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產為什麼不帶手機
❶ 電子廠為什麼不允許把手機帶進車間
在電子廠工作,需要防止電磁干擾和對產品的影響,手機本身有輻射並接收信號,這對廠子的正常工作是有影響的。如果每個人都把手機帶進工廠,產品就會在無形中損壞甚至報廢。所以,電子廠禁止攜帶手機,也是情有可原!
電子工廠不允許把手機帶入工作區。他們有自己的理由。事實上,對你來說,在生產線上玩手機的時間並不多。一旦裝配線開始轉動,你的工作就會隨之而來,稍有疏忽就可能堆積如山。那時,你把手機忘得一干二凈。因此,對於一般工人來說,他們是否帶手機影響不大。即使他們有空工作這么長時間,他們也應該休息一下。所以,如果你想在工廠工作,就不要在車間里打手機。
❷ 為什麼手機不允許帶進手術室
所以,為了手術的順利進行,為了病人的健康,也為了醫生自己避免承擔不必要的責任,醫生們要自覺地遵守進手術室不帶手機的規定。
❸ 我的孩子快出生了,應該做些什麼准備
我的經驗: 1、心理准備,馬上就要有新生命了,新的家庭成員會讓家中的氣氛有好大改變的; 2、物質准備:嬰兒:床、被(厚薄視氣候而定)、衣物(軟軟的純棉的)尿布(大量的、柔軟的棉布質的)清潔用品(洗澡的浴液、浴盆、浴床、浴棉、爽身粉、兒童浴巾)食品及用具(在母乳喂哺前用的奶粉、奶瓶、水瓶、奶嘴、給奶瓶消毒用的可加熱的器具、褪新生兒黃疸用的白糖) 產婦:在醫院的用品:純棉的,穿脫方便的睡衣、衛生用品、洗漱用品、食品(包括補充生產時能量的巧克力、產後補元氣用的紅糖等)、圍產期保健的檢查記錄、新生兒父母的身份證明等(以備新生兒登記用) 出院回家:空氣流通的房間、能讓產婦心情舒暢和安心休養的環境、不要和嬰兒離得太遠。 下面要說的一條准備非常重要:因為生產過後的產婦心理脆弱,更需要體貼和關懷,所以希望爸爸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對嬰兒的關注,而把媽媽撇在一邊,要注意與寶寶的媽媽進行交流,兩個人可以共同照顧寶寶。 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個月內,可能爸爸媽媽不方便同時上街采購物品,所以需要在生產前將一個月內的用品盡可能買齊。但也要注意,衣物等不要買得太多。我的寶寶由於生下來的時候比較大,致使我們准備的衣物有許多都買小了,用不了多久,都被淘汰了,在最初的幾個月,孩子長得實在太快了。 以上是我生兒子時的一些小小體會,可能不全面,希望會有用處。 相信十分可愛的小寶寶一定會帶給你更多的想像不到的歡樂!
❹ 電子廠為什麼不允許把手機帶進車間
在電子廠上班,有的崗位需要穿靜電衣和無塵服,都是為了防止電磁的干擾,避免給產品造成影響。手機本身都帶有輻射,接收信號,如果每個人都帶手機進廠,那麼會在無形中造成產品的損壞,甚至報廢。所以,電子廠禁止攜帶手機,也是有情可原!
電子廠不允許把手機帶入工作區,自有它的道理。對於你來說,其實一般在生產線上,也沒有什麼時間可以玩手機,一旦流水線開始轉動,你的工作也會隨之而來,稍有怠慢可能就會堆積如山,那個時候早把手機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對於普工來說,拿不拿手機,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即使有空閑的時間,工作了那麼久,也要休息一會。所以,想要進廠打工的小夥伴們,不要想著能在車間里玩手機。
❺ 沒經驗的准媽媽進入產房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兩個孩子都是順產,那我來說說我自己的經驗吧。
先說一下什麼時候可以去醫院。我懷老大時,38周的時候,一天夜裡十二點多肚子有點陣痛,不太嚴重,因為沒經驗,也就沒拿當回事。但是總是頻繁的去廁所,大便小便。到三點多疼的有點厲害了20分鍾疼一次,這時候我意識到可能要發動了。我把老公叫醒,我老公不知所措,急得非要去醫院。 我突然想起來產檢的時候醫生說只是有點疼,沒見紅,沒破水,初產婦不必著急去醫院。如果見紅了,沒破水,疼痛間隔時間長,也不必著急去醫院。但是如果破水了就必須馬上去醫院。我那個時候還沒有見紅,所以我說再等等 。等到天亮,疼痛反而不嚴重了,但是去衛生間,發現下面有點臟臟的紅色,我覺得可能快生了。然後我洗了個澡,把待產的東西收拾一下。等待生產。一上午疼的也不嚴重,我沒太在意,到下午疼的又厲害了,十多分鍾疼一次,我把老公叫回來一起去醫院檢查。到醫院大夫說今晚可能就生了,別回家了。直接讓我去待產室待著了。
