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什麼能成為全國第一名
⑴ 很好奇,小米為什麼被華為一步步反超了
這有什麼好奇的!一個踏踏實實研發做產品,一個天天忽悠用戶,懟友商!消費者都不傻!
華為還在以「合約機」為主的時候,小米手機的銷量確實很高,國產機銷量第一的光環伴隨著小米很久,那華為是怎麼崛起,「反超」小米的呢?
通過以上三點,我總結了一下,華為把三星這樣的巨頭視作對手,並一步步追趕甚至超越,研發晶元這條道路也是三星走過的,產品線也有三星的影子,說明華為的野心很大,眼界很高,如果初期就跟小米去拼性價比,華為會敗的很慘。
華為超越小米是必然的,華為的做法讓我想到了一段話:「 你的對手決定你的層次 」,如果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獲得成功,那麼朝著巨頭的方向追趕將會大大降低你的失敗率,華為不但沒有失敗,反而特別成功,這跟華為這個企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所以華為「反超」小米不是偶然,這其中經歷了多少磨難只有華為清楚,這條道路雖然可以通往成功,但是其中的艱險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承擔的, 小米晶元為什麼停滯不前?華為重壓之下為什麼不放棄晶元研發?兩個企業的差距太大,所以任何成功都是有原因的,小米敗的不冤。
因為原來很多懂手機的米粉變成不懂手機的了,改買華為蘋果OV了。
華為有自己的晶元,手機上最核心最重要的晶元全部自產,小米有什麼呢?
剛開始,小米是用互聯網營銷的方法來獲得成功的,但是大家都明白怎麼回事後,軟體都是android改的,那麼產品的硬體技術底蘊就成核心競爭力了。
小米為什麼被華為一步步反超了?這件事在五年前完全是不敢相信的,要知道當年的小米可謂如日中天,雷軍甚至跟格力的董明珠立下十億賭約,但誰沒想到最後還是格力以微弱的優勢獲勝了,那麼小米是怎麼把自己的優勢一點點玩沒的?
都知道小米是以主打性價比的「線上銷售」殺入手機市場,每一款新機都會引起一股搶購浪潮,十年如一日,一直沒有改變這種情況,甚至連紅米的千元機都需要搶購,我也是醉了。
要說是一個初創公司,那沒有完善的供應鏈和足夠的資金進行大批量的備貨也能理解,但小米5、小米6時代,那時候的小米可是國內第一大廠,完全有這樣的實力,但小米為了自己的利潤,故意把產品往後拖,把上有供應鏈的價格壓下來,一波又一波的搶購,米粉的那點熱情終於被消磨殆盡,累了也倦了。
試想一下,第一批米粉,多數是90後,十年後已經30歲上下了,大多數已經步入 社會 ,開始工作,誰會有那麼多時間陪你玩,一輪又一輪的搶購,我有錢為什麼不買有現貨的品牌呢?
華為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成高端旗艦機,所以也就大筆投入,甚至連晶元都自己研發。
也因為有了自研晶元,華為利用這點優勢進行大肆宣揚,加上老美的制裁,助攻了華為的成長,順勢也營銷了一波,說什麼不買華為手機是XX,支持國產買華為一類的言論。我承認這有一些是自發的花粉,但一開始,絕對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帶節奏。
而小米漸漸開始迷失自己,性價比做不好,高端又上不去。久而久之,成為了一個「屌絲」品牌(這句話是雷軍說的),這也意味著小米很難入那些中年用戶,只能在年輕用戶中打轉,這顯然是不夠的,畢竟收入穩定,消費自由的都是有點年紀的。所以小米用互聯網經濟成就了自己,也絆住了自己。
小米的產品一年一個樣,完全沒有自己的設計,不是抄這個,就是借鑒哪個,沒有自己的設計基因(這都是為了省成本),並且做工上也是一言難盡。
就目前的華米OV來說,做工最差的手機就是小米,即使今年的小米10,邁進了高端的旗艦機,但差距依然有。看看華為,人家一個做合約機的用戶,一直在打磨質感,從細節上入手。早些年的Mate系列就開始有精緻感了,今年的P40Pro,其驚喜程度已經不輸一流的大牌旗艦了。
我始終認為小米這群高管不應該想一些潑婦一樣在網上罵街,罵輸了品牌受損,臉上無光,罵贏了給人小人得志的樣子,一點也起不到正向作用,最大的優勢也就帶點話題,有點熱度罷了。
但是長期如此下去,大家就會審美疲勞,甚至因為這種陰陽怪氣的說辭反感,這一點從小米在國內份額不斷下降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相信很多人買部手機還被動劃陣營,心裡還是很排斥的。
其實華為的高管說話也有一些陰陽怪氣的,但人家能掌握好這個度,打蛇打七寸,在關鍵時刻點一句,殺傷力強大。而盧偉冰這種隨時都在開炮的,大家更多是當成樂子在看,這對一個品牌來說,這絕對是致命的點。換句話說,你見過哪個一流品牌是活躍在大眾眼中的?言多必失,越是活躍越容易被挑刺,加上小米的活躍本就是有爭議的。
這段時間,小米也有意識到這一點,紅米獨立後,盧偉冰承擔了炮手的角色,雷軍則很少打嘴仗了,但這還遠遠不夠,潛下心來修煉內功才是正確方式,不然這種情況還會越來愈烈。
你是抬高小米。小米只是和手機組裝廠和雜貨部,華為在10年前就是通信巨頭,何來華為超越小米呢?
