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相機為什麼拍的不比手機清楚

相機為什麼拍的不比手機清楚

發布時間: 2022-12-28 07:47:07

㈠ 微信相機拍照為什麼沒有手機上相機拍攝的清晰

㈡ 為什麼感覺單反拍照沒有手機拍的好看

拿一組手機片來比比看

現在手機拍照的能力真是越來越強了,尤其是在頂級的旗艦手機的拍照能力,就算在暗光的環境下也有很不錯的表現。加上現在的三攝四攝的手機,他們的廣角長焦的拍攝能力也非常不錯,再加上每一台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其實都用AI幫你做了後期。

而相機只是把拍到的數據記錄下來,讓攝影者有更大的後期空間,即便相機用了JPEG格式來拍照片,相機的後期是沒有手機那麼討喜的,相對保守。現在的一些相機加入了美顏功能,這也是相機廠商在向手機廠商學習迎合市場。

手機拍照主要是讓消費者可以馬上看到拍出來的照片就很好看,所以手機就直接用AI把你所想要的好看的照片直接後期給你。而相機不是,相機是需要你在拍攝之後還要進行後期處理,在後期的時候,把你想要表達的畫面用自己的後期表現出來。

其實相機是一個創作工具,所以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只是創作的前一部分,只是個半成品。所以一眼看下去,會感覺手機拍照比相機拍照好看。

現在的單反確實沒有什麼優勢啦,大部分單反傻大粗重,成像質量也不太好,現在微單可能有超過單反的可能,最典型的就是富士,松下,成像質量非常的好,手機現在更利害,一億像素不得了啦?

微單松下ZS200拍照的,請欣賞

因為手機拍攝的照片都是根據手機屏軟體演算法上校正後的調教照片,單反是純原始照片。

無論人像還是風景,或者商品靜物,單反拍照只會越來越專業,精細化,手機只能是日常生活拍攝足夠,但是稍微要求高點,就不行了。我舉例下面幾個方面說說手機照片都弱點:

1.手機照片,一般僅僅可顯示於小屏幕電子屏上,顏色清晰度尚可,若大屏或轉做其他用途,則無法勝任。別看手機照片原圖三四m大小,其實都是手機演算法的後期硬推畫的,真正成像還是需要感光晶元和鏡頭等硬體支撐的。所以手機照片應用范圍很窄,僅僅可以手機瀏覽。

2.手機照片因硬體所限,照片的寬容度非常狹小,給後期可再修圖的餘地很小。舉個簡單栗子,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剛需照片證件照,如果手機拍攝,無法做到列印出的照片發絲及眼眉清醒,總是呈現迷糊狀態,這還要考慮手機在光線很好的情況下拍攝。所以寸照手機拍攝都很難達到代替專業單反的作用,更別提其他稍有要求的拍攝需求了。

3.手機拍照,一般都是不可控光下,隨意拍攝需求低的照片,這樣,手機拍照則只能局限於生活日常記錄的照片,或者無需求類照片。一旦需要拍攝布光的特定主題照片,手機拍攝可控性就差太多。

4.雖然現在手機鏡頭有三攝四攝,但顯然遠遠不夠日常中稍有要求的拍照。手機鏡頭數碼變焦其實只是軟體演算法的放大縮小。和單反的微距,廣角,長焦鏡頭下所拍的照片,不可同日而語。

5.手機拍攝速度遠遠不如單反相機的可變性和應用力。這個單反優勢更明顯。

總之,手機拍攝照片,可以理解成一種高級的便攜的攝像頭。但要代替單反說不可能的。只能說代替的是,過去沒有攝像頭時期,人們想要記錄生活只能買的那種傻瓜相機。

最後奉獻一組我相機拍的皮卡晨

為什麼感覺單反拍照沒有手機拍的好看?

單反和手機在拍照方面,沒有可比性。

手機拍照,上手快,拿起來就拍,拍完就能看,照片天花板較低。

單反拍照,上手慢,最好能後期,照片天花板較高。

如果感覺單反拍照沒有手機拍的好看,大概率是使用單反者是初級入門。

分享幾張手機無論如何也拍不出來的照片吧,供參考。

回答完畢。

哪個手機能比?

