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為什麼姓向找不到自己的姓氏

為什麼姓向找不到自己的姓氏

發布時間: 2023-04-10 12:35:18

Ⅰ 為什麼我的姓在百家姓裡面找不到!

因為《百家姓》成文於北宋。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
而中國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個精確的統計。據說有4000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有1000個左右。大陸出版的《中國姓氏紀編》共搜集姓氏5730個。台灣出版的《中華姓符》裡面共收姓氏6363個。

Ⅱ 為什麼有的姓氏在百家姓里找不到

那是因為現代的人, 使用了簡化字, 造成了大量姓氏的出現. 所以查不到.

Ⅲ 向氏歷代古人,是否真有向問天這等人。姓向又為何得知自己為何姓向呢找不到一點蹤跡。

向問天,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歷任日月神教光明右使、光明左使,後任日月神教教主,江湖外號「天王老子」。

這是虛構的人物,怎麼現實可能有呢?就算有,也是一個不知名的人,否則歷史記載必有他的一筆。

歷代有史料記載都會關於姓的來源記載與研究,因此查過資料後,就知道自己的向姓來源了!

向姓來源: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史記》的記載,傳說遠古帝王神農氏有個裔孫名叫「向」,他後來成為了氏族部落的首領,類如後世的諸侯。此後,向的後裔子孫便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向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末期內史向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在史籍《呂氏春秋·先識》中記載:「紂王暴政迷亂,向摯載其圖書以歸周。」 在向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向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姜姓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記載,西周時期有個向國,為小諸侯國,是西周初期周武王大封諸侯時,在追封先帝後裔時,封炎帝的一個裔孫在向地(今山東莒縣南部),建有向國,國君稱向伯。 在一些史書中,稱「向國出祁姓,為堯帝後裔。」 但在史籍《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中記載:「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為縣。」在史籍《前漢書·地理志》中也記載:「沛郡向縣。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另外,在史籍《潛夫論·志氏姓》中更明確地記載:「炎帝苗胄,四岳伯夷,為堯典禮,折民惟刑,以封申、呂。裔生尚,為文王師,克殷而封之齊,或封許、向,或封於紀,或封於申。申城在南陽宛北序山之下,故詩雲:『亹亹申伯,王薦之事,於邑於序,南國為式。』宛西三十里有呂城。許在潁川,今許縣是也。姜戎居伊、洛之閑,晉惠公徙置陸渾。州、薄、甘、戲、露、怡,及齊之國氏、高氏、襄氏、隰氏、士強氏、東郭氏、雍門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淵氏、子干氏、公旗氏、翰公氏、賀氏、盧氏,皆姜姓也。」 因此,而本書則按《史記》注記之補,取向國源出炎帝裔孫,改為姜姓。 在周平王五十年(公元前721年),向國被強大的鄰國莒國所吞並,亡國時間在史籍《春秋·隱公二年》中有記載:「莒人入向。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 向國滅亡之後,向伯的王族後代子孫以及國民遂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向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湯王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記載,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桓公子御說有五個兒子,他的第四個子名叫子肸,字向父,其後世代為宋國卿士。 到了子肸的孫子子戎時期(一說曾孫),出任宋國左師,並主掌國政。 公元前546年,向戎師華元故智,約合晉卿趙武、楚令尹子木在宋結盟,再次弭兵,談判修和。此次弭兵大會共邀二十餘諸侯國參加,使晉、楚藉以平分霸權。這次盟會以後,中原各諸侯國在十餘年間未再發生較大戰爭,各國得以安寧生息積蓄力量。這在春秋亂世中是非常少見的,子戌也因此名揚列國。 子戌就是以祖父向父之字為姓氏的第一人,因此又稱向戎、向子戌,其後裔子孫沿續相傳,皆稱向父氏、向氏,後向父氏亦省文簡改為單姓向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向氏正宗。 向氏族人大多尊奉向父為得姓始祖。
第五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上卿羊舌肸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羊舌肸,亦稱叔肸、楊肹,字叔向,具體生卒年代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後再予刊載。他是春秋時期的晉國貴族,晉軍名將羊舌斗克之後,是春秋歷史上著名的先賢之一。 羊舌肸主要活動在晉悼公姬周、晉平公姬彪、晉昭公姬夷三代晉侯執政時期(公元前572~前526年),他的封地在楊邑(今山西洪洞東南七公里處),故又稱楊肹。 羊舌氏家族是晉國的公族,羊舌肸之父羊舌職即為大夫。到羊舌肸這一代,羊舌氏家族極盛,有兄弟四人,即羊舌赤(銅鞮伯華)、羊舌肸(叔向)、羊舌鮒(叔魚)、羊舌虎(叔虎),皆為晉國大夫,史稱「羊舌四族」,聲名四播,連當時的晉國世敵楚國人,都稱其為「強家」。 在羊舌肸從政治舞台上消失後不久的周敬王姬丐六年(晉頃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這個羊舌伯石因為在政治斗爭中明顯站錯了隊,竟真的因此使羊舌氏家族慘遭新興貴族們滅門,余族紛紛逃到秦、楚、吳三國,原封地也被分割為三個縣邑,全部落入晉國新貴的手中。 在羊舌肸的其他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為姓氏者,稱叔向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向氏、叔氏(舒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
源於西南夷,出自漢朝時期巴郡「南郡蠻」,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記載,古巴郡(今川東、鄂西地區)的「南郡蠻五姓」中,有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五個大的氏族群體,其中的巴氏之子務相為五姓之首,被大家共尊為廩君,曾聚居在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一帶)。 在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公元~年),在廩君的後裔子孫中有人改為漢姓向氏。一直到清朝時期的湖廣施南地區,該向氏家族世為巴地土司,其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
源於土家族,出自五代時期贛西地區原漢族,屬於漢姓夷化為氏。 土家族向氏,源出漢族。 在唐朝時期,今江西吉安地區先後由彭氏、覃氏、冉氏、田氏、向氏等漢族人組成較大的准軍事力量占據。 到了唐末五代時期,湖南和今鄂西、黔東部分地區被楚王馬殷父子割據,馬殷委任彭瑊為溪州刺史,轄永順、龍山、保靖等縣地。此後,那些本以征戰為目的西遷的五大姓漢族人就駐留於該地區。此後,因朝代更迭、戰亂等原因,這五大姓漢族人逐漸與當地著民通婚,逐漸被現代人視為「土家族」。 該支向氏,就是這樣的土家族人,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侗族、彝族、苗族、蒙古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向氏族人分布。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1]

