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有些人總愛晚上睡覺

為什麼有些人總愛晚上睡覺

發布時間: 2022-08-04 20:47:35

A. 為什麼有的人特別愛睡覺

在人的一生中,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由此可見睡眠對每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睡眠的質量決定著生活的質量。可是一個人為什麼要睡眠?這個問題一直是科學家想要徹底解決的問題。最近,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科學家們針對睡眠的原因提出 了幾種說法,從養精蓄銳的淺顯理論到涉及記憶處理的復雜理論,對人類的睡眠進行了全面的探討。 睡眠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它們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 科學家們發現,睡眠可以分成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一種叫做快波睡眠,也有人把這種睡眠狀態稱快速眼動睡眠。顧名思義,就是睡眠時眼球轉動得很快,大腦也非常活躍,人做夢都是出現在這個時期。 另一種狀態是叫做慢波睡眠,它是第一種狀態的深化,睡眠人進入了更深的無意識狀態。科學家發現,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兩種狀態也在睡眠過程中交替出現。 科學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睡眠是讓大腦和小腦休息的。動物需要睡覺,而沒有大腦的植物不睡覺;人體的有些器官,比如肝臟,是不休息的。這表明睡眠是整個腦部特有的現象,至少慢波睡眠可以使腦部修補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害。自由基是新陳代謝的副產物,可損傷人體細胞。其他器官可以通過放棄和替換受損細胞來修補這種損害,但腦無法這樣做,只能讓人進入睡眠狀態,尤其是慢波睡眠狀態,人體組織才能利用這段難得的「閑暇時間」進行「搶修」作業。那麼快波睡眠又有什麼作用呢?有些研究者提出,這是腦部在進入慢波睡眠之前所做的「准備動作」和「整理動作」,是對慢波睡眠的補充。可是也有研究者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快波睡眠可能與早期腦部發育有關,但持這種觀點的科學家還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睡眠在20歲時會突然產生變化 我們的作息都是受生物鍾控制。這個周期一般是24小時。但是這也因人而異。作息周期短的人屬於「雲雀型」,他們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而另一種被稱為「夜貓子型」,這類人晚上異常活 躍,早上則很晚才起床。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提爾·隆納柏格教授和他的同事對人一生中各個時期作息時間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對25000名年齡在8歲與90歲之間的研究對象進行了調查。在一一詢問他們的作息時間後,研究人員獲得了相關的一些數據。青少年早上嗜睡是因為他們晚上去舞廳跳舞的緣故,還是他們因為晚上要去舞廳才在早上「養精蓄銳」?通過調查,研究人員計算出他們睡眠的「平均中間點」,即他們入睡後與睡醒前的中間時間。 在將這些「中間點」與每個人的年齡對比後,研究人員發現,在20歲前,兒童的睡眠時間會逐漸延長。20歲後,這種情況會突然改變,時間點又開始向前推移,也就是說,他們的起床時間開始提前。隆納柏格教授說,他還無法確定這種變化究竟是由於行為原因還是環境因素。但他相信這種作息習慣的突然改變與人的生理有關。「我們第一次找到了青春期結束的時間分水嶺。」 