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半夜時分 » 為什麼中葯煎時間長了

為什麼中葯煎時間長了

發布時間: 2022-05-26 18:15:05

『壹』 中葯是煎的時間越久越好嗎

病情分析:
您好,不是的,一般的中草葯熬制的時間是在20-30分鍾之間,時間過短過久都不行
指導意見:
如果時間太短,葯物有效成分不能徹底析出,而如果熬制的時間太久,中葯長時間高溫熬制,對葯物有效成分破壞也很大,影響治療效果

『貳』 電煲湯鍋熬中葯需7-8小時,熬時間長了對葯效有影響嗎

熬一個小時左右即可,
7-8小時太長,中葯
已經沒有療效了。
電鍋不適合熬葯。

『叄』 煎中葯時間稍長點有關系嗎

問題分析:
你好,如果治療慢性疾病的葯物,在第二次的煎煮時間上可以延長至40分鍾,這樣有利於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注意水分的添加。

意見建議:
建議,在保證有充足水分的前提下,二次煎煮的時間為40分鍾,不能夠再延長了!

『肆』 熬中葯時間過長有什麼不好

你說的很有道理,有些中葯成份很好熬下來力,譬如清熱解毒類的葯只需熬5分鍾即可,不然葯效全揮發了,想必你應該學過有機化學,其實中葯的有效成分就是那些有機物。礦物類的葯物就需要多熬些時間。黃連大黃之類的葯只需兩沸即可。所以你婆婆的方法不可取!!!
泡葯的時間可以適當長一些,只要保證葯不發酵就可以。
我就是專做中葯的。

『伍』 為什麼有些中葯煎的時間長,有些時間短

中葯是由植物的花、草、葉、莖、根、果實和昆蟲、動物的組織以及礦物質等組成。根據葯物的質量的不同,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揮發程度也不同。為了能充分的煎出葯物的有效成分,對不同品質的葯物需要採取不同的煎煮時間,這樣才能使各種葯物都能發揮其應有的葯效。
具有發散作用的葯物如
辛夷
、薄荷、
荊芥穗
、細辛等和花類葯物如菊花、紅花、金銀花、
合歡花
等煎煮時間不宜過長。如果煎煮時間過長,會使葯內有效成分被破壞掉或揮發掉而達不到治療目的。而一些礦物質葯物如靈磁石黛
赭石

生石膏
、芒硝、龍骨、牡蠣、
伏龍肝
及某些果實、根莖類葯物如何首烏、
雞血藤
、檳榔、枳實、
苦楝子
等煎煮時間宜長些,因為這些葯物質地堅硬,煎煮時間過短很難將有效成分煎出來而達不到治療目的。還有一些葯物如烏頭、
商陸
、遠志等為了去除其毒性及燥性也需要煎煮時間長些。對於那些草、葉、莖、果之類的葯物煎煮時間適中即可。
此外,一些經過加工製做的葯物,如阿膠、
鹿角膠
等是不宜與葯物共同煎煮的。宜兌化後再加入煎好的葯液中同服或單獨服用。葯物的煎煮時間應根據葯物的質地、性狀及醫生的囑咐而定,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中葯的治療作用。

『陸』 中葯煎的時間長還能喝嗎

首先看是什麼類型的中葯,滋補類的,沒有太大關系,如果是,發散葯,解表葯,煮的時間長了,效果就不好了。

『柒』 中葯熬久了會產生毒素嗎對人體有什麼害處(熬一個多小時)

不會。中葯熬的時間長了就沒有葯性了。一般的中葯都有它的時間限制。除非特別的中葯,入細辛、附子等要先熬半個小時,一般感冒的中葯只需要10幾分鍾就可以了。

『捌』 煎中葯時間過長要緊嗎

中葯的煎法
一、煎葯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禁用鐵器。
二、中葯入煎前應先用冷水浸泡20分鍾左右。煎葯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葯面1-3厘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葯物可適當增加用水量。
三、煎葯時間應根據葯性而定,一般葯為30分鍾。解表葯、清熱葯、芳香類葯物不宜久煎,沸後煎15-20分鍾。滋補葯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鍾。煎葯時要攪拌葯料2-3次。每劑中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葯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葯」:煮沸10-15分鍾,再加入其它葯同煎。
2、「後下葯」:在一般葯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鍾即可。
3、「溶化葯」:應在其它葯煎至預定服葯量,取葯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葯」:將沖服葯調入煎好葯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葯物按醫囑煎煮。

