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研很優秀卻找不到工作
1. 為什麼很多研究生找不到工作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事業有成,因此都在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在職場上更具優勢。
但是,在現實的職場上,很多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卻出現了求職困難的局面。……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學歷高、能力強的人求職困難,需要進行認真分析。
具體來說,導致研究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求職者眾多,用工量不足,是導致研究生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職場,求職者眾多,但是總體用工量卻有不足。
這樣的狀態造成的結果,就是大量求職者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研究生雖然學歷更高、能力更強,但是在他們自己所處的層面來說,同樣存在求職者多但工作崗位不足的情況……這就使得有很多研究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2,眼高手低,導致很多研究生就業困難。
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足夠的能力和務實的態度,二者缺一不可。
有些人因為能力不足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些人因為好高騖遠而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這類問題在某些研究生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這些人認為自己學歷高,應該從事高端工作。但實際上他們的能力並不足以支撐得起那些工作,於是他們在職場上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了……這就是很多研究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3,專業面狹窄,使得很多研究生就業困難。
研究生在很多人眼中是高素質、專業技術水平高的人才,做什麼工作都能得心應手。
上述看法從總體上說,確實是正確的……研究生確實具備更強的能力。
但是,具體到某一個研究生來說,其專業面其實非常狹窄,只在很小的領域內具備高人一籌的能力……這樣的狀態對研究生找工作是很不利的……一旦無法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找到工作,就會出現就業困難的情況。
4,年齡偏大,是很多研究生就業困難的現實原因。
職場上,年齡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考量因素。
能力強、年紀輕的人,在職場上更具優勢。……但是研究生在這方面卻處於劣勢……研究生雖然學歷高、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能力更強,但是畢業時年齡偏大,求職就業時會因為這方面因素而讓自己在求職找工作時遇到困難……很多年過三十的研究生就業困難,就是因為這方面原因。
以上就是導致研究生就業困難的具體原因。要想解決上述問題,單靠研究生自己,是無能為力的……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營造更好的環境,才能人盡其才,讓研究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2. 請問為什麼中科院研究生工作不好找
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中科院作為國家專業性的研究機構,很多都是與國民經濟沒有直接聯系的基礎學科,這些專業除了極為有限科研機構,基本沒有其他的就業市場了,在中科院原來沒有擴招之前,原先培養的研究生大部分都作為自己的接班人,畢業後大部分人都留在中科院內部,但是現在不但每年學生招收的數量是原先的數倍之多,而且每個所在崗編制基本上都叢咐逗處於飽和狀態。
第二:雖說中科院研究生工資比起大學要高些,但正是因為中科院給的工資「高」,學滲賣生基本上都是不讓去外面實習的,這也造成了,科學院學生所作的研究項目與掌握的技能與商業社會中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上脫軌,而且缺乏在社會實簡桐際工作經驗,在性格上也更多的是書生氣,與社會的文化氛圍不符。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3.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大學生都在做科研,而不去找工作呢
我覺得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太過浮躁,大學生也養成了急功近利的想法。