他指出,這種時間變化的早晚同時也表明女性比男性發育的要早。根據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女性一般在19.5歲時青春期就已結束,而男性結束的時間到20.9歲時才會到來。 科學家還發現,睡眠太少就會造成「睡眠債務」 科學家們發現,每個人需要睡眠的時間長短依賴於多種因素,包括年齡。對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每晚7至8個小時是最佳的睡眠時間,當然,有些人可能睡的時間少一些,每晚只需5個小時,而另有一些人則可能長一些,每天多達10個小時。如果一個人在前幾天缺覺的話,那麼他或她需要的睡眠時間也會增加。 睡眠太少就會造成「睡眠債務」,就跟在銀行里透支一樣,最終,你的身體將要求這個債務一定要償還。我們似乎不能適應睡眠時間比需要的時間要少,即使我們可能習慣了減少睡眠的日常工作安排,但我們的判斷力、反應能力以及其它官能仍會被削弱。 人們變老後,盡管他們所需的睡眠時間與青壯年時所需的睡眠時間一樣多,但他們的睡眠會更「淺」,而且時間跨度也更小。也就是說,每一覺的時間少了。差不多有一半的65歲以上的老人經常面臨睡眠問題,比如失眠等,而許多年紀大的人的慢波睡眠階段經常變得非常短,或者完全沒有,這種變化對老年人來說是正常的,或者是因為老年人普遍存在著的健康問題引起的,或者由於對這些健康問題進行治療而引起的。 睡眠不正常就有可能損害人的健康,或者引發混亂、挫折、沮喪等情緒 睡眠和健康關系密切,睡眠不好,身體機能就會發生紊亂,比如,中風和哮喘這樣的問題就經常發生在夜晚或凌晨,這可能是因為荷爾蒙、心跳速度以及與睡眠有關的其它特性變化引起的。 幾乎所有精神失調的人都有睡眠方面的問題,比如心情沮喪的人經常在凌晨時醒來,而且無法再入睡。缺乏睡眠還會引發癲癇症發作。健康的人如果極度缺乏睡眠,可能會導致進入精神疾病的偏執狂和幻覺階段,而中斷睡眠則會引發燥狂抑鬱症患者的癲狂(興奮和極度活躍)。 有其他身體機能紊亂的人,包括阿爾海默症、中風、癌症和頭部受傷等,也經常發生睡眠問題。這些睡眠問題發生在腦區和控制睡眠的神經傳遞素發生變化時,或者由於服用控制其它紊亂症狀的葯物時發生。一旦發生睡眠問題,就有可能損害人的健康,或者引發混亂、挫折、沮喪等情緒。不能睡眠的病人會更注意身上的疼痛,也許會增加止疼葯的服用量。 現在的人們普遍有一種「濫耗精力」的習慣,這會讓人們極度缺乏睡眠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你在白天感到昏昏欲睡,這說明你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如果你躺下5分鍾後就睡著了,說明你也許嚴重缺乏睡眠。醒著時有時會出現短暫的昏睡(尤指失去正常睡眠者的陣發性昏睡,通常僅持續1至10秒鍾)或者很短的睡眠現象,這也是睡眠缺乏的另一個標志。在許多情況下,人們不知道自己經歷過短暫的昏睡現象。現在的人們普遍有一種「濫耗精力」的習慣,這會讓人們極度缺乏睡眠。 許多研究清楚地表明,缺乏睡眠是危險的。用駕駛模擬器或者進行手眼協調工作進行試驗,結果發現,缺乏睡眠的人與喝醉了酒的人表現一樣差,甚至是更差。缺乏睡眠還會增加酒精對身體的傷害作用,所以,一個疲勞的人喝酒的話會比休息好的人喝酒更有害。 人為什麼要睡覺? 搜狐健康頻道 顯然,睡眠是必要的。但如追問:個體為什麼必須要有睡眠?如果持續數日不睡,將會在身心上產生什麼後果呢?此類問題,在心理學上迄未獲得肯定的答案。 對「個體為什麼必須睡眠?」一問題,到目前為止有以下三種不同解釋: 1.生理時鍾與日節律 在一天24小時內,個體在生活上呈現周期性的活動;何時睡眠,何時進食,何時工作,何時排(),幾乎都有一定的順序,而此等順序幾乎是由個體生理上的運作所決定。像此種決定個體周期性生活活動的生理作用,稱為生理時鍾(biological Clock)。生理時鍾之所以形成,除個體生活習慣因素(如經常上夜班者的生理時鍾即與一般人不同)之外,主要受一天24小時變化所決定。例如:一天之內的溫度有顯著的變化,人類身體的體溫,在一天內也有顯著的變化,在環境溫度降低而人的體溫也降低的情況之下,個體就會產生睡眠的需求。每天氣溫的變化規律,大致是午夜至凌晨五時左右的一段時間最低,人類的體溫,也正好是在此一時段,降至最低。