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單反上為什麼有台手機

單反上為什麼有台手機

發布時間: 2022-12-20 11:33:50

⑴ 為什麼有人說單反相機對於大多數的年輕人來說都是浪費錢

為什麼說單反相機對於95%的年輕人來說都是浪費錢?

我來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我也是玩了十多年的攝影了,也是從年輕走過來的。

可能我們有時從我們身邊的年輕人來看,確實是用單反的比較少,但他們或許家裡就有單反相機。本人覺得大概有以下的原因吧:

1、手機。 當下的智能手機,真是相當的方便,而且也有著不錯的拍攝效果,外出 旅遊 或是生活中的拍攝,一部手機就可以應對了,畢竟拍攝的這些圖片無非刷一刷朋友圈之類的,這樣勢必讓年輕人們減少單反的應用了。

2、時間 。年輕人為了生活,每天奔波,難得有完整的空閑時間,所以即使有一點時間,也大都不會拿上單反去拍照。可能碎片化的時間也是限制了他們對單反的喜歡了吧。

3、沉重。 我們知道,單反相機是相當沉重的,年輕人有時外出 旅遊 ,就是為了放鬆或是休閑,基本上是輕裝上陣,如果攜帶單反,也是增加了不少的負擔,這可能也是一個原因吧。

4、其它。當然,我也是看到身邊有些年輕的朋友也會拿著單反去拍攝或創作,這一類朋友應當是很對攝影執著的一類朋友。

以上就是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

劍舞影像,西部攝影愛好者,歡迎關注

在現實生活中,單反相機對於年輕來說並不是95%的浪費錢,而是95%的沒錢購置單反相機,即使有5%的購了單反相機,亦不會全都成為業余攝影愛好者,為什麼這么說呢?

【一是】多數年輕人為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在不斷的奔波努力,而購置一台單反相機,既需要一定資金,更需要花很多精力去采風拍攝,即便有也是少部分商業攝影者。

【二是】多功能強大的手機攝影在不斷更新,外出 旅遊 或度假,為家人拍拍照用手機就足矣,而單反相機攜帶不方便。

【三是】隨著 社會 的不斷發展,攝影己廣泛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它可以幫助人們進行記錄,科學地研究和進行各種信息傳播等等。而當今 社會 搞攝影的,絕大多數為中老年人,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建議各地文化宣傳部門,成立相應的文化攝影俱樂部,鼓勵年輕人加入該組織,各縣區建立健全攝影家協會這個基層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攝影愛好者參加各種攝影活動。

現在數碼相機擁有量大的原因,不是因為懂攝影的人更多了,而是 社會 消費水平提高了。但對於現在大多數擁有相機的人而言,來說都是浪費的。特別是年輕人,數碼單反相機發展至今也有了 20 年多個年頭了。比許多年輕人的年紀都大。而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在數碼時代的各種網游雲虛幻里長大的。伴隨他們長大的是無敵且萬能的超人和變形金剛。知道手藝人魯班的人估計都沒幾個了。拍照對於他們來說,以為簡單到只是按照自己喜歡構圖按一下快門。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除了按快門,其他都是相機的事,因為 科技 時代的今天,數字技術可以替代他們完成後續的許多工作。而這種拍照模式其實只要一台有拍照功能的相機就夠了,沒有必要買數碼相機,買回來也是浪費的。

攝影從膠片邁入了數碼時代。許多人只不過是從傻瓜膠片相機換成了傻瓜數碼相機而已。既然對於你來說,手機都能做的事,又何必那麼辛苦去整台就只是個擺設的數碼相機呢。

狗p言論,如果這么說,所有手錶都是浪費錢,因為已經有手機了可以看時間了,所有付費 娛樂 都是浪費錢,所有玩具, 游戲 , 旅遊 ,高級 汽車 ,看電影,看書,甚至你在這看手機都是浪費錢,人類難道只配搬磚,繁殖和靜止嗎?我買了很多相機,就是喜歡,就算不用,也不叫浪費錢,這叫讓自己開心。。。

年輕一代是在手機、平板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對於傳統照相機的熱愛程度已經大減,至少對此感興趣的群體比例要比稍微年長一些的人更低了。這個現象可能並沒有什麼准確的統計數據,但從我接觸過的年輕一代來看,事實確實是這樣的。

這種現象的產生,無外乎是這幾個因素導致的:

照相器材的自動化發展

七零、八零和部分九零後的人,大多接觸過早期的膠卷相機。在數字化時代之前,膠片相機占據了很長的時間段。很多朋友在年少時就被攝影器材的機械感、 科技 感所吸引,從而產生了對攝影的興趣,這樣的認知對於未來成年後的消費趨向有很大影響。很多朋友在成年工作後,都習慣性地認為要有一台記錄生活、家人、旅行的相機,這是拍攝照片的必備工具,即使後來發展成了數碼相機,也沒有減少對這種器材的興趣。而大多零零後的年輕人,從小就已經很少接觸模擬時代的 科技 產品了,電腦、網路、手機這些從有記憶開始就已經伴隨身邊,沒有對於早期照相器材的印象。而伴隨他們成長的拍照設備已經發展成了手機,日常老百姓拍照很少用到照相機了,至少家中沒有攝影愛好的群體,基本就不曾接觸單反相機這類東西。而手機的拍照成像非常簡單快捷,沒有了相機的操縱感,得到一張照片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這種背景下,很少有願意化簡為繁的人去體驗相機攝影,從而導致對單反相機的興趣大減。在很多零零後眼裡,用相機拍照都是非常復古的方式,甚至不理解為什麼要這么干。

拍照儀式感的淡化

曾經拍照是一件相對比較正式的有儀式感的活動。往往大家對拍照都比較在意,會特意進行准備,甚至專門去照相館進行有特定意義的拍照留念。但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當下,拍照已經變成了意見很日常,很普通,很隨意的事情。大家每天幾乎都在拍照,照片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替代語言文字的專門的交流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下,拍照的儀式感已經非常淡化。而一件缺乏儀式感的事情,在大眾眼力吸引力就會下降。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去研究它、專門從事它的興趣點也自然被降低。

攝影專業化與輕量化的矛盾

用單反相機拍照,為的是得到畫質更高的照片,體驗到更為專業的拍照過程,但想要這樣的專業攝影體驗,必須要忍受設備的大體積和不便攜性。在手機也有了可以滿足日常需求的畫質後,輕量化攝影是大眾更為需要的。相機的體積和重量已經成為阻礙其成為普及型工具的一個特徵。即使是最輕量化的相機,也比手機的便攜性要差很多。年輕人追求快節奏的生活,追求自由自在的旅行體驗,追求分享與社交,這些都是手機的優點,相機在手機面前顯得很笨拙。反而大眾攝影對於照片畫質的需求並不是很高。所以,在大眾化的輕量化攝影需求面前,單反相機成為了過去時。

我們發現,有些年輕人似乎一時興起,看了些攝影方面的知識內容,轉而買了單反相機和鏡頭,但正是因為上述種種因素,導致其長期用相機攝影的熱情不能夠保持下去。相比對於相機有特殊情懷的年長人群,年輕人自然越來越少使用單反相機。

上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攝影工具是手機。現在華為,小米,三星,蘋果等品牌的頂級手機,售價不過萬。這只是單反一支鏡頭的花銷。但玩法很多,可以勝任日常記錄生活的需求。

以前沒有這么好的手機,拍照只能買單反,現在有了更便宜的選擇,雖然成像不是最好,但也足夠用了。

現在的頂級手機,不超過萬元,有超級微距,延時攝影,長焦,超廣角,再配個袖珍三腳架。或者買個帶三腳架的手機穩定器,幾乎可以開個影視頻工作室了。

單反,是給有更高追求的人用的。花錢太多。對於一般人性價比太低。

拍姑娘,強烈建議單反或者微單,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過可以租,沒必要非自己買。

什麼叫浪費錢?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愛好不同。現在的年輕人只能看網上推介的東西,買杯奶茶排隊半小時都有人去排,上段時間某牛肉火鍋門口坐滿年人等位,沒有一個年紀大的,是否有點極端讀書讀壞了。亂飲亂食就是浪費。很多年輕人都是趁熱鬧不夠理智的。

我同意這個說法,如果這個說法改為百分之百,那麼我就不同意了。

年輕人現在拍照大多都是用手機來拍的,其實通過手機已經可以完成輕度的拍攝和視頻編輯等任務了,那麼在這個情況下面用單反的必要性不是很高。

如果去 旅遊 或者日常的行動,其實帶個單反還是挺沉重的一個負擔。有這個體力,還不如多背一些其他東西。

一台好的單反不僅沉重,而且花費昂貴同時,也需要在拍攝後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修圖,等後期處理工作。這是一個非常耗時耗力的過程,對於大部分人,包括年輕人來說,都是沒有必要耗費這個時間和精力,還有金錢的。

當然我這里是指絕大部分的人,但是少數有天分的或者是職業的人,那麼他們背一個單反,那還是很有必要的。或者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謀生的工具,或者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展現才華的機會,這兩者我覺得都是值得花費的。

但是我相信這些人在茫茫的眾生中佔比可能就1%2%左右。

如果家裡有錢,又不缺這個錢,那麼完全可以買一台單,反來長期吃灰,偶爾拍照。如果是囊中羞澀的話,那麼還是把這個錢放在其他地方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吧。甚至買一台更好的手機也比這個要值得。

一家之言,切莫當真。

我覺的這個問題很好理解!

