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婆媳晚上聊天都要裹腳

為什麼婆媳晚上聊天都要裹腳

發布時間: 2022-07-03 23:53:54

⑴ 你認為婆媳之間最容易產生矛盾的是哪幾件事

「婆媳關系」一直是懸在很多已婚女人以及未婚女人頭上的一把利劍,對於已婚女人來說,在家庭中稍有不和就有可能劍拔弩張,甚至發生矛盾,對於未婚女人來說,每天都和不同的女人打交道,聊天時也會扯到家長里短上去,從而擔憂自己嫁人後會受到未來婆婆的刁難

3.坐月子時的觀念差異和心態。女人在坐月子的時候,大多數由於自身激素不平衡的原因,心情波動比較大,因此有時會抑鬱、有時會脾氣焦躁。在坐月子這件事上,婆婆需要理解兒媳、寬容兒媳,以及嘗試著學習新的月子知識。而兒媳也同樣需要理解婆婆,畢竟婆婆並沒有惡意,都是好心。

聰明的女人應該想辦法規避開矛盾,讓婆婆喜歡自己,而不是跟婆婆比個高低。

歡迎大家互動評論。

⑵ 婆媳關系

你能遇到這樣的婆婆,應該說,很不錯的了,她是一輩子節儉過來的,省吃儉用,同時,她也不想她的家庭里出現一個花錢的主,鋪張浪費。她是上一輩的,懂得生活的艱苦,但是呢,你可以跟她好好交流溝通下,分析下現代的生活,現在和以前不一樣,生活條件好了,可以適當的買點新的東西,現代人講時髦,只要不是浪費就好了。你要根據你們家庭的實際情況跟她溝通,既然你那麼肯定你的婆婆,相信你會幸福!!!

⑶ 婆媳相處之道

做為母親,你婆婆情感上過於依賴兒子。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婆婆認為你們倆之間沒共同語言。在20年前,你們沒共同生活過,沒有共同的經歷,只要有一方感覺不適,雙方都會不適。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你要不正面沖突。如果你婆婆和老公每天單獨聊天的時間都很長,佔了幾乎全有睡前時間,我覺得你可以晚上和老公談一下,讓他在合適的話題有意喊你參與一下。
另外,你也可以向你老公多了解一下他們的過去,之後再有意地和你婆婆聊聊老公小時候,讓婆婆向你講述一下老公小時候的故事。媽媽最喜歡談自己的孩子了,這點肯定不會有問題。
還有的辦法,不外乎培養和婆婆共同的興趣愛好,以便有共同話題。
當著孩子的贊揚奶奶做的飯菜。
留意婆婆的需求,適當的時候給婆婆帶回點驚喜。
用這些辦法慢慢地拉近距離。我相信,世界上沒有打不破的牆。

⑷ 古代的女生都要裹腳,她們裹腳是為了什麼

直白的來說,古代的女生之所以會裹腳,其實就是為了滿足古代男性官能的感受,這實際上就是在封建社會當中對女性的一種剝削。

在古代的時候,對女人的這種小腳還有一個美稱,那就是“三寸金蓮”,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女性在古代社會當中的地位是極其低的,而裹腳的這種行為實際上就是封建社會當中對女性的一種壓迫。正是因為古代的男性認為這種所謂的三寸金蓮特別的美,特別的漂亮,所以便要求女性來承擔這些痛苦,而慶幸的是在建國之後,這種裹小腳的陋習便是被徹底的廢除。

⑸ 婆媳相處之道有哪些

婆媳關系歷來都是一個復雜難解的問題,婆媳關系緊張主要表現在:

第一,對家庭事務的管理權、支配權等方面的矛盾,甚至明爭暗鬥。我國一直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婆婆做了幾十年的內當家的,現在要把權力交給兒媳婦,當兒媳婦在家中擔起了主角,對這種角色的轉換,婆婆往往是難以適應的。有的婆婆雖然年紀已高,卻仍希望繼續掌握在家庭中的經濟支配和掌握大權,根本無法接受由媳婦掌握經濟大權的事實;而做媳婦的也往往不甘讓步,矛盾在所難免了。

4、對彼此的期望不要過高。

媳婦要謹記:那不是自己的親媽,不是什麼話都可以隨便亂講的。有句話叫做:禍從口出。媳婦在和婆婆進行交談時,要斟酌自己的用語,萬不可說自己老公的不是,相反要多誇誇自己的老公,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贊美。

