人打招呼,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是佔有欲較強的表現。
③ 孩子總是喜歡搶別人的東西,該怎麼辦呢
一方面是因為孩子比較小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是被家裡人給寵壞了,造成性格上有些小任性,而且這個時期的孩子還不知道分享,是自我意識剛建立的時候,他認為什麼東西都是他的,所以會有搶東西的時候,當孩子有這個行為的時候,我們家長不能放任不管,要尋找適當的方法耐心引導孩子兩歲的孩子搶別人的東西,通常情況下這僅僅是出自他內心對這個東西的喜歡而去搶的,在小孩子的認知里可能還沒有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以及各種各樣的禮貌、禮儀等認識。
有個民間傳說是這樣的。一個慣偷殺了人要被行刑,法官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說要見媽媽一眼。法官滿足了他的願望。慣偷見了媽媽,說要喝奶。媽媽答應了兒子。兒子一口咬下媽媽的奶頭,說,媽媽,我恨你!如果我小時候拿別人的東西,你狠狠打我,我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當然,如果是家庭的原因,比如父母規則意識比較差,或者老人帶孩子,對這個問題不重視,甚至當個樂子,或者認為孩子這樣,長大了不吃虧……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④ 孩子兩歲半了,很喜歡搶別人的玩具怎麼辦
兩歲的寶寶喜歡搶人的東西,其實是很正常的行為。因為兩至三歲的孩子,他的物權意識也還不清晰,所以分不清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什麼東西是自己的,所以,他會在對別人的東西感到好奇時,直接去搶別人的東西。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搶別人的東西,並不代表他會成為一個霸道的人。不過,父母還是要及時阻止,並且慢慢地引導孩子糾正這種行為。
家長平時要正確地看待孩子之間的爭搶行為,不要總因為覺得尷尬而批評孩子,更不要因此而不帶孩子外出,不讓孩子接觸同齡孩子。父母平時可以要多些教導孩子,讓孩子想要別人的東西,一定要給過別人的同意,不能靠搶來得到。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
⑤ 小孩喜歡搶別人東西,應該如何去教育
一般來說,兩歲多的孩子已經進入了物權意識敏感期,典型表現就是孩子會經常搶東西。對於總是搶別人東西的孩子,家長還是要仔細分析原因,看是孩子敏感期的原因,還是家庭的原因造成的。
我們家孩子2歲多時開始有「物權」的概念,明顯能夠區分你的、我的,有時候手裡的東西媽媽都要不走,有段時間,也喜歡和小朋友搶東西。我們經過認真觀察,沒有覺得孩子這樣的行為是我們大人正常理解的「搶」,所以,並沒有過分的去強調,而是淡化孩子的行為,告訴他,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可以去問:可以讓我玩會嗎?但是,如果別的孩子不同意,不能搶,那是不禮貌的,可以過會兒再去問。也會鼓勵她,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別的小朋友玩,強調是一起玩。這樣,慢慢就平穩度過了物權敏感期。
對於家庭原因造成的,如大人時刻要有規則意識,帶著孩子買東西上公交,都要排隊,大人自己一定不要想著插隊;老人帶孩子的,一定要跟他講清楚嚴肅性,家庭成員達成共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