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機經常收到游戲廣告簡訊
A. 共享流量後收到游戲廣告簡訊
共享流量後收到游戲廣告簡訊可能別人用你的流量發了鏈接信息。
個人的熱點給陌生人鏈接會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因為當設備連接其他設備的時候,你的一些數據識別碼將會公布給他人,他人就可以利用這些數據識別碼來獲取你的部分信息,或者是通過此推斷你的密碼,從而盜取你的信息。
B. 最近我的手機老是收到莫名奇妙的簡訊和廣告,該怎麼辦
一般兩種情況,手機中毒了或者有人惡意轟炸你,如果是第一種,就恢復出廠試試,還不行就直接刷機,至於電話號之類的可以用QQ同步助手備份,如果是第二種,那麼就難辦了,因為一般轟炸軟體都是匿名從網路發送的,難以從源頭根治,就得下載安裝一些過濾廣告和垃圾信息的軟體,比如廣告管家或其它安全軟體。還有一種可能性,你安裝了某些流氓軟體,看看你最近都安裝了什麼吧,卸載了或許有作用。
把手機wifi和數據關閉,如果沒有廣告了,那就是中毒或者有流氓軟體了。
純手打。
C. 手機收到游戲體驗簡訊
可能是別人填錯了手機號碼。
可以卸載近期安裝的第三方軟體。如果一直收到的話請備份手機數據(電話簿、簡訊息、多媒體文件等),恢復出廠設置(進入手機設定--重置-恢復出廠設定)後嘗試。
當我們的消息一旦被暴露到網上,不法分子進行統一的手機整理,然後進行售賣,以超高的價格流入到給我們發送垃圾簡訊的這一方,然後我們就會收到大量的垃圾簡訊。
D. 蘋果老收到游戲廣告簡訊
如果不想收到類似信息,建議拉黑並向工信部微信渠道進行投訴,效果立竿見影。
收到這種簡訊一般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你本身是游戲的目標客戶群,在以往的游戲過程中,個人信息被倒賣;
第二種:游戲公司盲投營銷信息,剛好發給你。
E. 手機老是收到游戲廣告,怎麼辦
手機因為某個軟體安裝時有附加廣告
程序了,這個程序是後台自動啟動的,你去應用寶
里下載個後台管理軟體或者強力刪除軟體,找出後
台自啟項關閉或者刪除它。
F. 老是收到游戲內測簡訊
老是收到游戲內測簡訊:你以前注冊過賬號 退訂方法如下第一、可以直接回復「0000」給發簡訊號碼,通常它會繼續發送是否開通某種業務,繼續回復「0」,這樣就能從系統層面阻止這一號碼繼續向你的手機發送任何簡訊。第二、撥打人工服務,讓工作人員幫你解決垃圾簡訊。中國移動:撥打10086,按「0」轉人工客服;中國聯通:撥打10010,按「0」轉人工客服;中國電信:撥打10000,按「2」轉人工客服。第三、直接拉入黑名單。這個方法簡單粗暴,不過也只是能夠杜絕這一個號碼的垃圾簡訊。
G. 手機老是收到關於傳奇游戲的垃圾簡訊,裡面還有網址。我的手機卡是怎麼了
發送「pbyw+業務代碼(發送垃圾簡訊的號碼)」到10655132申請屏蔽單個聯通在信接入號。溫馨提示:發送簡訊至10655132資費為:0.1元/條。
Android手機用戶可登陸安卓版手機營業廳客戶端,點擊客服>垃圾簡訊舉報,進入垃圾簡訊舉報頁面,即可進行舉報垃圾簡訊;
編輯簡訊「LJDXJB#被舉報號碼#舉報內容」發送至10010進行舉報。
也可根據收到的簡訊內容回復相應的字母退訂此簡訊提醒。
H. 為什麼手機的信息中會有游戲廣告
現在有很多人用簡訊機群發簡訊。所以經常會收到一些游戲的垃圾簡訊。
I. 總是接到游戲廣告的電話怎麼辦
如果一直被電話騷擾,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法:
第一種是把騷擾電話拉入黑名單,一般對方就無法繼續騷擾了。如果對方換了電話號碼騷擾,可以用第二種方法,找客服舉報,讓其進行警告。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無法解決,可以選擇報警處理。根據我國法律相關的規定,一般可以處最低五日的拘留或者最高五百元的罰款。
關於騷擾的相關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J. 手機近幾個月莫名其妙收到很多手游游戲推薦簡訊甚至有電話
這是在你使用某些軟體的時候泄露了自己的手機號導致的。
個人隱私是指公民個人生活中不願為他人(一定范圍以外的人)公開或知悉的秘密,且這一秘密與其他人及社會利益無關。判斷信息是否屬於個人隱私核心就在於,公民本人是否願意他人知曉,以及該信息是否與他人及社會利益相關。
保護
2017年年11月至今,安徽、重慶、湖北、江西等地政府部門官網在公示中存在大面積泄露個人隱私信息的情況,這些公示未對相關人員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作出必要處理。
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也明確指出,要依法保護好個人隱私,除懲戒公示、強制性信息披露外,對於其他涉及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公開時要去標識化處理,選擇恰當的方式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