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為什麼這么軟
❶ 智能手機和非智能手機的區別是什麼
智能手機就是內置了一些開源的系統,如WINDOWS MOBILE,SYMBIAN,MAC,等,這就給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機會,所以可以在受機上安裝一些很好的軟體,甚至自己可以對系統進行修改,而非智能機一般只能安裝一些JAVA格式的軟體,當然是智能機可玩性高了
智能手機,實際上是結合了傳統手機和PDA(個人數字助理)的一種新興的科技產品。其不僅具備普通手機的全部功能,同時,其又像一部小型的電腦,為用戶帶來許多全新的體驗和功能。當然,成為一部智能手機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其必須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具備普通手機的全部功能,能夠進行正常的通話,發簡訊等手機應用。
2、具備無線接入互聯網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網路下的GPRS或者CDMA網路下的CDMA 1X或者3G網路。
3、具備PDA的功能,包括PIM(個人信息管理),日程記事,任務安排,多媒體應用,瀏覽網頁。
4、具備一個具有開放性的操作系統,在這個操作系統平台上,可以安裝更多的應用程序,從而使智能手機的功能可以得到無限的擴充。
W6比W5畫面好。系統第三方軟體擴展功能非常的強。
❷ 智能手機和非智能手機有什麼區別
智能手機與普通手機的區別:擁有大量豐富的第三方軟體,但是由於系統不同,導致支持每個系統的軟體也不同,無論是什麼系統,軟體是拿來拓展該系統機子性能的,有了軟體的支持,機子可以實現很多種功能,所以我認為智能手機的軟體需要俱備以下條件:
1中文免費破解,能看的懂的軟體才能更快的了解它,認識它,使用它,這樣才能很快使該軟體進入角色,發揮他的作用,提升手機的性能,如果是收費或者沒有破解的軟體,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是不願意接受的
2軟體要豐富,軟體豐富了,不但能提高機子的拓展性能,選擇性也就增大了,而不是只用能實現一個功能的軟體,比如MP3媒體播放器,目前我的機內就裝了5個,他們都可以聽歌,但是他們各自的性能又不同,支持的格式又有所區別,有的播放器支持歌詞,有的播放器支持EQ均衡器,可以自己調節高低音,有的播放器的音質非常突出,他們風格各異,不但實現了聽歌,更增加了軟體的可玩性。因為我用的是塞班系統機,手機內已經裝過600多個不同免費中文破解軟體了(包括游戲),塞班目前可以用的免費中文破解軟體(包括游戲)已經超過幾千個了,遠遠超越了PALM的中文破解軟體,但是我希望PALM的免費中文破解軟體也能多起來.因為我也喜歡PALM系統.
3軟體便利性,前提條件必須是中文的,除非他的英文非常好,軟體盡量簡單,達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就好,而不是用大量寶貴的時間去研究看不懂的復雜軟體,更不能常常因為解決軟體問題而浪費時間,我們需要的是:享受軟體給我們帶來的結果!
4系統的穩定性,有了以上3點,還需要最後一點,就是這些軟體對系統支持性如何?如果不穩定或者種種原因,也很難發揮智能手機的真正智能!
❸ 為什麼三星手機自帶這么多軟體都有什麼作用
目前,國內使用智能手機的人數較多,這就引起了該行業內部的競爭,現在大部分智能手機都會自帶多個軟體,引起用戶吐槽軟體太多發生卡頓現象,其實這些個軟體除了那些基本的以外都可以自行下載,像信息,設置,圖庫,手機自帶的瀏覽器,應用市場,日歷和鬧鍾等,這些都是無法卸載的,而且手機裡面可以卸載的手機自帶軟體其實都屬於預安裝和第三方軟體,而為什麼三星和其他的智能手機要自帶這么多軟體呢?