手機拍攝的照片確實養人眼球,色彩飽和度很豐滿,又具備大廣角是單反的有利補充,尤其是攜帶的便利性,更是大多數人的拍攝利器。而單反的長焦變焦使得遠距的拍攝主體,簡單、輕松的躍入眼簾,更能通過單反的技術性能優勢,把司空見慣的物體和自然現象營造成惟美的畫卷。應該說手機和單反,都在走各自的技術道路,稍加時日、手機焦距將會有所突破,像素將還會提升,為沖印高清大畫幅成為可能;而單反也會在現有基礎上,變得小巧,更人性化。總之、兩種攝影器材都會異彩紛呈,為豐富人們的多彩生活助力。

不要拿相機和手機的拍照功能比,其實兩者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不存在哪個好哪個不好的說法。單純拿照片來說,手機的拍的照片確實比相機拍的照片討人喜歡。手機拍照的優點是便攜快捷,缺點是後期空間小。相機呢,拍照是七分前期,三分後期。前期是譜曲,後期是演奏。如果用照片的用途來說,只是發朋友圈,記錄生活,那麼手機拍照就足夠了,如果是列印大型的海報,商業類攝影之類必須要用相機來拍照。再者,一張好的照片不只是看畫質,更重要的是看用光。一張好的照片,取景,曝光,虛實,構圖都很重要。至於照片的好壞,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第一張手機拍的,二三單反相機拍的。如果手機拍照只是發發朋友圈也還將就,不否認手機的方便性,但手機拍照的局限性非常強,手機基本是近景近拍,遠景遠拍,其他的只能望塵莫及,如果攝影追求的更有藝術感,更有層次感,更加突出主題等等,手機就別與單反相提並論了,兩者之間的曝光模式,是決然不同的。

這類問題實在沒有討論的必要。首先兩者就沒有可比性,不是一個當量的東東。其次,拍攝圖片不是只為了在手機屏幕里瀏覽用的。再次,手機與卡片機是專門為非專業拍攝者設計的,有個別時候直出的圖片看上去可能會比單反相機拍攝的好,但是經過ps加工以後差別就不是一點點了。

我這里在斯里蘭卡最南端海濱酒店用單反相機與華為手機同時拍攝的圖片,可以清楚的看出細節差別有多大。

上部手機圖片,下部相機圖片。

㈢ 為什麼手機和相機拍出來的不一樣區別在哪

對比使用手機和相機很多人都會發現,無論是拍外景還是拍人像,人們都會覺得手機和相機拍出來的效果不一樣。這是因為手機和相機的鏡頭不一樣,仔細研究其實就會發現手機和相機有不同的拍攝范圍和不同的焦距,於是拍出來的效果也不同。這就導致相同的參照物在分別在手機和相機中,高矮胖瘦、氛圍感和解析度外人眼中都不相同。

