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氧化還原為什麼時間那麼長

氧化還原為什麼時間那麼長

發布時間: 2022-07-07 09:31:38

Ⅰ 高一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

1、氧化反應真正的名字應該叫氧化還原反應,也就是說在反應中,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共存的,不可能只出現一個。因為氧化還原,在高中化學的范疇里就是電子轉移,那麼有得必然有失,所以氧化和還原是共存的。
2、對於任何一個氧化還原反應,它的方程式同時基本如下:
氧化劑+還原劑==被還原的產物+被氧化的產物
氧化還原直觀上看就是化合價的變化,其實也就是電子的轉移過程。《在反應中氧化劑變成了被還原產物,那麼其中起到氧化作用的原子的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還原劑變成了被氧化產物,那麼其中起到還原作用的原子的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對於考試,你只要記住《》裡面的畫基本上就夠了,起初做題的時候可能還要花些時間好好想想,不過熟練了之後就手到擒來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個氧化劑或者還原劑,他真正起到氧化或者還原作用的東西是其中的某個(個別情況是某些)原子,比如說鐵置換硫酸銅,在CuSO4裡面起到氧化作用的只有銅離子,硫酸根是沒用的。
還是多做練習吧,個人覺得這些東西依靠別人講給你的什麼口訣之類的,遠不如自己花幾個小時做做練習題,然後把做錯的和有疑問的題目拿去問問老師,效果絕對要好得多。
3、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歧化反應,也就是說一種物質中的某個原子,既有得到電子的能力,又有失去電子的能力。而在大量的這種物質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一半就做氧化劑,一半作還原劑,自己就把自己氧化掉了。
還是舉例子吧:向水中通入氯氣,那麼氯分子會歧化生成氯化氫和次氯酸,反應方程式是:Cl2 + H2O === HCl + HClO
也就是說,假定我們通入了1000個氯分子,那麼500個氯分子奪取了另外500個氯分子中的電子,也就是被還原成了HCl。發生歧化反應的主要原因……我組織了半天也沒想到一個能讓高一學生明白的解釋,還是先算了吧= =高中對歧化反應要求不高的,學生只要知道歧化反應大概是指哪類反應就行了

Ⅱ 氧化還原反應原理

氧化還原反應原理:電子的得失或共用電子對的偏移。

氧化還原反應前後,元素的氧化數發生變化。根據氧化數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拆分成兩個半反應:氧化數升高的半反應,稱為氧化反應; 氧化數降低的反應,稱為還原反應。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獨立存在,它們共同組成氧化還原反應。

反應中,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稱為還原劑,生成氧化產物;發生還原反應的物質,稱為氧化劑,生成還原產物。氧化產物具有氧化性,但弱於氧化劑;還原產物具有還原性,但弱於還原劑。

在生物學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人和動物的呼吸,把葡萄糖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通過呼吸把貯藏在食物的分子內的能,轉變為存在於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鍵的化學能,這種化學能再供給人和動物進行機械運動、維持體溫、合成代謝、細胞的主動運輸等所需要的能量。

(2)氧化還原為什麼時間那麼長擴展閱讀:

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有:

一、強弱律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二、價態律

元素處於最高價態,只具有氧化性;元素處於最低價態,只具有還原性;處於中間價態,既具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三、轉化律

同種元素不同價態間發生歸中反應時,元素的氧化數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達到同種價態 。

四、優先律

對於同一氧化劑,當存在多種還原劑時,通常先和還原性最強的還原劑反應。

五、守恆律

氧化劑得到電子的數目等於還原劑失去電子的數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氧化還原反應

Ⅲ 詳解:什麼是氧化還原反應

基本定義

氧化還原反應是在反應前後元素的氧化數具有相應的升降變化的化學反應。這種反應可以理解成由兩個半反應構成,即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此類反應都遵守電荷守恆。在氧化還原反應里,氧化與還原必然以等量同時進行。兩者可以比喻為陰陽之間相互依靠、轉化、消長且互相對立的關系。有機化學中也存在氧化還原反應。

規律

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1]


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有例外,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還包括其他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換。)

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大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例外如次氟酸分解:2HFO==2HF+O2,化合價沒有變化)

歸中反應,岐化反應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性←氧化劑
—(失氧)→被還原→還原反應→化合價降低→得eˉ或共同電子對偏向→還原產物(還原性)
概念