而且三星有自帶的三星手機商城,用戶需要選購三星手機的其他物品時,可以從三星的手機商城進行購買,而且裡面的商品都是正品,會出現買到假冒偽劣產品的情況,還有自帶的日歷和鬧鍾等,可以方便用戶了解時間和日期,甚至手機自帶的計算器也幫助了一些用戶在工作時進行相關計算。
❹ 智能手機的未來走向
手機已經是大部分人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國產的手機在市場的份額也是越來越高,伴隨了榮米OV以及被晶元限制的華為為主的國產手機的快速發展,手機領域的發展競爭已是一片紅海。針對全球每年手機新機銷量幾億部,任何一個小的問題來到這個行業時,都會被放大到幾億倍,細思極恐。作為一個普通的用戶,對於手機科技,行業發展我沒有太多的見解。鑒於我的一些認知與思考簡談未來我們與手機相處。
1.手機硬體——做越來越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手機
目前手機的外形基本是長方體的形狀,主要是便於攜帶,握持。智能手機的主要硬體的構成基本是一致的,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也是一代代的更新,迭代,換材料,換工藝等。硬體主要有屏幕,晶元,存儲,感測器,攝像頭,中框,電池,震動馬達,揚聲器,SIM卡槽,充電介面,電池蓋,散熱石墨片,充電頭,數據傳輸線,耳機,手機保護套等。部件很多,子部件就更加的多。但我只想說說幾個大部件。
A.首先從屏幕說起。
目前智能手機使用的高端屏幕基本都是來自三星顯示,部分來自BOE 跟TCL華星,天馬,維信諾等國產品牌。
不過也必須的承認韓國日本的顯示行業比中國領先不少,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從行業的角度來說,主要是對於設備,工藝,良率成本的管控還存在一些差距。
隨便說一下,屏幕的工藝在某些方面跟晶元的工藝存在很多類似的地方,只是屏幕的線路尺寸比晶元大的多,傳輸的電路是微米的寬度,而集成晶元的現在已經到了5nm製程工藝。
越是精密的線路,對於工藝的要求就越高,曝光刻蝕,封裝等難度越發接近其技術天花板,自然而然就導致其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成為美帝科技打壓中國的一道「利器」。
目前華為的困難點也就在於此。所以,作為國產手機的屏幕以及晶元,未來希望看到更多的國產化替代。當然這也是國家重點希望快速突破的領域。
對於一個普通用戶來說,我更加希望在國產化的同時,加入更多思考的元素創新在裡面,不僅能突破國外的技術,並且能夠高於國外的技術。其實屏幕是手機最為基礎的信息載體,因為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過視覺豁達,當然也有一些通過電話,語音傳達。因而長時間看手機對於眼睛傷害是目前大家普遍公認的問題點。也越來越多的技術在發展用於保護人類的眼睛,像低藍光,護眼模式等等。
當眾多手機廠商都在追隨屏幕的解析度,刷新率,採集率,峰值亮度,對比度,色域,色彩的飽和真實,柔性折疊,耐刮擦耐磨損,耐跌落等參數的進階時(當然這些技術的進步發展也是很重要的,不可否認),對於眼睛的保護,損傷率,對於屏幕的抗菌性,對於屏幕材料的環保,可回收性,生產工藝的低碳排放等技術與生態的和諧,人類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希望越來越多的資本,技術,企業,國家參與其中,為未來打造一個符合人類長遠發展利益的和諧的生態。
如果不重視這些問題,過度的透支人類的環境,留給後代的只有更多災難痛苦,更多的後代在為我們的一是歡瀟進行長久的買單。雨果曾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全球每年幾億部的智能手機,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會是被放大幾億倍,憂從中來。
B.再來看看電池跟電池蓋(背蓋)
不知道你家裡是不是已經有一對舊手機,充電器,數據線。智能手機發展十年左右,隨著4G 5G的大力發展,現在平均兩年換一次手機,所以按照現在的這種趨勢,每兩年你家裡基本就會多出一個不用的手機,且每個家庭成員基本是人手一個,不用多少年,你家就會有成堆的手機。作為手機中環境因素最大的電池,更是讓人擔憂。當然現在有些廠商也在以舊換新,回收一些舊的手機,但不清楚回收的手機,重復利用率有多高。
至少對於電池,非常的鼓勵回收處理,甚至再利用。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廢舊的電池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至少心裡上會有這種認知),而且自己沒有辦法拆卸,沒有辦法應用到新的手機上去。
因為未來是不是可以定相應的標准,要買新機必須有舊機的回收才有資格買,手機廠商必須對舊手機進行回收,按照環保的方式進行拆解在利用。在自願,引導,強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管控維護。
當然肯定有人會說,這樣手機廠商怎麼賺錢,誰還願意做這個行業,誰還願意去推動領域的發展。對於這樣的疑惑大可放心,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切消費者要為後代的環境負責,就要承擔其中帶來的成本。總不能以犧牲環境,帶來長久隱患為前提,只為讓自己享受科技帶來的方便快捷。現在你是「朱門酒肉臭」,後代確是「路有凍死骨」。不知道這樣的局面是你想看到嗎?