以全球總出貨量來看,小米的手機業務從來沒有贏過華為,何來被超越一說。
猴米= 山寨 + 網路營銷。 山寨不是猴米發明的,但猴米發明了網路營銷。就是大量投資互聯網媒體公司,對消費者網路轟炸。好處是?能把貼牌山寨大廠快速包裝成自主研發企業,不需要真正用戶口碑,假冒用戶替自家企業炒作,還能節省廣告費。所以,都說猴米low,它不是沒有原因的。
2013年的時候,我買的人生中第一部小米手機——小米2s。在當時小米是當之無愧的國民新品,1999也成了智能手機市場最強有力的符號,兩年以後小米成功問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排行榜第1名。
然而不幸的是,後來的小米被華為一步步反超了。
為什麼小米會被華為一步步反超?為什麼小米在穩定中國手機市場以後一落千丈?很多人說是因為華為的k3v2,麒麟970/980/990,其實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多數人熟知麒麟處理器是從麒麟960和麒麟970以後的時期。因為在此之前,麒麟系列處理器並不夠優秀,Gpu層面的落後更是讓其喪失了一大批群體。然而,一部採用萊卡演算法的華為P9,徹底幫助華為打開了中國市場。也正是因為萊卡演算法,為華為帶來的拍照領域的領先,華為一步步將小米甩在了身後。現如今,隨著華為國民熱度的不斷提升,小米再次超越華為的希望已經十分渺茫。
在當時,華為超越小米看似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這種超越卻早有預兆。
小米從0到全國第一,靠的是1999的價格。在這台手機不斷趨於同質化,在國內其他廠商紛紛引入高通處理器之後,小米的國內市場被一步步蠶食。到2016年,小米已經開始逐漸跌落神壇。失去了1999,也就失去了制勝市場的法寶。沒有強大的研發投入,小米在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步履維艱。
以上,就是小米被華為超越的主要理由。如果您有其他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⑵ 小米成中國第一大手機廠商,憑借的是什麼
小米是一家科技公司,主營的業務是手機,從一開始的千元發燒級,到現在走向高端市場,一部機子最少三四千塊,小米可謂實現了“階級躍變”,現在的小米,可以理直氣壯的說自己的較為高端的品牌了。
在我看來,小米的成功並非完全無法復制。一開始小米手機也因為種種原因被人詬病,但是他們沒有放棄研發,也沒有放棄對於系統、生態的打磨,到現在,小米已經有實力拿出集大成之作-小米11ultra,這個產品的面世,代表著小米已經在高端市場坐穩了位置。我認為,國內的手機廠商應該學習小米那種和用戶打成一片,同時不放棄探索高端的精神。一個是穩住粉絲根基,一個是提高自身實力,這兩點做好了,很難不成功。
⑶ 小米成功的原因
小米從11年成立起,到如今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名列前茅,成長之迅速令人咂舌。小米手機能夠成功,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小米成功的原因,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米成功的原因1: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標的——蘋果
國內的眾多公司特別是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個美國的標的。比如攜程對標Priceline,Youku對標YouTube,網路對標Google,58對標Craigslist......小米也選擇了一個巨無霸的對標,那就是蘋果。對標模式的採用分兩種,一種是直接沿用國外模式,從戰術到戰略,什麼都抄,也不升級,比如愛日租,另一種則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有選擇的借鑒,小米無疑是後一種。