㈣ 為什麼手機拍照很模糊

手機拍照模糊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請您保持攝像頭和激光感測器不被遮擋:
如果手機後置攝像頭拍攝的照片或視頻模糊,可能是攝像頭鏡頭或激光感測器被異物遮擋。
覆蓋後置攝像頭的保護膜(含透明保護膜)可能會影響其性能,在弱光條件下拍攝時導致鏡頭耀斑、重影或模糊。
如果設備使用激光對焦、TOF感測器對焦、3D深度感測器測量拍攝距離,那麼保護膜、三方保護套或其他遮擋物可能會干擾感測器。導致相機將無法正確對焦,圖像模糊和不清晰。使用相機前,請撕下攝像頭保護膜(含透明保護膜),並用軟布清潔鏡頭和感測器,使用華為官方保護套。
備註:您可以在官網或我的華為APP搜索對應產品型號,查看對應規格參數>後置攝像頭參數。
2.請檢查相機是否可以正確對焦:
如果相機距離您拍攝對象太遠或太近,圖片和視頻可能會模糊。
請檢查相機是否可以正確對焦。例如:拍攝遠處照片時,輕觸取景框,聚焦在遠處的物體上。拍攝特寫鏡頭時,請將手機距離被拍攝物體至少10厘米,輕觸取景框對焦,不要使用變焦。如果取景框中的圖像在此過程中變得更清晰,則意味著設備的相機可以正確對焦。
如果相機可以正常對焦,但圖片和視頻仍然模糊不清楚,請在下面找到不同的場景和解決方案。
如果相機無法正常對焦,請您備份好您的重要數據,攜帶購機憑證前往華為客戶服務中心尋求進一步幫助。
3.請確認對焦完成後再拍攝:
建議您在拍照時用手指點擊拍攝主體手動對焦,並且在對焦框消失之前不要點擊快門按鈕,因為這表明相機仍未完成對焦。
如果您在拍攝視頻時點擊取景框,相機將鎖定焦距,以避免移動設備以更改場景或位置時圖像不清晰或不穩定。您可能需要再次觸摸取景框才能手動重新對焦相機。要讓相機自動對焦,請在拍攝視頻時避免觸摸取景框。
建議使用默認變焦倍數使用高倍變焦拍照時,手機將切換到數字變焦,相機對輕微的移動都會更敏感。因此,圖像可能會顯得模糊。建議降低變焦倍數或使用默認變焦倍數(取景框右側變焦
條上實心白點為默認變焦倍數)。
4.請您保持穩定拍攝:
如果您拍攝對象移動得很快,或者拍攝過程中手機不斷移動,相機將無法正常對焦,照片或視頻可能會模糊。建議您拍攝過程中請穩住手機,必要時使用三腳架。
如果您試圖捕捉移動物體,請按住快門按鈕拍攝連拍照片,然後選擇最佳照片。連拍僅在解析度設置為20 MP或更低時可用。
5.您可以適當移動拍攝距離:
由於景深較淺,某些手機相機在拍攝特寫照片時可能無法正確對焦。
使用大光圈鏡頭可以讓更多光線進入,但它們景深較淺。使用此類相機時,請確保拍攝的物體距離手機至少20厘米(8英寸),並且位於取景框的中心。
如果您的設備支持超級微距模式,在使用時請保持手機與拍攝對象距離在2.5-10厘米。
6.特殊相機模式拍攝技巧:
在夜間模式、流光快門模式下,相機拍攝曝光時間較長,因此相機或拍攝對象的任何移動都可能導致照片或視頻不清晰。拍攝過程中請保持手機穩定,必要時使用三腳架。
大光圈或人像模式會自動模糊背景,使被攝體脫穎而出。這種拍攝模式下的背景模糊屬於正常現象,請您放心使用即可。
如嘗試以上方法後仍未解決問題,請您備份好您的重要數據(QQ、微信等第三方應用需單獨備份),攜帶購機憑證前往華為客戶服務中心尋求進一步幫助。

㈤ 為什麼好多相機拍的照片還不如手機清晰呢

相機拍的照片有時不如手機拍得清晰,許多情況下,是相機設置參數問題或拍攝技術水平問題。
具體原因如下:
1、拍攝參數的設置問題。
主要體現在~光圈、速度、焦段、景深、iso、白平衡的這些參數,沒有適應場景的光線及對焦的景深。
2、拍攝技術水平問題
主要體現在~手持相機的平穩程度、對焦點的位置、自動或手動對焦時候的精確度。
因為單反相機的專業成像構成原理及製造,導致了從機身的結構,到鏡頭的多重摺反射原理,都是以專業品質來實現成像的,即使是很普通的鏡頭,正常拍攝後的成像,也會高於現在的手機拍攝成像質量。
在許多的情況下,手機拍攝的照片,在手機屏幕上面看到是清晰的,但是,只要是放大後,就在細節或局部上面,清晰度遠遠不能和單反正常拍攝的照片相比較。
單反拍攝需要注意的事項:
1、了解相機的基本要素,光圈-大光圈和小光圈,快門-高速快門和慢速快門,ISO-高ISO和低ISO,白平衡-天氣不同光線不同情況下的使用。
2、使用相機的時候,不是很熟練時候,盡量不要使用手動對焦,因為技術還沒有完全達到那個程度,或者是因為目鏡適應眼睛近視的調節沒有調整合適,而導致拍攝出來的照片是模糊的。
3、端穩相機,保持拍攝時候的穩定,也是保證拍攝出來的照片清晰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4、及時清理鏡頭表面的污染或灰塵。
5、保證被拍攝物體的穩定性或者在移動時候的同步性。
做到以上這些,就絕對可以保證相機的成像,高於手機的拍攝成像

