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晚上為什麼要吃燴豆腐
① 為什麼要吃青菜燉豆腐
青菜燉豆腐很有營養,對人體健康有好處。並且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
下面來看看青菜燉豆腐的做法:
白菜燉豆腐
原料:白菜(青菜),豆腐,姜,蒜,香蔥,鹽。
做法:
1.白菜切段,豆腐切塊。
2.豆腐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
3.白菜下水焯一下,撈出瀝干。
4.鍋中熱油,放入姜蒜蔥,炒香,入豆腐略煎一下,加水(或高湯)小燉一會兒。
5.放入白菜翻炒一下, 最後調入鹽即可。
白菜別名大白菜、小白菜、油白菜、松菜,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白菜和青菜的幼株。每100克白菜含水分91.6克,蛋白質1.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1克,粗纖維0.6克,灰分0.8克,鉀130毫克,鈉89.3毫克,鈣69毫克,鎂12毫克,磷30毫克,鐵0.5毫克,錳0.21毫克,鋅0.21毫克,銅0.03毫克,硒0.33微克,胡蘿卜素0.25毫克,維生素B10.06毫克,維生素B20.07毫克,煙酸0.8毫克,維生素C47毫克,並含硅、鉬、硼、鎳、鈷等微量元素。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大豆的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可與魚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屬於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比較好,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幾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調食用,人體對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製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② 為什麼過春節前都要做豆腐
營養好 補
紅燒豆腐煲
材料:
滑豆腐2塊、鮮冬菇(切片)3隻、珍珠筍數條、紅蘿卜片數片、菜心數棵、上湯1/2(湯)碗
獻(芡)汁用料:
生抽1/2湯匙、老抽1/2湯匙、糖1茶匙、酒1茶匙、生粉1/2茶匙
做法:
① 每塊豆腐切為四件,放碟上,灑�茶匙鹽於豆腐上,隔水蒸約10分鍾。
② 取出豆腐,用廚房紙吸干水分,放入滾油內慢火炸至金黃色,盛起。
③ 燒熱 砂窩下油1湯匙,放入豆腐,再加入冬菇片、珍珠筍、紅蘿卜花、菜心,再注入上湯,慢火煮至汁液濃稠,打獻汁(埋芡),即可上桌。要趁熱進食。
麻辣豆腐
【菜名】麻辣豆腐
【所屬菜系】東北菜
【特點】色深、味厚、麻辣燙鮮
【原料】
豆腐 一斤 豬肉 二兩 菜油 一兩五錢 郫縣豆辦 一兩 鹽 三分 花椒面 二分 蒜苗 一兩五錢 豆豉 十餘粒 醬油 五錢 麻辣面 四錢 水豆粉 一兩五錢 湯 八兩
【製作過程】
1、將豆腐切成五分見方的顆2、把瘦多肥少的肉剁成碎粒,蒜苗切成五分長節子,豆豉用刀按細 3、炒鍋置中火,下菜油至五成熱時下碎肉,肉炒干水汽後,下豆辦、豆豉,炒出香味,下辣椒面(若火太大,可將鍋暫端離火口),炒出紅油放鹽、醬油,同時下豆腐;豆腐下鍋後燒約三分鍾下蒜苗(注意鏟動以免巴鍋);蒜苗一變色(顏色生綠、熟而不蔫),用水豆粉勾芡,起鍋裝碗,菜面上撒上花椒面即成
③ 正月初一吃什麼
餃子,山東是典型的北方省份,過春節的習俗也比較有代表性。有人說,從山東的過年習俗,可以看到北方大部分省份是如何過年的。山東人有大年初一吃餃子的習俗,這絕對是家家戶戶春節期間不能少的東西。就山東各地而言,沒有太大差距,濟南人大年初一吃餃子,其餘的十六個地市也是如此。
五福粥,大年初一如果不是吃除夕剩下的菜,也有的地方吃五福粥,裡面有芋艿、白米、紅棗、豆腐、豇豆意思是「五福」降臨,那麼為什麼吃除夕剩下的菜呢?因為它帶有「連年有餘」的吉祥意境哦。
年糕,湖南春節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群眾,春節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穀豐登」。
雞湯,湖北有的地方春節第一餐喝雞湯,象徵「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
雞蛋,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兩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
④ 正月初一吃青菜豆腐的寓意是什麼
你好,寓意
新的一年
清清靜靜,順心如意。
謝謝。
⑤ 年初一可以吃豆腐嗎
初一是可以吃豆腐的。那些說初一不能吃豆腐是封建迷信,
⑥ 正月每天吃什麼講究
一、正月初一
1.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2.萬年糧 廣東部分地區春節第一餐要吃「萬年糧」,即做好足夠春節3天家人吃的飯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3.餃子 除夕、正月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正月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湯圓 正月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