大概過了三個小時,基本上五分鍾疼一次,疼的劇烈。醫生內檢,說已經開了三指了。讓我去產床上躺著。這時候已經疼的難以忍受了。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還沒吃晚飯,每時每秒就覺得疼,我妹妹是學醫的,她說疼痛分十級,生孩子的疼基本上是最疼的級別。因為已經疼了一個下午了,體力耗費比較大,我躺在產床上,大夫不讓叫,只讓我閉住嘴巴用鼻子呼吸,不然空氣會跑到肚子里。事實證明醫生的話是對的。因為我大吼大叫,吸進去的空氣太多,生完孩子肚子仍然很大,一直放屁,一個星期左右肚子的氣才下去。
這時我媽給我送來了餃子,我忍著劇烈疼痛吃了幾個,後來三分鍾疼一次,實在忍受不住,我覺得疼的渾身都在抽搐,食物都從胃裡吐出來了。醫生建議可以喝紅牛或吃巧克力。醫生給我輸了氧氣,此時我的羊水仍然沒有破,宮口開了三指,再也不開了。醫生伸進去把羊水捅破了,以後只覺得越來越疼。大夫說有拉粑粑的感覺就叫她來。她去別的產房接生了。
羊水破了之後,大概過了不到一個小時,我就覺得有拉粑粑的感覺了,覺得陰道口堵的慌,我老公叫來了大夫。大夫說可以生了。大夫跟我說,她怎麼說我就怎麼做。 她讓我把兩個大腿蜷起來,叉開,兩個胳膊抱著大腿,大腿盡量靠近胸部,這樣屁股就會抬起來,讓我老公在前面抱住我的頭抬起來,想著拉粑粑的感覺使勁兒,但是不能亂使勁兒,宮縮的時候深吸一口氣憋住了使勁兒,不宮縮就休息一下喘口氣。有的時候大夫還喊口號,「吸氣」「使勁兒,加油」「拉粑粑,拉,拉,拉」,跟著她和宮縮的節奏使勁兒,這樣會省不少力氣。
在產床上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奮斗,終於生下了我的第一個寶寶。心情各種復雜。這樣的「戰斗」是我作為一個女人的榮譽,也是作為一個女人一生所嘗試的最痛,沒有之一。正因為如此,生產的每一個細節我都記憶猶新,給新手媽媽們一個參考。
另外關於無痛分娩,我建議大家可以嘗試,我覺得這可以讓女人更有尊嚴的生孩子。當時我大概是疼蒙了,把這事忘記了。等我想起來的時候,大夫說已經開了十指了,不建議再打了。
先來說說我的經歷,39+5去醫院產檢,上午做胎心監護,不合格說要住院,然後又說先吸氧,再做一次看看怎麼樣,後來做一次又正常了,然後又讓做個BC看看寶寶怎麼樣,結果bc羊水過少,當天直接住院了,做胎心監護,吸氧,一直到第二天,
開始打催產素,一瓶,打了一天從早上八點左右打到晚上八點左右,期間來檢查一指也沒開,早上打針之前就見紅了,然後當天一直沒有反應,直到晚上9.10點左右發現肚子有點痛,就趕緊洗了個澡,以為要發動了,結果還是沒發動,就睡覺了,想著晚上不會發作了,沒想到睡著睡著肚子一痛,聽到肚子里咚的聲音,羊水破了,我就叫醫生,我說我肚子痛,羊水好像破了,醫生來看了下,說我宮縮不嚴重,要五分鍾痛再叫醫生,就走了,大概八分鍾左右又痛,我又叫醫生,醫生過來看,又說痛的時間要五分鍾,醫生不相信我要生,我就說痛的很,醫生說,那內檢一下吧,
我說好,結果一內檢開八指了,醫生趕緊叫去產房,就走進去了,進去後全開了,但是生到一半生不動了,有點難產,醫生也一直吼我,太度很差,頭卡一半卡了一二十分鍾不出來,我也痛苦,那個醫生沒辦法,又打電話叫來一個技術高的醫生來,一來兩下就給我壓出來了,有側切,聽到寶寶的哭聲,好幸福,眼淚直流,接著壓肚子,縫線,那酸爽,真痛苦,生老大都沒這樣痛苦過,半夜三點,寶寶出生,當時只有老公一個人在陪我,他在產房門外見證了我生產的過程,急的不行了,聽到了我叫,看到了我的痛苦,真的太不容易了。
第1:控制情緒
雖然宮口全開,但是分娩還需要時間,此時疼痛感特別強烈,很多准媽媽會有種抵觸的心理,特別暴躁,控制不住想法脾氣,此時再疼也不能大喊大叫,更不能對自己的分娩喪失信心,而是應該調整心情,控制情緒,積極面對分娩。
第2:配合醫生
除了控制情緒外,還得配合醫生。分娩的時候,醫生會明確的告訴你,怎麼用力怎麼呼吸,什麼時候用力,什麼時候停止歇一會兒,想要分娩的更順利,必須要配合醫生的指揮。
第3:不要害羞
順產的時候,褲子是不能穿的,光溜溜的,這是必須的,沒必要害羞,分娩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大小便,也不要擔心,這是分娩時最常見的,醫生都已經很習慣了,對於准媽媽來說,需要把一切注意力放在分娩上,這些小事兒就別在意了。
第4:可能側切
順產的時候,如果胎兒偏大一些,或者產程太長了,為了胎兒的順利娩出,也為了防止准媽媽撕裂嚴重,醫生會建議側切,准媽媽們不要擔心,側切不僅能夠降低產程,助於胎兒順利分娩,同時還比嚴重撕裂剛容易恢復。
第5:累了要說
分娩是件體力活,特別累,有些准媽媽很快就脫力了,一定要及時跟醫生說,助產護士會給准媽媽提供准備好的巧克力,吃一點幫助體力恢復,繼續分娩。
我不知道其他醫院的情況,我是在深圳一家公立醫院生產的,生產的地方分為待產室和產房,待產室是產婦開始出現規律性宮縮等待宮口開的地方,產房是產婦宮口開到十指以上推進去接生的地方,所以說如果題主指的是推進產房, 那隻要記住一句話就可以:認真聽醫生的話。 如果題主問的是進待產室的注意事項,因為在待產室呆的時間可長可短,而且我在的那家醫院家屬不能進去,所以需要注意的東西還是挺多的。