婆婆要謹記:那不是自己的親閨女,你說什麼她不一定都會聽,更不要想著張嘴就罵、抬手就打,您的女兒必須受著你,但是作為兒媳婦人家沒有受你氣的義務。

⑹ 為什麼中國舊社會的婦女要裹腳

裹腳是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

裹腳也稱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

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古代婦女纏足起始時間,卻始終是一個謎。

(6)為什麼婆媳晚上聊天都要裹腳擴展閱讀:

民國初期,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進一步推行禁纏足政策。1906年梅山地震,長輩開始同意家中小女孩不用纏足,政策得以順利推行。

孫中山總統於1912年3月11日發布《大總統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禁纏足文》,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勸禁纏足文。

1916年內務部又頒《內務部通咨各省勸禁婦女纏足文》1928年5月,南京中央政府批准由內政部頒發《禁止婦女纏足條例》,1929年國民政府又發布放足布告,並派專員落實。

⑺ 古代的時候為什麼女孩子一定要裹腳

據說裹腳是起源於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嬪妃們用布把腳纏成新月形,在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跳舞,李後主認為這是至美,於是後宮中就開始纏足,後來又流傳到民間。只要皇帝喜歡什麼,民間一定會流行什麼,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號稱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達到了發展的顛峰,乾隆皇帝酷愛書法,所有推動了書法的發展,李後主喜歡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腳。關於裹腳的起源,還有幾個說法,有說是起於南朝齊廢帝妃潘玉奴,有說是起於唐末,有說是起與隋煬帝等等,但是無一例外地都與統治者們發生了關系,這也說明了這個原因
從宋代,女子在四五歲的時候就有人開始纏足了,如等年紀長大腳骨長硬,關節韌帶活動性消失之後再裹,不但很難裹小,裹的時候受苦也愈大,所以到了七八歲還能裹得好,十歲以後裹起來就很困難了。一年當中什麼時候最適合開始裹呢?因為腳裹上去又燒又熱,所以一般都建議到秋季天氣涼爽的時候開始裹比較好。

試纏:

纏腳的時候讓女孩坐在矮凳子上,盛熱水在腳盆里,將雙腳洗干凈,乘腳尚溫熱,將大拇趾外的其他四趾盡量朝腳心拗扭,在腳趾縫間撒上明礬粉,讓皮膚收斂,還可以防黴菌感染,再用布包裹,裹好以後用針線縫合固定,

試緊:

纏的時候慢慢收緊,讓足部肌膚受到的壓力一次比一次緊些,這時還不能太緊,以兩腳能忍受的小痛為度,在這期間把腳趾勒彎纏使腳向下略卷。纏的時候預先纏第二、第五兩個足趾,纏得向腳下蜷屈,連帶的第三、第四兩個趾頭也就跟著向腳下蜷屈。

裹尖(裹腳趾):

纏的時候,要用勁把裹布纏到最緊的程度,每次解開來重纏的時候要將四個蜷屈的腳趾頭由腳心底下向內側用勁勒過,每纏一次要讓腳趾彎下去多壓在腳底下一些。同時還要把四個蜷屈的腳趾,由腳心底下向腳後跟一一向後挪,讓趾頭間空出一些空間來,免得腳纏好以後,腳趾頭擠在一起,腳尖太粗。一直要纏到小趾壓在腳腰底下,第二趾壓在大趾趾關節底下才可以,裹尖的時候往往得把腳趾向足底扭到屈無可屈的程度,再用裹布緊緊地勒住,纏的時候第二趾的趾關節和第三、四、五趾的趾關節受到很大的扭屈,每纏一次就得把幾個扭傷的關節再傷害一次,纏的時候痛苦難當,纏好要用針線緊緊地把裹布縫起來,硬擠進尖頭鞋裡,然後要求少女到處走動。

白天一雙腳痛得寸步難行,到了晚上一雙腳放在被子里不但痛,而且蒸熱燠悶,有時簡直像炭火燒著一樣痛苦,睡覺時只能把腳放在被子外,半夜起來捱著腳哭痛是常有的事,有的痛得去解開裹腳布,但被發現了就是挨一頓毒打,然後再狠狠的地回去,經常一夜未眠整夜把腳貼在牆壁上取一點涼,第二天一早醒來,又得再解開裹布纏得更緊,纏到最後第三、四、五的腳趾關節會嚴重地扭傷甚至脫臼,扭傷脫臼的時候腳會腫得很厲害,皮膚也變成瘀紫色,痛苦至極,但是裹得仍是日緊一日,直到腫消了腳趾都纏到腳底下去,這才算完成了裹尖的工作,接著便可進行裹瘦的工作。