無論是單反還是現在的無反,不管入門級還是專業級,適應的人群起碼該是「愛好者」。

愛好者,這個稱呼我理解不是只單純的喜歡拍照,而是有興趣去研究拍照的人群!

現在朋友圈,包括各種網路充斥著大量的照片,幾乎到了人人拍照發圖的地步,但真正的去研究如何拍照,如何更好更藝術的拍照的人真沒有那麼多,更別提去構思創作去表達自己的人了!

再有手機攝影的強大,已經完全滿足了對生活的記錄,甚至如果沒有太高要求已經滿足了基本的創作需求,再加上它的便攜性。

所以說這個觀點是不難理解的!



建議買微單吧 或者富士相機 自帶濾鏡 帶出門輕便 價格也是不錯的

⑵ 為什麼感覺單反拍照沒有手機拍的好看

拿一組手機片來比比看

現在手機拍照的能力真是越來越強了,尤其是在頂級的旗艦手機的拍照能力,就算在暗光的環境下也有很不錯的表現。加上現在的三攝四攝的手機,他們的廣角長焦的拍攝能力也非常不錯,再加上每一台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其實都用AI幫你做了後期。

而相機只是把拍到的數據記錄下來,讓攝影者有更大的後期空間,即便相機用了JPEG格式來拍照片,相機的後期是沒有手機那麼討喜的,相對保守。現在的一些相機加入了美顏功能,這也是相機廠商在向手機廠商學習迎合市場。

手機拍照主要是讓消費者可以馬上看到拍出來的照片就很好看,所以手機就直接用AI把你所想要的好看的照片直接後期給你。而相機不是,相機是需要你在拍攝之後還要進行後期處理,在後期的時候,把你想要表達的畫面用自己的後期表現出來。

其實相機是一個創作工具,所以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只是創作的前一部分,只是個半成品。所以一眼看下去,會感覺手機拍照比相機拍照好看。

現在的單反確實沒有什麼優勢啦,大部分單反傻大粗重,成像質量也不太好,現在微單可能有超過單反的可能,最典型的就是富士,松下,成像質量非常的好,手機現在更利害,一億像素不得了啦?

微單松下ZS200拍照的,請欣賞

因為手機拍攝的照片都是根據手機屏軟體演算法上校正後的調教照片,單反是純原始照片。

無論人像還是風景,或者商品靜物,單反拍照只會越來越專業,精細化,手機只能是日常生活拍攝足夠,但是稍微要求高點,就不行了。我舉例下面幾個方面說說手機照片都弱點:

1.手機照片,一般僅僅可顯示於小屏幕電子屏上,顏色清晰度尚可,若大屏或轉做其他用途,則無法勝任。別看手機照片原圖三四m大小,其實都是手機演算法的後期硬推畫的,真正成像還是需要感光晶元和鏡頭等硬體支撐的。所以手機照片應用范圍很窄,僅僅可以手機瀏覽。

2.手機照片因硬體所限,照片的寬容度非常狹小,給後期可再修圖的餘地很小。舉個簡單栗子,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剛需照片證件照,如果手機拍攝,無法做到列印出的照片發絲及眼眉清醒,總是呈現迷糊狀態,這還要考慮手機在光線很好的情況下拍攝。所以寸照手機拍攝都很難達到代替專業單反的作用,更別提其他稍有要求的拍攝需求了。

3.手機拍照,一般都是不可控光下,隨意拍攝需求低的照片,這樣,手機拍照則只能局限於生活日常記錄的照片,或者無需求類照片。一旦需要拍攝布光的特定主題照片,手機拍攝可控性就差太多。

4.雖然現在手機鏡頭有三攝四攝,但顯然遠遠不夠日常中稍有要求的拍照。手機鏡頭數碼變焦其實只是軟體演算法的放大縮小。和單反的微距,廣角,長焦鏡頭下所拍的照片,不可同日而語。

5.手機拍攝速度遠遠不如單反相機的可變性和應用力。這個單反優勢更明顯。

總之,手機拍攝照片,可以理解成一種高級的便攜的攝像頭。但要代替單反說不可能的。只能說代替的是,過去沒有攝像頭時期,人們想要記錄生活只能買的那種傻瓜相機。

最後奉獻一組我相機拍的皮卡晨

為什麼感覺單反拍照沒有手機拍的好看?