1、帶吃的喝的
這個應該都會記得, 吃的最好帶一些比較好消化的,比如蘇打餅干或者麵包,不建議帶巧克力和威化餅,容易脹氣 。如果可以的話,到飯點了可以讓家屬送點正常的熱飯熱菜,口味清淡點就好。水的話,有些人建議帶紅牛啥的,我沒喝過,所以不知道怎麼樣, 我當時是聽醫生建議,帶了4瓶寶礦力和白開水。記得再帶幾根吸管,萬一宮縮太疼起不了可以躺著喝水。
2、帶一次性尿布墊
羊水破了之後以及生完之後都需要墊上,我所在的醫院不提供尿布墊的,所以臨時讓老公去買的,而且還買小了,這個可以事先准備幾片,稍微買大點,先救救急,如果再需要的話臨時買就行。
3、床上用的尿盆
如果宮縮太疼實在沒辦法下床上廁所,就只能在床上解決了,這個可以臨時買,萬一提前買了用不上就浪費了。
4、手機、ipad
這些通信、 娛樂 用的私人物品可以帶上,不過我沒用上ipad,實在太疼了,沒心情追劇看綜藝。
另外,寶寶的和尚服、包被,有些醫院提供,有些醫院不提供,進去之前可以問清楚,不提供的話可以提前帶上。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歷吧!我是在上海生的,醫院床位很緊張,生產那天下午已經有明顯的宮縮,但是宮口沒有開醫院說達不到入住條件,讓我回家,然後我就回家了,剛到家後一小時,陣痛幾分鍾一次,立馬趕去醫院,已經是晚上八點多。宮口未開,還不讓我入院,也沒有人安排我。我只能在醫院停車位上老公的車里坐著忍受著頻繁的陣痛。兩個小時過去了,終於開了一指,就進入待產室了。進入待產室半個小時宮口全開了,都來不及打無痛直接去產房生產了。
下面說下注意事項:
1.如果你所生產的醫院是可以有一位直系家屬陪產,建議讓自己的親媽陪產。當然很多人肯定會選老公,但是到生產那天老公要升級做爸爸了是開心並緊張著,入了產房看見產婦的狀況,會更緊張,甚至手忙腳亂。所以還是建議有經驗的產婦的親媽陪。因為在生孩子上,婆婆的注意力其實在孩子身上,而自己的親媽一直在心疼自己的女兒。這個我覺得怎麼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2.在准備生產之前不要太過用力掙扎,要跟隨醫生的指令。把力氣留到生孩子時候用。雖然說忍不住用力,但是盡量的話還是可以稍微控制一下
3.生產前的待產包肯定是要准備好的,在產房時候會用到樂知墊,最好購買你所生產醫院的常用規格,一般醫院門口葯店有賣。再帶幾瓶常溫的橙汁和麵包啥的補充體力的東西,生完也是需要喝水的,因為體力消耗很大,特別是需要補充水分。
4.生完後醫生會給你進行縫合撕裂的傷口,好像是可以打麻葯的。你可以跟醫生詢問。同時有另一個醫生在旁邊弄小孩,弄好後會抽血。然後在你產後兩小時觀察期間會告訴你小孩的身高體重血型。血型一定要記好。忘記了後面就問不到了,我當時就是沒在意,後面都問不到了。小孩綁帶上只有基本的信息沒有血型。
5.產後兩小時也很關鍵,是以防產後大出血,生完後保持平常心,一般都是比較喜悅的,因為升級做了媽媽,這個時候在有家屬陪同的情況下產婦可以閉眼睡一會兒,生孩子很辛苦。也可以吃點自己自備的食物喝點橙汁,補充下體力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經驗啦。要細說起來都分的很細,還有待產室很多注意事項呢[呲牙]
分享下之前跟我老婆進產房的經歷。
從進產房到小寶貝出生,這段時間主要是宮口的開口情況。現在一般都是開3指才會開始進行生產的,而在這期間,產房主要做的便是保存體力,因為接下來的事情會需要非常用力的,趁著這段時間多吃點東西,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呼吸。
作為准爸爸,這個時候要做的主要有兩件事:食品供給和陪伴。食品供給就是剛剛說的,要給產婦吃點東西,之後跟產婦聊天,放鬆產婦心情,幫助產婦調整心態。
看是否見紅,或者破羊水、宮縮的情況是幾分鍾痛一次,已經開幾指、如果痛到感覺要拉大便
❻ 進廠不能帶手機,不能說話聊天,上廁所10分鍾,這樣管理好嗎
沒進過廠那你就好好體驗一下,工廠都很累的,幾乎每天要加班,而且不能帶手機,不能抽煙,上廁所還要打報告,或者拿離崗證才能去,關鍵是離崗證就那麼一兩個,七八十人用兩個,還有手機打火機不能帶進車間,如果你去了流水線的電子廠那麼你就會被不停地催產量,總而言之去了你就明白了,手機作為電子產品,我們已經離不開了,很多電子廠也正是做手機零件的,那麼手機控的我們,如生命般存在,看不見就難受,一會不玩就覺得空虛,天天隨身攜帶,不離身。外出打工的小年輕們一般都選擇進廠打工了,有人說廠里不能帶手機,很多人就是開始擔憂了,不能玩手機,那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那到底廠里能不能帶手機呢?
