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品牌為什麼不用鴻蒙
A. 都說鴻蒙系統好,那為什麼其他的安卓廠商還不使用呢
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大部分的人群都覺得華為手機比較好用,尤其是鴻蒙系統,跟其他安卓手機相比,鴻蒙系統也是並沒有開放使用的。跟安卓系統相比,鴻蒙系統在體驗感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差別,系統升級之後,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變得更加流暢,而且還添加了一些比較實用的小功能。但是在操作方面以及軟體生態方面都不會有太明顯的差距。如果這些手機生產商選擇放棄安卓系統而轉投鴻蒙系統的話,也是不太值得的。畢竟安卓系統也要更加成熟一些,能夠有效避免手機在使用的過程中從而產生的問題。
因為華為手機使用的是鴻蒙系統,而蘋果手機使用的是iOS系統,小米手機使用的安卓系統在技術方面也比較有優勢,但是跟鴻蒙系統以及iOS系統相比,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這兩個系統也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歡迎,能夠給用戶帶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感。
B. 華為自主研發出了鴻蒙系統,作為國產系統,其它手機廠商為什麼都不用呢
華為自主研發出了鴻蒙系統,作為國產系統,其它手機廠商為什麼都不用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害怕被老美製裁
這應該是主要原因之一,這也是事實存在的一個問題,除了華為,還有哪個手機廠商有這個實力能抵抗得住老美的制裁。華為的業務如果只有手機,可能也承受不了的,還好,手機業務只是華為的一小部分。
雖然鴻蒙生態開發者已突破100多萬,但是在華為手機的應用市場里,我們依然很難看到原生的鴻蒙軟體,基本上都是安卓軟體。鴻蒙自己的軟體生態要想趕上安卓和蘋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國產手機廠家不敢涉足鴻蒙系統的原因之一。
C. 國產手機巨頭為什麼不用鴻蒙
6月2日,華為正式發布了鴻蒙系統,但矛盾的是,到目前為止除了魅族和鴻蒙系統進行簡單的合作外,其他手機廠商幾乎都無動於衷。
中國的手機廠商小米、OPPO們未來可能將鴻蒙作為自己的操作系統嗎?小米相關人士委婉地表示:個人認為並不太可能。
據報道,華為在手機上搭載鴻蒙系統,從來不是因為華為手機不能用安卓了。安卓是個開源系統,谷歌僅僅只能掌控谷歌全家桶,而不能禁止華為使用安卓系統。
對於中國的手機廠商來說,手機系統的生態尤其重要。榮耀的趙明曾公開表示,硬體凈利潤率能達到 5% 的中國手機公司,鳳毛麟角。這些手機公司無法在手機上賺錢,絕大部分只能通過軟體生態來賺錢,這就是著名的小米模式:以低價手機快速搶占市場,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再通過軟體和服務盈利的商業模式。
以小米為例,其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2021年3月全球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4.25億,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66億元。讓小米放棄MIUI的數億用戶和數十億收入而採用鴻蒙OS,無疑不太可能。
國內手機廠商也並非不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特別是小米、OPPO 和 vivo 等三家手機公司,就曾多次聯手,推動著各種促進自家生態的活動。例如先前提到,小米、OPPO 和 vivo 曾在 2019 年年初,結成類似蘋果 AirDrop 的近場無線通信標準的同盟;後來他們眼看華為受到各種限制,更一度產生危機感,進而聯手推出了被視為要挑戰 Google 領導地位的 GDSA 聯盟。
但問題是:這些手機公司在合作時,往往就把華為排除在外。
華為在近年的急速發展,把友商都打怕了。華為有自己的硬體、也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在軟硬合一的優勢下,這幾年把小米、OPPO、vivo 的份額吃掉不少。如果未來鴻蒙針對華為手機進行深度優化,那其他手機廠商應該如何與華為競爭?
要知道小米、OPPO 和 vivo 等廠商,本來也有自己的應用商店,也有自家的物聯網生態;如果他們也要使用鴻蒙,那在鴻蒙生態里的利益將如何分配?原來的自家生態又如何與鴻蒙結合?
雖然有消息指出,任正非曾表示華為將專注軟體和操作系統,但這些友商到底是否願意把生態這個命根子,交到原來的競爭對手華為手上,還是交到看起來還算比較中立的 Google 手上。
畢竟華為的記錄還真不太好。
華為多次表明不做手機業務,結果華為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華為也多次表示不做電視,結果偏偏推出智慧屏,惹來業界各種吐槽。華為也多次宣布不造車,結果華為開始大張旗鼓地賣車,並且銷量還非常可觀!
