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巨大的東西會像慢動作
『壹』 懶到極致的樹懶,在自然界中究竟是怎樣的角色
有人說,人類之所以會發明這么多工具是因為"懶",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也越來越懶,那麼懶到極致之後人類會變成什麼樣的呢?但是無論如何也懶動物界中就存在著這樣一種"懶"到極致的動物——樹懶。
說起樹懶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從《冰河世紀》中的樹懶希德到《瘋狂動物城》里的樹懶閃電,然而現實中的樹懶可要比影視作品中的樹懶還要要遲鈍的多了,甚至還被科學家譽為動物界中的"第一大懶漢"。
"懶"是人類科技進化的動機之一,但是應該沒有人願意變成樹懶這樣的生物吧?咱也不差那點能量,所以有時間多走走,多運動運動,那才是人類的進化方向。
『貳』 你們覺得世界上最慢的動物有哪些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然界中不但有許多有著閃電般速度的動物,更有許多需要花費數小時才能完成最短距離的動物。這些世界上速度最慢的動物,做什麼都慢半拍,看著都讓人著急!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世界上速度最慢的10種動物吧。
1、海馬
兔猻沒有想大多數貓那樣的大長腿,也沒有獵豹那樣流線型的身材,圓圓的體型極大程度限制了它們奔跑的速度。兔猻看上去很胖,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覺,它們看上去胖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毛發實在太長了,幾乎占據了體型的一半。雖然這些毛發為兔猻禦寒帶來了幫助,卻在它們奔跑時帶來了極大的阻力。所以兔猻不但是「毛發最緻密的貓科動物」,更是「跑得最慢的貓科動物」。因為跑得慢,當天敵來臨時,兔猻乾脆放棄了逃跑。或者用兇狠的表情嚇唬天敵,又或者直接躺在地上裝死,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
『叄』 木星大紅斑,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紅斑(英語:Great Red Spot,簡稱GRS)是一個在木星的南赤道帶邊緣存在了很久的反氣旋旋渦,它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特徵,有很多證據表明它已經被持續觀測了350年[1]。
移除大紅斑的動畫攝像
第一位看見大紅斑的人一般被認為是羅伯特·虎克,他在1664年描述木星上的這個斑點;然而,虎克所描述的斑點是在不同的區帶上(北赤道區,但目前的位置在南赤道帶)。較令人信服的是喬凡尼·卡西尼在次年描述的一個永久的斑點[17],卡西尼的斑點從1665年至1713年,在可見光的波段下斷斷續續的被觀測著[18]。
現在展示在梵蒂岡的一片大約是1700年的Donato Creti帆布上,有著涉及木星上班點的小奧秘[19][20]。它是一系列描繪不同被放大的星空部分版畫的一部分,是義大利人在各種各樣場合作為背景的場景;所有的這些都是在天文學家Eustachio Manfredi監督下創造的,具有一定的正確性。Creti的繪畫是最早知道對大紅斑是紅色的描述。在1800年後期之前,不再有對木星大紅斑的正式描述[20]。
當前對大紅斑的第一筆記錄始自1830年代之後,並且在1879年之後才有較顯著的影像,從17世紀被發現之後,到1830年有長達118年的空白沒有被觀測的紀錄。原來的斑點是否消散並改變重組了,是否退了色,或者只是簡單的觀測上的貧乏,都無從得知[1]。古老的斑點只有短暫的觀測史,只是現在斑點的慢動作,要確認它們的身份是不太可能的[19]。
在1979年2月25日,當旅行者1號太空船以920萬公里的距離掠過木星時,首度將大紅斑清晰的影像傳送回地球,可以看清楚160公里大小的橫斷面。西邊(左邊)有著五顏六色、波浪般的雲彩模式,是大紅斑活躍的區域,那裡被觀察到非常復雜和多變的雲彩運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