因此,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晚上十一點鍾至翌晨六點鍾,是睡眠時間。故而生理時鍾也稱為日節律(circadian rhythm)。 對動物的生活而言,日節律具有極大的支配力。因此,候鳥或魚類的遷徙,多在地球上的南北向同經度內移動,藉以維持其周期性的生理時鍾。人類祖先的活動,本來也像其他動物一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惟以現代交通工具快捷,噴射機的飛行,使地球兩對面的距離,變為朝發夕至;從台北飛到紐約,正好形成晨昏顛倒,使人遇到了睡眠適應困難的問題。這現象稱為飛行時差(jet lag)。飛行時差的一般徵候是:身心疲倦,食慾不振,睡眠暫時失常。飛行時差的困擾程度,因飛行方向而異;順太陽方向(西行去歐洲)飛行時,飛行時差的困擾較少;逆太陽方向(東行去美洲)飛行時,飛行時差的困擾較大。飛行時差形成的睡眠困擾,一般在三天至一周內即可自行消失,而在新環境內重新建立起個人的生理時鍾。 2.恢復論與保養論 恢復論(restoration theory)與保養論(conservation theory)是解釋睡眠必要性的兩個理論。按恢復論的說法,睡眠具有恢復精力與[恢復疲勞]的功能。恢復論所指的[恢復],包括生理的與心理的兩個層面。就生理層面講,個體在清醒時的一切活動,如果一直不停,不得充分休息,無論在神經系統的傳導,或是在肌肉腺體的運作上,既不能達到充實完美的境界,也無法適時完成新陳代謝作用。體力消耗後需要睡眠休息,有如營養消耗後需要飲食補充,是一樣的道理。人的體力像一座水庫,水庫中的貯水耗用到一定地步,必須將出水口暫時關閉,或將出水量減少,俾使水庫內貯水量增加,以維持長久的供水功能。此一生理層面的恢復作用,多半在沉睡階段發生。 就心理的層面講,睡眠可以幫助個體完成清醒時尚未結束的心理活動。在學習心理學上早有實驗證明,練習過後立即睡眠者,醒來之後會有較好的記憶。原因就是練習後立即睡眠,可供未完成的訊息處理工作,繼續在睡眠時完成。按此種心理層面的恢復作用,多半在淺睡階段發生。作夢是一種心理活動,而且夢中情境常與日間生活有關,甚至日間未能解決的問題,在夢中可能獲得答案,此事也可做為睡眠具有恢復功能的佐證。按心理學家的研究,只有在淺睡階段才會作夢。 保養論是恢復論的補充。按保養論的說法,個體之所以需要睡眠,主要是為了保存精力,涵泳生機,以免疲勞過度,危害健康。換言之,對維護身心正常功能而言,睡眠具有自動的調節作用。 3.演化論 對睡眠必要性的解釋,除上述兩種理論之外,另有一種補充性的理論,稱為演化論(evolutionary theory)。按演化論的說法,個體除了必須睡眠之外,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動物,之所以表現出各種不同類型的睡眠方式,其原因主要是在生存過程中長期演化而來的。人類在夜間睡眠,而且有固定地點,原因是人類缺少夜行能力;為確保安全,免於野獸侵襲,終而演化出先是巢居穴處,繼而建築房屋的適應能力。牛、羊、駱駝之類動物,睡眠分段進行,原因是它們終年居於空曠,無固定地點棲身,必須隨時睡眠休息,隨時覺醒,俾便遭遇侵襲時能隨時逃逸。此類動物的飲食起居,無定點,無定時,原因是它們居於草原地帶,隨時都有草吃。此外,有些動物,諸如蛙與蛇之類,在寒冬不能出外覓食,而又缺乏像候鳥那樣的遷徙能力,於是經長期適應環境,終而演化出冬眠的能力。 睡眠既為個體所必須,如長期缺乏睡眠或被剝奪了睡眠時間,對人的身心將會產生何種影響?以往心理學家,從事過很多實驗研究,所得到的結果頗為一致,而且是頗為令人意外的結果。剝奪睡眠(到了睡眠時間不準睡或自願不睡)實驗中,時間最長的記錄是200小時(八天多)。結果發現:受試者除了感到極度疲勞,昏昏欲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並無顯著異常現象發生。甚至曾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連續維持十一天不睡眠的受試者,在智力測驗的表現上,居然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