小米學習蘋果,不僅雷軍被稱為雷布斯(盡管該稱號來自於米黑,但雷軍的服裝,演講風格,PPT風格無一不是翻版的喬布斯),產品沿用期貨模式,學習蘋果的生態系統建設,學習蘋果的廣告模式,小米是一個十足的蘋果學徒,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學徒不僅改善化的學習,還創造性的學習。小米結合中國國情摒棄高端用戶和藝術性轉而採用發燒和性價比,同時借鑒魅族的粉絲社區,從而形成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蘋果。蘋果一直如日中天,又為小米提供了更多的借鑒(選擇了錯誤的標的,凡客就被PPG坑掉了,無秘對標Secret前景黯淡)。
小米對蘋果的借鑒不僅僅是產品線的借鑒,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和生態的借鑒。小米對蘋果商業模式的對比如下,你會發現小米幾乎就是一個中國的蘋果。
當然,小米成功最主要的因子MIUI就是標的蘋果系統軟體iOS的良性發展結果,要知道MIUI之前的那些系統真是反人性到底了,而且UI難看得要死,即使有小型好用的系統也源於個人的喜好很難持續的修復bug,增加功能。MIUI為小米積累了第一批的原始粉絲,然後粉絲延展到小米手機和其他產品線,進而帶來口碑和品牌的發散影響,現在小米的生活方式解決方案和智能家居連接解決方案就是借用了MIUI的整體系統。
小米成功的原因2:雷軍其人的影響力
雷軍是小米的靈魂人物,可以說雷軍從團隊和融資的方面締造了小米的成功,沒有雷軍就沒有小米。
雷軍深厚的行業積累。雷軍從92年加盟金山,98年成為CEO,後創辦卓越,成為天使投資人,雷軍對行業有非常深的積累,其一舉奠定了小米的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
雷軍的人脈圈。不得不說,雷軍這一代的企業家大多是毛氏管理的擁躉,也踐行著毛主席的理論,比如奉行“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的雷軍就是一例。雷軍在金山和卓越以及之後的天使投資上都一步步的擴大了自己的人脈圈,這些人脈大多都成為了小米的助力。比如小米成立之初的5個創始人就是其人脈的絕佳體現,其中黎萬強還是雷軍在金山的老下屬,隨著小米爆發式的發展,原谷歌副總裁Hugo Barra、原新浪總編輯陳彤、原高通副總裁王翔等都加盟小米,成為了創業者中最豪華的高管團隊。而朋友對雷軍及小米的支持也是非常大的,比如2011年包括凡客誠品CEO 陳年、UCWEB首席執行官俞永福、多玩游戲總裁李學凌、尚品網創始人趙世誠、拉卡拉CEO 孫陶然、樂淘網創始人畢勝等為小米新品發布而怒摔iPhone來造勢。
雷軍的人脈圈還體現在央視多次報道,將小米作為禮物贈送給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等方面,當然雷軍在媒體的影響力體現更不用說了。
雷軍對小米投資人引進的助力。雷軍擁有巨大的行業人脈,其中也包括投資人,所以小米是含著金鑰匙完全不需要考慮資本的情況下成立的,比如雷軍的朋友晨興創投合夥人劉芹在獲得小米准備成立時即決定投資,後面也跟透了B輪,雷軍的順為基金也投資了小米A+B輪。甚至有投資者表示,因為信任雷軍從金山創立小米的野心(雷軍原因離職創業對企業的夢想和信心肯定很高,企業市值肯定不低),所以只要100億美金以下直接跟投。可以說,雷軍的地位直接決定了小米發展過程中完全不愁資金。
小米成功的原因3:低價價格戰
可能有的人會用性價比來形容小米,當然小米也是一直宣稱自己有性價比的優勢,我之所以提小米是低價的價格戰而不是性價比,是因為性價比太過寬泛了,性價比有2個因子,性能和價格,而性能的衡量方面太多了,比如蘋果手機整體系統特別完善,操作簡捷,使用方便,性能和用戶滿足感遠遠高於其他手機,理論上蘋果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手機。但是實際上國內手機行業我們說的性價比都是指硬體配置和價格,將性價比直接赤裸裸的演變成硬體和價格。在同樣配置的硬體上來比價格,在同樣價格上來比配置的高低。
價格戰是無往而不利的利器,再強大的商業模式和護城河也抵擋不住,所以有很多觀察者認為中國電商只有一個利器,那就是價格戰。去哪兒靠價格戰咬住了攜程,滴滴靠價格戰乾死了快的,360靠價格戰屠掉了瑞星,淘寶用價格戰顛覆了ebay.......
