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九為什麼劉海會消失
㈠ 小米9的劉海
這個很簡單的,你打開手機的設置,找到顯示,再點擊屏幕劉海與狀態欄,然後在裡面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㈡ 小米cc9pro劉海一邊不顯示
1、首先打開設置,點擊通知管理。
2、其次進入通知顯示設置,點擊屏幕劉海與狀態欄。
3、然後點擊應用內劉海設置,以拼多多為例。
4、最後點擊拼多多,選擇始終顯示劉海即可。
㈢ 小米為何放棄劉海屏幕
一難看,二佔用屏幕大,現在的水滴和挖孔佔用面積小,完全可以做的更好看,而且劉海屏真的是一時興起,然而各大廠商就開始做水滴和挖孔了
㈣ 為什麼小米9沒有3D結構光了
謝邀!
其實三d結構光的解鎖技術確實是比較先進,而安全性也是非常高,但由於眾多元器件存在的原因,也就不得不佔用屏幕,非常大的一塊面積,即便是劉海縮小,也會形成一個像iPhone那樣的額頭,這對於全面屏的實現來說顯然是不理想的。
綜合來看的話,此次小米9其實是想在全面屏上更進一步,所以小米9在前置攝像頭上而解決方案採用了美人尖全面屏,除此之外。也是取消了三d結構光的技術,在解鎖方式採用了全新一代的屏下指紋。
我們說屏下指紋解鎖在安全性方面上確實是叫三d結構光能夠低一點,但對於日常普通人使用來說完全是沒有任何問題,安全性也是足夠的。
而此次小米所採用的全新一代屏下指紋識別,解決了非常多的問題,首先是在檢索速度上,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最快的解鎖速度了,大概可以和電容指紋扳扳手腕。
與此同時,包括濕手解鎖,還有干手等等,復雜的,條件下結束也是比較順暢這一點來說,目前小米9確實是做得最好的,當然在vivo的IQ00上市之後可能在屏下指紋,就要比小米做得更好了。
小米此次取消了三d結構光,也是無奈的採用了2d的人臉識別啊,而且人類識別技術一直是不安全的,僅僅通過一張照片,讓照片不反光,就可以騙過機器進行解鎖。
但為了更高的全面屏來說,我個人覺得取消三d結構光也是可以的,首先來說三d結構光成本較高,是占據著屏幕大部分的空間,這樣一來的話,在全面屏的形態上確實是有著非常不好操作的空間。
749元聯想z5就能3D人臉識別,別搞得這么神秘了。又不是什麼昂貴的技術
補充,現哪有手機還做2D人臉識別,保安看錄像帶年代嗎?照片一試就知道。
[發怒][發怒]我本沒上那張對比圖,但米粉太惡心啦,主動[打臉]捏造事實[打臉]污衊他人產品,小米的盧總,呼籲米粉別學你啦。還記得你的金立嗎?
很多回答都是:水滴屏,成本問題,我不否定,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如果你看到小米9的電路板,你就會發現,真的是沒地方了。
為了加大電池的容量,減小了PCB的面積,而三攝的設計也佔用了大部分的空間,最終導致沒有地方放置3D光面部解鎖。
此圖為小米8的PCB結構,可以看出,上面需要預留很大的空間給3D光面部解鎖原件。
也許是因為第一次使用855,對整體規劃不是很好,或者是為了兼顧成本和電池容量,小米9的電路板並沒有餘力去承載3D光面部解鎖,這就是我的理解。
希望能為你解惑,關於數碼界的問題,歡迎您關注並私信我了解。
智能手機發展的同時,解鎖方式也在不斷演變著。從最初的滑動解鎖、密碼圖案解鎖,到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而現在還有屏幕指紋識別、3D結構光,可謂是多種多樣。
而雷軍最新發布的小米9也重新進入了「搶購」模式,53秒就已經售馨,看來米9還是相當火爆的。首發了驍龍855處理器,擁有12GB的運行內存,比隔壁三星的S10便宜了幾千塊錢呢,怪不得這么多人買,痛斥雷軍沒有現貨。
回歸正題,小米9為什麼沒有3D結構光?
一、成本問題。 小米9的起售價為2999元,還要什麼3D結構光?網上曝光的小米9成本就超過2500元,還不包括各種環節,本來利潤就很低了,再上結構光的話雷軍真的要吃土了。市面上擁有3D結構光的無非就是iPhone X系列、華為mate20P,價格都在六七千以上,小米能不慫嗎?
