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宋朝統治時間為什麼這么短

宋朝統治時間為什麼這么短

發布時間: 2022-08-11 14:43:41

Ⅰ 歷史上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為什麼都比較短命

宋齊梁陳四朝接連短命,與之同時的北朝政權也類似。因此,可以斷定這一時期皇權不穩是常態,不能完全歸結於個人原因。以下我試從三點作分析。

一、統治階級的思想混亂

魏晉以來儒學中衰,在上層中玄學清談流行起來。之所以說清談誤國,就是因為其脫離現實的本質。

與魏晉禪代不同,從宋至陳的改朝換代基本都是依靠武力。在此時,寒門出身者也能取得較高地位甚至成為皇帝,但無一例外是通過軍功掌權。

在門閥、宗室、將領等的共同作用下,宋齊梁陳四朝的皇權並不穩固,再加上皇帝又受到玄學影響而放浪形骸,造成這一時期政變與改朝換代的頻繁發生。

Ⅱ 北宋為什麼這么短命

歷史上的北宋,就是一個典型的「短命皇帝」帶來「短壽王朝」的案例。

北宋歷經167年,有九任皇帝,除了最後一任宋欽宗,其餘八位都沒有活過60歲。雖然,宋欽宗活的蠻久,但真正任職的時間僅有兩年,隨後,就被抓去了金國。所以,這種長壽對國家而言,已經失去了任何意義。

宋英宗在位四年就去世了,接任的是宋神宗。他攜手「改革派」王安石,開始大刀闊斧實行變法,並希望在「短期內」收效甚多。如果,他可以多活一段時間,沒准這場「改革」真會改變北宋的面貌。但是,他的身體卻不允許。

1084年秋宴,他突然得了「風疾」,現在的說法就是「中風」。到了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就去世了。其實,北宋本有一次機會,可以扭轉自己不利的局面。只是,宋神宗的身體成了最大的障礙。然後,宋哲宗趙煦登上了歷史舞台,可他還是一個十歲的「小孩」。

所以,太後「親政」,使得前一任皇帝的「新政」均被推翻。八年後,太後去世,18歲的宋哲宗,又將太後的「指令」推翻,重啟「改革」,並開始對西夏宣戰。


三番五次折騰,國家哪裡消化得了?

普通人的身體出了狀況,還需要靜心調養蠻長的時間。何況這么大的一個國家,「政令」可以說是「隨口就改」。而導致的結果就是:加速了國家的衰敗。

之後,過了七年,這位短命的皇帝也去世了。

隨後,他的弟弟18歲的宋徽宗趙佶接任,這位皇帝在藝術上的成就,可以稱得上「登峰造極」。但是,在管理國家上,只會讓人豎起「小拇指」。因此,英宗、神宗和哲宗的短壽,很大程度上改寫了北宋的歷史走向。

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政策」的反復「搗騰」,損傷了國家的元氣,而黨派之間的互相掐架,也讓國家人才的培養陷於停滯狀態。所以,在這種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再出現一任「不負責任」的領導,就註定趙家的「祖業」要拱手讓人了。


其實,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英明的君王活的越久越好,這樣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縱觀整個北宋朝政,雖避免了外戚干權以及宦官涉政,也沒有出現「嬰兒皇帝」,但接連幾任皇帝,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卻撂了挑子,最終,導致其政局反復無常。

這對一個國家而言,是相當致命的傷害。

反過來,政局的「混亂」又會產生「短命皇帝」。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帝王的個人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王朝的「盛衰」。

再來看看歷史上其它朝代,漢武帝劉徹算是漢朝的「長壽皇帝」了,任職時間54年。他在位期間,國家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但是,他之後的幾任皇帝,壽命都沒有超過60歲。而且,最後三位沒活過30歲的皇帝中,有兩位死於非命。

由此可以驗證,在動盪的朝政下,皇帝想長壽也成了夢想

Ⅲ 為什麼北宋政權會在短短數年內從興盛走向土崩瓦解

北宋時,遼國是北方的強敵。宋太祖致力內政,對遼取守勢。太宗時幾次伐遼,均為遼所敗。真宗時與遼訂“澶淵之盟”,這是宋對外屈辱的開始。

到了北宋末年,源於白山黑水的女真族已建立了大金政權,並靠著與遼、宋兩個大國周旋走向強盛。即便軍事強如遼國,亦無法與金國抗衡。在兩國的戰爭中,遼國多次遭逢慘敗,以至於,大量土地被金人蠶食了。


韓昉等見童貫、蔡攸在軍中,直言女直蠶食諸國,若大遼不存,必為南朝憂,唇亡齒寒,不可不慮。“貫、攸斥出之。”宋遼既為“兄弟之邦”也是唇亡齒寒的關系,滅遼後會有更多更大的麻煩。並且,更為嚴峻的是,在戰爭中金國已經摸清了宋軍的老底。在解決掉遼國後,金國立即調轉馬頭強攻北宋,不費吹灰之力地解決了北宋。

