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為什麼每個手機都有差評
⑴ 為什麼蘋果iPhone 12的差評這么多
任何一款手機都有「槽點」,尤其是一些銷量大的手機,爭議更大。
筆者發現,蘋果iPhone 12的差評相當得多。
我們以京東平台為例,iPhone 12的評價數超過200萬條,其中,有14000多條差評。
在iPhone 12系列機型當中,iPhone 12評價數最多,差評數也最多。
對,iPhone 12差評多,關鍵原因就是它銷量大。
評價數超過200萬條的手機沒幾款,銷量大,評價它的人多,差評數多,這是概率問題。
iPhone 12 Pro的評價數超過了20萬,對應差評是1100多條。
按照這樣的比例,如果評價數是200萬條,差評數應該是11000多。
蘋果iPhone 12 Pro Max的評價數超50萬條,差評是2400多條。
按照這個比例算的話,評價數是200萬條的話,差評數在10000條以內。
我們知道,iPhone 12系列一共有四款手機,iPhone 12 mini銷量很一般,用戶評價數是20多萬條,差評數是1800多條。
按照這個比例推算的話,iPhone 12 mini的差評數是最多的。
規律出來了:四款蘋果手機,價格貴 的 ,差評最少。價格便宜的,差評數最多。
在筆者看來,iPhone 12 mini的情況比較好理解,這款手機有點「落伍」。
續航能力、屏幕尺寸,都顯得與時代脫節。
除非你特別喜歡小屏手機,否則不建議選擇iPhone 12 mini。
很多入手iPhone 12 mini的小夥伴,能明顯感受到這些「問題」,進而影響使用體驗,差評就來了。
剩下的三款手機,價格越來越高,手機的功能配置也在升級,差評越來越少。
iPhone 12 mini價格更便宜,可槽點過於明顯,用戶體驗不好,影響了銷量。
iPhone 12的定價,相較於iPhone 12 Pro/Max,顯得親民一些。
尤其是在2021年,iPhone 12價格跌幅較大。
去年的時候,iPhone 11的單月銷量,一直是高於iPhone 12的。
在筆者看來,iPhone 12銷量大,關鍵在於定價。
定價高了,是賣不動的,只要敢降價,銷量就會越來越好。
iPhone XR、iPhone 11都是這樣的價格走勢。
在配置方面,iPhone 12屏幕更大,實用性強,電池容量大,續航表現優秀。
雖說它也有槽點,但是基本盤還可以。
再加上iPhone 12價格一路走低,這促使它成為爆款。
iPhone 12的差評多,是因為它確實有些毛病。
該機銷量大,這些問題被用戶發現,最終通過差評體現出來。
各位小夥伴,都來說說,為啥iPhone 12會有這么多差評呢?
⑵ 為什麼網上賣的手機總是有差評呢
眾口難調,你可漂亮的別人不見得認可;
也有可能真的拿到了有問題的手機,每個產品都不能保證100%到用戶手中合格;
另外有競爭對手來故意抹黑的。
⑶ 蘋果手旗艦店買為什麼有差評
蘋果手機旗艦店買有差評的原因:
1,顧客對產品的不滿意,認為產品質量不好或者不符合客戶的要求標准。
2,對產品的尺寸不認同,覺得產品用著不符合心意,不願意退換貨,直接給出差評。
3,認為店鋪發貨速度慢,因為賣家貨源問題,而一起發貨的時候,買家心裡有怨氣。
4,對客服的態度不滿意,認為客服回復不及時,心裡不開心,覺得花了錢買了難受。就會給差評。
⑷ 京東商城自營的差不多都是正品,幾乎沒有假貨,那麼為什麼還有很多差評呢!我該相信哪個!