二、技術問題。 3D結構光是比較難攻克的,擁有這項技術的廠商並不多。並不是說小米就不有3D結構光,而是研發的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而現在市場上最流行的還是屏下指紋識別,已經發展到了第五、六代。而此次小米9正是採用了第五代的屏下指紋識別,在解鎖速度上已經非常快,3D結構光最大的優勢只是更安全而已,其實日常使用沒有必要一定上結構光。
三、屏佔比問題。 全面屏的發展始終圍繞著屏佔比,小米9號稱戰斗天使,雷軍稱其為最好看的小米手機,採用了三星AMOLED的水滴屏設計,使得屏佔比超過90%。如果使用3D結構光的話,必然要做個劉海出來(結構光元件比較復雜),不如水滴屏有美感,而且屏佔比也沒有水滴屏高。
綜上,小米9沒有必要也不需要使用結構光。小米手機為了更高的性價比,定價這么低也已經非常良心了,犧牲了很大的利潤。你又怎好意思要求人家使用3D人臉識別?小米也要養活員工,驍龍855賣這么低已經很值得購買了。
因為3D結構光與cop封裝工藝類似,成本增長不少,但是體驗並不會有很大提升,目前3D結構光主要就是人臉支付和更安全的人臉解鎖,由於可以獲得更多的臉部信息對於美顏也有提高,還有利用3D結構光技術來實現Animoji動態表情,也算比較有意思,目前支持3D結構光的手機有iphonex/xs/xr/xs max,oppo findx,華為mate20pro,小米8透明 探索 版!
小米8透明 探索 版就因為多了一個3D結構光貴出700元的,先來說人臉支付,我不太希望把太多的個人信息上傳,指紋支付已經非常方便,人臉支付並沒有什麼吸引力,在來說解鎖安全性,手機被偷了還談什麼安全性?現在的2D人臉解鎖識別也很准確呀!對於小米9沒有增加3D結構光個人認為是明智的!等到以後開發出更多的應用場景再說吧!
說了多次小m手機只能看價格,你就是不聽
一句話,3D結構光成本高
猴廠一心想著降成本,那捨得用那麼高端的東西
其實有的時候想想,小米的 科技 做的並沒有多少好。仔細想想小米除了業界皆知的性價比高,他還有什麼優點呢?沒有了。他能做到的只有性價比高。對了,真的說的話,小愛也算一個吧。
所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下,小米9為什麼沒有3D結構光。
首先就是我剛剛所說的,小米的 科技 並沒有的。這次的小米9的的是水滴屏,沒有了劉海屏小米肯定束手無策而且小米公司肯定覺得3D結構光是無所謂的東西,沒了也就沒了。小米的做法就是誇大所有他們做的東西,做不到的絕對隻字不提。更不會畫精力,時間和金錢去研發那些不怎麼重要的東西。的確這次沒有人注意到3D結構光沒有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成本!成本!成本!驍龍855的處理器,還有20W無線快充和27W有線快充,再加上索尼4800萬像素。2999的售價,如果再繼續開發新功能,小米9還想賺錢?這次的小米9電池只有3300毫安,這就是堆疊眾多雞肋功能的原因。小米9想要出眾做水滴屏,我覺得還不如做劉海屏。這次的小米9不但電池小,連最重要的光學防抖都沒有了。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所以可以想像小米9的性價比的代價有多大,小米的性價比之路或許也沒有想像當中的這么簡單。
所以,其實我們只要留心一下,都能猜到這些手機廠商的小想法。小米9雖然不錯,但總是不夠完美。
很多人都說是因為沒地方,我就呵呵了,蘋果怎麼就有地方?
……說白了,是因為技術不行以及成本。國產手機從劉海轉向了水滴穿孔很能夠說明這個問題。
首先說技術,看似大家都能做結構光,但是由於結構光不單關乎硬體還在於軟體演算法,蘋果自己設計處理器,能夠較好處理結構光,而國產差不多都用的高通,事實上高通處理器到現在依然沒有為結構光考慮,也沒有單獨的結構光處理單元,因此處理結構光會更加的吃力(如果結構光信號對於蘋果處理器是硬解,那對於高通和安卓只能算軟解)。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iphonex出來後挺多安卓嘗試結構光(包括小米8 探索 版),但是最後都選擇放棄的原因,不是說安卓+高通+結構光的匹配不能用,而是難以處理,需要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是非常大的。
既然結構光目前吃力不討好,那乾脆退而求其次的用回歸水滴穿孔,等待高通支持結構光再上,還能節省成本。
一直以來,我都認同沒有結構光的劉海屏都是耍流氓。想想小米8為了跟風劉海平,卻又擔心用戶反感,最後只能採取兩條路, 探索 版用於評估結構光可行性,普通版則由於結構光缺失無法解釋「為何使用劉海屏」這個問題,最後只能再填上紅外鏡頭和紅外燈做出一個2D版本結構光(其實就是原來的面部解鎖,只是多了暗光識別)。
事實上,國產採用劉海屏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蘋果有劉海,我們也要有;蘋果有結構光,我們得想辦法填滿劉海;貌似填滿劉海增加了物料成本,卻也沒帶來什麼用處;還是去掉劉海吧,還省錢。
所以現在都在一窩蜂水滴穿孔。但是小米其中是什麼意思?在我看來就是一個村佬的形象,自己沒有,自己做不出來就說不好不成熟,等到自己能做了就到處吹多牛多牛。(來自小米手機編輯!)
㈤ 在實體買小米9的時候劉海優化這個功能,買回來之後過了一天,就不見了,求大佬解惑。
一般買來手機初次開機以後,基本上都會接到系統升級的推送,如果你升級過新的系統以後,可能你這個優化的選項就不在原來的位置,需要重新去查找一下,一般來說這種功能不太可能在小的升級版本裡面改變的。只是移動個位置而已。