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為什麼後面有個圓圓的東西
發布時間: 2023-04-29 01:07:45
❶ 明清時期的火炮,後面圓圓的球狀物體是干什麼用的
雖然這個東西看著怪怪的,但確實有用,因為明清時期火炮仿自西洋艦用長炮,因此保留了類似的構造和形制,其中就包括炮身尾部的球狀物——尾鈕(cascable)。
(一)艦炮形制
眾所周知,火炮發射時會產生很大後坐力,再加上艦船漂浮海上不斷搖晃、震動(開火時),一旦火炮沒有被“拴牢”就會四處亂撞,造成很大麻煩。“一門二十噸重的大炮滑脫了,這是海上事故中最可怕的一種,對於一艘在海上航行的軍艦來說,沒有什麼事故比這更可怕”。 而且,裝載於木質風帆戰艦上的艦炮考慮到艙內空間狹窄和為了提高射速,也需要控制反沖作用以穩定炮身。 為此,西洋艦炮的尾鈕上通常穿有孔洞或鑄有掛環,可用來連接滑輪組繩索以前後移動火炮,便於炮手裝填彈葯、清理炮膛,同時能將後坐移位的火炮盡快拖拽復位,從而准備下一輪開火。
由此可見,尾鈕是前裝火炮(特別是風帆海軍)時代的產物,而隨著19世紀下半葉後膛火炮不斷普及,其必然要退出歷史舞台沖慎。當時的明清在學習了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雖然並未搞清楚尾鈕的具體原理,但卻找到了它最適合中國環境下的運用方法,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智慧。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