友商確實都怕了。
在 科技 戰大背景下,鴻蒙不得不被置於與谷歌Android 和蘋果 iOS 的直接比較之中。
Android 有約 2000 萬開發者,iOS 有約 2400 萬開發者,鴻蒙現在的開發者則在數百萬級。
去年 11 月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任正非提出,華為正從一家 「硬體先進公司」 轉型為 「軟體先進公司」,這在世界上沒有先例,「我們的困難是可以想像的」。
鴻蒙最擔心什麼?如何與合作夥伴建立互信,如何贏得消費者的芳心。鴻蒙今年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市場份額達到 16%。華為的鴻蒙團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是被中美 科技 戰逼出來的。2020 全年,華為手機出貨量下降了 21.6%,今年一季度排名幾乎要跌出前五,鴻蒙成了華為沖出重圍的重要突破口。
受制於產業整體狀況,中國高端晶元和硬體製造短期內難以實現 「去美國化」,而軟體領域的操作系統則會是另一個突破口。
萬物必將互聯,在戰略上,物聯網操作系統被認為是下一個更大量級的機會,鴻蒙即是華為力圖在物聯網時代繼續領先的關鍵項目。
科技 戰的至高點不是製造手機 汽車 ,而是打造生態系統。例如華為宣稱不造車,但未來電動車里都有華為的影子,這才是它追求的目標。
生態共建這道坎,一定要跨過去。關鍵是怎麼建,誰來建。
鴻蒙發布之後,類似「中國人的操作系統來了!」這樣的標題流行網上。鴻蒙只是「中國人的」嗎?鴻蒙要的是世界。
不謀全局者,難於謀於一域。鴻蒙不能只局限於「中國人的操作系統」,鴻蒙也並非華為以一己之力能打造。
D. 鴻蒙已經上市,為何國內手機廠商都不用
華為如今研發出鴻蒙系統,徹底與美國的安卓系統告別,很多人好奇,中國已經研製出國產的鴻蒙系統,國內的眾多手機廠商,比如小米,為何不使用鴻蒙呢?其實在鴻蒙系統上線後,小米的全場景物聯操作系統也已上線,也就是說,小米未來不會使用鴻蒙系統,因為它們之間本就是競爭關系。
現在不僅美國安卓、谷歌等 科技 巨頭搞系統壟斷,國內廠商也在觀望,小米想做出華為鴻蒙這樣等級的系統還是面臨不小的困難的。
E. 國內手機廠商不支持鴻蒙系統,這是什麼原因
我明白為什麼國內手機廠商還沒有對OpenHarmony採取任何行動。我覺得主要原因是華為的步伐太快,很難跟上;而華為也已經開啟了手機鴻蒙3.0版本的公測。你說別人還在開發2.0適配和應用兼容性優化。這部分沒做好,另外一邊更新了,就像我之前說的還沒出來。實驗室已經落後了;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主要是研發投入和人才技術的積累。海思已經是一支非常有經驗和戰鬥力的團隊,而其他廠商在晶元自研方面的投入才剛剛開始。
網友:不是這個原因,因為華為也是做手機的,在被美國制裁之前,口碑和銷量已經是國內行業第一。我相信,沒有人願意也永遠不敢將自己的脖子拱手讓給同行和競爭對手。此外,美國目前的制裁還沒有解除,沒有老闆願意遭受同樣的制裁。
網友: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他廠商不願意讓華為既是選手又是裁判。如果華為只做系統不做手機,相信國內其他廠商更願意用。當然這只是原因之一。
網友:如果現在有市場,會安排團隊跟進,但不會公布。市場上沒有新品牌或者即將被淘汰又想重新開始的,直接用鴻蒙就行了,別想太多。鴻蒙系統和電動 汽車 一樣,是國家戰略,遵循絕對沒有錯。
F. 鴻蒙系統裝機量突破3000萬,為何國產手機廠商大多數不使用
文/帆辰 科技 校對/帆辰 科技
智能手機領域中,目前有兩大最為主流的操作系統,分別是蘋果iOS系統和谷歌安卓系統,那麼對於蘋果的iOS系統來說,是一款封閉式的操作系統,只給蘋果自家的設備所使用,而大多數的國產手機使用的都是谷歌安卓操作系統,基本上現在都是基於安卓開發出來的第三方智能手機操作系統。
至於說為何如此多的國產手機使用安卓系統,其實並不是因為谷歌安卓系統有多麼優秀,有多麼好,主要還是因為安卓系統是開源的,眾多的國產手機廠商都是能夠使用,或者是基於安卓底層來進行修改,亦或者說,目前的國產手機能夠選擇的系統也只有安卓了。