電子廠的車間是要求無塵和防靜電的,進入車間不光檢查隨身攜帶物品,並會在衣服外面套上防靜電服。
一般生產線上的也沒什麼時間玩手機,一旦流水線一開,聊天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什麼時間讓你玩手機,小七暑假進廠打工的時候去的蘇州華碩,當時線上是做路由器的,產線都是雙開,雖然可以帶手機進去,但是根本沒有時間玩,都是中午休息那段時間可以玩會,不過工作那麼長時間也要休息。不同的工廠有不同的規定,像有些電子廠或者精密儀器廠還有一些高化妝品和醫葯的就規定不可以帶,至少普工不可以,一些組長倒是可以。所以帶手機是根據產品而定,手機類的電子產品是必須檢查,手機更帶不進去。
電子廠裡面不能帶進去手機,主要原因如下:
1.手機都可以拍照,廠家為了保密工藝,或者保密技術,產品等。
2.精密的電子產品,為了減少電磁干擾要求的。
❼ 為何進ICU不讓帶手機
很多醫院的ICU中禁止攜帶、使用手機是從患者及醫護人員的隱私、健康等角度考慮的:1.多數手機都帶有拍照和攝像的功能,如果進入ICU未經允許進行拍攝,很可能會侵犯到患者的隱私,甚至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2.研究發現,很多在ICU中工作的醫務人員使用的手機都有可能攜帶細菌,手機很可能成為病原菌傳播的載體,將手機帶入ICU中存在引起交叉感染的風險。
不過,完全禁止在ICU中使用手機也並非最好的辦法,因為手機可以幫助患者更快地聯系醫生、方便患者查詢所需的醫學資料等。相信隨著文明觀念、科學技術、醫療水平的提高,手機也將成為醫療設備的一部分,那麼,「在ICU中是否能使用手機」也將成為一個偽命題。
❽ 生完孩子的你,覺得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是哪些
寶寶用品:
目前能想到寶寶用品就這些。
媽媽用品:
1.純棉哺乳衣3-4件。母嬰店或者網上有很多款式,有拉鏈的,系扣的,橫著開口的還有豎著開口的。我個人用著豎開口的比較方便。由於出汗或溢奶衣服需要經常換,所以多備幾件。
2.哺乳內衣2-3件。哺乳內衣一般是前開扣的,母嬰店及網上都有賣的。
3.衛生巾。惡露大概要4-6周才幹凈,而且是逐漸減少,所以可以湊著雙11多囤一些,夜用、日用的都要准備。
4.一次性純棉內褲1包。前期惡露較多的時候容易弄臟,自己又不方便洗,所以多備幾條,臟了扔了就可以。而且用不完以後出差啥的也可以用。
5.護理墊1包。剛生完孩子就要用護理墊,另外盡量選尺寸大一些的。
6.軟毛牙刷或者納米牙刷。產後是可以刷牙的,不刷牙才是不 健康 的。用溫水,軟牙刷輕輕刷。
7.棉拖鞋。我是急性子,穿帶後跟的還得彎腰提,很不方便,所以推薦不帶後跟的就可以。
8.收口的家居褲子。盡可能做好腳部、腿的保暖工作,避免進風著涼。
9.出門的厚帽子。冬天出門一定帶好帽子圍巾。做好保暖工作。
10.溢乳墊。少買一點就可以,平時用的少,主要是出門的時候還是貼上比較好。
11.電動吸奶器。一定要准備。奶量多的時候可以吸出來儲藏起來,堵奶的時候可以幫忙疏通,月子里寶寶睡得多,吃奶不規律,可以定時吸出來保證奶量。
12.儲奶袋/瓶。我買的是儲奶袋,可以冷藏或冷凍,很方便。
13.溫奶器。這種小電器一定買功能單一的,操作簡單的,老人用起來方便。
14.電飯煲(可選)。剛生完孩子的時候我餓的很快,凌晨3、4點經常餓醒。我媽媽就用電飯煲熬好小米粥,粥里加一些胡蘿卜,調到保溫上,半夜餓了我自己起來吃就可以,也不用讓家人起來給我做飯。
15.一個勤快、體貼、不玩手機、會按摩、會做飯、會哄娃的老公。(這個想想就行了)
待產包里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有點用,主要看怎麼用。
各類證件自是不必說,必備的。
除此以外,個人認為特別有用的東西:
媽媽方面:
1、一次性內褲
如果有人願意照顧月子,願意幫忙洗,一次性內褲是完全沒必要買的。
可對於沒人照顧月子的我來說,一次性內褲是必需品。
2、全棉紗布尿布
本來以為寶寶有了尿不濕,這個沒用
結果發現這個特別柔軟,吸水性也特別好,還不會掉毛,於是,用來清潔身體、隔汗、擦頭發等(月子里容易出汗,頭發經常汗濕)。
給寶寶准備的,被我用了一大半。
3、哺乳內衣、哺乳月子服、哺乳衣
有了這些,寶寶出門要吃奶就不會尷尬了。還可以加條絲巾,遮得嚴嚴實實。
4、一次性產褥墊、隔尿墊
本來買了刀紙,結果發現一次性的產褥墊更好用,內檢、生產、排惡露的時候,都用上了。
一次性的隔尿墊在給寶寶換尿不濕的時候很好用,不會弄臟床單。
5、吸管
東西雖小用處大,可以躺著喝湯、喝水,還可以避免喝掉湯里的油。
6、一次性溢乳墊
開始母乳少,沒用上,後來寶寶吃一邊的奶,另一邊就溢乳,經常弄濕衣服,一天四五套都不夠換,墊上之後好多了。
全棉的溢乳墊好是好,可容易發霉,於是又買了一次性的。