B. 有些人特別愛睡覺是為什麼

可能和生活習慣,或者生活狀態有關。如果一個小孩,父母從小為了不讓小孩給他們添亂,動不動就讓他睡覺,一天時間里吃完就帶上床哄睡著,一直這樣直到長大,睡覺的習慣養成了,他自己就覺得生活中,做完自己該做的作業就剩睡覺了。這是從小的習慣。還有就是狀態問題。例如有的單身狗,生活中缺愛,沒有對象,家裡人也不喜歡他,沒有人關心他,愛他,領導不喜歡他,他也找不到自己愛的人,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情,或者生活壓力大。就會經常鑽被窩睡覺。對生活失去信心了已經。

C.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愛睡覺呢

我覺得愛睡覺是件很正常的事,畢竟我就是那種特別愛睡覺的人。如果問我為什麼特別愛睡覺,那我的回答是:因為我總睡不醒。

特別愛睡覺的原因有很多,要看你是哪一種了。有些人是因為工作到很晚,加班啊,連夜趕東西,所以身體很累,就特別嗜睡。而有的人天生就愛睡覺,永遠是那種睡不醒的,就算他晚上睡的很早,白天依舊起不來的那種。還有一些別的原因導致特別愛睡覺的,我就不一一道來了。

自從我上了大學,我就成了特別愛睡覺的那種人。要不是因為上大學,我還不知道我這么能睡呢。從小學開始,到我上大學之前,都沒有很早的睡過,也沒有很遲的起床過。所以我也不知道我這么能睡。上了大學後,課不是很多,所以沒課的時候我們都在睡覺。為什麼說是我們,而不是我呢。因為我們一個宿舍的人都能睡覺,我們是真的很能睡,這在其他宿舍人眼裡已經算是睡神了。人家沒有空課的時候是去外面逛街,欣賞風景,我們是在宿舍睡覺。沒辦法,就是這么能睡。

其實我每天也不幹什麼,但就是感覺很累很累,每天睡的很早,起的很晚,午休也是一刻都不耽擱。我可能得了嗜睡症了,我已經無葯可救了。我感覺我之所以上了大學變得這么胖,是因為我天天睡覺,不知道出去鍛煉鍛煉,運動運動。哎,真拿自己沒辦法。

特別愛睡覺的人一定很懶。這是我的看法,也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一直睡覺也不好,不利於身體的健康。可以適度的睡覺,但不能過度睡覺啊。

D. 愛睡覺的人是怎麼回事

人總愛睡覺是中樞神經的病変:
睡眠的質或量不夠,如睡眠時間不足或間斷性的睡眠(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身心症);生理時鍾與球境的互動失調;葯物的影響。
白天嗜睡與抑鬱症、糖尿病、肥胖等因素有關。
酒精也會使大腦興奮伴隨血液循環加速,但它有很強的麻醉作用,也會使人嗜睡的.至於說食物類,通常吃的過飽都會使大腦供血出現暫時性不足,也會使人有嗜睡感。
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胃腸功能不好或體態肥胖的人不宜食用,而正常人無節制地食用也會有嗜睡感。
經常感到乏力、嗜睡,平時應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蠶豆、扁豆、山葯、雞肉、蝦、帶魚、紅棗、栗子、糯米等,忌食寒性食物,如生冷瓜果、蟹肉、鴨蛋等。

E. 為什麼人有的總想睡覺

主要特點
(1)白天睡眠過多或睡眠發作,睡眠發作不能用睡眠時間不足來解釋,清醒時達到完全覺醒狀態的過渡時間延長; 嗜睡表現。
(2)每天出現這種睡眠障礙,持續1個月以上或反復睡眠發作,引起明顯的苦惱或影響工作或家庭生活。 (3)排除各種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白天嗜睡和發作性睡病,嗜睡症的發病多與心理因素有關。
總想睡覺是怎麼回事?
如何改善
首先,要多參加體育活動,每天不少於一小時,使自己的心身得到興奮;其次,多參加集體活動,如唱歌等,多參加社交活動,再次,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每天給自己制定好生活學習計劃,認真努力完成等。
總想睡覺是怎麼回事?
總想睡覺是怎麼回事?
其次,生活要有規律,要克服嗜睡,首先生活節奏要把握好,不要三天兩頭一時沖動要學習就熬通宵,睡覺時間時早時晚,應養成比較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總想睡覺是怎麼回事?
最後是飲食調理 ,嗜睡與人體蛋白質缺少、機體處於偏酸環境和維生素攝入不足有關,因此春困時調理飲食應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如適當增加魚類、雞蛋、牛奶、豆製品、豬肝、雞肉、花生等食物。
注意事項
總之,如果你白天總想睡覺,又找不出合理的解釋,最好及時去醫院進行詳細診斷,盡早讓醫生為你確定治療方案,以免延誤治療。
求採納