㈥ 手機相機拍照模糊不清什麼原因 手機拍照模糊的三個原因

1、手抖

如果手機的像素足夠清晰,按道理講,拍出來的照片應該清晰無比,但如果拍攝出來的照片模糊不清,最後可能的就是拍攝者在按快門的一瞬間,手出現了抖動。

出現這種情況時,可以使用手機對著其他的景色進行拍照,如果清晰度較高的話,基本可以確定是手抖原因造成的。

只要在下次拍照按快門之後,手保持1~2秒靜止不動的狀態,拍攝出來的相片就不會模糊不清了。

2、未對焦

現在的手機都是智能曝光、對焦的,但在拍攝一些特定場景時,需要手動觸摸屏幕進行對焦,如果不進行手動對焦,那麼拍攝出來的相片可能會主次不分,出現模糊的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著急,可以查看一下手機關於自動對焦的拍攝,將其打開,然後在拍攝照片之前,先用相機取景,然後使用手指觸摸景色焦點,這樣拍攝出來的就會清晰很多。

3、貼膜

有部分用戶比較心疼自己的手機,在給手機安裝防護外殼時,順便給手機的鏡頭也貼了一個膜,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對鏡頭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但實際上也會影響手機相機的性能。

一旦這層膜磨損或被刮花,那麼拍攝出來的照片就會模糊不清,哪怕膜的質量特別的好,但它畢竟與手機相機鏡頭不是一體的,也必然會導致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清晰度下降,看起來有些模糊不清。

遇到這種情況,直接將保護膜撕掉即可,雖然鏡頭很嬌貴,但也沒有嬌貴到這種程度,過度的保護是沒必要的。

㈦ 科普:為什麼手機明明像素很高,拍出來的照片感覺還是不如相機

相信許多朋友都有一個困惑,最近幾年手機的像素越來越高,從4800萬到5000萬到6400萬像素甚至1億像素,明明像素這么高,但是拍出來的照片,為何還是感覺不如2000萬像素、甚至1200萬像素的微單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清晰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照片的畫質和清晰度,與「像素」的關系。

像素越高越清晰、像素越高畫質越好——這個說法已經成為了許多朋友腦海裡面的固有印象。而實際上,像素這一名詞,指代的只是畫面尺寸,例如4000 x 6000的解析度,就是典型的2400萬像素。

我們可以用畫框來比喻,4000 x 6000是這個畫框的尺寸,但是這幅畫清不清晰,還要看你用的顏料,你在這幅畫上用了多少的色彩、墨水,相當於照片中的進光量,這個就和 感測器底面積 相關了。

感測器底面積越大,進光量越大,畫面自然就更清晰了。小尺寸的感測器,為了獲得和大尺寸感測器同樣的進光量,有一種途徑,就是拉長快門時間,雖然我感測器小,但是你曝光1秒,我曝光2秒,那咱們的進光量是不是就差不多呢?

在感測器畫幅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這鍾方法是可行的。例如M43畫幅的相機,感測器比全畫幅小,但是通過變態的防抖,可以手持拉更長的快門時間,來獲得媲美全畫幅的進光量。

但是放到手機上,大家知道手機的感測器底面積,和相機全畫幅的差距有多大嘛?

手機上現在最大的感測器也就1英寸,上面還有M43、APS-C才到全畫幅。1英寸感測器是手機上的天花板,但是相機上的下限。

這種情況下,手機可能要拉10秒的快門,進光量才能和全畫幅的1/50秒快門下相媲美。

手機手持10秒快門,自然是不切實際的。

這也導致手機的進光量明顯不如相機,當然,手機廠商自然也有解決方法。

那就是「計算攝影」,硬體比不過,我用演算法來彌補嘛!多幀合成,多幀降噪一用,手機也能拍出很純凈的夜景照片。

但是計算攝影,也使得拍出來的照片「數碼味兒」很濃——就是攝影圈常說的一看就是手機拍的。

例如iPhone13飽受詬病的銳化問題,就是過度計算攝影的影響,用戶想關閉都關不了。

小底的天生硬體限制,加上過度的計算攝影,讓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清晰度和畫質不如相機。