7、靠枕
躺著餵奶的時候枕頭,坐著餵奶的時候墊腰,會輕松很多。
8、齒間距較大的梳子
無論之前頭發多麼順滑,生完寶寶也變成稻草,這時,就需要齒間距大點的梳子來梳梳頭發。
其他的,包跟月子鞋、月子帽、牙刷、漱口水、衛生巾(包括普通的和產婦專用的)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寶寶方面:
除了奶瓶、奶粉、尿不濕、寶寶衣服、包被這些必備品外,以下物件也是幫了大忙的:
1、恆溫壺
有了這個,調好溫度,不用一次次的試水溫,沖調奶粉方便快捷。
2、小碗、硅膠軟勺
擔心寶寶混淆奶瓶和乳頭,可以用硅膠軟勺給寶寶餵奶喂水。
3、棉簽
給寶寶清潔眼睛、鼻子、耳朵,給屁屁塗茶油等,方方面面都用得上。
其他的小盆子、毛巾、浴巾什麼的,也都是要准備。
差不多就這些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生娃寶寶快兩月了。現在家裡還有很多待產的東西沒有用到,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需要的東西。順序比較亂,我按生產我用到的給大家分享。
一 普通衛生巾 先破水再去的醫院,所以去的路上可以用到,不會把褲子打濕。產後用普通的衛生巾即可,我買了很多產後衛生巾,用的不多,因為實在是太大太厚,很不舒服,普通夜用就行了,勤換也不容易滋生細菌。
二 護理墊,很重要,我一住院護士就叫我拿出來,因為這樣不會弄臟弄濕床單,我是先破水,所以更為重要,順產一包就可以了,剖腹備兩包。
三 刀紙,這個建議大家備一包,比較方便,以後小孩換尿不濕也可以用到。
四 一次性馬桶墊,這個不用解釋吧。
五 吸管,陣痛時可以喝水,剖腹產後喝水也方便。
六 睡衣兩套,襪子幾雙,月子鞋兩雙,帽子兩頂
七 尿不濕
八 棉簽
九 棉柔巾,可以給孩子洗臉洗屁股,用途多多
十 兩三個小盆,幾條毛巾,牙膏牙刷等
沒有用到的東西
漱口水,我直接刷牙的。護臍貼,現在嬰兒肚子上都有護臍的夾子和葯,臍帶幾天就掉了,完全沒有必要買。防溢乳墊,餵奶的時候一邊溢奶,可以用毛巾,乳墊不透氣,餵奶不方便。濕巾,用棉柔巾加水代替,濕巾裡面含有一些化學成分。
你好很高興回答問題。覺得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是哪些?我是個快8個月寶寶的媽媽,我家閨女是冬天出生的。因為是頭胎,也沒有經驗,所以准備了很多的東西,現在回顧,覺得待產包里這幾樣東西最有用:
媽媽的待產用品:
1.產褥墊,衛生巾。
我生產的醫院是提供產褥墊的,但預防有些醫院沒有,寶媽們還是要備著。生產時會大量出血,產後又要排惡露,所以衛生巾是必備的,建議前三天用大容量衛生巾,或者直接用成人尿不濕,後面根據惡露量可以換成輕薄的衛生棉。
2.月子牙刷,牙膏。
產後坐月子千萬別不刷牙,還是要做好口腔護理的,建議選用產婦專用的軟毛牙刷。
3.吸管,水杯。
產後會大量出汗,需要適時的補充水分,如果是剖腹產的寶媽,建議准備一次性吸管。
4.月子衣,帽,襪,鞋。
月子服建議選擇純棉透氣的,會大量出虛汗,建議准備2~3套換洗,在室內時,月子帽可以不戴,出門必須戴上防風。
5.一次性馬桶墊。
這個真的很有用,醫院的馬桶都是公用的,會有些臟,每次上廁所墊上,干凈衛生。
6.盆,毛巾。(洗臉,洗腳,洗衣服等)
在醫院會需要梳洗,可以備3~4個盆。
7.各種證件。
身份證,准生證,結婚證,社保卡,辦理入院,出院和寶寶出生證明時會用到。
8.月子紙,抽紙。
產後會需要排惡露,出血交多,上廁所需要很多紙。
9.孕期保健手冊。
必須得帶著,醫生會根據孕期的產檢情況,來評估生產時會遇到的狀況,可以很好的了解到產婦的身體情況。
10.哺乳內衣。
生完寶寶後,哺乳時穿戴哺乳內衣既舒適又方便。
寶寶待產用品:
1.奶粉。
雖然現在都提倡母乳喂養,但有些寶媽不能立馬下奶,寶寶餓了時,就可以給她喝。
2.軟勺。
寶寶餵奶粉時用軟勺喂,不建議使用奶瓶,以免造成寶寶奶嘴和乳頭混餚,不肯吸母乳。
3.新生兒衣服,襪子,帽子。
現在醫院雖然都會准備新生寶寶衣物,但還是建議備一兩套,防止寶寶尿或拉臟了,沒有換洗的。
4.包被。
一般醫院也會發一個包被,但如果是冬天,建議可以備一個防風,夏天建議准備純棉的薄毯。
5.睡袋。
新生兒剛才媽媽肚裡出來會很沒有安全感,還有驚跳反應,經常容易驚醒哭鬧。穿上睡袋能很好的幫助寶寶入睡,提高睡眠質量。
6.寶寶用水盆。
在醫院期間需要每天幫寶寶洗臉,還有如果寶寶拉便便了也需要清洗屁股。
7.紗布巾。
寶寶洗臉,洗屁屁,拍嗝都會用到,建議多准備幾條。(越多越好)
8.嬰兒濕巾,抽紙。
寶寶尿了或拉便便時,更換尿不濕時可以用到。
9.尿不濕。
新生兒長得快,建議就准備2包NB碼的,用完再買。
以上就是我覺得待產包里比較有用的幾樣東西。孕媽們可以作下參考。祝孕媽們都能順利生產,寶寶們都能平安 健康 !