還原性←還原劑—(得氧)→被氧化→氧化反應→化合價升高→失eˉ或共同電子對偏向→氧化產物(氧化性)

範例

反應的本質是化合價有變化,即電子有轉移和偏移。化和價升高,即失電子的半反應是氧化反應;氧化數降低,得電子的反應是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的物質還原對方,自身被氧化,因此叫還原劑,其產物叫氧化產物;化合價降低的物質氧化對方,自身被還原,因此叫氧化劑,其產物叫還原產物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

氫氣與氯氣的化合反應,其總反應式如下:

H2
+
Cl2

2HCl

我們可以把它寫成兩個半反應的形式:

氧化反應:

H2

2H+
+
2e-

還原反應:

Cl2
+
2e-

2Cl-

單質總為0價。第1個半反應中,氫元素從0價被氧化到+1價;同時,在第2個半反應中,氯元素從0價被還原到?1價.
(本段中,「價」指氧化數)

兩個半反應加合,電子數削掉:

H2

2H+
+
2e-

+
2e-
+
Cl2

2Cl-

---------------------

H2
+
Cl2

2H+
+
2Cl-

最後,離子結合,形成氯化氫:

2H+
+
2Cl-

2HCl

氧化還原反應的兩個性質

還原性:失電子的能力

氧化性;得電子的能力

Ⅳ 高一初學氧化還原,每次做題看到化學方程式都第一時間蒙了,然後得花很長時間很痛苦地倒騰清楚還原性之類

你好
教你四個字
降氧升還
標出化合價後降低的是氧化劑升高的是還原劑
什麼劑有什麼性質

Ⅳ 為什麼我對化學中的電子得失,氧化還原,等問題反應很慢

題目做太少,一般金屬元素,因為最外層電子少,所以比較容易失去電子,而非金屬最外層電子多,比較容易得電子。還有句口訣是,降得氧,升失還。意思是,化合價降低,得電子,是氧化劑,化合價升高,失電子,是還原劑。

Ⅵ 關於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

自發反應里氧化劑的氧化性強於氧化產物的氧化性。但這氧化性的強弱不止跟物質本身的性質有關,還跟物質的濃度有關,濃度高時氧化性就強,低時就弱,有些離子的氧化性還要看所處溶液的PH。歧化反應大多是可逆反應,如氯氣與水,生成次氯酸跟鹽酸,當把水改為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消耗了生成的次氯酸,使反應向生成次氯酸的方向進行。或者也可以這樣認為,次氯酸根在鹼性環境下氧化性減弱,如果反應就按照氧化性強的生成氧化性弱的來進行

Ⅶ 氧化還原反應的微觀解釋

知識點1
反應名稱 得失氧情況 實例
氧化反應 物質得到氧的反應 2H2+O2=(點燃)
2H2O
氫氣得到氧變成了水
氫氣發生的是氧化還
原反應
還原反應 物質失去氧的反應 CuO+H2=(加熱)Cu+
H2O
氧化銅失去氧變成了
單質銅,氧化銅發生
的反應是還原反應

學後感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既是性質相反的反應,又是同時進行的兩種反應,即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對應統一的。

易錯點分析:易錯點: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分別獨立進行?

從得失氧的角度把化學反應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不全面的,這種劃分突出了某種物質參與反應的過程,但忽略了一個反應的完整性。因此,不能反映該類反應的全貌,氧化還原反應的氧化與還原是一個反應的兩個側面,它們是同時進行的

知識點2
氧化還原反應:一種物質被氧化,同時另一種物質被還原的反應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提醒: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呈-2價,物質得到氧(即負價元素)勢必引起得到氧的元素的化合價的升高,物質失去氧(即負價元素)勢必引起失去氧的元素的化合價降低。

學會思考: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徵是反應前後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是氧化反應,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的是還原反應。因此,並非只有得失氧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知識延伸:延伸點:氧化還原反應的判斷
在化學反應中,若反應前後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若反應前後沒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該反應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知識點3
(1)化合價變化與電子得失(或共用電子對偏移)
1、在化學反應中,活潑金屬元素的原子(K Na Ca Mg等)易失去電子而形成穩定結構(8電子或2電子)的陽離子,表現為化合價升高(通常顯正價),活潑非金屬元素的原子(Cl O F等)易得到電子而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的陰離子,表現為化合價降低(通常顯負價)。
2、在化學反應中,某些分子形成時,沒有電子得失(如H2與Cl2反應生成HCl),而是形成分子的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8電子(H為2電子)的穩定結構,由於共用電子對的原子的電子能力大小不同,使得通用電子對發生偏移,電子對偏向的原子顯負價(如HCl中-1價氯元素),電子對偏離的原子顯正價(如HCl中+1價的氫元素)。