玩過攝影的都知道,一套頂級的相機系統,是由頂級的機身+頂級的大三元鏡頭組成,某種意義上鏡頭甚至比機身還重要。

好的鏡頭有復雜的鏡組,鏡片都有十多組,還有復雜的鍍膜工藝,來消除炫光、紫邊等等影響。鏡頭的通光量也直接影響畫質、銳度等等。

但是手機的塑料鏡片可顧不了這么多,7P塑料鏡片都算最好的了。進光量、炫光的控制,和相機上的鏡頭,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雖然現在手機上已經有了1英寸的感測器,但是與之匹配的鏡頭卻沒跟上,大家可以看看索尼1英寸感測器的黑卡7,鏡頭模組有多大。再看看手機上的鏡組有多小?

通過以上科普,相信大家已經有了答案——照片的清晰度不止和像素相關,更多的是和感測器底面積、鏡頭素質掛鉤。

如果感測器底面積不提升,鏡組不提升,手機就算玩到2億像素、10億像素,畫質也比不過1200萬像素的全畫幅微單。

㈧ 2021年了,為什麼手機拍照畫質還不如相機

進入9月後,我們將會迎來中秋小長假,緊接著國慶長假也離我們不遠了。

在假期里,不少人選擇外出旅行,沿途的風光、人文環境、當地 美食 免不了一頓拍拍拍,然後放在朋友圈裡,或者做成相冊,成為我們寶貴的記憶。

不過光用手機來拍照,真的能滿足嗎?

說句實話,還真不行,只有相機拍出的照片才能滿足要求。

為什麼需要一台相機?

相信有人會有疑惑,現在手機鏡頭越來越多,像素也越來越高,難道畫質還比不上相機嗎?

的確是這樣的,因為兩者的物理硬體之間的差別所導致的。

相機和手機,兩者的影像系統的核心部件是CMOS圖像感測器和鏡頭。其中CMOS圖像感測器的面積越大,就可以接收到更多的光線,這樣拍出的照片畫質就會更好。

但是,由於手機考慮到便攜性、如今機身越來越輕薄,所以也限制了CMOS圖像感測器的體積,目前普遍認為1英寸底的CMOS在手機上已經是極限了。而相機目前已經輕松實現全畫幅。

那麼兩者差別有多大呢?

首先在和拍攝物體保持相同的距離、鏡頭焦距、機身高度的條件下,拍攝同一組畫面,所得到的畫面大小就有明顯的差距。

假設全畫幅是整張圖片,而一寸地為紅框區域,那麼從畫面中的對比可以看到一英寸底的照片更像是在全畫幅畫面中截取了一部分。全畫幅的大寬幅在相同條件下獲得先天的優勢。而手機如果要獲得同樣幅度的畫面,或許需要拿著相機後退數十米才能解決,而相機並沒有這種煩惱。

除了取景畫面之間的區別外,在核心的畫質上目前相機依然保持著絕對領先的優勢。接著我們就通過幾組照片來進行對比。

照片全部採用了相同的參數進行拍攝,從對比的照片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1英寸底的照片畫面清晰度無法與全畫幅相比,尤其在進入高感光度後,圖片產生的噪點讓整個照片看上去非常模糊,全畫幅雖然出現噪點,但整體畫面干凈,一些細節依然清晰可見。

所以目前相機的成片質量無論在細節、高感、寬容度、色彩、景深等方面都優於目前的手機。雖然手機在成像演算法上有優勢,但物理硬體的先天不足依然無法彌補兩者之間的差距,加上相機還能更換鏡頭,一枚好性能的鏡頭不僅能進一步拉開畫質的優勢,同時在使用場景、需求上給相機帶來更多的擴展性,這也是為什麼攝影愛好者至今依然偏好專業相機的原因。

都說 時尚 是個圈,近年來的復古風潮幾乎席捲各個領域,相機也不例外。尼康Z fc微單相機採用復古外觀,向尼康經典機械相機FM2致敬。多彩皮革和金屬的完美結合,在穩重經典的基調中加入一絲活潑。而且相機本身還支持官方換皮,共有六種不同顏色的皮革可供選擇,用不同顏色表達不同的 時尚 態度。