Ⅳ 歷史上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短命的原因是什麼

1.高層爭權奪利太嚴重,朝代更迭頻繁

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都是武將,他們憑借自己手中的兵權,趁亂更新換代。就以劉宋王朝為例,宋朝皇帝劉裕,就是在打敗了東晉四大家族之後廢掉晉帝,自立為王的,隨後的齊、梁、陳都是如此,順序就是重臣掌權,廢掉皇帝,然後再自立為王。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這三者之間的利益是沒辦法達到一個共同點的,至少這在南朝期間是不存在的。要知道,在南朝時,皇族沒落,士族失去了軍權,寒門異軍突起,使得本就不安穩的統治秩序更加混亂,階級矛盾也變得越發不可調和起來。高層忙於爭權奪利,沒有時間來安撫百姓和穩定根基,不管建立了什麼國家也都是如同水上浮萍一樣,隨波逐流,搖搖欲墜。

Ⅳ 從盛世到滅亡僅三年的時間,北宋為何敗亡得這么快

這跟當時宋朝的制度有關,整個北宋重文輕武,嚴重抑制將領的兵權,混亂的兵制等,都是造成北宋迅速衰敗的原因。我們都知道,宋朝有個有名的皇帝宋徽宗,在文學造詣上非常高,也留下了許多文學作品,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北宋迅速衰亡。

以上三個原因,是宋朝自身都原因,同時也有著外部不斷騷擾宋朝的存在,最終導致北宋不堪一擊,迅速衰敗。

Ⅵ 歷史上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為什麼都比較短命呢

南朝上啟東晉,下承隋唐,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亂世,亂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這個亂表現在兩個方面:

之後的隋唐就格外的注重到了這些問題,積極總結南北朝歷史經驗教訓,利用機制的創新建立了科舉制,平衡了三大階層之間的利益分配,又替代了朝廷「均田制」,把門閥士族所賴以生存的土地分割成為若干小塊,令地方豪強喪失了挑戰中央的底氣,只能乖乖的順著政策方向走。

而南朝就不具備這樣的歷史條件,一是庶族統治者依然需要藉助門閥士族的勢力維系其政權的合法性和穩定性,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現階級矛盾,二是國家南北對峙,並沒有完成大統一,以軍事為主導的地位不可撼動,而軍隊又缺乏相應的制約機制,所以將軍擁兵自重的現象明顯,嚴重威脅著皇權統治。