孩子已經快1歲半了,生之前就囤了一堆貨,就怕臨時抓瞎,跟你分享下待產包中哪些比較實用吧。
新媽媽對於新媽媽來說,在產褥期需要多備的東西有:
1. 產褥墊
特別是在住院期間,會大量用到,如進待產室進行胎心監護、打催產針、待產時,生完寶寶後在病房的那幾天也會用到。
其實回家的時候也都可以用,以免把床單弄臟。
2. 一次性內褲
如果是由不太熟悉的人來照顧月子,如婆婆、月嫂,為避免尷尬,可以選擇一次性內褲。
3. 衛生巾
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不同厚度的衛生巾,一般產婦專用的衛生巾都比較厚,我本人不太喜歡,可以直接購買用習慣的普通的衛生巾。
4. 月子鞋、襪子
現在這個季節一定要准備暖和、柔軟的鞋、襪,保暖很重要!
5. 哺乳衣、哺乳內衣
天氣冷了,要准備暖和一些的哺乳衣,也要盡量穿合適的哺乳內衣,防溢乳墊也要適當准備一些。
6. 衛生紙、濕巾之類
這些都會用得多,而且時間久,可以多囤一些。
7. 吸奶器
吸奶器可以幫助媽媽擠奶或維持母乳分泌,在剛生完寶寶時可以多用,刺激泌乳。
電動吸奶器相對於手動吸奶器,可以更有效的刺激乳房吸出乳汁,但相對手動的來說價格也更貴一些,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吸奶器。
新生寶寶一般醫院會要求住院時購買指定待產包,一般裡面會有兩套包被、小衣服之類,如要單獨購買,自己可酌情考慮。
1.紙尿褲
紙尿褲在現今 社會 使用非常普遍,也主要源自於它的干凈、衛生、方便,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都是寶寶的不二之選哦。
2.隔尿墊
隔尿墊對新生兒小月齡寶寶很實用,寶寶偶爾會在換尿布濕那一刻尿一身或者噴出來臭臭,沒有隔尿墊就只能換衣服、洗床單啦。
而且隔尿墊除了換尿布時可以用,給寶寶洗屁屁、曬太陽、洗完澡做撫觸等時候都可以用到,只要白天寶寶白天沒用紙尿褲的時候都可以使用隔尿墊,因為誰也不知道寶寶啥時候就會暴個雷。
如果外出的話,也可以用一次性隔尿墊墊在寶寶身子底下換尿不濕,相對衛生一些。
3. 奶粉喂養用具
如果媽媽因為各種原因奶水不夠,而給寶寶選擇混合喂養或純奶粉喂養,奶粉、奶瓶、奶瓶刷、奶瓶清洗劑、都是必備的用品哦,如果想要給寶寶餵奶更方便,溫奶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但可以保持水溫恆定,快速給寶寶沖奶,有些溫奶器還會帶有消毒、解凍母乳等多項功能哦。
4. 寶寶衣服
不同的季節,可以給寶寶准備不同的衣服哦,對於夏季的新生寶寶,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哈衣、肚兜、圍肚之類,新生寶寶衣物一定要注重安全和舒適,首選全棉面料,排汗透氣,不含任何化學物質的。
5. 睡袋
根據季節變化,准備一兩條袖子可拆卸的睡袋,可以輕松應對寶寶各種奇葩的睡姿,寶寶踢被子也不用再擔心。
睡袋的材質也應選擇柔軟、純棉、透氣性好的。
6. 紗布、棉柔巾
紗布的用處可以說是非常多了,無論是餵奶時、吐奶後的口水巾,還是給寶寶洗手,洗屁屁,亦或者寶寶沒長牙前,將紗布纏繞在手指上給寶寶清潔牙齒,好用的很。
如果爸媽們覺得紗布清洗太麻煩,也可以選擇寶寶專用棉柔巾或紙巾哦。
7. 浴巾
給寶寶洗澡時一定要注意給寶寶保暖哦,大塊的、吸水性好的浴巾就很有必要了,不但能快速將寶寶包裹,擦乾水分,而且還能避免寶寶著涼哦。
8. 棉簽
棉簽堪稱萬用神器,不管清潔臍帶、鼻屎、洗耳朵等都能用得上。
家庭生活中准備一些棉簽,使用頻率非常大。另外,碘伏、雙氧水等消毒用品也需要給寶寶准備一些。
9. 氧化鋅護臀霜
寶寶每天要拉尿無數次,稍不小心紅屁屁就會找上門,氧化鋅護臀霜堪稱紅屁股的剋星。
每次清洗小屁屁都需要塗上一層厚厚的含氧化鋅護臀霜,不用每次換尿不濕都擦去護臀霜,如沒有污染,就不要全部擦去。
10. 寶寶專用各種盆
寶寶洗臉、洗澡、洗屁屁的各種盆,需要分開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可不要圖省事兒而只准備一個盆哦。
1.一次性內褲
不用洗內褲了
2.拉拉褲式衛生巾
剛生完寶寶那幾天惡露多,避免側漏。過個一星期,就用產婦專用衛生紙了,比較透氣
3.成人一次性隔尿墊
避免惡露弄到床單上
4.初生寶寶專用T型紙尿褲
我家月嫂推薦的,剛開始嬰兒拉的臍帶屎比較粘,不要買多,一包就夠了。
5.濕巾
買好點的,給寶寶洗屁股,要用溫水過一遍在用
其他的寶寶剛出生的衣服什麼的不要准備太多,有三套就夠了,寶寶長的快,有的寶寶滿了月就得換大一號衣服了。