小米也是一樣,憑借因砍掉渠道和品牌廣告節省下來的成本控制產品售價,最終以遠低於市場價的方式攻佔市場,打得傳統手機品牌找不著北,這也是小米迅速發展獲得用戶認可的最大因素之一,而隨著其他品牌的跟進,小米手機的增長也進一步放緩了,價格戰為小米帶來的優勢被削弱甚至被取代了,所以小米已經多久沒有用屌爆了,性價比這樣的詞彙了?
當然,價格戰本身不是什麼本事,誰都能做。但持續不斷的持之以恆的價格戰就是本事了,而這個本事是不容易學得來的,小米期貨類的價格戰又秒殺了對手一條街了,借用雷軍的話,小米價格戰就是《三體》里的降維攻擊了,完全讓對手不適應。
小米成功的原因4:極致單品帶來的口碑
在小米橫空出世前,手機要麼是價格便宜毫無品牌的山寨機,要麼是價格高品牌好的三星之流。小米填補了又便宜又有品牌的“高性價比”手機的定位空缺。小米口碑做的好完全是源於極致的單品,這個極致單品有兩點定位優勢:
被定位於最好用最牛逼的國產手機,佔領了消費者心智。小米的價格和性能服務於“發燒友”,且不斷夯實其“高性價比”的定位,加之小米巧妙的和友商做對比,所以在用戶心中小米已經成為了最好的國產手機品牌。
小米滿足了用戶能消費得起還有面子的心理滿足感。手機是最接近人體的連接設備,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設備,這就決定了手機和服裝配飾一樣,不僅僅有使用價值,更是一個人品味和偏好的體現,所以手機更重要的是滿足用戶的心理預期,那就是體現用戶逼格的工具,什麼人用什麼手機,我牛逼所以我用的手機也牛逼,我文藝所以我用文藝手機,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我也用能體現我格調的手機。
小米之前的手機除了蘋果、三星、初期的HTC能滿足用戶超期的心理預期外,其他中華酷聯或者步步高都只停留在一個好用的手機,但都未達到用戶愛炫耀的心理預期,而小米最初則滿足了用戶的心理需求——“我用的是最牛逼的國產手機而你沒有或者沒買到,所以我心理滿足感比你更高,我拿出手機能得到你羨慕的贊嘆”。特別是小米的期貨模式更加劇了這一心理滿足感,我秒到了而你沒有,要不要問問我是怎麼秒到的?
當然隨著小米結束期貨模式、小米發貨量增大帶來的爛大街街機和“性價比”被友商超過,小米用戶的心理滿足感已逐漸回落了。但即使如此,在滿足用戶“我用最好國產手機”的心理預期仍然秒殺中華酷聯一條街,特別是小米品牌自上(一二線城市)而下(三四五六七線城市)的延伸,當然更多諸如錘子、一加品牌在核心目標用戶心中也達到了用戶心理滿足感,但還有一定的路需要走。
小米成功的原因5:有邏輯地“黑”友商
周鴻禕有句調侃是“湖北人陳一舟最聰明雷軍第二我第三”充分說明了雷軍的聰明,雷軍的聰明體現在非常有邏輯的“黑”友商,達成在用戶心中小米最具性價比,是屌爆了的手機品牌的定位。
將手機性能等比為手機硬體高低。小米成功的教育了用戶手機硬體配置越高手機性能越好,一系列成功的對比讓用戶深刻的認識到了小米與友商的距離,期貨模式、無線下成本的小米完全在硬體上秒殺對手,同時這也為眾多媒體提供了小米領先友商的最直接證據,用戶從媒體報道上更加深了小米比友商的領先的認知。
盡管我們知道單獨硬體配置並不一定帶來好的使用體驗和功能體驗,但這種體驗只能是邏輯性的表述,和配置的直觀對比相比說服人是多麼的蒼白,這也是為什麼老羅要在錘子T1發布時用一句話來帶過每個主要硬體(如SmartisanT1採用高通驍龍801四核處理器,主頻2.5GHz,老羅歸結來說這是一顆“目前量產的全球最快移動CPU”)。
首創性的使用跑分工具對比友商。小米是首創性使用跑分工具來對比友商產品的功能,這種方式會因使用的跑分工具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果,但對消費者來說是最直觀的,因為它將枯燥的無法直接明確的性能對比演化成一個個數字,用戶也更易記憶。不服跑個分,所以直接導致了部分廠商不得不針對跑分工具來優化跑分數據,遇到跑分軟體自動超頻。
小米是否有超頻我不知道,但是小米的跑分主要工具安兔兔就是雷軍投資的。