對密封的電池蓋也是,如果能抗菌,易回收的電池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光彩絢麗,凸顯技術先進,設計高端大氣,這才是有手機有未來感的發展。
手機硬體還有很多,但我希望他們不僅是冷冰冰的材料工藝的加工,為達成人類物慾的感官刺激,希望科技發展的同時,能更加的關注資源的再利用,環保,人類健康的科技與生態的可持續化。相信這也是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明路。
2.手機軟體——做越來越有愛的手機
據調查現在人均日使用手機的時長達到了5小時,甚至比有些人的睡眠時間還長。有些手機的深度用戶甚至高達十幾個小時。為什麼手機能夠讓大家如此的「沉迷」,讓手機像「電子毒品」一樣"迫害"用戶。這可能最大原因在於軟體載體。
通過手機軟體載體,你可以瘋狂的聊天社交,網購,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極大的便捷了你的生活工作娛樂。同樣是不可否認,手機軟體是硬體的血液,給手機硬體注入了靈魂,促進了整個個人終端智能的發展。
現在的衣食住行確實沒有辦法離開手機,出行公交地鐵,刷手機,買菜購物也大多是採用手機支付。隨著軟體的發展,越來越智能,但是對於一些老年人卻在無形中設置了一道屏障。疫情期間,這個問題更加的突出。主要是老年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學習使用的能力遠遠的不如年輕人,甚至不如孩子。這就導致高度依賴手機的人們的場景中,老人產生了各種不便。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詳細的分析該問題:
軟體的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加大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注,真正做一個有溫度的手機,軟體的血液靈魂的起點就要考慮這些情況。比如老人,比如留守兒童,比如農村困難地區,比如兒童青少年的玩手機游戲的問題等等,在軟體的演算法設計時,多一分思考,多一度溫度,多一份愛,做有溫度的手機。
對於未來手機軟體的發展,希望對於工程師,產品經理,對於功能定位,服務群體可以增加一些人性化的功能與選擇,未來的手機發展不僅能方便生活工作娛樂的方方面面,也能越來越人性化,更有溫度。
以上是我對於手機軟硬體的一些思考,也算是拋磚引玉,希望你對於手機行業的發展的想法思考可以留言分享給大家。以上!
❺ 什麼是智能手機的硬起,軟起,和恢復出廠設置
針對諾基亞:
a 在待機狀態下輸入*#0000# 可以查到本機系統軟體版本
b 在待機狀態下輸入*#06# 可以查到本機的IMEI
c 在待機狀態下輸入*#7370# 軟格機,刪除一切數據回到出廠狀態,默認的解鎖密碼是12345
d 在待機狀態下輸入*#7780# 恢復各種個性化設置(這個不是格機) 默認密碼12345
e 在待機狀態下輸入*#92702689#可以查總的通話時間 註:國行無效
❻ 什麼是智能手機,有什麼特殊功能,與傳統的2G手機的區別是什麼
什麼是智能手機
什麼是智能手機,說通俗一點就是一個簡單的「1+1=」的公式,「掌上電腦+手機=智能手機」。從廣義上說,智能手機除了具備手機的通話功能外,還具備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別是個人信息管理以及基於無線數據通信的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功能。智能手機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屏幕尺寸和帶寬,既方便隨身攜帶,又為軟體運行和內容服務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很多增值業務可以就此展開,如:股票、新聞、天氣、交通、商品、應用程序下載、音樂圖片下載等等。融合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msumer)的智能手機必將成為未來手機發展的新方向。
那麼智慧型手機呢?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文曲星+手機=智慧型手機」,大家一對比就能知道,掌上電腦和文曲星有著很大的區分,從功能應用上來說,掌上電腦就有著自己十分明顯的優勢。
其實智能手機和智慧型手機最容易區分的一點就是「是否擁有操作系統」。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成為一部智能手機所必備的幾個條件:
1、具備普通手機的全部功能,能夠進行正常的通話,發簡訊等手機應用。
2、具備無線接入互聯網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網路下的GPRS或者CDMA網路下的CDMA 1X或者3G網路。
3、具備PDA的功能,包括PIM(個人信息管理),日程記事,任務安排,多媒體應用,瀏覽網頁。
4、具備一個具有開放性的操作系統,在這個操作系統平台上,可以安裝更多的應用程序,從而使智能手機的功能可以得到無限的擴充。