還有NB號的紙尿褲別買多,滿了月就得穿S碼了,小了不舒服。
暫時就想起來這么多緊要的
我生過兩個孩子,記得生我家大寶的時候,准備了好大一個待產包,但結果很多都沒有用上,而生我家二寶就只帶了一些比較有用的東西。
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是哪些我是順產生的寶寶,下面說說我覺得待產包里最有用的東西有哪些。
除此之外,我覺得很多孕媽咪在准備待產包時都會遺漏一個東西,那就是梳子,特別是針對長頭發的准媽媽,我覺得還是帶一個梳子比較好。關鍵時刻有大作用。產後出院的時候,可用來整理一下頭發,產後輕輕梳一下就行了。
寶寶剛4四個月,新鮮熱辣的待產清單,你值得擁有!
畢竟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有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可能用得著;但是 有些東西就是實實在在的智商稅,咱們還是能免就免 。我產前功課做得比較好,坑得還是比較少。
坑一:骨盆帶
我花了400多大洋,買了最好的牌子,然鵝……孕後期坐著會頂著肚子,產後會頂著傷口,基本沒用。而且港真,就算骨盆變形或者怎麼滴了,還不如去找個正骨醫生,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成都一次才一百多快。
坑二:刀紙
很多醫院不用這個,我買了兩大包,最後結局是拿回家擦桌子。產前去醫院病房問一問,踏實點。
坑三:防水肚臍貼
我沒買,但是很多待產包里有,沒必要。新生兒在醫院洗澡都是直接淋浴,洗完澡用碘伏或者酒精消毒就可以了。
有用轉坑:收腹帶
我是剖腹產,收腹帶對剖腹產很有效,能幫助固定傷口、避免拉扯。為什麼我要說有用轉坑呢,是因為我的醫生沒有告訴我,最好使用不要超過7天,所以,我後來子宮恢復不算很好,明明住院期間還恢復得很不錯的。
1、拯救老腰神器:尿布台!!!
一開始沒買,因為看攻略說可有可無,想著萬一需要再買就是。結果,月子遇到天坑新冠,賣家不發貨,差點累斷了老腰。雖然月子里基本是婆婆和豬隊友給娃換尿布,但是難免偶爾要換一次,加上出了月子婆婆回老家了,瘋掉的我等不到發貨差點買了個同城二手。
事實證明,豬隊友都覺得我買的這個很好使。
重點:按身高買! 我高估了自己,買了個165以上身高用的,事實證明,我錯了,我160買那麼高幹嘛,賣家是專業的,雖然確實一點腰都不彎了,但是把娃抱上和抱下尿布台有點費勁,需要墊腳……
2、告別紅PP神器:濕紙巾
本來我沒買多少,想著出門總要用一點,按我處女座的龜毛性格,覺得在家肯定還是溫水洗好,濕紙巾肯定不如溫開水呀。結果在醫院的時候請了個母嬰師,人家說溫水洗多了容易把小孩的皮脂洗掉,造成紅PP,用濕紙巾更好。
我們家擦粑粑的流程就是:濕紙巾擦——棉柔巾蘸干——護膚霜(如果有點點紅的跡象,塗點屁屁樂),目前為止沒有造成過嚴重的紅屁股。
3、嬰兒床
這個感覺有點超綱啊,不過我想回答的主旨是新生兒 育兒 過程中具有實用價值的東西。
老一輩都習慣小孩和大人一起睡,但是這個非常不安全,而且小朋友睡著也不舒服,熱啊。
買個嬰兒床,大人能放心大膽睡,小孩也自在。 有朋友給二手的最好,甲醛啥的都沒有了。
4、洗澡溫度計
再次說一下,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處女座,所以所謂的用手肘內側測溫度,對我來說太不靠譜, 花十多個塊錢買個溫度計一目瞭然,它不香嗎? 等娃大一點還可以做洗澡玩具,一舉兩得。
上面是單獨拎出來說的一些單品,全面的待產清單,請看圖表。
需要原表格的,可以加我發私信哦。
先說說的我的情況,41周還沒有發動,一直在准備待產包。因為要催生,所以是自己不慌不忙走去醫院的,東西准備的那叫一個全,一個拉桿箱外加一個整理箱。護士一臉黑線,說你這打算住院多久。
我都准備了些什麼呢?大致分為, 媽媽用品 和 寶寶用品 兩部分,個人覺得重要的,都高劃線了。
媽媽用品:1、產褥墊:
這是醫院要求帶的,我有側切,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看傷口上葯各種,都要在產褥墊上進行。這邊建議大家直接買 嬰兒專用的大隔尿墊 ,多買點,用不完娃接著用。
2、衛生巾
個人覺得衛生巾絕對是大坑,尤其是褲狀的那種。在醫院時用不了幾個,回家現買都來得及,沒必要囤一堆。我買了一箱蘇菲的褲狀衛生巾。生完孩子後傻眼了,胖了兩圈,尺碼不合適了。
3、溢乳墊
沒有溢乳的機會,在醫院的三天里,就是不斷哺乳哺乳的過程,每個護士來看我,都直搖頭,你是沒奶還是娃太能吃,為啥永遠都在餵奶???