御用媒體捧小米黑友商。雷軍的順為基金不僅僅投資有前景的項目,更傾向於投資可以服務小米生態的有前景的項目,而這些被投資媒體或企業就自然而然會站隊,進而不得不或者有預謀的捧小米黑友商。比如雷軍就投資了手機測評機構Zealer,後期有了Zealer和錘子的罵戰(當然可能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順為基金投資雷鋒網後雷鋒網捧小米的文章多了,黑友商的文章層出不窮是事實。當然順為基金還投資了Techweb、知乎、樂訊社區等眾多互聯網媒體或社區,具備高度公信力的媒體我不知道有多少,反正這些媒體上友商的負面可是不少。
定位精準,找准了新興市場。小米成立之初的國產手機要麼定位高端3000元以上價位,要麼定位低端1000元以下價位,但1000~2000的價位是個藍海。小米定位的屌絲群體同樣也是個藍海,他們不願意將就又希望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有逼格的產品。而小米的一些策略也緊緊服務於屌絲群體,比如講究性價比,因為只有屌絲才注重性價比,高富帥要麼看性、要麼看價,絕對不看比,矮窮矬則只能什麼都不看。
英文博客HungerMarketinginChina對米粉群體做了一個典型用戶畫像:年輕男性,受教育較差,中小城市居多,收入在同齡中較低,難受同齡女青年青睞,愛宅在家裡上網打游戲,容易對偶像盲目崇拜等..……
社會化媒體應用(全員皆客服)。小米真正用社會化媒體對品牌成功有促進的不是社會化媒體營銷,不是有獎轉發,而是真正的全員皆客服和傾聽用戶反饋。筆者曾在微博反饋小米路由器信號弱,最後得到小米新媒體工程師鄒龍俊的解決,全員利用社會化媒體帶來的結果是用戶的投訴或使用問題可以得到迅速的解決,這比客服乾巴巴的耗時長的投訴機制更迅速有效,更能獲得用戶好感。全員客服目前除了小米,恐怕其他公司都沒法跟進,只能反饋,因為在大多數公司沒有任何人能代表公司發言。
當然,小米恐怕也要注意的是全員客服也帶來了風險,比如今年7月,劉作虎就喊話雷軍:管好小米員工不要無端攻擊友商。
⑷ 小米公司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小米公司成功的原因是:
1、市場定位明確。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手機的市場定位主要是面向普通消費者,手機的功能主要是針對用戶的使用體驗而進行設計的。然而還有數目巨大的熱衷於玩機,刷機的手機發燒友沒有一款真正適合他們的手機,小米公司正是發現了這一點,設計了一款真正為發燒友打造的手機。
2、優秀的技術與管理團隊。小米公司由前Google、微軟、金山等公司的頂尖高手組建,小米手機設計全部由小米內部來自摩托羅拉的硬體團隊完成。眾多來自於知名企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使得小米能夠更好的與其他廠商去的合作以及得到更加完備和優秀的技術支持,為小米手機的面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快捷有效的銷售方式。小米手機採用線上銷售方式,小米手機官方銷售網站小米網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小米手機的最重要銷售渠道。同時,物流則主要由小米科技凡客旗下的如風達承擔。小米手機選擇了電子商務銷售,並且依託資源優勢,藉助金山系下凡客誠品的平台和物流。
4、強勁的配置和 MIUI/Android雙系統。最快的雙核智能手機。在硬體配置方面:雙核、大屏幕、大電池、信號好等四個特點。採用了高通1.5GHz雙核CPU,Adreno 220圖形晶元,並配置了1GB的RAM內存、4GB機身存儲,支持32GB MicroSD。如此強勁的配置使得小米手機無論是日常應用或者游戲都可以流暢運行。同時,還配備了1930mAh的大容量電池,令小米手機擁有不弱於國際知名品牌手機的續航能力。
5、外觀設計:沒有設計是最好的設計。沒有任何多餘的設計,外觀崇尚簡約。這樣的設計卻讓它更為耐看。小米手機雖然外觀中規中矩,但是在一些細節方面還是做到了位,首先背面採用了磨砂材質,其一不容易留下指紋,其二握持手感出色。