特別提示:元素化合價升高或降低,是元素原子失去或得到電子的宏觀反映。或者說: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降的本質原因是元素原子得失電子或共用電子對的偏移。

解題規律:分析得失電子與氧化還原關系時,可先看化合價關系,再確定得失電子關系,最後確定氧化還原反應關系。

知識點4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到電子(或電子對偏向)的反應物叫做氧化劑。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去電子(或電子對偏離)的反應物叫做還原劑。

感悟規律:氧化還原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反應時該元素本身被還原,含該元素的反應物具有氧化性,該反應物作氧化劑。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反應時該元素本身被氧化,含該元素的反應物具有還原性,該反應物作還原劑。

知識延伸:眼神點:氧化劑的氧化性與還原劑的還原性
氧化劑的氧化性,其實質是物質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的得電子能力,該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的得電子能力越強,物質的氧化性就越強;還原劑的還原性,其實質是物質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的失電子能力,該元素的原子或離子失電子能力越強,物質的還原性就越強。

學會思考:常見的氧化劑有:O2 Cl2 濃H2SO4 HNO3 FeCl3
KMnO4等,常見的還原劑有:Al Zn Fe Na K以及C H2 CO等。

知識點5
反應類型 表示形式 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
化合反應 A+B=AB 是/否
分解反應 AB=A+B 是/否
置換反應 A+BC=AC+B 是
復分解反應 AB+CD=AD+CB 否

易混淆點分析:易混淆點: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映類型的關系
1、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都屬於氧化還原反應。無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不一定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2、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都屬於氧化還原反應,沒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非氧化還原反應。
3、置換反應全部是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全部屬於非氧化還原反應。

知識點6
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法
(1)雙線橋法:用雙線表明氧化劑和還原劑與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在反應前後電子得失情況的分析法稱為雙線橋法。
(2)單線橋法:用單線表明氧化劑和還原劑之間電子轉移關系的分析法,稱為單線橋法。

感悟規律:用雙線橋法分析氧化還原反應,首先根據化合價升降確定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從而確定箭頭的起始和指向,然後如箭頭反映如下關系:(氧化劑)-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還原產物);(還原劑)-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氧化產物)。

發散點撥
發散點:兩類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
(1)歧化反應:相同價態的同種元素反應後一部分化合價升高,一部分化合價降低,這樣的氧化還原反應簡稱「歧化反應」。在這樣的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是同一種物質。
(2)歸中反應:不同價態的同種元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高價態降低,低價態升高,這樣的氧化還原反應叫「歸中反應」。

知識綜合:氧化還原反應基本概念間的關系
(1)元素的原子失去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元素化合價升高-反應物發生氧化反應-該反應物是還原劑-被氧化元素的生成物是氧化產物。
(2)元素的原子得到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元素化合價降低-反應物發生還原反應-該反應物是氧化劑-被還原元素的生成物是還原產物。

方法技巧:在氧化性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兩種,在分析時,要把所有變價元素找准,才能保證答題的完整性。

疑難解析:氧化性與還原性強弱的比較
氧化還原反應的一般通式是:氧化劑+還原劑=還原產物+
氧化產物
氧化性:氧化劑大於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大於還原產物

拓展延伸:氧化還原反應中符合較強氧化性的氧化劑跟較強還原性的還原劑反應,生成弱還原性的還原產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產物的規律成為強弱律。

問題研究:利用轉化律推定變化的產物
氧化還原反應中,以元素相鄰價態間的轉化最容易;同種元素不同價態之間,若發生反應,元素的化合價只靠近(歸中)而不交叉;同種元素,相鄰價態間不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成為轉化律。

學習延伸:先後氧化規律
當一種氧化劑同時遇到多種都能被氧化的還原劑,首先被氧化的是還原性最強的還原劑,待最強的還原劑被全部氧化之後,多餘的氧化劑再依次氧化次強的還原劑。

綜合探究:守恆律及其應用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與還原劑失電子總數相等,還原劑中某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總數與氧化劑中某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總數相等。上述規律在求解元素的化合價,化學式,混合物組成的討論中有廣泛的應用。