許多剛剛開始接觸攝影的小白在選購相機時經常在微單和單反相機之間糾結,微單似乎總是給人以「不夠專業」的印象。實際上隨著技術進步,微單相機在專業性上的短板早已經被彌補。而且微單與單反相比的巨大優勢,就在於其輕便小巧的體型。尼康Z fc微單相機自重僅445克,拿著它出街拍照,輕巧方便,完全不會成為負擔。再有 時尚 外觀的加持,出門掃街絕對賺足眼球。

尼康在推出Z fc的時候,專門為這台相機設計了一款同樣具有復古特色的鏡頭,那就是尼克爾Z 28mm f/2.8(SE)。不僅輕便小巧,而且對焦靈敏,快速鎖定被攝對象。美好的瞬間總是稍縱即逝,對焦准確而迅速絕對是記錄美好瞬間的大殺器。鏡頭最大2.8的光圈,為拍攝人像提供完美虛化,中心畫質清晰銳利,邊緣過渡如奶油化開、絲般順滑。大光圈還提高了進光量,再加上相機的ISO感光度可以達到驚人的51200,大大提升了相機的夜拍能力,即使快門速度較快,也能在昏暗環境中拍攝到出清晰的圖像。拍攝夜景再也不用隨身帶上笨重的三腳架,手持夜景也足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尼康Z fc微單相機還緊跟時代步伐,不僅滿足於照片拍攝,同時對視頻拍攝也有針對性優化。相機支持拍攝4K/30p超高清視頻拍攝,其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也能在視頻拍攝過程中自動跟焦,用來拍攝簡單的生活Vlog簡直再適合不過了。相機連接電腦甚至還可以代替網路攝像頭,為網路直播提供清晰畫質。

對於這個痛點,作為微單相機界的老大哥索尼,推出了極其強大且基於人工智慧的實時追蹤功能,這項功能根據新開發的對象可識別基於色彩、對象距離、圖案和面部及眼睛信息進行高速處理,用戶僅需半按快門即可激活此功能。如今這個功能已經成功應用到了新一代全畫幅微單旗艦相機——索尼A7R4A上,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台頂級旗艦有多適合生態攝影創作吧。

索尼的A7R系列相機一直都以強大的畫質著稱,每次新品的推出可以說都在引爆著整個相機市場畫質討論熱潮,A7R4A同樣如此。此次的索尼A7R4A採用了全新的約6100萬有效像素全畫幅Exmor R CMOS背照式影像感測器,與索尼一貫出色的降噪技術相結合,能夠給我們提供在高感光度下極其優異的影像畫質。盡管高像素作為A7R系列一貫的標配,但高達6100萬也著實是讓人感到震撼。

在 數碼相機 快速發展的今天,卻有越來越多的人用回膠片相機。膠片相機拍攝的照片,能夠呈現出復古的色彩與細膩的畫質,得到更多文藝愛好者的喜歡。今天要推薦的類旁軸造型相機富士X100V,簡直是帶我夢回膠片時代,因為它無論是外觀還是「內涵」,都散發著濃濃的復古氣息,讓人愛不釋手。

超高顏值是富士X100V最先奪人眼球的特質。金屬與皮革完美結合,每一個細節都被打磨得完美無缺。復古的類旁軸造型設計更是我的心頭好,拿著它拍攝的每一張相片都好像有了時光的味道。它採用光電結合的取景方式,其中電子取景器採用全新的OLED顯示,高刷新率、高色彩覆蓋等優點,可以讓攝影者在取景器中看到更加真實的世界。

富士X100V搭配的是23mm F2.0定焦鏡頭,這樣的一支鏡頭,其實對於將自己定位為一款人文街拍相機已經非常夠用,23mm的廣角鏡頭足以容納大部分日常街拍所涉及到的場景,F2.0的光圈也足可以實現傳說中「如奶油般化開」的虛化效果。