只是煎葯要講究方法,以利葯到病除。煎葯器具一般選用有蓋的陶瓷砂鍋或搪瓷鍋,因其受熱均勻,性質穩定。煎葯用水也很重要,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如純凈水,井水、自來水,以不含消毒劑的優質天然水為佳。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後水面高出飲片2—3厘米為宜。加水量則應根據飲片重量、體積、吸水能力及煎煮時間而定。葯味多、體積大、吸水強、煎煮時間長的中葯加水宜多些,否則宜少些;頭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宜酌減;煎煮滋補葯加水宜多些而解表葯宜少些;用於少兒的湯劑可適當減少加水量。中葯適當浸泡濕潤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中葯在煎煮前宜在室溫下加水攪拌後浸泡30—60分鍾,使水分子充分浸入葯材組織。煎煮火候、時間等也直接影響湯葯質量。火候,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後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狀態,直至達到煎葯要求。每付葯一般煎二次,煎煮時間依葯方不同而有所區別。滋補類葯,一般頭煎煮沸後再煮30分鍾左右。解表葯氣味辛香,富含揮發油,煎煮太久易使葯材有效成分揮發逸去,降低葯效,宜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鍾。一般葯煮沸後再煎煮約15分鍾即可。二煎葯宜比頭煎時間短些。煎液量,以每次煎煮後趁熱濾取煎液100—200ml為宜。葯味多的煎葯量宜多些,葯量少則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後,應擠榨葯渣,避免煎液的損失。兩次煎液合並混勻後分兩次服。
還有一些特殊煎法,如薄荷等氣味芳香、含揮發性成分,不宜煎煮時間過長,需後下,一般在其他群葯文火煎煮一段時間後再加入同煎5—10分鍾即可。含粘液質較多的車前子、葶藶子等中葯,易粘糊鍋底;旋覆花等脫落的絨毛混入煎液後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海金砂、蒲黃等花粉總表面積大、疏水性強,應避免漂浮,所以這幾類中葯

『玖』 煎中葯是否越久越好

對於熬制中葯也是有很多的講究,不是說把它扔在鍋裡面一直煮就可以了。有人覺得熬中葯就越煮越久,中葯的葯效才會全部都被熬出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不同的中葯熬制的時間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的中葯熬制的火候也是不一樣。有些中葯只需要熬制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冷水下鍋當水煮開了以後再繼續熬至半個小時,這樣就可以不用再熬制了。


什麼事情都是講究科學方法的,不要覺得自己理所當然的,認為該熬久一點就要熬制久一點。

『拾』 熬中葯時間越長越好嗎

我們在配中草葯時,會看到葯包上寫有煎葯時間,先下什麼葯、後下什麼葯等。這就說明中葯煎熬時間與葯效是緊密相連的。所以中葯煎的時間越長越好是不對的。

葯性不同,煎熬時間的長短也不一。一般中草葯以30分鍾為宜,強壯補益類葯時間需長些,發汗葯、揮發性葯一般只煎20分鍾就可以了。有人認為中草葯的療效可以根據顏色決定,煎熬時間越長,顏色越深,葯效越好。實際上一般中草葯煎30分鍾,有效成分已經溶進湯中,無須延長時間。另外,有些葯物的有效成分會因煎熬時間過長而破壞,揮發性物質還會揮發掉,降低了葯效。

所以,煎中葯一定要看葯包上的醫囑,如果無醫囑的葯物煎30分鍾就可以了。此外,中葯煎熬時一定要用文火,因為大火煎葯常可使植物中草葯所含蛋白質很快凝固,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

熱點內容
手機看一會屏就發熱為什麼 發布:2025-05-10 07:39:23 瀏覽:315
為什麼小米8我的沒有屏閃 發布:2025-05-10 07:38:48 瀏覽:204
已婚喪偶的女人為什麼當小三成癮 發布:2025-05-10 07:38:39 瀏覽:325
為什麼錄取時間沒到卻被錄取了 發布:2025-05-10 07:36:40 瀏覽:471
想知道你手機為什麼這么安靜嗎 發布:2025-05-10 07:35:07 瀏覽:895
為什麼找不到手機錄音機 發布:2025-05-10 07:29:09 瀏覽:399
五環為什麼不是五個顏色了 發布:2025-05-10 07:24:23 瀏覽:491
為什麼都是移動號網路信號不一樣 發布:2025-05-10 07:18:27 瀏覽:740
視頻畫布顏色為什麼換不了 發布:2025-05-10 07:12:54 瀏覽:447
為什麼有人從qq轉向微信 發布:2025-05-10 07:08:38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