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放久為什麼會濃稠
㈠ 小米粥怎麼熬得粘稠
食材准備:小米50g、肉鬆(可有可無)、冰糖適量、清水2000ml。
註:將大米、糯米淘洗干凈,糯米需要提前泡水,然後放入湯鍋,注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米粒開花,這樣粥才可以變的更粘稠。煮小米粥要注意別煮糊了,加足水量煮沸後,轉小火,並時時用大湯勺攪拌至鍋底,可避免焦沾鍋。
步驟——
1、小米用水泡半小時,然後坐鍋燒水,水開後下米,這樣米不粘鍋,而且小米容易開花容易熟,並且有助於增加粥的粘稠度。
配稀粥:
肉鬆粥。這是廣東地區最常見的吃法。只要將粥煮沸的時候放肉鬆就行了。不過一定要記得一定在粥快要煮好的時候放肉鬆。另外,最方便實惠的就是用香酥的兒童松拌粥給寶寶吃,不僅方便而且還給寶寶增加了蛋白質。
㈡ 外面賣的粥為什麼都那麼黏稠
相信大家平時都有愛喝粥的習慣吧,其實對比於自家煮的粥,反而外麵店面所煮的粥會顯得更加濃稠,為什麼自家煮的粥與外面的粥品會有如此天差地別呢?其實煮粥也要考究一些技巧的。
要想能夠將粥煮的更加濃稠軟糯,首先選擇的大米也是很重要的,盡量選購那些膠質成份較多的大米,只有這樣煮出來的粥品才會更加濃稠,大家不妨在家裡面嘗試製作一下。
㈢ 熬小米粥時,怎麼才能保證小米粥濃稠又好喝
雖然在中國大米是最主要的是主食,但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各種營養更加豐富多樣的稻米,其中小米就是非常不錯的一種。很多女性在坐月子的時候吃小米粥,對身體恢復非常好,而且那些腸胃不怎麼好,或者體質不太好的人,多吃些小米粥對身體的改善作用很明顯。
做小米粥的時候可以在提前加入紅薯,南瓜之類的,這樣做出來的口感也是非常好吃的。
㈣ 小米粥放冰箱保鮮後為什麼會成膏狀
因為裡面有米漿,就算你不放在冰箱里等粥涼了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㈤ 為什麼賣早點的小米粥那麼稠呢
米好、小火熬的時間長。但也不乏黑心的商販放了澱粉。
㈥ 粥放多久會變稠
一是粥放涼了一段時間之後會變的很稠,而且涼了以後很容易產生細菌,所以,不吃的粥盡量放在冰箱冷藏,再吃的時候加熱處理。
一道粥的做法
鱈魚菠菜粥
主要食材准備:鱈魚、菠菜
步驟1:
把買回來的鱈魚取一小塊去皮洗干凈,滴幾滴檸檬汁在鱈魚上腌制一會去除魚腥味。然後放入蒸鍋中蒸10分鍾左右。鱈魚大概蒸8-10分鍾左右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蒸得太久,否則肉質就沒有那麼細嫩了。
步驟2:
鍋中燒開水。將菠菜放入開水中燙30秒。然後撈出將菠菜切碎放入碗中備用。
步驟3:
鍋中倒入大米和適量清水,把大米熬成米粥,大概需要25分鍾左右。熬的過程要用勺子多攪拌一下,以防糊鍋。鱈魚蒸好後拿出來裝到碗里,用勺子搗碎。
菠菜營養價值
1. 通腸導便、防治痔瘡:
菠菜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纖維,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利於排便,且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對於痔瘡、慢性胰腺炎、便秘、肛裂等病症有治療作用;
2. 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
菠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能維護正常視力和上皮細胞的健康,增加預防傳染病的能力,促進兒童生長發育;
3. 保障營養、增進健康:
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鈣、磷及一定量的鐵、維生素E等有益成分,能供給人體多種營養物質;其所含鐵質,對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㈦ 外面賣的粥為什麼都那麼黏稠呢,裡面放了什麼呢
粥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而且粥的營養價值也非常的高,粥的品種也特別的多,大米粥,小米粥,八寶粥,皮蛋粥,在我們的日常餐桌當中,尤其是在家裡面基本上都是大米粥和小米粥為主。但是早晨你在外面吃的時候,你會發現外面的早餐非常的多,而且也非常的豐富,外面的早餐粥的味道和我們在家裡面做的不一樣,為什麼外面的粥那麼黏稠呢?這裡面放了什麼東西呢?