㈨ 手機相機拍照很模糊是什麼原因

如果您使用的是華為手機,手機後置攝像頭模糊不清晰,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排查操作:
一、確保相機對焦功能正常
選擇專業模式,將相機正對拍攝主體,依據不同倍數調整拍攝距離(3X以下時保持0.5m左右,3X及以上時時保持2m以上),AF參數選擇為MF(手動對焦),通過左右來回拖動滑塊並觀察預覽界面。
1.如果預覽有清晰到模糊、模糊到清晰的變化過程,說明相機的對焦功能正常,請你按照以下情況繼續排查。
2.如果預覽界面一直是模糊的,可能是您的手機對焦功能出現異常,建議您提前備份好重要數據(QQ、微信等第三方應用需單獨備份),攜帶購機憑證前往附近的華為客戶服務中心,獲取更多幫助。
二、確保攝像頭和激光感測器不被遮擋
確認攝像頭鏡頭和激光感測器沒有被異物遮擋。保護膜、三方保護套或其他遮擋物可能會干擾感測器。在未安裝上述物件的情況下對攝像頭進行測試,以查明問題是不是由這些物件導致的。
三、確保對焦完成後再點拍攝
1.在拍照時用手指點擊拍攝主體手動對焦,在對焦框消失之前不要點擊快門按鈕,因為這表明相機仍未完成對焦。
2.如果您在錄視頻時手動對焦,相機將鎖定焦距,以避免移動設備以更改場景或位置時圖像不清晰或不穩定。您可能需要再次手動重新對焦相機。要讓相機自動對焦,請在拍攝視頻時避免手動對焦。
四、確保使用默認變焦倍數
如果您在錄視頻時手動對焦,相機將鎖定焦距,以避免移動設備以更改場景或位置時圖像不清晰或不穩定。您可能需要再次手動重新對焦相機。要讓相機自動對焦,請在拍攝視頻時避免手動對焦。
五、確保在拍攝過程中保持手機穩定
如果您拍攝對象移動得很快,或者拍攝過程中手機不斷移動,相機將無法正常對焦,照片或視頻可能會模糊。建議您拍攝過程中請穩住手機,必要時使用三腳架。
六、確保拍攝在合理的距離
由於景深較淺,部分手機相機在拍攝特寫照片時可能無法正確對焦。
1.使用大光圈模式時,確保拍攝的物體距離手機至少20厘米(8英寸),並且位於取景框的中心。
2.使用超級微距模式時,在使用時請保持手機與拍攝對象距離在2.5-10厘米。
3.使用長焦拍攝時,在使用時請保持手機與拍攝對象距離在至少2米。
七、其他特殊模式拍攝技巧
1.在夜間模式、流光快門模式下,相機拍攝曝光時間較長,因此相機或拍攝對象的任何移動都可能導致照片或視頻不清晰。拍攝過程中請保持手機穩定,必要時使用三腳架。
2.大光圈或人像模式會自動模糊背景[f3] ,使被攝體脫穎而出。這種拍攝模式下的背景模糊屬於正常現象,請您放心使用即可。
如果您嘗試以上仍然拍照模糊,請您聯系華為消費者服務熱線(950800),或者提前備份好您的重要數據(QQ、微信等第三方應用需單獨備份),攜帶購機憑證前往華為客戶服務中心尋求進一步幫助。

相關鏈接如下:寄修服務華為客戶服務中心預約服務維修備件價格查詢

熱點內容
為什麼蠟筆小新的眼睛是黑的 發布:2025-07-05 17:55:34 瀏覽:287
為什麼我一到晚上臉上就發熱 發布:2025-07-05 16:59:05 瀏覽:667
為什麼做軟體交付 發布:2025-07-05 16:27:42 瀏覽:338
買顯卡為什麼京東比淘寶貴 發布:2025-07-05 16:22:04 瀏覽:750
孩子為什麼會吃還這么瘦 發布:2025-07-05 15:17:54 瀏覽:533
為什麼電腦下載火狐用不了 發布:2025-07-05 15:17:47 瀏覽:48
為什麼海底會有奇怪的東西 發布:2025-07-05 15:14:59 瀏覽:555
為什麼到晚上就會興奮 發布:2025-07-05 14:08:39 瀏覽:939
新眼鏡為什麼看東西變小了 發布:2025-07-05 13:05:34 瀏覽:959
打發泥為什麼頭發會有白東西 發布:2025-07-05 13:04:03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