單反和手機在拍照方面,沒有可比性。

手機拍照,上手快,拿起來就拍,拍完就能看,照片天花板較低。

單反拍照,上手慢,最好能後期,照片天花板較高。

如果感覺單反拍照沒有手機拍的好看,大概率是使用單反者是初級入門。

分享幾張手機無論如何也拍不出來的照片吧,供參考。

回答完畢。

哪個手機能比?

手機拍攝的照片確實養人眼球,色彩飽和度很豐滿,又具備大廣角是單反的有利補充,尤其是攜帶的便利性,更是大多數人的拍攝利器。而單反的長焦變焦使得遠距的拍攝主體,簡單、輕松的躍入眼簾,更能通過單反的技術性能優勢,把司空見慣的物體和自然現象營造成惟美的畫卷。應該說手機和單反,都在走各自的技術道路,稍加時日、手機焦距將會有所突破,像素將還會提升,為沖印高清大畫幅成為可能;而單反也會在現有基礎上,變得小巧,更人性化。總之、兩種攝影器材都會異彩紛呈,為豐富人們的多彩生活助力。

不要拿相機和手機的拍照功能比,其實兩者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不存在哪個好哪個不好的說法。單純拿照片來說,手機的拍的照片確實比相機拍的照片討人喜歡。手機拍照的優點是便攜快捷,缺點是後期空間小。相機呢,拍照是七分前期,三分後期。前期是譜曲,後期是演奏。如果用照片的用途來說,只是發朋友圈,記錄生活,那麼手機拍照就足夠了,如果是列印大型的海報,商業類攝影之類必須要用相機來拍照。再者,一張好的照片不只是看畫質,更重要的是看用光。一張好的照片,取景,曝光,虛實,構圖都很重要。至於照片的好壞,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第一張手機拍的,二三單反相機拍的。如果手機拍照只是發發朋友圈也還將就,不否認手機的方便性,但手機拍照的局限性非常強,手機基本是近景近拍,遠景遠拍,其他的只能望塵莫及,如果攝影追求的更有藝術感,更有層次感,更加突出主題等等,手機就別與單反相提並論了,兩者之間的曝光模式,是決然不同的。

這類問題實在沒有討論的必要。首先兩者就沒有可比性,不是一個當量的東東。其次,拍攝圖片不是只為了在手機屏幕里瀏覽用的。再次,手機與卡片機是專門為非專業拍攝者設計的,有個別時候直出的圖片看上去可能會比單反相機拍攝的好,但是經過ps加工以後差別就不是一點點了。

我這里在斯里蘭卡最南端海濱酒店用單反相機與華為手機同時拍攝的圖片,可以清楚的看出細節差別有多大。

上部手機圖片,下部相機圖片。

⑶ 景區里國人大多都是單反,為何外國遊客只是一個手機隨意拍呢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嘲笑自己。因為在前不久自己剛好買了一個單反,還發了自己不少的錢呢。可是這個單反就沒有用過幾次,在景區內我們大多能夠看到國人都會帶一個專門的相機去拍攝照片,而外國的遊客只是隨意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一種現象呢?

我想說的是我們國人比較趕潮流吧。看到周圍的朋友都有單反了,自己怎麼也想買一台,可能更多是由於攀比心理吧。不知小夥伴有沒有發現中國人出遊,更多的是希望留下很多的攝影資料,背著沉重的相機包到處跑,遊玩回到家裡可以和更多的人炫耀說自己去過哪裡,有多少到此一游的遊客照。

所以說現在自己去每個地方遊玩的話,都不帶單反相機了。手機照樣是可以記錄美好瞬間的。

⑷ 求助:單反拍攝視頻為什麼會有手機干擾音如何避免這種現象

手機有干擾是很正常的,因為你的手機無時無刻不在收發無線信號;
1、互相離遠點,減輕干擾;
2、換一台其他品牌手機;
3、把單反用純金屬外殼包裹(不接觸)

⑸ 為什麼許多職業攝影師用手機攝影的時候特別喜歡用iphone而不是華為

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但是平時拍照比較多,你簡單說一下自己的使用體驗。

我自己個人也是傾向於用蘋果拍照的。

現在手裡的話是有4台手機,一台蘋果7p一台,蘋果6一台魅族一台OPPO。

說一下用起來的體驗吧。

現在的安卓機,用來拍照,尤其是拍人的時候會把人拍得特別好看,是因為他們的攝像頭已經自動添加了一個美化的功能。照片兒看起來的話會更加的柔和一些。

用蘋果拍照的話,細節表現的會更好一些。

如果只是用來自拍或者是拍一些靜物的話,我會選擇用安卓機進行拍攝,但是如果是要後期進行修圖的話,我會寧願選擇蘋果6,也不會選擇用一台安卓機,並不是說安卓機拍出的照片不好看。而是蘋果的攝像頭拍出來的照片還原度更高一些,更加方便我後期進行修圖。用蘋果拍出的照片,我可以用後期修圖的方式做到,把光線調得更柔和一些圖片進行美化,達到安卓機的效果,但是我如果用安卓機拍攝出來的話,很難再把它還原成最真實的樣子。