既然只有具備操作系統的手機才配叫智能手機,那其的操作系統種類又有哪些呢?既然智能手機的誕生和掌上電腦有關,那它的操作系統也肯定會與掌上電腦有關。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依舊是這四大陣營,不過與PDA操作系統中Palm和Windows CE兩強爭霸的局面不同,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中,Symbian卻搶得了先機,索愛、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松下等公司基本上都採用了Symbian為主的操作系統。
Symbian:Symbian的很像是Windows和Linux的結合體,有著良好的界面,採用內核與界面分離技術,對硬體的要求比較低,支持C++,VB和J2ME。兼容性較差。代表機型:諾基亞6600索愛P908西門子SX1
Windows CE:由於微軟的強大實力,WINDOWS CE有很多先天的優勢,比如擁有強大的內建軟體,WORD,EXCEL,IE,MSN MESSENGER,OUTLOOK,MediaPlay等,其它系統上的同類軟體很難做到如此完善和統一。由於硬體要求極高使價格也高了,耗電還是很比較大,系統穩定性差。代表機型:多普達智能手機系列。
Palm:這種系統對硬體的要求很低,因此在價格上能很好的控制,耗電量也很小。 PALM 由於比較早出現,應用在手機上還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同於其它兩大系統,PALM 顯得比較弱小。代表機型:三星SGH-i500Treo 600。
Linux:Linux具有源代碼開放、軟體授權費用低、應用開發人才資源豐富等優點,便於開發個人和行業應用。起步太晚,沒有雄厚的基礎。代表機型:摩托羅拉A760 ,三星i519 。
除了這四個操作系統以外,大家是不是還聽說過什麼S60、S70等操作系統,這些又是什麼呢?其實這些都是Symbian的分支,為什麼這么說呢?原來Symbian OS只是一個操作系統的內核,而界面可以由各個廠商自已開發,9210與3650的界面就是不同的,而P908與6600又不相同,6600用的是Series 60界面,P908用的是UIQ界面,這也導至了,因為微小的差別使程序不能通用,就算是9210的Symbian OS 6.0和3650的6.1的程序也大多是不兼容的,原因就是因為界面介面的問題,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出台,我們需要等待一些日子了。在不同界面中,有著不同的優點和缺點,Series 60容易操作,切換任務和關閉任務容易,而UIQ界面上可支持手寫操作,功能更多,不過切換和關閉任務比較麻煩。好了,言歸正傳。下面還是給大家說說如何走出智能手機和智慧型手機選購中的誤區。
既然要走出這個誤區,首先我們就應該先來認識認識它的真面目。
誤區一:可以手寫輸入的手機
很多朋友都認為可以手寫輸入的手機一般都是智能手機。其實不然,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因果聯系。如波導的多易隨E859和TCL的E757都具有手寫功能,因為沒有操作系統,所以我們給它們定義為智慧型手機。反之,多普達535,作為一款智能手機,但是卻不支持手寫功能,我們總不會也把它看作為智慧型手機吧!所以這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誤區二:內置功能豐富的手機
是不是功能越多的手機就是智能手機呢?答案是否定的。例如CECT的T868內置的功能也非常多,也集成了PIM功能。難道我們也把它看為智能手機嗎?舉個很恰當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以前386、486電腦才在中國大陸銷售的時候,市面上就出現了一款與電腦功能相仿的「小霸王」學習機,不知道大家聽說過這個產品沒有,反正筆者自己家裡有一台。因為當時涉及電腦的軟體非常少,而學習機里內置的學習軟體基本上跟電腦軟體一樣,所以兩者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但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應用和游戲軟體越來越多的被開發出來,學習機的市場就逐漸萎縮。如果想讓學習機跟上電腦軟硬體升級的步伐,是十分困難的。
同理,雖然現在許多生產智慧型手機的廠商,可以提供在線升級軟體等功能,可是供用戶選擇的面畢竟很少。因為軟體的更新需要手機廠商花費更多的精力,在如今這個群雄混戰的手機市場,新產品的上市時間才是手機廠商最關心的問題。
反過來說,智能手機的功能就一定很豐富。為什麼呢?因為其自身的操作系統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這四個操作系統相對應的智能手機都會在網上找到相當可觀的免費資源。這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對如何區分智能手機和智慧型手機心裡有個譜了吧!不過從價格上來看,智能手機的報價明顯比智慧型手機高出一截,畢竟是「一分錢一分貨」嘛。在這里提醒想購買此類型手機的讀者注意,再購買手機之前,需考慮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類型的手機,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不要被手機表面的東西所迷惑。