⑸ 小米成了國產第一!小米手機為什麼可以取得巨大成功
這是因為小米手機的性價比本身又非常高,同時有著非常好的用戶口碑,所以小米手機才能夠取得巨大成功。
在所有的手機品牌當中,我們的小米手機的性價比非常好,價格也非常便宜。盡管如此,小米手機也可以做到非常好的配置要求,同時給用戶不錯的購機體驗。對於廣大用戶來說,因為很多用戶本身對產品的價格比較敏感,所以很多人會優先選擇購買小米手機,小米手機的存在也直接把那些山寨手機打的沒有市場了。
與此同時,小米手機並沒有直接去打所謂的價格戰,特別是當小米手機的很多機型非常便宜的時候,小米手機也會保持相關機型的核心競爭力。而對於用戶來講,在能夠感受到更加有性價比的用戶體驗的時候,用戶自然不會去購買別的品牌的手機,小米手機自然就擊敗了很多同類品牌。
⑹ 小米為什麼可以進世界 500 強
這是一個大的方向,但是歸根結底,與小米一步一步穩扎穩打,有著必然的關聯。
1、注重研發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研發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而小米在研發上面的投入,始終是在業界排名非常靠前的。2019年研發投入75億,2020年研發投入預計100億。在這種巨額的投入之下, 我們看到了領先業界的一些先進技術。從最早的小米MIX開創了全面屏時代,到其後的包括超高像素相機、高功率無線充電等等,都在技術上面做到了超前。而且,小米布局高端,Redmi在中低端發力,也讓小米整體的布局更加完整。
2、小米手機+5G+AIoT從小米手機+AIoT,再到小米手機+5G+AIoT,小米依靠著研發,在AI智能和5G方面,走到了行業的前列。根據相關的數據,截至2019年,小米的AI賦能IoT平台,連接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35億台!小米電視,更是多年取得了銷量第一的業績,全年的國內出貨量,更是達到了1000萬台!簡單總結,依靠著核心技術和良心定價,小米在全生態的智能硬體,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3、經營盈利穩定健康正是在高額研發,精準布局以及對5G的搶先,小米在整體市場萎靡的情況下,依然在盈利方面有著佳績。根據官方的權威數據,小米集團2019年總營收達人民幣2058億元,同比增17.7%。經調凈利潤115億元,同比增34.8%。持續健康的盈利,也讓小米一直被業界看好。
⑺ 小米手機為什麼這么火 什麼原因
⑻ 為什麼小米手機用戶忠誠度能居國產品牌之首
絕大多數用小米手機的人應該和我是一樣的心理,那就是圖便宜。
同樣的手機配置,小米手機要比其他品牌手機的價格便宜將近一千元左右,如果不是對手機性能要求特別高,選擇小米手機是最劃算的。可以說小米手機是對廣大普通打工人最友好的,大家掙錢也不容易,當然能省則省。
小米用戶忠誠度高這點很正常,用習慣了便宜的手機,除非有一天突然暴富了,要不然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把自己的消費水平提高一個台階。小米手機其實也挺結實的,用壞一部手機沒那麼容易。大多數時候主要是覺得手機性能跟不上了,一千多兩千塊錢再換一部也不覺得心疼。
⑼ 小米為什麼可以在短短幾年內進入世界500強
小米手機操作比較簡單,適合普通大眾使用,形象定位屬於親民,可以說物美價廉卻又不失時尚,它不像蘋果系統那麼復雜,也不像華為外觀那樣商務,更多的給用戶一種簡單隨意的感覺,就像它的名字那樣可愛。
勝煌管道作為在管道行業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一直與小米一樣不斷改革創新,優化管理,潛心進行技術研發,促進產品迅速更新換代,將管道技術做到極致是每一個勝煌人的堅定不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