我不是攝影發燒友,但是酷愛拍照,特別是生活中記錄一些小孩成長的經歷和一家人的溫馨場面。

這里說一下自己的感受(我一直用iPhone手機 老婆用華為)

本人從事手機行業的,有10幾年了。也用過不少手機。

iPhone手機這個品牌從喬布斯開始所追求的都不是拍照啊等等這些方面的,只是進幾年隨著其他品牌手機的崛起和消費者對手機的體驗上,iPhone才被迫的研發了一些應對措施。

iPhone手機拍照來說,照片和視頻優化的更真實,色彩沒有渲染的像其他手機一樣靚麗。iPhone手機拍照講究的就是色彩,畫面的真實感。對於一些專業的攝影師來說他們要的效果就是真實感,而不是通過技術處理渲染出來的質感。

這里不光是華為還包括三星 我們熟悉的小米,OPPO,vivo等品牌。這些品牌的手機基本都是滿足我們普通用戶需求所進行的優化渲染。

以下是國外的一些機構對華為P30PRO,iPhoneXS,三星S10對拍照的一個綜合排名:

大概意思是:後攝像頭第一華為 第二iPhone 第三 三星 前攝像頭:1:iphone 2:三星3:華為

從上面拍攝圖片來看的話 iPhone相機拍攝出來的顯得畫質更真實一些,我們華為的渲染處理的更好一些。

以上是個人觀點,那些不足的歡迎大家評論留言,共同學習。感謝閱讀

作為一名攝影發燒友,同時也喜歡用iPhone來拍照,以個人的看法,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雖然現在安卓手機的AI、雙攝等單一技術比較強大突出,但iPhone在色彩還原、畫質、寬容度、演算法調教等綜合性能方面還是比較平衡比較強的,比較符合職業攝影師的需求。畢竟那些AI自動優化出的照片不太受職業攝影師喜歡,就跟攝影師們用單反相機喜歡用RAW格式拍攝原始照片類似,因為後期創作這個東西攝影師想要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進行。

從iPhone第一代推出開始,蘋果公司就將手機攝影作為其重點研發的項目之一。雖然這兩年安卓陣營中有一些在攝影方面比較吸引人的產品,但是在iPhone4到iPhone7這幾代產品中,蘋果手機由於其在攝影方面良好的表現,前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

蘋果具有強大的生態,這一點毋庸置疑。不管是傳輸還是視覺上,都有比較完善的生態支持。另外,很多攝影方面的app都會優先發布IOS平台,給攝影師們無限的後期創造空間。

從第一代iPhone問世的2007年開始,由Kenan Aktulun創立的iPhone攝影大賽(簡稱IPPA)每年都會舉行。12年以來,IPPA成為了蘋果手機在攝影領域最好的民間宣傳榜樣。IPPA比賽不僅幫助蘋果宣傳了iPhone的拍照功能,同時還獲得了全世界用戶的認可。

最後放一張flickr攝影社區統計過的數據,使用iPhone手機攝影的用戶最多,是唯一超過相機的手機品牌。

對於這個問題,你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互動交流!

我是JV視界,專注於攝影

歡迎關注與交流

當你真的認為華為在攝影方面全面超越iPhone的時候,只能說,要麼是你不懂攝影,要麼就是被參數忽悠了。


華為手機,以目前拍照最好的P30 Pro機型來說,在夜間拍攝,變焦能力,高感等方面確實已經超越了iPhone,但就拍照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白天光線充足的環境下,其實與iPhone依然有差距。


當然專業攝影師在選用手機作為拍攝器材時,原因還是多方面的。


我們都知道,蘋果自從建立移動互聯網以來,一直在強化發展和鞏固生態建設,像iPhone、iPad、MacBook等設備都可以通過icloud和AirDrop實現非常快速的照片傳輸,這讓生態鏈構建的非常出色。

專業攝影師對後期的要求非常高,也就是說他們需要藉助更多的軟體來進行後期處理,那麼設備之間的鏈接就變得風險重要,同時,蘋果具備最完備的後期軟體和調校能力,這使得蘋果在軟硬體兩端的優勢非常明顯。