體驗探究:氧化還原反應的應用
氧化還原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反應,它在生產、生活、科研和化學的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如製取某些物質、燃料燃燒、物質性質的學習等等。

Ⅷ 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

某種物質中一種或幾種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升高(即元素的粒子失去電子),則稱該物質被氧化,或者說這個物質發生了氧化反應;它本身是還原劑,起還原作用,被它作用的物質是氧化劑,氧化劑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某種物質中一種或幾種元素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即元素的粒子得到電子),則稱該物質被還原,或者說這個物質發生了還原反應;它本身是氧化劑,起氧化作用,被它作用的物質是還原劑,還原劑被氧化生成氧化產物。幾點說明:
1.同種物質可能同時發生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典型的如化合物的分解:2hgo=(加熱)2hg+o2↑;歧化反應(即同種元素在同一反應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cl2+h2o=(可逆)hclo+hcl等。
2.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可以是同一種。如化合反應、歸中(與歧化相反,生成的氧化和還原產物是同一種)反應等。
3.有機物的氧化反應,如果不特殊說明,是指該有機物在無特殊條件下(即僅點燃、加熱)被o2氧化的反應。
====
如果一物質阻止fe2+變成fe3+,那麼可以理解為該物質代替fe2+被優先氧化(該物質的還原性比fe2+強),所以它的價態升高。該物質可以是
1.fe或比它更活潑的金屬單質(但不能是鹼金屬和鹼土金屬,考慮到它們與水反應生成oh-,繼續與fe2+作用而生成的fe(oh)2在接觸到o2的條件下會被迅速氧化為含fe3+的物質fe(oh)3,繼而產生fe2o3·xh2o……呃。。題外話。。不說了。。);
2.i-、s(2-)等還原性比更fe2+更強的離子;
3.……(夠了吧。。手酸了,不補充了)。
----
當然這個問題的其它情形,如fe2+在絡合形成穩定的絡離子(非氧化還原反應)等,不作考慮參考資料:
http://..com/question/41219527.html?an=0&si=7

Ⅸ 強氧化劑的還原性為什麼是永久的

氧化劑氧化性的強弱是相對的。
比如氟,目前,還沒有其他東西能把它氧化(正常情況下)。所以可以認為它只有氧化性,沒有還原性。
氧,在中學階段也可認為是沒有還原性的。其他非金屬元素都是既有氧化性也有還原性的。金屬元素一般表現還原性。
二氧化硫和高錳酸鉀溶液反應,量都足夠的化,高錳酸鉀會褪色。高錳酸鉀有很強的氧化性,而二氧化硫氧化性弱,有一定的還原性,被高錳酸鉀氧化。
氧化--還原反應的生成物一般比參加反應的物質穩定。

Ⅹ 關於氧化還原反應

化合價變化的往往是那些價態不穩定的元素,而它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必須由該化合物中的其他元素的化合價推算出來。一開始的時候這些元素的化合價需要死記,不過時間久了,你就自然而然融會貫通了,當學到電子層及電子軌道的時候,你就可以自己推算未知元素的價態。
我以前是按這個口訣記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價鉀鈉氯氫銀,
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
二三鐵,二四碳,
二三四五屬於氮,
二四六七硫全占。

可能你學到後來會覺得這個口訣有所欠缺,但應付你現在的題目是絕對沒問題的。^_^

熱點內容
手機長時間不用為什麼會掉電 發布:2025-05-15 09:16:20 瀏覽:422
男生為什麼要互相掏 發布:2025-05-15 09:16:10 瀏覽:831
換多了頭像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969
為什麼手機打不開鏈接 發布:2025-05-15 08:48:55 瀏覽:323
微信聊天記錄為什麼會莫名消失 發布:2025-05-15 08:26:14 瀏覽:953
為什麼喝黃芪水晚上睡不著 發布:2025-05-15 08:26:11 瀏覽:72
新手機號碼為什麼不能綁定銀行卡 發布:2025-05-15 08:20:28 瀏覽:614
為什麼手機左上角信號有個禁止標 發布:2025-05-15 08:20:22 瀏覽:351
為什麼停止一段時間鍛煉 發布:2025-05-15 08:18:04 瀏覽:948
小米為什麼股價比不上京東 發布:2025-05-15 08:09:56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