廣義上說,智能手機除了具備手機的通話功能外,還具備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別是個人信息管理以及基於無線數據通信的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功能。智能手機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屏幕尺寸和帶寬,既方便隨身攜帶,又為軟體運行和內容服務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很多增值業務可以就此展開,如:股票、新聞、天氣、交通、商品、應用程序下載、音樂圖片下載等等。融合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msumer)的智能手機必將成為未來手機發展的新方向。
1、具備普通手機的全部功能,能夠進行正常的通話,發簡訊等手機應用。
2、具備無線接入互聯網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網路下的GPRS或者CDMA網路下的CDMA 1X或者3G網路。
3、具備PDA的功能,包括PIM(個人信息管理),日程記事,任務安排,多媒體應用,瀏覽網頁。
4、具備一個具有開放性的操作系統,在這個操作系統平台上,可以安裝更多的應用程序,從而使智能手機的功能可以得到無限的擴充。
既然只有具備操作系統的手機才配叫智能手機,那其的操作系統種類又有哪些呢?既然智能手機的誕生和掌上電腦有關,那它的操作系統也肯定會與掌上電腦有關。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依舊是這四大陣營,不過與PDA操作系統中Palm和Windows CE兩強爭霸的局面不同,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中,Symbian卻搶得了先機,索愛、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松下等公司基本上都採用了Symbian為主的操作系統。
Symbian:Symbian的很像是Windows和Linux的結合體,有著良好的界面,採用內核與界面分離技術,對硬體的要求比較低,支持C++,VB和J2ME。兼容性較差。代表機型:諾基亞6600索愛P908西門子SX1
Windows CE:由於微軟的強大實力,WINDOWS CE有很多先天的優勢,比如擁有強大的內建軟體,WORD,EXCEL,IE,MSN MESSENGER,OUTLOOK,MediaPlay等,其它系統上的同類軟體很難做到如此完善和統一。由於硬體要求極高使價格也高了,耗電還是很比較大,系統穩定性差。代表機型:多普達智能手機系列。
Palm:這種系統對硬體的要求很低,因此在價格上能很好的控制,耗電量也很小。 PALM 由於比較早出現,應用在手機上還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同於其它兩大系統,PALM 顯得比較弱小。代表機型:三星SGH-i500Treo 600。
Linux:Linux具有源代碼開放、軟體授權費用低、應用開發人才資源豐富等優點,便於開發個人和行業應用。起步太晚,沒有雄厚的基礎。代表機型:摩托羅拉A760 ,三星i519 。
除了這四個操作系統以外,大家是不是還聽說過什麼S60、S70等操作系統,這些又是什麼呢?其實這些都是Symbian的分支,為什麼這么說呢?原來Symbian OS只是一個操作系統的內核,而界面可以由各個廠商自已開發,9210與3650的界面就是不同的,而P908與6600又不相同,6600用的是Series 60界面,P908用的是UIQ界面,這也導至了,因為微小的差別使程序不能通用,就算是9210的Symbian OS 6.0和3650的6.1的程序也大多是不兼容的,原因就是因為界面介面的問題,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出台,我們需要等待一些日子了。在不同界面中,有著不同的優點和缺點,Series 60容易操作,切換任務和關閉任務容易,而UIQ界面上可支持手寫操作,功能更多,不過切換和關閉任務比較麻煩。好了,言歸正傳。下面還是給大家說說如何走出智能手機和智慧型手機選購中的誤區。
既然要走出這個誤區,首先我們就應該先來認識認識它的真面目。
誤區一:可以手寫輸入的手機
很多朋友都認為可以手寫輸入的手機一般都是智能手機。其實不然,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的因果聯系。如波導的多易隨E859和TCL的E757都具有手寫功能,因為沒有操作系統,所以我們給它們定義為智慧型手機。反之,多普達535,作為一款智能手機,但是卻不支持手寫功能,我們總不會也把它看作為智慧型手機吧!所以這兩者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誤區二:內置功能豐富的手機