大家都知道,現在考大學越來越容易,只要你願意,沒有什麼人是上不了大學的,那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考研越來越難,前兩天剛剛結束2021年考研初試,據統計,2021年考研報考人數為377萬,較2020年341萬增加了36萬,增幅為10.6%,報考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但是仔細想想,難道真的有377萬的學生想投入科研嗎?事實是不是,許多人考研的原因是,同學們都在准備考研,我不考研感覺跟別人格格不入,以後也會差他們一截。有些人想要考研是對這個學科仍有興趣,想要去深入研究;有些人是想趁這個機會提高學歷,到時候就也能夠提高競爭力;而有的人,完全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只是跟著人潮,被裹挾著前進。
4. 重點大學碩士畢業為什麼找不到好的工作
名校的本科生本來就相對好就業,研究生工資起薪高,選擇就業更廣。退一步講,研究生學歷可以當本科學歷用,但本科學歷大多時候幹不了需要研究生學歷的高技術工作。關於就業這塊,我們實驗室畢業的師兄師姐很多去了華為、中興、美團、阿里等大公司,所以說名校研究生出去就業比本科好太多了,研究生也好,本科生也罷,要想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一定要重視自身科研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同時要注重行業發展趨勢,積極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
考研有沒有必要,這就需要根據自己的人生規劃而定,如果希望未來在專業方面有一定成就的,或者在學科方面有所建樹的學生,建議考研。很多碩士畢業生都有一種高學歷情節,認為自己學歷高,因此能力強,所以不屑於去做一些基礎的事情。作為研究生,你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面對找工作時,你也需要發揮這種特長,分析清楚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原因。
如果是已畢業的研究生,就要先端正自己的態度,切忌沮喪無力,渾渾噩噩!態度上端正了,找到自己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然後為之去努力奮斗!放下俗人對你的壓力,做好自己,自己快樂最重要,錢如果能使你快樂就努力去賺錢,做學問能使你快樂就去努力做學問。
5. 為什麼說研究生就業難
我國自從2003年開始,高校不斷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我國研究生報名人數不斷增加,考研人數年遞增10萬~15萬人,2013年蠢高嘩研究生報考人數已達到176萬人,而市場上對研究生的需求量沒有顯著增加,在就業市場上曾經鳳毛麟角、供不應求、甚至不用走向市場研究生就可以直接就業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幾十萬研究生、甚至與本科生同場競技的激烈競爭局面,研究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研究生擴招後求職人數的不斷激增是研究生就業難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帶行。還有就是碩士畢業生們對自身的就業期望值普遍過高,主要表現在對單位性質比較挑剔,薪念大水待遇要求較高,很在乎工作的崗位層次、專業的對口度和工作穩定性,更傾向於在大城市工作而不願到基層單位就業,而且由於年齡和經歷等因素,研究生在就業問題上比本科生更需要考慮家庭、婚姻等生活上的現實問題。其實很多研究生並非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放不下架子,降不下條件。期望值高了,要求多了,可供選擇的崗位自然少了,就業的機會自然也就小了,於是寧肯待業在家也不願「屈就」。同時,對於那些從本科一路讀上來的研究生和非應用型專業的學生來說,學歷雖然高,科研能力雖然強,但工作經驗可能是零,個人綜合素質也不見得比優秀的本科生優越多少,尤其是對那些混著拿到研究生學歷的人而言,更是毫無優勢可言。現在的用人單位在招錄新員工時也表現得越來越理性務實,更加傾向於動手能力強、可塑性高的人才,在這方面有些研究生確實不如本科生甚至技校生,且招用研究生還要支付更高的薪酬,在權衡之下,顯然本科生「性價比」更高。過高的求職期望和市場實際需求之間矛盾,是造成當前研究生就業困難又一重要原因。還有就是研究生培養質量有所下滑,在研究生招生和培養過程中,一方面,高校研究生錄取比例不斷提高,招生標准相應也在下降,很多本來不夠要求、對學術沒有深厚興趣的學生也進入了研究生學習階段,研究生生源質量確實呈現出整體下降的態勢;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招生的數量上去了,但是教學條件與師資隊伍卻沒有同步跟進,尤其突出的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師比問題。
6. 我是985高校的研究生,畢業了居然找不到工作,這是怎麼回事
那我告訴你吧,在中國找工作看的不是學歷是關系,沒關系的研究生,只能在私企打工.
7. 為什麼現在很多名校碩士畢業生反而找不到工作
近兩年,我國的就業壓力本身就很大,畢業生越來越多,但是崗位卻不夠。現在很多企業和公司經營狀況都不好,中國社會的整體經濟大環境也令人擔憂。
近日,有一個985畢業的女碩士就在視頻中哭訴自己根本找不到工作,連面試機會都要祈求。
原來,這個女碩士在當天去參加了一個面試,但是面試卻失敗了。可能是最近找工作的壓力太大,面試機會太少,為數不多的面試也失敗了。
而且秋招都快結束了,這名女碩士還是沒有找到工作。她實在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崩潰了。
這就顯示出當代高才生的困境:985院校女碩士團睜求職被拒,從天才淪為廢物不禁讓人感嘆是誰的錯?