雖然華為也具備手機與筆記本設備的快速傳輸功能,但很多攝影師都習慣用Mac系統來進行後期,這就造成了跨平台的問題。


其實蘋果手機從問世的時候開始,拍照方面就一直處於行業中最前列的水平,很多人說蘋果一直在沿用1200萬攝像頭的方案是一種落後,恰恰相反,蘋果在1200像素的應用上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反而現在很多安卓廠商在用的,其實恰恰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參數騙局。


手機攝影發展到今天,感測器一直受到手機尺寸的制約,始終得不到真正十足的進步,華為P30 Pro使用的索尼感測器尺寸為1/1.7英寸,相較於這個相機,這個感測器尺寸實在小的可憐,是早期攜帶型卡片機採用較多的感測器尺寸,在這么小的感測器上,使用4000甚至4800萬以上的像素,依靠的僅僅是縮小像素尺寸,這種高像素實際上只是名義上的高像素。

如果了解相機的人不難發現,很多專業級單反在半畫幅和全畫幅的相機上也僅僅採用一千多萬或兩千多萬的像素,但拍攝出來的照片卻能夠提供商業使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底大一級壓死人,對攝影器材而言,感測器的尺寸遠比像素重要太多。


在這樣的參數堆疊下,有很多人在對比蘋果和一種安卓機型後發現,在正常的拍攝場景下,iPhone的拍攝素質依然很高。尤其是在白平衡、色彩還原等方面,依然在業界處於領先水平,當然,這一切離不開蘋果多年在色彩調校方面的功力,具備同樣特點的,還有在屏幕方面的調校能力。


不得不說,現在的手機攝影,因為被早期第三方軟體所影響,越來越多的廠商在自己的原生相機裡面加入了非常多誇張的濾鏡和演算法,導致拍攝出來的照片失真非常嚴重。有些廠家為了顯得自己家的照片更加清晰銳利,甚至在演算法中拉高了清晰度,使得出片顆粒感重,有些則為了討好眼球,將飽和度調校的比較高,使得色彩過分誇張艷麗。


而iPhone一直只追求在原生拍照中的還原度和真實性,利用動態拍攝技術,讓攝影師在拍攝的一瞬間有更好的照片選擇權,既然在這個尺寸下做不到如專業相機的高畫質,那麼就盡可能做到如專業相機的高還原。


攝影師無論在後期調校進行了多少工作,但在拍攝階段都是力求高度還原的,這也是為什麼從來沒有專業相機在討好眼球這方面做演算法,專業相機也是盡可能的提高拍攝的精確度和可操作性。總會在追求更精準的曝光、更出色的白平衡、更快速准確的對焦系統、如何提升CPU處理照片的速度以及更便捷的操作等。從這點上,iPhone的追求更像專業相機,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後期的事留給拍攝者充足的空間。

做為攝影師也是使用iPhone的我來回答一下你這個問題吧!

為什麼攝影師都誰喜歡使用iPhone呢?有以下幾點

一,更加真實的色彩

作為攝影師來說顏色是否准確是非常重要的,我曾經也用過華為,小米,魅族等一些品牌的手機,但是最後依然選擇了使用iPhone。因為其他牌子的手機對於我來說顏色的偏差都是令我無法接受的。蘋果的色彩管理是目前華為所做不到的。因此我使用mac修的圖片我在iPhone上觀看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差別。


二,蘋果生態鏈

蘋果的設備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其生態鏈的完善,當習你慣了使用airdrop在電腦和手機的傳輸以後你再換到其他手機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辦了。彷彿世界都黑暗了。當你使用的手機和電腦都是蘋果時這時候你的工作效率能大大的提升。

三,iPhone攝像頭

作為攝影師來說雖然在正經的拍照時我們會使用到相機去拍攝。但是平時記錄生活依然是使用手機方便,雖然華為在一些方面確實比iPhone來的優秀,比如p30的長焦,超級夜景模式都是我羨慕的功能,但是我更願意使用蘋果來拍攝,華為在原生的相機之中加入了ai讓拍照變得更加便捷,可是那鮮艷的色彩卻讓我難以接受。相比於iPhone來說它拍攝的照片更加的真實,顏色也更加准確。

四,獨有app

有許多的app都是率先在ios系統上發布的,特別是對攝影師來說,許多關於攝影的app在安卓端都會被閹割,功能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適配安卓以後也會經常出現bug。

華為和蘋果拍出來的照片我覺得是完全兩種風格!蘋果拍照和系統更適合辦公,拍色板給客戶基本上沒有色差[靈光一閃]華為拍的照片養眼適合發朋友圈!以下照片來自mate20pro

iphone的相機演算法不是一般手機所能媲美的。

14年前後,我用的國產1300萬像素照相和iphone800萬像素對比了一下,結果被完爆!