裹瘦(裹腳頭):

腳裹尖的時候,四個腳趾都已經蜷回到腳掌底下,可是卻未必能熨貼靠在腳底下,裹瘦的工作是把小趾骨(也就是外把骨)向下向內推蜷入腳心裹,把小趾跟的部位向腳心內側往下用勁拗下去,然後用裹布勒著帶緊,裹尖時二、三、四、五腳趾不過壓在腳底下一半,裹瘦時要把外把骨纏倒,足趾當然壓入腳心內側更多,纏到最後,第三、四、五個腳趾尖要能碰到腳掌內緣,才算完成裹瘦的工作。

裹瘦的時候,裹腳布纏到最緊,整個力量又特別著力在小趾跟的部位,往往因為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小趾跟部也就是外把骨的位置壓瘡潰爛。纏的時候要把小趾骨用勁向下推,四個腳趾也順著向腳掌內緣再推進去,使勁把裹腳布纏緊,纏好以後兩只腳可能痛得半天不能走路,要勉強掙扎著,才能用腳後跟墊著走,走一步痛一下。坐下時是一陣陣抽痛,睡覺時也會又漲又痛,如果腳上潰爛化膿了,那漲得更難受,得把腳用枕頭被子墊高,有時得把腳跟擱在床欄上壓著神經發麻才好受一點,天氣熱時足內發燒痛得更厲害。痛得輕時睡了覺,兩腳還痛得抽痙,或一夜頻頻痛醒,飲食無味。解開裹布,往往潰爛的部位和裹布緊緊粘著,勉強撕下來,便是一片血肉模糊,差不多得用六個月的時間,強忍痛苦挨到腳趾頭都抄到腳內側邊,由腳內緣能摸到腳趾頭,這樣才算是瘦到家。

裹彎(裹腳面):

腳掌裹瘦了以後,接著進行裹彎的工作,裹彎是要在腳底掌心裹出一道深深的陷凹,陷凹越深,腳掌弓彎的程度愈厲害,裹到腳掌折成兩段,前段的腳掌與腳跟緊靠著,中間一道深縫有時深達四五公分,小趾夾在深縫里,腳背因為腳掌彎折的關系,向上膨起成高坡狀,有些纏不好的腳背膨起如球。裹彎了以後腳的長度就明顯的縮短,標準的小腳要求的是三寸長,也就是10厘米左右,裹彎的過程靠的是在纏的時候把腳跟往前推,把腳背往下壓,前後施力束緊,大拇趾經此一束,立刻向下低垂,腳心慢慢現出凹形,再用勁去纏,弓彎愈甚,大約半年左右腳就可以纏成弓形。一般而言,纏足裹彎的時候痛苦情況稍為緩和,但是在南方有些地方腳掌裹瘦並不十分下工夫,到了十幾歲才開始裹彎,裹的時候又要求特別短小,這時候痛苦就非常厲害,甚至痛得在床上翻滾。如腳裹瘦不夠工夫,就直接把腳裹彎,往往裹好以後腳會變成向內鉤援內彎,像香蕉一樣的腳形十分難看。腳由平直拗成拱橋狀,再成馬蹄狀,直到腳尖腳跟緊靠在一起,腳弓縮得無可再縮的時候,才算是裹成一雙標準的小腳

⑻ 古代為什麼要裹腳,意義在哪呢

「一雙金蓮一桶淚」,女孩什麼時候開始裹腳呢?大概七歲左右,怎麼裹?用布裹,就跟套在模具里一樣,從此腳只能按照模具生長!

疼嗎?怎麼可能不疼呢?剛裹腳的那兩年,每天都疼,晚上都能疼哭了,有的孩子因為裹腳,腳爛了,發燒,人都沒了,疼成那樣為啥不松一下布呢?不敢啊,父母不讓,你敢松,他們就敢打,那個年代,大家都一樣,也就不反抗了!

總結:為什麼現在的女人不裹腳了?因為可以網購,裹腳也沒用!