其實,這位女碩士的處境令人十分同情,而她的故事所反映出的社會現實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
在當前如此看重學歷的社會,為什麼連985碩士都找不到工作?而每年參加考研的人數卻一年比一年多,有的人甚至從入學不久就開始准備。
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的研究生報考人數多達457萬,比2021年多了整整80萬,相當於增長了六分之一。
可是,每年錄取的人只佔很少的一部分。前陣子,「考研太難了」這個話題還上了熱搜。那麼,為什麼這些學生要擠破頭去考研呢?
這主要是由於本科學歷更難找工作以及人們對高學歷的追求所導致的。某高校曾經針對中國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學歷進行過一次調查,數據現實,有48%的高管出身於985名校,而84%的高管都擁有高學歷。
人都是向上追求的。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優越生活的動機。這是非常正常的。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也提出過相似的觀點,不僅僅是人類,他發現所有的動物、植物都具有明顯的發展和生長趨勢。這種趨勢叫做「實現趨向」。
所以這些大學生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美好的未來,就希望能通過「高學歷」這個敲門磚來打開這條通道。
因為在全國各地,高學歷的待遇總是比低學歷的要好,這一點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體系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中國青年報的一次調查中顯示,在1000多名接受調查的受訪者中,有70%以上的人考研都是為了提升學歷,為了在找工作時更具優勢。
而因為對學術感興趣選擇考研的只有40%。
這說明大多數學生選擇考研都是為了找工作,可是事實上,就連985的名校生找工作都這么難,就更別提普通高校的碩士生了。前一陣子,北大博士生回家鄉養豬和碩士畢業生送外賣的新聞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很多網友認為這是一種學歷浪費。這些高學歷的人才本來應該用在更重要的祖國事業上,現在卻做著低學歷的人也能做的工作。而有的人也表示無所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其實,這種現象也不能完全解釋為學歷浪費。因為有很多高學歷人才選擇回鄉從事農業生產都產生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這些高學歷人才有知識有技術,更有眼光,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更是國民的命脈所在。
但是985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確實反映出學歷的貶值。現在已經不是大學生稀缺的時代了,就連研究生和博士生也不再值錢,用人單位的選擇變多了,要求也就變高了。
據調查顯示,我國的事業單位編制崗位很多都要求碩士學歷,除此之外,還要對學生的相關履歷有其他的要求。
而且,還有很多單位的非編制崗位也要求碩士學歷,待遇還不高。謹或空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為此掙破了頭。
事實上,也祥瞎有很多人不想這么卷,但是他們也是被逼的。這些高學歷人才花費了父母的大量金錢和資源,很多家庭都是勒緊褲腰帶供孩子讀研,父母和社會對他們的期待甚至比他們自己還要高,這讓他們不得不跟著捲起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叫做「貼標簽效應」。「貼標簽效應」是指人們會根據社會的普遍印象給別人貼標簽,人們認為這些被貼標簽的人的所作所為應當和這些標簽相符。
也就是說,人們普遍覺得,高學歷人才就應該擁有高收入,高學歷人才找工作就應該很容易,高學歷人才所做的工作也應該是高端的。
但是現實早已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面臨著找工作的困境。而社會環境應當給予這些人一定的寬容,而不是通過刻板印象來給他人施加壓力。
沒有人規定,高學歷人才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8. 現在的研究生為什麼不好找工作
研究生的學歷曾經是一份極具含金量的如消脊保證。如今,隨著大學生人數的上升以及招生擴張的趨勢,擁有一張研究生文憑,不再能輕易帶來理想的工作和生活。
擴招後研究生求職人數迅速增長,就業市場「滿眼皆碩士」