F. 為什麼老是想睡覺總覺得很困

你有這樣的體驗嗎?不管休假多少天,不管連續睡多少個小時,你總是感覺筋疲力盡沒精神?你知道嗎?你很可能患有持續性疲勞綜合征了。據調查數據顯示,每三個女性中就會有一個被這種症狀困擾,下面列舉出了10種可能引起持續性疲勞感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於健康之道,你可以說是知已知彼,步步為營。水果蔬菜的攝入量充足,按時作息按時鍛煉身體,也戒掉了熬夜等壞習慣,但是早上醒來你的感覺如何呢?你還是覺得好像沒睡足。持續性疲勞綜合征是21世紀的流行病,女性更是這個疲憊大軍中的主力。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高達86%的女性聲稱即使她們酣睡了一整夜,但是還是感覺累。這空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答案絕對讓你目瞪口呆。 1、伏案工作 你每天都坐在辦公桌前動彈不得嗎?長時間靜止不動使你無法用精神力量來讓自己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這可能就是你感覺勞累的原因之一。正常的人體是應該通過關節,肌肉的活動來消耗身體能量而產生疲勞感的。 如何應對:參加瑜伽課程可以幫助你調節體形和精神狀態,但是這種練習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可以採用簡單的方法,例如每工作幾個小時就站起來活動身體,伸展四肢,在辦公室里小范圍走動,通過使肺部、心臟、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來恢復精力,消除疲勞。 2、昏昏欲睡 動不動就犯困也是你沒精神的原因。人的睡眠神經以90分鍾為一個循環活動周期,如果你入睡的時候正好是你的睡眠神經關閉的時候,你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睡眠。大腦皮層有一個功能可以控制你90分鍾就准備醒來一次,但是如果在90分鍾內你進入了深睡眠狀態,就不容易醒了。在深睡眠中被喚醒人會感覺很疲乏,如同剛剛經歷了一場宿醉,很難恢復體力。 如何應對:保持規律的入睡和起床時間。如果你想在周末休息的時候補充睡眠,午後片刻的小睡要比早上賴床效果好得多。周末早上多躺一會兒會擾亂你睡眠神經工作的循環,讓你在周一重新開始工作的時候仍舊感覺睡眠不足。 3、肝功能低迷 肝臟是人體自帶的解毒器,每日人體攝入的毒素都要通過肝臟來排除,如果肝臟的排毒功能下降,人體也會疲乏無力,萎靡不振。如果你的身體持續疲勞並伴有身體浮腫,頭疼等症狀,很可能是肝臟功能出了問題,應該盡快到醫院檢查。 如何應對:及時調節肝臟功能,可以喝一些餐前酒輔助恢復肝臟功能。你會說酒精不是加重肝臟負擔的嗎?但是在吃飯前喝少量的開胃酒可以促進消化系統功能,盡管會攝入少量的酒精,但是酒精的苦味對舌頭的刺激可以對人體的焦慮情緒系統產生調整的作用,促進消化吸收,加快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毒。多吃苦瓜,萵筍等蔬菜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4、日照不足 很少曬太陽的人也容易產生持續疲勞綜合征的症狀。陽光對於人體情緒的調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陽光下你不容易感覺沮喪或疲倦。缺乏陽光照射會引起人體中掌握快樂情緒的一種化學成分——復合胺的缺乏,這也跟人體攝入維生素D不足有關系。維生素D可以幫助我們吸收陽光的光線,也是復合胺成分的主要來源。 如何應對:保證每天有20分鍾的時間呆在戶外,如果不容易做到,在房間里也要盡量靠近窗戶活動。另外可以利用葯物來調節復合胺缺乏的狀況,但是切記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如果你正在服用避孕葯則不要選擇葯物調節的方法。還有其他幫助你提升情緒和葯物例如B族維生素,特別是葉酸,或者維他命D等都可以按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用。 5、供水不足 飲水量不足會嚴重影響你的腦力活動,可以理解為大腦陷入空白狀態。因為身體缺水,可以供給腦部的體液就更少,腦細胞能吸收到的氧氣和營養減少,就無法正常有效率地工作。即使是輕微的缺水,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 如何應對:每天清早起床後喝下一大杯清水,午飯前要再喝下3杯分量的水,工作的間隙也要及時補充水分,每天保證4杯以上。咖啡和茶會讓人小便頻繁,每天控制在3杯以內即可。 6、缺乏鍛煉 盡管運動對人體的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要記住如果你不能規律地進行鍛煉,那麼你會感覺經平時勞累10倍。運動可以幫助你把氧氣和葡萄糖輸送到全身,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運動之後的一個小時內,你會感覺精神百倍,這是因為心臟強有力的收縮讓更多的營養和氧氣在你全身流轉,人體的能量水平上升了。 如何應對:每周運動3次,每次至少半個小時,把這個計劃風雨無阻地固定下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你的身體肌肉以及意志毅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塑造,讓你精力充沛。最理想的運動時間是上床休息的4—5個小時之前,如果確實不能堅持運動,可以選擇乘坐巴士回家途中提前一站下車步行以及用爬樓梯代替乘坐電梯等方法增加鍛煉的機會。 7、睡前飲酒 人們總以為晚上睡覺前小酌一番可以讓你睡個好覺,但是如果你一杯一杯喝個不停,你當晚的睡眠很可能就泡湯了。如果你飲酒並比正常時間晚5個小時上床休息,你就會不停地醒來,也許僅僅醒來30秒鍾的時間,可以肯定的是你的睡眠神經循環系統已經被破壞了。 如何應對:睡前一小時內不要飲酒,最好用牛奶來代替睡前的催眠酒,年奶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能幫助你安穩入睡。 8、長期勞累 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讓人精疲力竭的事情,例如搬家等麻煩事,一旦結束後,人們還是感覺精力恢復不過來,至少需要一個半到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正常。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你還不能恢復體力,很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徵兆,通常每10名女性中就會有1名在這種情況下檢查出了例如細菌或病毒感染、糖尿病、貧血、過敏或甲狀腺功能失調等病症。 如何應對:如果你必須面對一宗復雜累人的工作,你更要謹慎小心,不要勞累過度,特別是不要因此打亂你的睡眠規律,只要保證正常的睡眠,人體的疲勞還是很容易消除的。如果疲勞揮之不去,比如持續超過3個月以上,你就應該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