是不是功能越多的手機就是智能手機呢?答案是否定的。例如CECT的T868內置的功能也非常多,也集成了PIM功能。難道我們也把它看為智能手機嗎?舉個很恰當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以前386、486電腦才在中國大陸銷售的時候,市面上就出現了一款與電腦功能相仿的「小霸王」學習機,不知道大家聽說過這個產品沒有,反正筆者自己家裡有一台。因為當時涉及電腦的軟體非常少,而學習機里內置的學習軟體基本上跟電腦軟體一樣,所以兩者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但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應用和游戲軟體越來越多的被開發出來,學習機的市場就逐漸萎縮。如果想讓學習機跟上電腦軟硬體升級的步伐,是十分困難的。
同理,雖然現在許多生產智慧型手機的廠商,可以提供在線升級軟體等功能,可是供用戶選擇的面畢竟很少。因為軟體的更新需要手機廠商花費更多的精力,在如今這個群雄混戰的手機市場,新產品的上市時間才是手機廠商最關心的問題。
反過來說,智能手機的功能就一定很豐富。為什麼呢?因為其自身的操作系統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這四個操作系統相對應的智能手機都會在網上找到相當可觀的免費資源。這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對如何區分智能手機和智慧型手機心裡有個譜了吧!不過從價格上來看,智能手機的報價明顯比智慧型手機高出一截,畢竟是「一分錢一分貨」嘛。在這里提醒想購買此類型手機的讀者注意,再購買手機之前,需考慮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類型的手機,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不要被手機表面的東西所迷惑。
簡單說吧工
3G是種網路制式,因為速度夠快,類似電腦的寬頻,有它你可以在線視頻。上網看電影,聽歌等等,做以前網路速度不可能完成的事。於此3G手機當然要有3G手機也有高解析度的屏幕、高速處理器、支持存儲卡、雙攝像頭等才能適用於高速網路。3G同樣分智能和非智能。
中國目前可以買到一款3G手機。我們用的大部分是第二代手機,
智能手機就像個小電腦,有C D E等盤。
可以裝軟體,而非智能的只通過java程序來擴展手機功能,如java的英漢詞典、播放器、游戲等。可以說其功能已非常強大。本人就是用的智能手機。用完之後會愛上智能。非智能的簡單好用。擴展性不好。
什麼是3G手機
什麼是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它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位元組/每秒)、384kbps(千位元組/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3G的技術標准
國際電信聯盟(ITU)在2000年5月確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無線介面標准,寫入3G技術指導性文件《2000年國際移動通訊計劃》(簡稱IMT—2000)。
W—CDMA
即WidebandCDMA,也稱為CDMADirectSpread,意為寬頻分碼多重存取,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統為主的歐洲廠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參與其中,包括歐美的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朗訊、北電,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廠商。這套系統能夠架設在現有的GSM網路上,對於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較輕易地過渡,而GSM系統相當普及的亞洲對這套新技術的接受度預料會相當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場優勢。
CDMA2000
CDMA2000也稱為CDMAMulti—Carrier,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摩托羅拉、Lucent和後來加入的韓國三星都有參與,韓國現在成為該標準的主導者。這套系統是從窄頻CDMAOne數字標准衍生出來的,可以從原有的CDMAOne結構直接升級到3G,建設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區只有日、韓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過CDMA2000的研發技術卻是目前各標准中進度最快的,許多3G手機已經率先面世。
TD—SCDMA