但是由於之前美國規則的限制,導致谷歌安卓不能夠自由地授權給華為廠商,這樣的一種後果就是華為沒有辦法繼續使用GMS系統,那麼大家可能不太清楚谷歌GMS系統的重要性,如果沒有這個系統,可能華為在海外的智能手機都是無法繼續使用的,會嚴重的影響到華為海外市場的布局和份額。
還有就是華為並非沒有任何的准備,在很早之前華為就已經開始研發屬於自己的系統,而谷歌停止給華為供應系統的時候,華為就已經將研發多年的備用「鴻蒙系統」給拿出來,這就是華為研發的分布式的系統,能夠跨越平台使用。
在鴻蒙系統研發出來之後,華為做了一個非常智慧的決定,就是將鴻蒙系統的所有代碼捐給原子基金會,而這個基金會也是工信部主導建立的,所以說華為在研發出來系統的時候,就將這個系統上交給國家,並且進行開源,也就是說所有的手機廠商都是可以使用的,而且還是免費。
鴻蒙發布之後,卻是引起很大的響應,但是更多的還是用戶對於華為鴻蒙的支持,僅僅不到7天華為鴻蒙系統的裝機量就達到3000萬用戶,可以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而相比較用戶的強烈支持,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卻顯得比較淡定,中興表示不會使用華為鴻蒙系統,即便是華為曾經的子品牌榮耀也是模稜兩可的說現在不會使用鴻蒙系統,依舊會採用谷歌的安卓系統。卻是讓人有些心寒。
但是這個情況轉換還是非常快速的,在國內有這樣的一家公司,每年的手機銷量有將近1億台,雖然說之前的OPPO高管曾經說過一些不太合適的話,但是最新的一個表示就是OPPO願意擁抱華為鴻蒙系統,支持國產系統,促進國產手機的發展。
其實個人認為只要是鴻蒙系統如果是開源的話,我想大多數的國產手機都是會使用鴻蒙系統的,這也是我們眾多的國產手機一致眾志成城,才能夠打破國外的封鎖。
G. 華為鴻蒙系統為什麼被國產手機拒絕
只有華為手機是幫自己人做的,然後賣給別人。
其他的是幫別人做順便賣給自己人。
所謂的國產手機背後都是外國資本,美國人希望是中國人永遠為他們打工,現在我們自己做系統和晶元動了他們的奶烙,這些國產手機的只能聽他們主子的不奇怪。
我只說我的個人觀點,其他家掙快錢還沒有掙夠,因為從來都是什麼都買別人的,不用自己研發,只要宣傳到位,水軍請的到位資本就能掙錢,他們才不會管什麼家國情懷,什麼發展自己的高 科技 ,他們只是為了掙錢而已,沒什麼大錯,但是一點都不高尚,這就是為啥十大國之重器裡面,只有一個華為的原因。
說實話,國內那些廠商OV,小米都巴不得華為倒閉,那樣他們生存更輕松。在美國斷供前 他們瘋狂掃貨,把華為逼入絕境。這就是競爭。
關建是用了鴻蒙系統後,很可能晶元沒有啦!
換成鴻蒙系統要成本,哪有直接用安卓舒服?換成鴻蒙系統需要技術人員重新熟悉這個系統,成本太高。換成鴻蒙系統需要重新建立一個生態環境,風險太高。換成鴻蒙系統到了國外可能直接被禁,也可能老外們不適用,風險太高。華為是被逼無奈了,只能用自研系統。我們敬佩並且支持華為,但也要理解國內其他手機品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需要靠著美國人吃飯,肯定不敢砸美國人的飯碗,那等於砸自己的飯碗。
如果國產手機真用了鴻蒙,依照華為的尿性,接下來的劇本應該是這樣的。
每個系統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需要不斷地完善升級,所以,鴻蒙系統升級是常態。
1、每次升級,先推送華為手機,美其名曰「內測」。
2、3個月至6個月後,推送兄弟廠商,美其名曰「公測」。
3、再過半年,再全面推送友商。
這樣,華為手機用戶都更新系統一年了,友商的手機才更新系統,不出3年,友商卒,華為一家獨大。
其他國產手機無法承擔更換系統所帶來的風險。還有換系統後會耽誤許多賺錢的時間及人力物力,新系統要新生態。還有華為本就是其他國產手機公司的競爭對手,不落井下石就不錯,還指望用其系統,那是更不可能。
華為鴻蒙系統確實不怎麼樣?新機子不知道,老機子被強行裝上這個系統以後,不如原有的順暢,卡頓,再就是老是更新,什麼亂七八糟的軟體都有,弄得內存那麼大,什麼華為鏡子,什麼華為推送,反正都不知道是干什麼用的軟體,一兩天就更新那麼多,真是煩人,比蘋果勁的差的太遠了,怪不得被市場淘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