如果一個家裡面很多人吃飯,那就用大鍋,最好用柴火燒那種大火,熬粥的時候時間可以長一點,大鍋做出來的粥也比較香甜。
㈧ 再稀的粥涼了後都會更稠,這是什麼原理
粥在冷卻後變稠,是因為溫度下降,分子的熱運動減慢,澱粉分子的糾纏性增強。攪拌粥時,澱粉中的大鏈分子在攪拌的剪切力作用下,分布趨於一致,於是分子間的糾纏作用減弱,於是粥的粘度從宏觀上下降,即變薄。形象地講,可以理解為梳理頭發,使之不打結。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㈨ 在飯店吃的小米粥很黏稠,為什麼回家自己做的卻很水
如果熬出來的小米粥不黏糊,米是米,湯是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水和米的比例存在問題,也就是水太多,米太少,煮出來的粥會出現清湯寡水的局面。
第二、煮的時間短,如果米下的不少,和水的比例合適,煮出來的粥不黏糊,有些水米分離,那就是熬煮的時間太短,如果時間長一些,煮的爛一些,小米糊化程度高一些,就會顯得比較黏稠,米和湯是融合的。
總之,熬煮的小米粥,米不是很多,但是只要熬煮的時間可以(大於30分鍾),煮出來的小米粥很黏糊,那說明小米的質量很好,一般來說,中國人喝粥都喜歡黏糊一點的粥,有些商家售賣小米粥,為了降低成本,取得人們的喜愛,還會在小米粥里單獨在勾澱粉(可這樣時間久了,反而砸了牌子)但是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不黏糊的反而更利於血糖控制。(自己在家製作時可以縮短時間,不要煮的太黏稠)
㈩ 粥為何時間久了會變稀
小米粥放久了會沉澱,高溫的時候會粘在一起,一旦時間長了,就會水米分離的情況。再吃的時候熱一下就可以了。
那麼來看看怎麼熬小米粥。
小米粥怎麼熬不會水米分離:
1、小米的選擇:選擇當年新產的小米,色澤金黃,陳小米顏色淺泛白
2、小米與水的比例1:10比較濃稠,喜歡喝薄點的1:20,一般用的是50克小米,1000克水,6個灰棗,20粒枸杞熬的。
3、小米淘洗下入開水鍋,一定是開水,用勺子攪動,再次開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煮10分鍾
4、攪拌,每隔3--5分鍾用勺子順著一個方向攪動,再繼續煮20分鍾。順一個方向攪拌是小米粥熬出黏稠、出米油非常重要的動作,一是防止鍋內糊底,二是使小米粥更起稠、出米油。
5、關火開鍋蓋的時間:關火後燜5分鍾再打開鍋蓋,出鍋的是黏稠香甜、能挑起粥油的黃燦燦小米粥
6、搭配其它食材熬小米粥營養更豐富。加紅棗:紅棗洗凈對半剪開,與小米一塊下鍋,關火後放入枸杞,燜5分鍾再開鍋蓋。加紅薯、南瓜同煮都是很好的搭配。
小米粥煮成稠粥的方法
1、清洗時不要使勁揉搓:清洗小米時,把谷糠清洗掉即可,把米油清洗掉了,影響粥的口感
2、不要長時間浸泡小米:長時間浸泡小米,也會造成米油流失、米和湯分層,影響粥的形態
3、不要在小米粥中加鹼:很多人喜歡煮粥的時候加鹼,因為小米本身就是鹼性的,加鹼會增加小米粥的鹼性,影響整個口感同時,還會破壞小米粥的營養成分
4、小米粥的煮制方法:煮小米粥最好不要用壓力鍋,在鍋里加入60℃左右溫水,再加入小米。然後大火燒開,接下來把火調至最小,小火再煮10分鍾,關火燜5分鍾,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