尤其是在光線不好的室內,iphone基本上沒有噪點,但是國產的都有噪點,在室外還好點。

還有就是,到目前為止,國產手機拍的花,草,出來的成片總感覺有點假,但是iphone拍出來的基本上看不出來。

雖然這幾年各大廠商一直強調相機的演算法,並有所謂的權威機構評測排名,但還是差強人意!

我並不是崇洋迷外,外國的月亮就是圓等等,手機就在那裡,你們可以去試試,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好了!

就像雷軍說的,蘋果是一個偉大的品牌,是值得我們這些國內手機生產商去學習的!!

你的這種統計有什麼數據根據嗎?我怎麼沒有發現呢?

做為職業攝影師,用什麼手機拍照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因為,他既然是職業攝影師,用手機拍照那就是可有可無的了,手機不是他的主要拍照工具了。

做為職業攝影師,他對於攝影的要求是嚴格的,嚴謹的,也是苛刻的。從現在情況看,相機依然是他的攝影的主要拍攝工具。他對拍攝的光線,構圖的方法,色彩的運用,都會經過嚴格的思考和把握,所以,不會輕意放棄相機而使用相機拍照的。就是我這樣的業余攝影愛好者,雖然我的網名叫手機攝影,但在外出采風拍照時,也還是要使用相機拍照的。手機只能是輔助工具而己。

做為職業攝影師,用什麼品牌的手機拍照那是他自己的愛好,我們不是某一品牌拍照手機的代言人,用什麼手機拍照是他們的自己的事,但可以肯定的講,不是題主說的那樣,職業攝影師都喜歡使用某一個品牌的手機攝影,而不喜歡另一品牌的手機攝影。在我的周圍,攝影師們用的手機攝影也是不一樣的,既有蘋果又有華為,既有三星還有諾基亞。

智能手機初期確實是這樣的,那時候無論聽音樂還是拍照片,iPhone都有著其他手機完全無法比肩的水準,但是現在,iPhone在庫克手裡越來越秉持利潤第一和最大化原則,iPhone的攝像頭在水準上已經逐漸被國產手機拉走了一定距離,攝影師們用手機拍攝的時候大多數首先會想到華為,其次小米,ov也有幾款拍照不錯的產品,這些優秀國產手機產品最大的特色是使用更大面積的感光元件,而蘋果在這方面一直堅守成本原則。圖片是一些我用mate30p拍攝的照片,國產手機的拍攝能力已經很強。

首先,我懶得整理文章內容什麼的了,就直接回答:

一、劃重點:

2、iPhone和華為

二、原因解析:

1、市場方向分析:

iPhone和華為走的路線不同,iPhone憑借著優秀的多年鏡頭和系統的調教能力,可以說有非常高的專業標准了,華為在P9時代引入了徠卡認證,這個認證,頂多就是給與認證,但是並不是給你提供技術(反正我收集到的是這樣的數據,表達能力差,諒解,如果說錯了,略過),主要就是讓消費者簡單就能打到日常使用效果,相比其他品牌,德味照片的確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也因此獲得了一致好評(在普通消費者市場中)。

2、使用分析:

大眾消費者,沒有過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都只要能一按拍照按鈕就能得到一張期望的修正過的好看的照片,所以我可以認為這方面的功能,安卓陣營里德味效果的華為手機,就有了決定性優勢,而iPhone,追求真實,所以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更多的軟體操作先達到一定的美化效果,比較繁瑣,而且對於想得到關注度多的人來說,沒什麼太大吸引力,這也就給人們造成了一定的假象:華為手機大家都說拍照很好,所以必須選華為啊。但是請往下看:

3、需求分析:

但是奇怪的是安卓手機提供了相對開房的操作許可權,可以用專業模式達到一定的專業級拍照要求,但是,受限於優化能力,無法有效發揮硬體優勢(特別是像素方面的領域),從專業角度來說,是有一些標准要求的,所以對比iPhone,專業領域更受歡迎,因為其擁有完善的協調處理系統。

最後補充:兩個品牌受眾面不同,都有獨自擅長的領域,往後的王者,就看各自能力,沒必要去糾結。

分享我的華為拍照!