G. 為什麼有些人這么愛睡覺

因為他們的睡眠質量不高。

提高睡眠質量也沒有特效方法。研究發現,有四個要素對睡眠質量有很大影響,"哪四要素呢?"。就是睡眠的用具,睡眠的姿勢,睡眠的時間,睡眠的環境。

大概的9個方法:
1.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
2.睡前勿猛吃猛喝。在睡覺前大約兩個小時吃少量的晚餐,不要喝太多的水,因為晚上不斷上廁所會影響睡眠質量;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3.睡前遠離咖啡和尼古丁。建議你睡覺前八小時不要喝咖啡。
4.選擇鍛煉時間。下午鍛煉是幫助睡眠的最佳時間,而有規律的身體鍛煉能提高夜間睡眠的質量。
5.保持室溫稍涼。卧室溫度稍低有助於睡眠。
6.大睡要放在晚間。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7.保持安靜。關掉電視和收音機,因為安靜對提高睡眠質量是非常有益的。
8.舒適的床。一張舒適的床給你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空間。另外,你要確定床是否夠寬敞。
9.睡前洗澡。睡覺之前的一個熱水澡有助於你放鬆肌肉,可令你睡得更好。

下面說說病理性的:

多眠症 表現為白晝多眠或瞌睡過多,或者夜間睡眠過久。患者睡眠期間心率並不減慢,說明患者在睡眠期間休息不充分。原發性多眠症多屬遺傳病,這和下丘腦功能障礙有關。此外,還有一種伴有食慾亢進,肥胖和呼吸不足等症的多眠症。
發作性睡眠症 發作時患者突然入睡,不能自控,但只持續數秒至數分鍾,還經常伴發由肌張力喪失產生的猝倒。發作時腦電波和異相睡眠的相似,多屬先天性的。中樞興奮葯可減輕其症狀。

如有之類情況,請去咨詢醫生!

熱點內容
為什麼得物上的鞋比較便宜 發布:2025-05-17 14:32:26 瀏覽:329
小米攝像頭為什麼看一會就卡 發布:2025-05-17 14:20:40 瀏覽:746
經常吃快餐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5-05-17 14:00:06 瀏覽:517
為什麼孩子總愛說不總愛發脾氣 發布:2025-05-17 13:57:04 瀏覽:726
炸雞腿為什麼炸的不好 發布:2025-05-17 13:56:55 瀏覽:68
為什麼小米手機上那麼多廣告 發布:2025-05-17 13:51:57 瀏覽:418
為什麼好男人這么難找對象 發布:2025-05-17 13:50:02 瀏覽:381
oppo手機為什麼看視頻就閃 發布:2025-05-17 13:42:39 瀏覽:480
為什麼淘寶我的視頻顯示審核失敗 發布:2025-05-17 13:10:51 瀏覽:700
電腦上的音頻為什麼聽不成 發布:2025-05-17 13:10:02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