如滿意,請採納,哈哈!!

Ⅳ 為什麼找不到我的姓氏

百家姓在編輯的時候主要考慮到的是一些比較常用的大型,並不能涵蓋所有的姓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的姓氏比較靠後,在新編的百家姓上由於沒有具體的考究相對太靠後,所以查不到,建議去買本真正的修訂版百家姓。

熱點內容
ps軟體為什麼貴 發布:2025-07-11 22:47:42 瀏覽:641
為什麼雙眼皮貼會使眼睛不對稱 發布:2025-07-11 22:46:36 瀏覽:534
男生為什麼會有兩顆喉結 發布:2025-07-11 22:45:54 瀏覽:89
小米電視內屏為什麼容易裂 發布:2025-07-11 22:31:09 瀏覽:393
眼睛不近視不散光為什麼視力差 發布:2025-07-11 22:31:00 瀏覽:954
淘寶購物十年為什麼只有五個鑽石 發布:2025-07-11 22:29:49 瀏覽:271
為什麼手機截屏不能長截圖 發布:2025-07-11 22:28:47 瀏覽:418
頭孢替安注射時間長了為什麼變黃 發布:2025-07-11 21:42:40 瀏覽:722
女人出軌後男人為什麼拒絕 發布:2025-07-11 21:29:57 瀏覽:156
為什麼各種軟體都聊騷 發布:2025-07-11 21:28:18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