Ⅶ 宋朝明明很弱小,為什麼存在時間這么久

中國古代小朝代共有六七十個,大點的朝代也有十幾個,大一統的朝代一般認為不足十個,比如秦朝、西漢、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北宋算不算大一統的朝代,是有爭議的。一般更多人認為北宋屬於局部統一的朝代。也有人稱宋遼西夏對峙時期為後三國時代(區分於曹魏、蜀漢、東吳的前三國)。跟這九個公認的大一統朝代比,宋朝統治面積確實相對較小,可以說是相對弱小,但兩宋統治時間卻達319年,超過這9個大一統朝代。不過如果跟這9個大一統朝代以外的朝代比,宋朝就不一定弱小啦。尤其是為人稱道的經濟文化領域,宋朝與這這9個大一統朝代相比都未必遜色。包括人口數量、經濟規模、科學成就、文化成就、社會開放程度,宋朝都是首屈一指的。說宋朝弱小的,主要是認為宋朝軍事實力弱小,認為宋朝打不過遼國,也沒能滅掉西夏。
宋朝軍事實力相對保守,是有其客觀原因的。一則他的敵人太強大,二則開國皇帝死的太突然,未能完成國家大一統,三則運氣不好。
一般人通常會把北方游牧民族的實力當成同一水平,但其實是有差別的。趙匡胤黃袍加身時,契丹已經立國三十餘年,正是氣勢如虹的時候,甚至遼皇耶律德光在五代後唐時期還攻佔了首都開封(那時候趙匡胤出生沒多久),並在開封登基稱帝。並且契丹(遼國)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建立了完整的官僚統治制度的少數民族,國祚209年,必須多中原漢人王朝都久,原非匈奴、突厥等游牧政權可比。以至於像俄語稱中國都是契丹。
二則,在太祖趙匡胤時期和太宗趙光義前期,都是宋朝壓著周圍的國家打,滅荊南,滅楚,滅南漢、滅蜀,滅南唐,滅北漢,攻下遼國數十州縣。只不過由於太祖趙匡胤五十歲就突然暴斃,趙光義繼位不正,本身為文官出身,在軍隊沒基礎,所以過於急功近利想建立軍功,以至於帥疲憊之師攻打幽雲十六州時,高粱河之戰大敗虧輸,將趙匡胤留下的南征北戰滅國精銳損失殆盡,趙光義本人都被射傷,一個人騎著毛驢逃跑。算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趙光義想在軍隊建立威信,卻由於自身短板無法獲取軍隊信任,甚至在高粱河之戰趙光義失蹤期間,剩餘的軍隊還想擁戴趙匡胤的兒子繼承皇位。這對趙光義帶來極大的威脅,也讓他對軍隊產生極大的不信任。因此趙光義開始重文抑武,通過扶持大批文官集團壓制武官集團,以確立自身的統治地位。這才逐步確立宋朝的收縮的政治基調。
說運氣不好,主要就在於幾個方面。1,建國基礎太差。宋朝是建立在中國歷史最混亂黑暗的兩個時期之一的基礎上的,即五代十國(另一個最混亂的時期是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在七十餘年的時間里,中國經歷了5個朝代,十餘個國家的統治,可謂紛亂至極。中原人口十不存一。武將有點地盤有點兵的就敢稱王稱霸,相互殺戮,不可一世。以至於像後周世宗柴榮御駕親征時,大將軍都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率軍逃跑,在皇帝大勝之後還敢回來邀功。這個背景也導致宋朝社會對武將普遍的防範心理。趙匡胤本身就是行伍出身,身經百戰,他尚有自信杯酒釋兵權,但趙光義一介文官出生的,就沒這個信心啦,尤其還差點死在高粱河之戰的。
2. 遇到的敵人恰好出於全盛時期。宋朝與遼國正面對碰的時候,恰好也是遼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時候,遼景宗、遼聖宗都是遼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明君,更有耶律休哥、韓德讓等一批名臣名將護佐。
3. 宋朝時期,天災太頻繁啦。北宋、南宋期間較大的自然災害有874次。其中水災193次,旱災183次,雨雹災101次,風災93次,蝗災90次,歉飢87次,地震77次,疫災32次,霜雪災18次。兩宋災害頻度之密與唐代相若,但強度與廣度則更有過之。
在這樣的基礎上,宋朝能立國319年,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社會開明,經濟發達。一則宋朝皇帝普遍仁慈愛民,不殺士大夫,比如寇準外放州郡時光明正大的穿黃袍見客喝酒,皇帝管都不管,只讓宰相寫封信罵他一頓。比如只要發生災荒,宋朝就將災民編為廂軍,由國家供養。這也促使士族百姓對朝廷認可程度相對較高,社會風氣開明,百花齊放。所以宋仁宗去世時,老百姓都主動的跑到皇宮門口祭拜。南宋崖山海戰戰敗後,十餘萬軍民跳海自殺殉國。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三個都是宋朝的。宋朝財政收入最高時達到年入一億貫,遠超其他朝代,並且這其中超過70%都是商業稅收。並且宋朝軍事實力雖然不突出,但也沒到爛泥扶上牆的程度。所以澶淵之盟時,宋軍能射殺遼軍大將蕭達凜,合圍遼軍,嚇得蕭太後和幼年的遼聖宗瑟瑟發抖。宋朝的床子弩和神臂弓就是冷兵器時代的導彈,並且還有專門製造火葯熱兵器的火葯作。宋朝對外的保守弱小,更像是仁慈愛民下的不思進取。相比於每年上億貫的收入,不如拿幾十萬出去買和平,大家舒舒服服安生過日子。不然一場戰爭下來,軍費耗費就不是幾十萬能抗的住的,沒個上千萬都不好意思開口,更不用說不管輸贏都要死一大批老百姓啦。

熱點內容
為什麼女生親嘴會腿軟 發布:2025-05-14 20:09:11 瀏覽:697
手機投屏頭條視頻為什麼沒有聲音 發布:2025-05-14 20:06:45 瀏覽:262
微軟版本的qq為什麼沒有我的電腦 發布:2025-05-14 20:01:57 瀏覽:983
富家的孩子為什麼窮養 發布:2025-05-14 19:57:22 瀏覽:447
為什麼小學生上初中數學不好 發布:2025-05-14 19:46:17 瀏覽:411
健康碼為什麼各地顯示的顏色不一樣 發布:2025-05-14 19:24:48 瀏覽:187
微信發語音視頻為什麼沒聲音 發布:2025-05-14 19:24:05 瀏覽:920
洗浴中心的東西為什麼那麼貴 發布:2025-05-14 19:24:05 瀏覽:226
為什麼哭了眼睛干 發布:2025-05-14 18:51:41 瀏覽:406
電腦關燈為什麼自動關機 發布:2025-05-14 18:46:23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