⑹ 為什麼相機上安裝手機

你是問為什麼手機上安裝相機嗎?
手機隨身攜帶,是想要隨時隨地都拍出好照片吧。
沒有相機的手機也還是有人要,只不過是多了一個功能而已,算是噱頭吧。

⑺ 為什麼有的人拍出來的照片,可以看到自己全身,手裡還拿個手機,這是怎麼拍出來的相機里可以設置嗎

對著鏡子拍,然後用軟體調整,變成鏡面背面照片,也就是翻轉180°就行

⑻ 為什麼單反還沒手機拍的好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基本上現在能拍照是一台手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功能。也就讓人們更近距離的接觸到了以前很高大上的攝影。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不滿足於手機拍照,紛紛去買更專業的攝影設備如單反相機、微單相機等。但是很多攝影新手才拿到單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第一感覺就是怎麼還沒有手機拍的清晰。這是很讓人沮喪的,於是大家就開始去找各種學習資料來惡補攝影知識,結果由於拍攝實踐的少,學習的這些攝影的理論知識也是一知半解,仍然還是拍不出滿意的照片來。

圖1

福克斯 運動從此更智能
廣告
福克斯 運動從此更智能
我們今天不講解光圈、快門、ISO感光度、白平衡等攝影基礎知識,因為這些知識網上汗牛充棟,到處都是。而是來給大家剖析為什麼攝影小白拿到單反相機才開始拍出來的照片沒有手機拍出的效果好。讓大家知道原因後,能更容易走進攝影的大門。

圖2

手機拍照,我們都是拿起來就拍,既不需要考慮拍攝參數的調整,也不會考慮光線強弱的變化。所以在我們第一次拿起相機的時候,不懂一點攝影知識,就先不要去考慮怎樣拍出讓人側目的照片。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練習怎樣用單反相機把照片拍清晰,拍出和手機拍攝效果差不多的照片。

圖3

用手機拍照,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中拍攝出來的效果要好於弱光環境下拍出來的效果。所以,初用單反相機拍照要選擇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中拍攝。運動題材的拍攝要難於靜止題材的拍攝,拍攝題材以拍攝靜止不動的題材為主。

圖4

手機的拍攝鏡頭是固定的,這樣我們拍攝時要想突出主體,就要走近拍攝主體,要想拍攝更大一點的場景,就要遠離主體。但是現在我們購買的單反或者微單相機,配備的相機鏡頭基本上都是變焦鏡頭,這是相機廠家為了我們購買的相機能適應更多場合而特意配置的。但這對我們攝影新手來說,最好不要使用變焦鏡頭中的各種鏡頭焦段來拍攝,因為對於攝影新手來說,由於攝影知識的匱乏,不同焦段拍攝出來的照片差別在哪裡並不好區分。所以就很有必要固定一個鏡頭焦段來長期練習拍攝,與手機拍攝時一樣,要突出主體就走近主體,要拍攝更多場景,就遠離主體。這里我推薦的鏡頭焦段是50mm鏡頭焦距,因為這個焦段是最接近人眼觀察。

圖5

常常看到很多攝影教程上說要想拍出來的照片專業就要使用手動模式拍攝。我覺得這是一種誤導,不錯,相機的手動模式,是可以完全按拍攝者的意願來隨意設置拍攝參數,但是這對於拍攝新手來說,由於缺乏拍攝經驗,把握不了完全由自己來設置拍攝參數的尺度。所以說相機的手動模式是比較難於掌握的一種拍攝方式。不建議新手採用。其實相機上的每種拍攝模式都是有各自的特點,只要用好了,拍出來的效果是一樣的,不存在孰優孰劣之分。

圖6

拍攝靜止的題材,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推薦選擇的拍攝模式是光圈優先模式。選擇F8的光圈值(這是單反相機中成像質量比較好的光圈值)。ISO感光度選擇100(感光度越低成像質量越好)。通過這樣的設置,在同等條件下拍攝,單反相機拍攝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差於手機拍攝。

圖7

前期要這樣來練習,使用固定的焦段,固定的拍攝模式,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中拍攝靜止的題材,然後隨著攝影知識的掌握,再慢慢的嘗試調整相機參數,並對比拍攝的照片效果。通過這種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我想攝影新手要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來不是什麼難事。

熱點內容
中年男人冷漠妻子為什麼 發布:2025-07-04 12:01:41 瀏覽:157
小米為什麼干不過美的 發布:2025-07-04 12:00:53 瀏覽:605
泳池水為什麼會有顏色 發布:2025-07-04 11:59:28 瀏覽:850
我的電腦為什麼老是滴滴響 發布:2025-07-04 11:38:50 瀏覽:91
為什麼電腦視頻畫質不清楚 發布:2025-07-04 11:34:11 瀏覽:42
寶寶斷了奶老要吃東西為什麼 發布:2025-07-04 11:19:15 瀏覽:261
胃腸炎為什麼總是晚上疼 發布:2025-07-04 10:58:31 瀏覽:739
為什麼可口可樂能賣得那麼便宜 發布:2025-07-04 10:49:11 瀏覽:604
小米六x耗電為什麼那麼快 發布:2025-07-04 10:39:30 瀏覽:836
為什麼生孩子會長大 發布:2025-07-04 10:29:54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