京東商城裡面自營商品一般都是正品保證,有差評也很正常,差評多,說明該手機本身的質量有問題,自己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購。
京東平台有自營和第三方賣家店鋪(不自營),他們之間的區別:
1、京東自營:由京倉發貨,京東用采購價向商家拿貨,然後再京東平台出售。全國有八個京東倉庫,客戶下單後,由距離客戶最近的倉庫發貨。
2、不自營:由第三方賣家發貨,客戶下單後,商家自己發貨,與淘寶類似
(4)網上為什麼每個手機都有差評擴展閱讀:
京東以「產品、價格、服務」為核心,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質優的商品、優惠的京東商城價格,同時推出「211限時達」、「售後100分」、「全國上門取件」、「先行賠付」等多項專業服務。京東通過不斷優化的服務引領網路零售市場。
2013年3月30日19點整正式切換了域名,隨後京東發布新的logo和吉祥物。
發展歷程
2004年1月,京東開辟電子商務領域創業實驗田,京東多媒體網正式開通,啟用新域名。
2004年7月,京東在全國即時拍賣系統——京東拍賣場正式開業,已經成為各大IT電子商務網站爭相模仿對象之一。
2005年11月,京東多媒體網日訂單處理量穩定突破500個。
2006年1月,京東宣布進軍上海,成立上海全資子公司。
2006年6月,京東開創業內先河,全國第一家以產品為主體對象的[6]專業博客系統——京東產品博客系統正式開放。
2006年6月,京東在由第三方電子支付公司網銀在線與中國計算機報聯合主辦的「網銀杯」2006超級網商評選活動中,榮獲最受歡迎的IT產品網商稱號。
2007年5月,京東廣州全資子公司成立,全力開拓華南市場。廣州全資子公司的成立代表著京東由北京、上海、廣州三地為基礎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的形成。
2007年6月,京東商城日訂單處理量突破3000個。
2007年6月,成功改版後,京東多媒體網正式更名為京東商城,以全新的面貌屹立於國內B2C市場。
2007年6月,京東正式啟動全新域名,並成功改版。
2007年7月,京東建成北京、上海、廣州三大物流體系,總物流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
2007年8月,京東贏得國際著名風險投資基金——今日資本的青睞,首批融資千萬美金。
2007年10月,京東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啟用移動POS上門刷卡服務,開創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先河。
2008年6月,京東商城在2008年初涉足銷售平板電視,並於6月將空調、冰洗、電視等大家電產品線逐一擴充完畢。標志著京東公司在建司十周年之際完成了3C產品的全線搭建,成為名副其實的3C網購平台。
2009年1月,京東獲得來自今日資本、雄牛資本以及亞洲著名投資銀行家梁伯韜先生的私人公司共計2100萬美元的聯合注資。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獲得的第一筆融資。
2009年2月,京東嘗試出售特色上門服務,此舉成為探索B2C增值服務領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商品多元化的又一體現。
2009年3月,京東商城單月銷售額突破2億元,成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月銷量突破2億元大關的B2C電子商務公司。
2009年6月,京東商城單月銷售額突破3億元,與2007年全年銷售額持平。同時,日訂單處理能力突破20000單。
2010年12月23日,京東商城團購頻道於12月23日正式上線,京東商城注冊用戶均可直接參與團購。
2011年4月1日,劉強東宣布完成C2輪融資,投資方俄羅斯的DST、老虎基金等六家基金和一些社會知名人士融資金額總計15億美元,其中11億美元已經到賬。
2012年5月29日,京東商城集團旗下日韓品牌綜合類網上購物商城——迷你挑正式上線!
2012年10月,京東商城開通英文網站開拓西方市場。
2012年10月,京東完成第六輪融資,融資金額為3億美元,並非外界傳說的4億美元。該筆融資由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領投,京東的第三輪投資方老虎基金跟投,兩者分別投資2.5億美元和5000萬美元。
2013年2月,京東完成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和沙特億萬富翁阿爾瓦利德王子控股的王國控股集團以及公司一些主要股東跟投。
2013年3月30日京東正式啟用JD點COM域名,去商城化,全面改名為京東。
⑸ 京東自營店賣的手機怎麼會有這么多差評
很正常呀,並不是所有的手機都是人人都喜歡的,肯定有很多手機用戶是不滿意的。
遇到用戶不滿意的手機肯定就沒有辦法給好評就只能給差評了。差評並不是手機質量真的差,只不過是因為用戶用起來感覺不好而已。
⑹ 想在官網上買手機,為什麼會看到很多差評
所有產品都會有瑕疵的,就是故障率,國家規定在一定范圍內就算合格,有的買家買到了瑕疵品,肯定給差評的,但是手機國家有三包,不用擔心,7天包退,15天保換,一年包修,前提不是人為的,
⑺ 在淘寶上為什麼榮耀70都是差評
沒有贈送手環。榮耀70是榮耀旗下的一款手機。在淘寶上,榮耀70客服沒有給顧客贈送手環,所以都是差評。淘寶網是亞太地區較大的網路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團在2003年5月創立。
⑻ 京東商城買手機。為什麼裡面買手機的人評論了那麼多差評還有人買呢
差評的原因有很多:
1、競爭對手故意黑。
2、消費者對產品真的不滿意。
3、消費者對服務不滿意。
其實你如果仔細看,無論是蘋果、三星、華為還是其它手機,都有好評和差評。
⑼ 想在網上買款手機,為什麼不管哪一個手機都會有差評的同樣的手機為什麼每個人買到的不一樣都不敢買了
1,每個人都不一樣,對東西的要求不一樣,比如處女座就要求完美,有的稍微有點瑕疵都能接受。
2,網上有些店鋪的服務太差,旺旺聊,回都不回或者很慢。
3,手機都有良品率的,這個要看人品了。
⑽ 華為手機為什麼差評這么多,你還會買華為手機嗎
有很多網友發現,現在的華為手機差評非常的多,大家也逐漸的不敢再去購買華為旗下的一些產品了,小編本人覺得,華為旗下的產品差評這么多,其實是跟行業競爭有著一定的關系。很多人都覺得華為手機的性價比並不是那麼的高,現在手機的價格越來越貴了,而且質量對不起自己賣的這個價格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小編其實並沒有了解。如果小編發現身邊人使用華為手機的年限一般都是很久的,而且沒有出現手機卡頓的一個現象。
其實現在所有品牌的手機價格都是越來越高了,手機的價格之所以有所提升,也是因為行業之間的內卷,不僅僅是華為手機。可能也確實是因為華為手機現在的熱度是比較高的,所以說才會有這么多的人去攻擊華為。小編本人覺得華為一直都在不斷的去提升自己旗下的一些產品,大家如果真的對華為有一些疑惑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