5.長面 長面,也叫長壽面,正月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6.雞湯 正月初一喝雞湯,象徵「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7.甜食 正月初一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二、正月初二
面 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打個鹵兒或者炸點醬做成打鹵面或者炸醬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過,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風俗。
2.剩菜 正月初二是女兒(偕女婿)回娘家給父母拜年。一般必吃年三十留下的東西,比如雞,年夜飯是要把頭,翅,腳,尾留著的,但初二就可以吃了,有年夜的飯要多煮,留下年飯初二開吃。其中必有臘肉香腸,魚和面。
3.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三、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穀子神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1.合子 俗話說:初三合子往家轉,合子是中華麵食中的一種,是中國北方,尤其是在京、津地區流行的一種麵食。比較常見的是韭菜、茴香、雞蛋、豬肉,以韭菜+雞蛋、茴香+豬肉、韭菜+豬肉的組合最常見和最受歡迎。 合子的麵皮一般不用發酵的面,而是用燙面和冷水面這兩種。合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因此深受歡迎
2.餃子 北方有些地方流行在「初三」也吃餃子,由於一部分人此時需要提早出門,趕往工作地點,民俗、民風的名言是:「出門餃子、進門面」。也就是說:親人離開家門時,吃餃子保平安,來年再團圓,家中親人的祝福都包在餃子中。
四、正月初四
折籮
正月初四這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過去人們不富裕,頭天的剩菜剩飯捨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燴食,殘羹剩飯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
五、正月初五
餃子 「破五」吃餃子,承載了人們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 老北京有講究,「破五」吃餃子的肉餡兒,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餡兒也要自己去剁,這樣的話,就是預示著來年一切都很順利,把不順的東西都剁沒有了。 「破五」的餃子講究餡兒是一個肉丸的,餃子的形狀是扁圓的,它和古代象徵財富的元寶的樣子很相似,一家人團圓吃「破五」餃子,那麼就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頭,可以增加財富,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
六、正月初六
百無禁忌 「年關」已過,一切恢復往常的生活,因此可以像往常一樣吃什麼都可以。
七、正月初七
1.七寶羹
正月初七為「人日」,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人日要吃以七種菜所做的「羹」,稱「七寶羹」。除了吃「七菜羹」,有些地區還有吃「及第粥」與「面線」等象徵吉祥如意、步步高升等食物。
2.面條
此外,一些地方在這天還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此外,正月十七和正月二十七也被視為「人日子」。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別為小孩兒,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誰要過「日子」就要吃面條。
3.餃子
人日這天早晨吃餃子,現包現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點燈,據說是讓老鼠娶媳婦,不要危害百姓。淄川在這天吃小豆腐,象徵吃老鼠腦。
⑦ 為什麼過年要做豆腐
過年一些地方吃的食品討個好彩頭,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過年吃豆腐,來年更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等等。
⑧ 正月初一吃青菜豆腐的寓意
在中國的許多地方,正月初一都有吃「齋」的習俗,像粵西和粵北地區,菜的品類很多,包括腐竹、粉絲、菠菜、黃花菜、冬菇、木耳等,而青菜豆腐也是其中最常見的菜品之一。那麼,正月初一吃青菜豆腐有什麼寓意呢?
其實,選擇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吃青菜豆腐,裡面也是有講究的,因為青菜青,豆腐白,吃青菜豆腐,寓意著來年可以清清白白,平平安安,這是一種美好的新年願望。其次,豆腐的諧音是「都福」,寓意著每個人都福氣安康。另外,豆腐的諧音還有「都富」,寓意著大家都富起來,表達了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生活富裕之意。
豆腐還代表錦衣玉食中的「玉石」之意,因為玉是白色,而豆腐也是白色,極其相似,所以家家都要磨豆子做豆腐,以備過年時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