該標準是由中國大陸獨自製定的3G標准,1999年6月29日,中國原郵電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向ITU提出。該標准將智能無線、同步CDMA和軟體無線電等當今國際領先技術融於其中,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具有靈活性、頻率靈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另外,由於中國內的龐大的市場,該標准受到各大主要電信設備廠商的重視,全球一半以上的設備廠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標准。
什麼是2.5G
目前已經進行商業應用的2.5G移動通信技術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所牽扯的層面多且復雜,要從目前的2G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2.5G。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HSCSD(高速電路交換數據服務)
這是GSM網路的升級版本,HSCSD(HighSpeedCircuitSwitchedData)能夠透過多重時分同時進行傳輸,而不是只有單一時分而已,因此能夠將傳輸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目前新加坡M1與新加坡電訊的行動電話都採用HSCSD系統,其傳輸速度能夠達到57.6kbps。
WAP(無線應用通訊協議)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是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結合的第一階段性產物。這項技術讓使用者可以用手機之類的無線裝置上網,透過小型屏幕遨遊在各個網站之間。而這些網站也必須以WML(無線標記語言)編寫,相當於國際互聯網上的HTML(超文件標記語言)。
Bluetooth(藍牙)
藍牙是一種短距的無線通訊技術,電子裝置彼此可以透過藍牙而連接起來,傳統的電線在這里就毫無用武之地了。透過晶元上的無線接收器,配有藍牙技術的電子產品能夠在十公尺的距離內彼此相通,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鍾1兆位元組。以往紅外線介面的傳輸技術需要電子裝置在視線之內的距離,而現在有了藍牙技術,這樣的麻煩也可以免除了。
3G何時到來
日本移動通訊巨人NTTDoCoMo已於10月1日開通全球第一個3G服務,該服務基於WCDMA標准。
目前,亞洲成為3G發展最快的地區,歐洲緊隨其次,美國由於不太熱心而在技術准備上遠遠落後。除了動作最快的日本和韓國,泰國、香港也已經發出3G牌照。台灣即將發放3G牌照,預計內地在年底前發出3G牌照,市場預期將發行兩到三個牌照。
❼ 為什麼智能手機的屏幕按上去會軟軟的
因為外屏和內屏沒有緊挨一起
❽ 為什麼智能手機越來越不耐用
現在的手機功能一年比一年強悍,但是手機卻一年比一年嬌貴,動不動就漲價,當然動一動抖一抖手機摔一下也很容易爛。如此,智能手機能用個兩年已經算是長壽了,那麼為什麼現在的智能手機普遍壽命不長?
屏幕易碎
現在的手機為了追求高顏值使用了很多易碎的屏幕,比如玻璃、陶瓷材質的機身,使得手機不耐摔而且容易碎屏。另外加上換屏成本貴,所以有些人寧願一直用碎屏手機也不維修,當然還有人直接把手機淘汰掉。
算一算,一年不小心摔幾次手機,手機不壞幾乎也將近面目全非了,很痛的領悟。
高頻充電,電池不耐用
智能手機耗電快使得續航滿足不了我們幾個小時的把玩,所以一天三充並沒啥稀奇。雖然現在的電池已經大多數採用鋰電池,但是在高頻率充電,難免會加速手機電池的老化。
當然了,除了一天三充,還有一些我們充電時忽略的問題,比如過充過放,充電過夜等習慣也一定程度上損壞電池。這樣手機電池不耐用,充電5小時,視頻半小時就宣布沒電的手機,敢問誰願意用。
手機卡頓嚴重
手機卡頓普遍是安卓手機的通病,一般用得越久的手機反應越卡頓。因為手機卡頓每次都搶不到老闆發的大紅包,所以那時候每次年會前一定要借個新手機搶紅包,不然一個晚上老闆發的紅包就能買一部手機,所以你說手機卡頓是不是讓人很反感。當然就更不用說游戲了。
雖然廠商一直在優化手機系統,但是手機應用在數量和容量上一直在增長。加上我們很多人使用手機時會同時打開很多應用,使得系統卡頓。如此一兩年下來,手機就會變得越來越卡頓,所以這也是手機被拋棄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手機不更新系統
說到手機更新系統不能不說小米這個良心的品牌商,因為目前為止小米還在為小米2的老用戶更新最新系統。而與之相反的就有些品牌商拋棄老用戶,不給老用戶更新系統,比如曾經鬧得分分洋的OPPO、vivo拋棄老用戶,使用戶得不到系統的及時更新,如此老舊機型的系統越發臃腫和卡頓。
堅挺的小米2至今還能更新系統
當然手機壽命變短,還有很多因素,比如魅族一年10幾款新手機上市,華為幾大旗艦輪番上陣,小米當然也不甘落後,小眾手機也緊抓市場,所以如此的新機轟炸,很難有人抵擋住新機的誘惑,如此手機就被無情更新換代了。
所以你覺得還有哪些方面是導致手機壽命變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