從2003年開始,高校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並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中國教育在線網站《2013年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的研究數據指出,「1978年是我國恢復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渣滲當年錄取1.0708萬人。2012年,我國碩士研究生錄取約51.7萬人,博士研多年來,我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不斷增加,除2008年因金融危機等因素造成報名人數下降外,考研人數年遞增10萬~15萬人,2013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已達到176萬人,直至2014年,考研報名人數有所減少,多年來的考研熱開始出現降溫。
但是,研究生擴招已然成為事實,而擴招隨之而來的則是不斷增長的研究生畢業人數,而市場上對研究生的需求量沒有顯著增加,在就業市場上曾經鳳毛麟角、供不應求、甚至不用走向市場研究生就可以直接就業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幾十萬研究生、甚至與本科生同場競技的激烈競爭局面,研究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研究生擴招後求職人數的不斷激增是研究生就業難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研究生求職期望值普遍較高,求職時「眼高又手低」
當「唯學歷」時代逐漸遠去,研究生這群「皇帝的女兒」突然成了「行走在尷尬地帶的群體」。一方面保有著對高學歷的優越感,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用人單位越來越理性的用人策略。
相對於本科畢橋御業生而言,碩士畢業生們對自身的就業期望值普遍過高,主要表現在對單位性質比較挑剔,薪水待遇要求較高,很在乎工作的崗位層次、專業的對口度和工作穩定性,更傾向於在大城市工作而不願到基層單位就業,而且由於年齡和經歷等因素,研究生在就業問題上比本科生更需要考慮家庭、婚姻等生活上的現實問題。
事實上,很多研究生並非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放不下架子,降不下條件。期望值高了,要求多了,可供選擇的崗位自然少了,就業的機會自然也就小了,於是寧肯待業在家也不願「屈就」。
同時,對於那些從本科一路讀上來的研究生和非應用型專業的學生來說,學歷雖然高,科研能力雖然強,但工作經驗可能是零,個人綜合素質也不見得比優秀的本科生優越多少,尤其是對那些混著渡過研究生生涯的人而言更是毫無優勢可言。
當下的用人單位在招錄新員工時也表現得越來越理性務實,更加傾向於動手能力強、可塑性高的人才,在這方面有些研究生確實不如本科生甚至技校生,且招用研究生還要支付更高的薪酬,在權衡之下,顯然本科生「性價比」更高。
過高的求職期望和市場實際需求之間矛盾,是造成當前研究生就業困難又一重要原因。
研究生培養質量有所下滑,面臨「學歷再貶值」
在研究生招生和培養過程中,一方面,高校研究生錄取比例不斷提高,招生標准相應也在下降,很多本來不夠要求、對學術沒有深厚興趣的學生也進入了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研究生生源質量確實呈現出整體下降的態勢;
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招生的數量上去了,但是教學條件與師資隊伍卻沒有同步跟進,尤其突出的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師比問題。
9. 名校碩士畢業,卻遲遲找不到工作,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找工作的時候,要靜下來、學會放下所謂的名牌大學的光環,大家只不過是普通的大學畢業生,目標遠大是好事,可是踏踏實實至關重要,我周圍有不少朋友、同學們985、211大學畢業至今沒有尋找哪些好工作中,某同學,考top2 碩士研清晌臘究生三次考不上、前幾日還言而有信說用考省紀委,跟我說覺得怎麼樣,我也只能呵呵祝願他了,因此退一步海闊天空也是有道理的。
可現實生活中,許多同學一直怕苦畏首畏尾,感覺自己出生名門,不願委屈自己,與很多機遇擦身而過,隨後宅在家中玩游戲看手機,逐漸喪失工作的動力,成了啃老族一族。又或者一天到晚自暴自棄,但不從自身找原因,最終逐漸避開社會發展,變成寶爸寶媽的心病和累贅。高等學歷得人找工作難每個資本主義國家都存在的不足,識實體者為俊偉,接受不了時代的發展磨練再高的文憑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