4、吸奶器
我娃就是最好的吸奶器,幸虧我有先見之明,找朋友借了一個,事實上根本就沒用上。這個因人而異把。放在購物車里,現買也來得及。
5、各種證件
這個是必須要的,無論是辦戶口還是弄保險都需要的。趕緊歸攏好放身邊,要不還指著孩子爹回家翻箱倒櫃?
6、月子洗漱包
給自己的准備的物品中,月子洗漱包是必不可少的,知道他們探望我的時候要拍照,我可不像邋邋遢遢被傳到家族群。牙刷可以買產後專用的,其他沿用孕期的無添加就行了。
7、一次性內褲
像紙尿褲一樣,簡直是婦女之光。產後已經造成那樣了,誰給我洗內褲呢?老公?婆婆?親媽?一次性內褲現在穿起來有舒服,臟了直接扔。簡直不要太香。後來我就迷戀上一次性內褲了,出差旅行必備產品。
8、pad、手機各種充電器
這個也是因人而異吧,至少能讓我在哺乳時,忘記自己是頭奶牛的事實。不過提醒大家,還是少看少看,那種姿勢正常人看三天都受不了。
9、吸管杯
這個很多媽媽都說是必備,因為平時不喜歡用吸管杯喝水,所以我的方案是直接買了一個孩子用的,可以換杯口的那種杯子。暫時用一下,退役就當保溫杯了。但是因為分娩和很順利,第二天就能跑能跳了,完全沒有用上。
10、棉拖鞋
這個我沒寫是有因為醫院准備了,不止如此還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套睡衣。
除此之外,(重點重點!!!) 不要忘了給自己買兩個 哺乳背心 ,暖和點的。百密一疏啊,我就沒有拿哺乳背心,自己穿著T覺得好不方便,衣服總是掉在孩子臉上。因為病房足夠暖和,索性敞著衣服或光著膀子哺乳.......人來看我,我就縮被子里。到現在我老公還一直說我是街溜子。
另外「乳t霜」也要准備好,剛開始哺乳那是會相當疼的。
寶寶用品:給寶寶買東西,買的多,不如買的准。因為孩子變數太大,沒出生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
1、和尚服(連體衣)
寶寶出生後穿的,最好是純棉或者紗布,要柔軟輕薄,連體最好。
2、襁褓巾
晚上睡覺包一包,沒有驚跳反射,寶寶會睡得更安穩。
3、帽子
不需要,現在咱們這居住條件,完全沒必要。
4、包被
准備一兩個,去洗澡或者回家的時候再用】
5、奶瓶
我買了貝親的四種奶瓶子,結果一個沒用上。這個也是要看狀況,准備就行,不用那麼多。
6、小勺子
我沒用上,孩子也沒喝水,一直在喝奶。
7、新生兒奶粉
准備了沒用,也是因人而異的。
8、紙尿褲
第一天就開始用紙尿褲,NB的拎一包就夠用了。
9、棉柔巾
直接代替毛巾紙巾用,三五包足夠了。
10、pp霜
建議來一罐大白罐的馬油,避免寶寶紅屁屁。因為剛出生拉尿會比較頻繁。
我當時准備待產包也是滿滿的一大包,按照網上的各種攻略買了好多的東西,從大人的產褥墊到孩子的奶嘴奶瓶,但是到生完孩子出院到最後出月子,發現很多東西都沒有用上。但是我覺得有一樣東西最有用,就是產褥墊。也推薦每個媽媽在准備待產包的時候,一定別把產褥墊忘記了。
由於我當時雖然是順產,但是經歷了側切,在醫院的三四天基本不能下床,多虧了產褥墊兒解決很多衛生方面的問題。產後惡露是每個產婦都會遇到的問題,因此產婦產褥墊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下面分享一下待產包里其他還有什麼東西是必要的。第1個就是各種證件
在入院的時候需要帶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銀行卡,保險卡。還要准備一定的現金。
第二個就是媽媽的必備用品
給大人准備的東西當中包括牙具,洗漱用具,毛巾,飯缸,水杯吸水管,衛生巾,產褥墊,一次性內褲,電動吸奶器。
給寶寶准備的東西
包括奶粉,奶瓶,奶嘴奶瓶刷,尿不濕。寶寶服帽子,寶寶用的小被子。
我推薦的這些就是大人和孩子必備的東西,其他的真的是可有可無,買的夠多,到最後發現很多東西都沒有用。
現在網路購物這么方便,如果缺什麼下單可能最快當天能收到,所以千萬別多買,要挑就挑最有用的去買。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加入J媽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 育兒 知識在那裡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