其實現在女人不裹腳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男人養不起我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可能,我們得賺錢啊,我可以裹腳,你能給我個四合院嗎?

裹腳有啥意義?沒啥意義,說白了就是男人愛看,男人喜歡,並不是喜歡那腳丫子,而是裹腳以後走路的形態,還有就是男人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其實說白了就是女人沒地位,現在你讓我裹一個試試,不讓他裹就不錯了!

⑼ 婆媳關系相處

嘿嘿,同感啊!只是我老公不在外地是在家的;婆婆什麼都問,什麼都管;理解啊!關心你,關心寶寶,只是關心的方法不對所以讓你無法忍受;婆婆不讓你回娘家,只是覺得你走了把寶寶也帶了。爺爺奶奶在家孤單,你有沒有發現當你那一天抱著寶寶出去了,回家看到公公婆婆無所事事,心不在焉的樣子、也許你沒有覺察到的,我觀察到過。(我抱著寶寶回娘家吃飯,晚上回來看到2個老人躺床上看電視,感覺好可憐啊!這只是我心裡的想法)我個人認為還是理解點老人;
有不開心的事幹嘛不告訴你老公啊!要讓他知道你在家帶寶寶辛苦,還要受婆婆的氣,那怕就是他不打給你,你也要打電話給他說。因為憋在心裡很難受的;婆婆不準你帶寶寶會娘家的事你也不好告訴你父母是不是:所以還是直接點告訴他比較好。有什麼話叫你老公跟婆婆溝通。畢竟是母子總比你說起來起作用;
老人在帶孩子上根我們是又沖突的,你也看不慣,可看不慣也不能拉著臉說;就跟開玩笑似的說一下,她不停你也不要生氣,畢竟寶寶也是他的孫子,總都是為寶寶好,而不會害寶寶對不對;婆婆說話不好聽,你就當沒聽到,或者當時聽了不照做不就好了嘛!反正她又不天天看著你;她要是說你那裡做的不對,你也不要頂嘴,一頂嘴就完了肯定是要吵上幾句的;回頭一想你就當她是空氣;呵呵。做起來估計比較難。
你跟婆婆頂嘴有什麼好處啊!沒有,只會在她兒子面前一個勁的說你這不好,那不好。明明是她不對,最後說成你 的不是了。
你要到那裡去,她要問你的話,就適量撒撒慌。就是回家跟你說的又差別,你婆婆要是啰嗦你也別理她;
媳婦永遠是媳婦,你對她在好,或她對你再好,都會有鬥嘴的時候,畢竟是晚輩嘛!多忍讓點比較好;也許我說的話,有的媳婦接受不了;覺得做媳婦憑什麼要讓婆婆,而不是婆婆讓你呢!可你想想等你老的那一天你的兒媳也這么對你,你心裡什麼想法,總希望媳婦是聽你話的。
婆媳相處就是要受得了委屈,吃得了苦。當然有的婆婆是很好。可以不讓你受委屈,家務不讓你插手,可還有有讓你不滿意的地方。人嘛,不可能十全十美的,都有缺點,你再說婆婆的同時,難道做媳婦的就滿意一點錯誤嗎?我想沒有那一個人敢這么肯定的說;你自己全是對的;
這只是我的想法,只是供你看看,不做任何評價;不對的地方還請你多多包涵

熱點內容
為什麼會沒勁睜不開眼睛頭疼 發布:2025-05-22 04:47:28 瀏覽:313
男生為什麼不願意進產房 發布:2025-05-22 04:40:43 瀏覽:873
為什麼好多東西百度查不到 發布:2025-05-22 04:40:42 瀏覽:598
淘寶為什麼看好幾百進去才幾塊錢 發布:2025-05-22 04:39:56 瀏覽:85
為什麼找不到真心對我的女人 發布:2025-05-22 04:39:22 瀏覽:539
有人愛的男人為什麼那麼累 發布:2025-05-22 04:38:29 瀏覽:755
女人離婚了為什麼不離 發布:2025-05-22 04:33:02 瀏覽:409
黑莓閱讀軟體為什麼安裝不了 發布:2025-05-22 04:19:25 瀏覽:846
為什麼閑魚檸檬那麼便宜 發布:2025-05-22 04:19:24 瀏覽:770
為什麼要用華為手機才可以 發布:2025-05-22 03:55:39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